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262.90KB ,
资源ID:348435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84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 (图中 1 12代表国家 ),回答题。 【小题 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 10、 11 B 11、 12 C 11、 10 D 12、 10 【小题 2】图中呈现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A 1、 2、 3 B 4、 5、 8 C 7、 9、 10 D 6、 11、 12 【小题 3】图中 11、 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2、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纵坐标看, 11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从横坐标看, 10国的人口死亡率最高。选择 C项。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属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是 1、2、 3等国家。选择 A项。 【小题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11、 12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可能是非洲,非洲是现在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地理统计图来考查人口增长。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难度较小,解答本试题 的关键是:( 1)会读地理示意图,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 2)明确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三

3、个要素决定的。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读图完成题。 甲图中,线段 a、 b、 c依次表示何种城市用地的付租能力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三条直线形状特点分析,本小题选 B。 直线类型 直线形状特点 反映的内涵 商业直线 最陡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快,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 住宅直线 比较缓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影响较小 工业直线 最缓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慢,距离市中

4、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 (1)图中三条直线形状特点有何不同?它们反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2)城市中各功能区的最佳区位和区位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明确了这些,相关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题。 【小题 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5、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影响地租的因素。地租的影响因素有二个,一方面是距市中心的距离;一方面是交通的通达度。等值线向外凸出,主要是交通影响造成的。选择 B项。 【小题 2】本题考查高级住宅区的区位条件。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齐全。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 1)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二是交通通达程度,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

6、凹凸,是因为 道路沿线地租水平较高。(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较多,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非常显著。 图中 R1、 R2、 R3分别代表 A、 B、 C三个城市服务范围半径,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分别与 A、 B、 C等级相同的三类城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ACB D.CAB 【小题 2】下列城市职能部门中,只有 C城市才可能拥有的是 综合性大学 派出所 电影院 公安局 中学 歌剧院 小学 公安分局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7、: 【小题 1】 C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半径大,数目少; A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故选 A。 【小题 2】 C 城市等级高,可以有一些高级服务中心。如综合性大学、公安局、歌剧院等。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即可作答。巧记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其含义是: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 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噪

8、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 D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B 试题分析: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是农业生产不合理导致的。放射性污染不是最常发生的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环境污染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地理常识性题目的考查,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与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A行政管理中心 B商业服务中心 C经济增长中心 D交通运输中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中心,这体现出省会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行政管理中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省会城市

9、的地位与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省会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注意题文中的 “政治中心 ”几个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B.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放缓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加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目,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知识小结】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10、,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特点: (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 (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世界六大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美国 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 低、速度快,城市发展

11、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很多问题。 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B绿地面积减少 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D经济发展趋缓 答案: A 试题分析: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即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故本小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大栅栏文化旅游商业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迹和独特的商业文化,是北京 3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大的一片,是构成北京都城历史记忆和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将大栅栏地

12、区的整体功能定位为文化旅游商业区,改造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保护地区历史风貌,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大栅栏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说明了城市 A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化城市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 B早期设立的文化活动与后期的城市发展没有联系 C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 D历史上的建设对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会产生影响 【小题 2】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 名城,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 A全盘继承历史遗产的风格,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 B对北京所有的四合院全面修缮和保留 C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感,不受历史因素影响 D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答案

13、: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大栅栏地区的改造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保护地区历史风貌,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大栅栏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说明了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 【小题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北京市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北京大栅栏文化旅游商业区来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改造)建设的影响。解题时要明确:区域建设规划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城市性质。包括功能、目标等。二是规模。

14、如北京能够承载多少人口,需要在多大规模土地上发展,什么样的状态是适宜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如何利用。三是布局。如北京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是集约式发展还 是粗放式发展。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 B建筑风格 C饮食习惯 D服装服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不同的地区,建筑风格是不同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

15、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我国的海南岛可以种植三季稻,黑龙江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市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故作物可一年三熟,而北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影响因素为热量。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北京郊区的乳畜 业 A 土壤 水源 科技 市场 B 地形 热量 土壤 市场 C 地形 水源 土壤

16、 政策 D 土壤 热量 科技 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 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 -酸性土壤;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灌溉水源;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科技;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市场。选择 A 项。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区域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要结合具体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市场是决定一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决定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影响某地

17、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对其区位因素分析,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自然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区位及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3

