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70.05KB ,
资源ID:34845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84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安徽涡阳四中高二(普通部)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安徽涡阳四中高二(普通部)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安徽涡阳四中高二(普通部)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 B一片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其基本特征有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特点: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调查方法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害虫、杂草、各种鱼都不止一种生物。所以选 A。 考点:种

2、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理解。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 S型 B达到 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 D 试题分析:种群的 S型增长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数量不再增加,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种群的增长速度在开始时,逐步增大,达到 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此后将逐步降低。所以 D不

3、正确。 考点:种群、环境容纳量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环境容纳量的理解。 在社会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 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

4、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循环经济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故选 C。 考点:生态工程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的理解。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

5、;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花香引蝶和警犬嗅寻毒品属于化学信息;豪猪遇敌竖起体刺属于行为信息;候鸟南飞是因为光和温度,属于物理信息。所以 C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理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

6、恢复很困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故选 A。 考点:生物系统的稳态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稳态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 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

7、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所以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野生黄羊与家羊是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而家羊并不是外来入侵物种。所以 B观点不正确。 考点:生物系统的稳态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 统稳态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 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

8、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 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答案: C 试题分析: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利用 PCR技术扩增 人工合成(化学合成)。据图分析可知, 甲方法要用到限制酶,但用不到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因为不需要合成 DNA。所以 C不正确。乙方法是以 mRNA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逆 转录酶参与下合成目的基因。 考点:基因工程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的理解。 右图为 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 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 A DNA连接酶、限制酶、

9、解旋酶 B限制酶、解旋酶、 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 D限制酶、 DNA连接酶、解旋酶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其中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它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 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DNA连接酶是在两个 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解旋酶能使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解开,氢键断裂。所以 处是解旋酶作用部位, 处是限制酶作用部位, 处是 DNA连接酶。故选 C。 考点:基因工程 点

10、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了解基因工程中的工具种类及作用,了解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某种微生物合成的蛋白酶与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很相似,只是其热稳定性较差,进入人体后容易失效。现要将此酶开发成一种片剂,临床治疗食物消化不良,最佳方案是 ( ) A替换此酶中的少数氨基酸,以改善其功能 B将此酶与人蛋白酶进行拼接,形成新的蛋白酶 C重新设计与创造一种蛋白酶 D减少此酶在片剂中的含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心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

11、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这两种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很相似,仅仅是其热稳定性较差,所以只需要作适当改变,增强其热稳定性即可。故选 A。 考点:蛋白质工程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了解蛋白质工程中的工具种类及作用,了解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原理和步骤。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 ( ) A中心法则 的简单逆转 B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或从基因库中获取,再通过改造目的基因,实现合成新的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 C只是依据中心法则逆推,其过程不需要中心法则 D只是对蛋白质分子结构进行分子设计和改造 答案: B 试题分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

12、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过程: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 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 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基因 )。基本途径: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或从基因库中获取,再通过改造目的基因,实现合成新的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故选 B。 考点:蛋白质工程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了解蛋白质工程中的工具种类及作用,了解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原理和基本途径。 基因工程与蛋

13、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 ) A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 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 又叫 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

14、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所以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可以是新的蛋白质,故选 A。 考点: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考 查学生对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区别的理解。 下列四个选项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细胞工程培育 “番茄 马铃薯 ”杂种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

15、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生物体的优良性状。优点:繁殖速度快; “高保真 ”不受自然生长的限制。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 “番茄 马铃薯 ”杂 种细胞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得到植株;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抗棉铃虫的受体细胞,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得到棉花植株;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属于植株的正常生长,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故选 D。 考点:植物细胞工程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

16、 无毒的环境 无菌的环境 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需要 O2,不需要 CO2 CO2能调节培养液 pH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取动物组织块 剪碎组织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 制成细胞悬液 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 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 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 消毒、灭菌 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定期更换培养液,

17、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适宜温度和 PH;( 4)气体环境: 95%空气和 5%的 CO2。所以选 D。 考点:动物细胞工程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的理解。 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见右图)。关于这一科学事 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有广泛的变异 韧皮部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加数目 此种生殖产生的

18、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很少有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变异率很 低);韧皮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来增加数目的,所以 不正确。 考点:植物细胞工程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

19、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 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循环经济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所以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能围湖造田,

20、违背生态规律。故选 B。 考点:生态工程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的理解。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其基本特征有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属于年龄组成;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1.329

21、%属于种群的出生率;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种群的死亡率,所以 A、 B、 D都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适应,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所以选 C。 考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理解。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

22、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循环经济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故选 C。 考点:生态工程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的理解。 以下关于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 D 试题分

23、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而不是种群中的个体;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有多种植物,组成多个种群;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并不是所有生物,所以不能构成生物群落;故 A、 B、 C不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其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营养结构,所以 D正确。 考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

24、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

25、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但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群落中包括各种生物种群,所以动物群落的演替与植物等一样,也与光照条件有关。故 D不正确。 考点:生物群落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群落及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N、 P等无机盐也越多 B若要做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26、必须使输入量大于输出量 C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可倒置;起主导作用的都主要是人,自动调节能力都很差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而体细胞克隆为保护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N、 P 等无机盐越少;距排污口越远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少, N、 P等无机盐越多。所以 A不

