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300.35KB ,
资源ID:347544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75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41 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41 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 B 2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2015-05-15发布 2015-08-1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10622015 I 目 次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 25 品种选择 26 小麦栽培技术 26.1 播前准备 26.2 播种 36.3 田间管理 37 玉米栽培技术 57.1 播前准备 57.2 播种 57.3 田间管理 67.4 适时收获 7DB41/T 1062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2、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洛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新明、熊淑萍、王小纯、赵虹、谭梅、吴少辉、邵晓明。 DB41/T 10622015 1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豫西地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品种选择、小麦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豫西地区的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1 小麦 GB 1353 玉米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849 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豫西平原区 指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主要包括河南省郑州市以西洛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等地市的平原农区,

4、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2 小麦玉米一体化 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小麦玉米接连种植,合理利用资源与措施的种植模式。 3.3 高产高效 小麦产量350 kg/667 m2,玉米产量500 kg/667 m2,每667 m24 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 节本增效100 元左右。 小麦产量350 kg/667 m2,成穗数35 万/ 667 m2,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2 g左右。 DB41/T 10622015 2 玉米产量500 kg/667 m2,每667 m25 品种选择 穗数4000穗4500穗,穗粒数500粒左右,百粒重30 g35 g。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适宜该区域种植的抗旱耐瘠、节水广适的小麦、玉米品种,小麦品种宜选择洛旱6号、洛旱7号及豫麦49-198等品种。玉米品种可选择郑单958、伟科702及洛单6号等品种。 6 小麦栽培技术 6.1 播前准备 6.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 6.1.2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种类,选择种衣剂或拌种剂,严格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包衣或药剂拌种。 防治条锈病、纹枯病等可选用2%戊唑醇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加水0.5 kg1 kg,拌麦种10 kg;防治蚜虫、金针虫等害虫,可用60%吡虫

6、啉悬浮种衣剂或用50%二嗪磷乳油2 mL4 mL拌种1 kg。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6.1.3 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 玉米收获未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粉碎的地块,宜采用锤爪式粉碎机粉碎两遍,机械深翻镇压。同时,每667 m26.1.4 整地 应补施尿素5 kg,以加速秸秆腐解。 对水土容易流失的缓坡地,宜采用机械深耕,平整土地。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免耕播种地块,播前宜不进行耕翻,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程序,但此类地块不宜连年免耕,应每隔23年深翻一次。 6.1.5 施用底肥 底肥宜有机无机

7、相结合,无机肥以氮磷钾复混肥或专用肥为主。每667 m2施用有机肥2000 kg 3000 kg,纯氮(N)12 kg14 kg,五氧化二磷(P2O5)7 kg8 kg,氧化钾(K26.2 播种 O)6 kg8 kg。另施硫酸锌 1 kg1.5 kg。整地前将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和60%70%的氮肥作底肥一次施入,30% 40%的氮肥移到起身拔节期追施。 6.2.1 播期播量 适宜播期高寒山区为9月25日30日,浅山丘陵区为9月28日10月5日,旱塬地区为10月1日10日。在适播期内适时趁墒播种。旱肥地每667 m2宜播8 kg10 kg;旱薄地每667 m2宜播10 kg12 kg。小麦

8、免耕播种地块应在上述播量的基础上,加大10%的用种量。 DB41/T 10622015 3 6.2.2 播种方法 6.2.2.1 镇压播种 小麦播种前,如果表土干到8 cm10 cm时,应先碎土,再镇压12遍,趁早晨地皮返潮时播种,随播随耱,播后2 d3 d再耱一次。 6.2.2.2 干土寄种 在播期干旱严重、降雨无望的情况下,将种子播在土壤含水量小于6%的干土层中,等雨出苗。但应注意,播种时种子和肥料都必须是干的,这样一旦得到雨水,种子就很快发芽出苗。 6.2.2.3 免耕播种 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程序,其中,开沟深度应保证沟底距原平面 10 cm、播