18、.农业技术因素 人类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突破自然因素限制,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提高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环境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销售 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作用更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 A交通网络的进一步畅通 B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C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D如何搞好环境保护

19、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明显,故在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中需要结合历史布局继承和发扬城市的特色。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合理规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即可作答。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公共用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城市中面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工业区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环境,市区工业正向郊区搬迁。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20、。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的比例控制,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的是住宅用地。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 ,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

21、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一定时期来说,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变化的,这决定了环境合理容量有一定不确定性。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相对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 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 A、 B、 D三项错误,C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评估环

22、境人口容量参考的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与 “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 ”对应的期间是 A 期 B 期 C 期 D 期 【小题 2】在 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小题 3】与 期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第 阶段,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而

23、同期的死亡率很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当然迅速降低。死亡率低,意味着人们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体现,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地增长。 【小题 2】第 阶段时,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增长较缓慢,因为高死亡率,人的平均寿命较低。 【小题 3】 期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增长模式。日本就属于三低的现代增长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即从“高 高 低 ”模式,转

24、变为 “高 低 高 ”模式。 下图是 X、 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X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 2】造成 X、 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X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增长型,表明 X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小题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模式的

25、根本原因。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判读,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根据下表,回答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300万人 2000年 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961万人 【小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人口基

26、数较大 【小题 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 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 1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 3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 3000万人 【小题 3】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文化水平 【小题 4】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A 试题

27、分析: 【小题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发达,人口迁入多,机械增长率高。 【小题 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本题中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为 2300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的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为 3000万人。 【小题 3】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

28、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小题 4】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其中资源、科技、对外开放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性;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性。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及人口容 量。 点评:本题以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人口容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人口增长类型、人口合理容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 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军官家属随军迁往驻地 文化因素 B低地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 生态因素 C美国东北部的老年人口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政治因素 D利比亚难民逃

29、到邻国突尼斯定居 经济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将被 淹没,故举国搬迁新西兰,其影响因素是生态环境因素;美国人口由东北部 “冷冻地带 ”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美国经济发展的转移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利比亚难民逃离家园是受政治因素影响;军官家属随军迁往驻地是受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目。 图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下图为中国、美国 (本土 )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回答题。 “二战 ”之后

30、,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美国的南北战争 环境因素 新兴产业的吸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由东北移向西部和南方,因为美国东北及五大湖地区是美国的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人口的移出,美国西部以硅谷为中心的新兴产业也是吸引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图示及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解答此题需明确:二战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逐渐趋于多饱和,用地紧张,环境恶化,人们纷纷从这儿迁往南部和西部的 “阳光地带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在二战前发生的。 与 20世纪 50 80

31、年代中期相比,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20世纪 80年代 中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了户籍管理制度,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自发性为主;人口迁移与流动目的是务工、经商。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图示及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解答此题需明确: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引起的,人口流动

32、都是自发的,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和经商,人口流动规模大。 依据从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的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哪种行为属于人口迁移 A甲说: “我此次是去上海旅游观光。 ” B乙说: “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 ” C丙说: “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 D丁说: “我去上海探亲。 答案: B 试题分析:到外地求学,户籍要发生变更,跨越了行政区域界限,属于人口迁移现象。 A、 C、 D选项为人口流动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不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

33、期旅行等只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关于环境承载力估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不确定 B具有相对确定性 C无规律可循 D完全可以定量估算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环境人口容量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环境承载力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目,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疑难剖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34、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 (极限人口 )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 (最佳人口 ),即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人口的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

35、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2010年 6月 25日,第二届全国人口计生系统科研院长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出席会议。结合材料及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回答题。 【小题 1】甲、乙两种图例 分别表示我国的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小题 2】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

36、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自然增长率不同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总人口接近 13亿。 【小题 2】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猛增。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城乡人口变化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从热点问题切入,综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人口增长、人口移动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还需明确我国城乡人口比例较低,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体趋势为逐步升离,但认真分析,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城乡人口比例变化也略徽有些差别。 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答案: B

37、试题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与物质资源协调,有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西部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相反我国东部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图示及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解答此题需明确: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考虑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时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38、A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现代社会 工业时期 B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工业时期 现代社会 C现代社会 工业时期 农业时期 原始社会 D工业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现代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承载力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 变,从而带来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承载力很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多,环