27、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物质和能量才有积累,生态资源才能可持续利用;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较简单,所以自动调节能力都很差;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以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多样化程度,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考点:生态系统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结构和特征的理解。 池塘养鱼时,为能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 大量增加饵料的投放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放量 C及时、适量地捕捞成鱼 D限制捕鱼 答案: C 试题分

28、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在池塘中养鱼,由于食物、空间等环境因素,所以要及时、适量地捕捞成鱼,才能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故选 C。 考点:生物系统的稳态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稳态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 右图表示某种群年 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会不断增长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

29、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其基本特征有: 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种群的性别比例。 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三种:( 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 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

30、越小。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属于稳定型,所以种群的种群密度不会继续增长,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故选 D。 考点:种群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理解。 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人口约 5.4亿,到 2005年人口超过 13亿,造成我国人口种群密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性别比例男 多于女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年龄组成不恰当 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其基本特征有: 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种群的性别比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

31、老年个体很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所以选 B。 考点:种群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理解。 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这时生态 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种群的 S型增长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数量不再增加,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生态因素对该

32、种群仍起作用,食物和空间是限制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后出生率一般会小于死亡率,但不绝对。故只有 B恰当。 考点:种群、环境容纳量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环境容纳量的理解。 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科学研究价值 D潜在使用价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

33、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改良有抗性基因的玉米品种属于直接使用价值。故选 A。 考点:生物多样性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相关 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

34、物种间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1、利用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集群或远离农田; 2、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3、有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植物可以通过物理信息、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所以 A、 B、 C都不正确。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5、。故 D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理解。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S、 P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其特点是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是随物质循环而进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因为把储存在地层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经过燃烧在短时间内就释放到现在的大气中来,使现在大气中的

36、二氧化碳迅速增加,从而产生 “温室效应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涉及到水的参 与,所以碳循环不依赖于水是错误的。 考点:碳循环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碳循环过程的理解。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

37、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导致其它杂草减少,结构变得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故选 B。 考点:生物系统的稳态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稳态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 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是( ) A丧失了遗传多样性 B基因流 动减少 C基因频率不稳定 D不能自由交配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以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多样化程度,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

38、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不能与外界同种生物自由交配,导致与外界的基因流动减少, 最终会丧失遗传多样性。故选 A。 考点:生物多样性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类型的理解。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

39、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故 A 不正确。 考点:生 态系统 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结构和特征的理解。 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下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该鼠在 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有_, _。 ( 3)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_,判断的根据是_ _。 答案:( 1

40、0分) ( 1) B ( 2分) ( 2)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 4分) ( 3)增长型 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4分) 试题分析:种群的 S型增长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数量不再增加,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为 0。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S型增长曲线,所以选 B。该鼠种群在 t2时期后,由于食物和空间等环境条件而引发的种内斗争加剧,同时捕食者数量增加,大量捕食鼠,所以种群数量不再增长。在 t1时,种群幼年个体多,增长率达最大,种群正处于发展时

41、期,因此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 考点:种群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10分) ( 1)生产者, 3 ( 2) 5 ( 3)绿色植物,太阳能 (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5)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猫头鹰在该食物网占有 3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四、五营养级。 (2) 该食物网中共有 5条食物链。( 3)该食物网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即绿

42、色植物;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即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4)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所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考点:生态系统 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

43、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 A过程需要的酶有_。 ( 2)为了增加目的基因 (抗虫基因 )的数量,可以利用 技术进行快速复制,其过程是:目的基因 DNA 受热变性后解旋为单 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 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循环。 ( 3)基因表达载体就是指的是基因表达载体,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应包括 、 、目的基因、 及复制原点等五个部分。 ( 4) 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 _。 ( 5) 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 ( 6)如果利用 D

44、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 D过程应该用_作为探针。 答案:( 10分) ( 1)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 2) PCR DNA聚合 ( 3)启动子、标记基因、终止子 ( 4)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 5)卡那霉素 ( 6)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 试题分析: 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酶)、 DNA连接酶。( 2)常用PCR技术进行快速复制,来得到大量目的基因;其过程是:目的基因 DNA受热变

45、性后解旋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循环。( 3)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应包括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及复制原点等五个部分。( 4)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 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 DNA分子。)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要有标记基因 (如抗性基因 ),以便于重组后重组 子的筛选; 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 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5)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要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即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

46、素外,还必须加入卡那霉素进行筛选。( 6) D过程利用 DNA分子杂交原理,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作为探针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 考点:基因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了解基因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 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_和 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 pH为

47、 7.3,乙组 pH为 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_组,理由是 _,甲组水样中的 O2含量 _乙组的含量(大于 小于 等于),理由是 _ _ _ (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_ 人。 答案:( 10分) ( 1)无机盐(矿质元素) 阳光 氧气 (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 CO2, 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 大于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 O2,使水中含 O2量上升 (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量排入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经分

48、解者分解后产生大量的 N、 P 等无机盐,从而引发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所以在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N、 P等无机盐,而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阳光和氧气。( 2)由于蓝藻等夜晚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作用,所以呼吸产生大量 CO2, 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 pH下降,因此乙组 pH为 6.0是取自早晨的水样。甲组水样是取自下午的水样,因有光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 O2,使 水中含 O2量上升,所以甲组水样中的 O2含量大于乙组的含量。( 3)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所以在食物链蓝藻 浮游动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