9、种深度 3 cm左右,深浅应一致,镇压应密实;拖拉机的轮距应和播种机的播幅相适应,并调整好拖拉机左右悬挂点的高度,使免耕播种机保持左右水平;开沟器、旋耕刀等零件应左右对称,以免破坏机器平衡,导致作业过程中左右偏移,影响作业质量。 6.3 田间管理 6.3.1 出苗越冬期管理 6.3.1.1 查苗补缺 小麦播种后及时查苗补缺,对缺苗断垄进行催芽补种。播种后3天开始催芽,待大田出苗1 d2 d及时用催芽露白种子补种。三叶期,对弱小苗用2%尿素溶液灌根,促进早发壮长,提高群体质量。冬前对缺苗断垄达5 cm长的地方实行移栽,疏密补稀补缺,栽后压实浇水,确保成活。 6.3.1.2 分类管理 旺长麦田镇压

10、或深中耕6 cm7 cm断根,控制群体发展;壮苗麦田中耕3 cm4 cm,增温保墒;弱苗麦田浅中耕提温,促生长;墒情不足的麦田,应镇压踏实土壤,压后及时划锄,以提墒保墒。中耕和镇压均应在立冬前后晴暖天气午后进行。缺肥或长势较弱的麦田,可在雨雪后趁墒追施尿素5 kg7.5 kg/667 m26.3.1.3 病虫草害防治 。 6.3.1.3.1 病害防治 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田块,每667 m26.3.1.3.2 虫害防治 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6 kg,顺垄撒施,结合浇水,控制其危害。 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田块,每667 m2麦黑潜叶蝇发生严重麦田,每667 m用40%甲基异柳磷乳

11、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 mL加水750 kg,顺垄浇灌。 240 kg50 kg喷雾;或用1%阿维菌素3000倍4000倍液喷雾,兼治小麦蚜虫和红蜘蛛。 用40%氧化乐果80 mL,加4.5%高效氯氰菊酯30 mL,加水 6.3.1.3.3 杂草防治 DB41/T 10622015 4 在小麦2叶期后(11月中下旬),对于一般阔叶类杂草(播娘蒿、荠菜等)发生田地,每667 m2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0 g1.8 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加水30 kg40 kg,均匀喷雾。对于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每667 m2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乳油60 mL70

12、 mL加水进行叶面喷雾。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每667 m2用3%世码水分散粒剂30 g均匀喷洒;对猪殃殃发生严重的田块,每667 m26.3.2 春季(返青-抽穗期)管理 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50 mL60 mL均匀喷洒。 6.3.2.1 中耕与镇压 小麦拔节前宜普遍中耕一遍,方法按6.3.1.2规定进行。 6.3.2.2 看苗追肥 春季麦田应因地因苗趁墒在拔节期追施速效肥料,每667 m26.3.2.3 防止晚霜冻害 宜追施尿素10 kg左右。苗情较弱的可适当增加用肥量。 4月上中旬,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报有大幅降温天气时应提前采取叶面喷施防冻剂、烟熏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

13、6.3.2.4 病虫草害防治 6.3.2.4.1 病害防治 小麦纹枯病:2月下旬至3月上旬,当发病麦田病株率达到15%时,每667 m26.3.2.4.2 虫害防治 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 g30 g,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g,或25%丙环唑乳油30 mL35 mL,加水50 kg喷雾,隔7天10天再施一次药,连喷2次3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均匀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 蚜虫、麦蜘蛛:当1 m单行有麦圆蜘蛛600头或麦长腿蜘蛛300头以上时,每667 m2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8 mL10 mL,加水40 kg喷雾防治。当苗期蚜虫百株虫量达到200头以上时,每66

14、7 m26.3.2.4.3 杂草防治 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 g15 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加水喷雾进行挑治。 返青期是麦田杂草防治的有效补充时期,对冬前未能及时除草,而杂草又重的麦田,此期应及时进行化除,化学除草方法同6.3.1.3.3。 6.3.3 后期(抽穗成熟期)管理 6.3.3.1 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 从孕穗期开始,应把病虫害防治与预防早衰和后期干热风及倒伏的“一喷三防”相结合进行。 首次“一喷三防”在抽穗后开花前进行,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或5%啶虫脒20