39、境承载力随之变大。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明确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特性。从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工业时期 现代社会,环境人口容量在加大,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加大。 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北美洲、大 洋洲 B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非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现代人口迁移中,世界人口主要迁出区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地有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其中欧洲在二战后从原来的人口迁出区变成人口迁入区,美国仍是世界上外来人口主要的迁入国。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

40、口的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迁移,以及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 综合题 读 “我国人口增长的发展变化图 ”,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A为 、 B为 、 C为 。( 3分) ( 2) 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的 型。( 4分)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低值出现在 年前后。( 1分) ( 4)利用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绘出 19752000 年期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曲线。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出生率

41、( %) 1.82 2.10 2.10 1.71 1.34 死亡率( %) 0.63 0.68 0.67 0.66 0.64 由此可见,我国近期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 2分) 答案:( 10分) ( 1)( 3分)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 2)( 4分)高 低 较高(或高) 传统 ( 3)( 1分) 1960 ( 4)( 2分)画图略 现代 试题分析: 第( 1)题,根据人口增长模式中 “三率 ”的关系:人口出生率一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可判断三条曲线的名称。图中三条曲线 A代表人口出生率, B代表人口死亡率, C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 2)题,根据图中 “三率 ”的数据可认识到:

42、建国初期人口增长模式是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 3)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最低值出现在 1960年前后。因为 1960年 “三率 ”出现反常现象出生率骤降,死亡率骤升,致使自然增长率极低,这是因为死亡率不仅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明显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 4)题,根据 2001年、 2002年的 “三率 “数据可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 “三低 “的 “现代型 ”,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人口转变存在着不同步性。我国的城市、沿海地带已完成人口转变,而内部省区仍处于传统型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的发展变化。 点

43、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图表分析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渗透。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上世纪 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 “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 ( 1)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选择填空)( 2分) 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税收政策的变化 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 B C D ( 2)读甲图,指出第 、 阶段

44、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分别是:第 阶段 ,第 阶段 。( 2分) ( 3)甲、乙图中能直接反映出北京城市的变化特点是: 、 。( 2分) ( 4)说出 1998-2008年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 2条, 4分) 答案:( 10分) ( 1)( 2分) D ( 2)( 2分)第 阶段:向北(或西北) 第 阶段:向东 ( 3)( 2分)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4)( 4分)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答出 2条) 试题分析: 第( 1)题,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北京

45、市场需求的变化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第( 2)题,本题考查读图能力的分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图中,第 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是向北(或西北),第 阶段向东发展。 第( 3)题,由甲、乙图中可知:图示能直接反映出北京城市的变化特点是: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第( 4)题, 1998-2008年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 )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与城市与农业之间的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本题也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

46、语言组织能力。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0分) (1) 1950年至 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 3分) (2) 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会产生不良影响,其表现在:( 4分) 对生物 ;对气温 ;对降水 ; 对地下水 。 (3)图 24的 、 两线中,反映 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G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2分) (4)与 F城相比, E城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1分) 答案:( 10分) (1)( 3分)城市规模扩大 (1分 );城市人口增加 (1分 ) ;

47、城市数量增加 (或出现城市群 )(1分 ); (2)( 4分)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1分 ) 气温: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 “热岛 ”现象 (1分 ) 降水:烟尘排放多,城市多雨雾天气 (1分 ) 地下水:减少降水 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1分 ); (3)( 2分) 人口数量下降; (4)( 1分)公路。 试题分析: 第( 1)题,通过图中信息可知,从 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是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的结果。 第( 3)题,从图甲可看出 G城属于特大城市,从 1950年到 2000年规模并没有扩大,由于环境污染、交通拥

48、挤、地价上涨等问题出现,人口到后期有所减少。 第( 2)题,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本题考查的是不利影响。主要对生物、气温、降水和 地下水四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第( 4)题,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发展出现差异。如图中 E城由于公路运输的发展推动了其城市化的进程。 考点:本题考查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其主要特点。 点评:本题以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其主要特点,并结合两城市人口变化折线图考查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分析 2000年和 1950年相比该地区城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并联系教材中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读图 “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 1)图中潮白河的流向为 ,密云县的城镇多分布在 地区。( 2分) ( 2)图中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正确叙述是 (选择填空)。( 1分) A甲地适宜发展林业生产 B乙地适宜发展观光农业 C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 ( 3)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