15、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 g(或50%多菌灵75 mL,或75%甲基托布津50 g)、磷酸二氢钾100 g150 g,兑水30 kg,喷雾。 DB41/T 10622015 5 第二次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重点防治穗蚜、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667 m26.3.3.2 适时收获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 g(或20%三唑酮乳油30 ml)、磷酸二氢钾150 g,叶片有早衰迹象的可以加入尿素300 g450 g,兑水45 kg,喷雾。 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期长相为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

16、含水量约22%左右,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光泽。入仓时应符合GB 1351的要求。 小麦机械收获,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和切抛装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留茬高度不超过10 cm,切碎后的麦秆在田间抛洒均匀。 7 玉米栽培技术 7.1 播前准备 7.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种子净度99%,发芽率90%,纯度99.9%,水分13%。 7.1.2 种子处理 宜选用包衣种子,对未包衣的种子,用40%甲基异柳磷和2%戊唑醇分别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黑穗病和纹枯病、地下害虫等。用40%克霉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药液浸种40 min,防治苗枯病

17、。 7.2 播种 7.2.1 播种时期 小麦收获后及时抢播,宜在6月10日前播种结束。 7.2.2 铁茬直播 小麦收获后秸秆还田,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机械播种,有条件的可种肥同播。铁茬直播,一般每667 m2播种量2 kg2.5 kg单粒精播,宜4500粒/667 m2左右,播种深度5 cm左右。 7.2.3 施种肥 种肥同播,采用玉米专用复混肥,每667 m27.2.4 浇蒙头水 施用40 kg左右。肥料与种子一并施入,种子行与肥料行应间隔5 cm 以上。 墒情不足时,播后及时浇蒙头水,灌水量20 m330 m3/667 m27.2.5 化学除草 。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除草剂均匀喷洒地面

18、进行封闭,每667 m2用48%的甲草胺乳油200 mL400 mL,或33%的二甲戊乐灵乳油150 mL200 mL进行土壤喷雾。玉米出苗后3叶5叶期,采用除草剂均DB41/T 10622015 6 匀喷洒行间地面进行除草,每667 m27.3 田间管理 用22.5%溴苯腈乳油80 mL140 mL,或80%氰草津可湿生粉剂175 g250 g,或48%氰草津液剂200 g300 g喷雾。土壤干旱时加大用水量。 7.3.1 苗期管理 7.3.1.1 间苗、定苗 于5叶期间定苗一次完成。按密度留足苗,留壮苗、匀苗、齐苗,去病苗、弱苗、小苗、自交苗。缺苗时在就近留双株,确保田间密度4000株45

19、00株/667 m27.3.1.2 防治病虫害 。 7.3.1.2.1 病害防治 防治粗缩病,用 20%啶虫脒乳油2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兑水50 kg喷雾,兼治蓟马。防治苗枯病,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或恶霉灵3000倍,连喷2次,每次用药间隔7天左右。 7.3.1.2.2 虫害防治 防治玉米螟,每667 m2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 g,兑10 kg细沙,拌匀丢心。或每667 m27.3.2 穗期管理 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 g,兑水45 kg均匀喷雾,可兼治多种鳞翅目幼虫

20、、蓟马等。 7.3.2.1 水肥管理 大喇叭口期(11片12片展开叶),每667m2追施尿素20 kg左右。在拔节到抽雄之间如遇干旱立即浇水,每667 m2灌水量30 m340 m37.3.2.2 病虫害防治 。 田间有黑粉病株及时拔除。 防治叶斑病、青枯病可用50%的多菌灵或75 %的代森锰锌或70%的甲基托布津喷雾。 防治玉米螟用1.5%辛硫磷颗粒剂1.5 kg2 kg/667 m2防治蚜虫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丢心。 7.3.3 花粒期管理 7.3.3.1 浇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遇干旱及时浇水。 7.3.3.2 病虫害防治 防治玉米螟用菊酯类农药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抹药泥。 防治蚜虫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 玉米锈病每667 m27.4 适时收获 可用20 %三唑酮乳油750 mL100 mL兑水50 kg喷雾防治。 玉米苞叶干枯变黄,子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及时收获。 DB41/T 10622015 7 有机械收获条件的,玉米收获采用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堆集、茎杆一次还田等多项作业的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秸秆直接打碎还田,散布均匀。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