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318.47KB ,
资源ID:348726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87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 a, b, 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题。 【小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a , b , c B b , a , c C c , b , a D c , a , b 【小题 2】与河流位置 a、 b、 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a处属于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 V字形; b处河流中游,

2、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 c处属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 V字形,溯源侵蚀,下蚀为主;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侧蚀加强;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堆积了大量泥沙。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图示河流区位的差异,并结合水流速度的变化判断不同的流水作用形式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 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 (低于 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3、位置 C地形 D洋流 【小题 2】 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 24 28 , 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为 1621 ,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小题 3】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应分布于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而图示非洲南部的海陆分布最南只到 35S附近,故形成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小。 【小题 2】根据图示的地理位

4、置分布判断, 附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 附近受秘鲁寒流影响,故气温有明显差异。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高温少雨,而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则温和多雨。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气候 类型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从图示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判断气候类型,并结合该气候类型的分布纬度位置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洋流等内容分析。注意读图分析。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种地貌( ) A迎风坡坡度陡 B背风坡坡度缓 C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小题 2】下列地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5、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反映沙丘景观,受风向影响,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其成因主要是受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小题 2】沙丘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沙丘广布。 考点:本题考查地貌景观的判断和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图示判断地貌景观,结合沙丘的坡形与风向的关系和外力作用分析即可。 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 既满足当地人

6、的需求,也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故应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故结合选项只有 A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理,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 下列措施中,既能起到防暴雨洪涝灾害,又能起到防旱灾作用的是( )。 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 植树造林 打机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库和森林都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且水库能调节河流流量,森林能涵养水源,故起到旱涝兼治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掌握自然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主要作用。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

7、高中生,举手之劳可以做的有( ) 用淘米水浇花;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用洗衣服的水冲厕; 使用一次性餐具; 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 分类投放垃圾; 用塑料袋购物; 使用节能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地人的需求,也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故应符合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加重白色污染, 错误;大量互赠贺卡浪费森林资源, 错误;用塑料袋购物导致白色污染,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学生需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人口增长进入 “人

8、口爆炸 ”的时代是( ) A人类社会初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产业革命后 D二战以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世界人口的大部分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是在二战以后,随着政治独立,经济迅速发展而导致了人口的飞速增长,世界进入 “人口爆炸 ”时代。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概况,可结合 “J”字型人口曲线加以记忆。 该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 至 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小题 2】丙侵入

9、岩脉应 为何种岩石 (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小题 3】图中 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破坏关系,晚生成的破坏先生成的地质构造,故图示反映断层破坏了褶皱,而岩浆侵入破坏了断层。故判断 A项正确。 【小题 2】受岩浆活动而生成的岩石一定属于岩浆岩。 【小题 3】图示 位于石灰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地带,故可能是石灰岩在岩浆活动中经过变质作用,而生成大理岩。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岩石的形成。 点

10、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质作用顺序的基本判断方法:后生成的地质构造破坏早生成的地质构造,并结合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分析即可,注意区别岩石的类型。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了 ( ) A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一致 B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D一个区域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即影响土壤、水文和地貌条件,反映了自然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信息,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的基本表现分析。 图中

11、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富 B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受暖流影响 C受台风影响,降水丰富 D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图示的纬线经过的世界区域地理位置判断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 位 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可根据澳大利亚的位置判断纬线的纬度位置,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分布和气候类型的特殊成因分析。 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画图全球的大洋环流模式图即可判断,全

12、球形成南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逆时针环流,故只有 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的分布,可采用画图比较分析更直观。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阳坡自然带应向上倾斜,故 AD两图位于南半球,故北坡为向阳坡,故北坡的自然带分布应较南坡高,故 AD错误; C图位于赤道,故自然带南北;两侧 的自然带分布高度应基本一致, C错误; B位于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自然带分布较北坡高,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13、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基本特征:向阳坡自然带向上倾斜,即可判断。 下列地区的气候受洋流影响较大的是( ) 东亚季风气候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东亚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与洋流关系不大;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受盛 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终年温和多雨;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气候是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与洋流的关系不大,秘鲁太平洋沿岸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且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故形成荒漠。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

14、分布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及主要的形成原因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归纳和记忆。 假如有人在美国洛杉矶海滩拾到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漂流瓶,那么该漂流瓶借助下列那组洋流而漂到洛杉矶海滩的:( ) A日本暖流 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赤道逆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沿岸受日本暖流影响,进而通过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可到达洛杉矶。 考点:本题考查世

15、界洋流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 区域的洋流分布,注意结合海陆位置和大洋环流模式图加以记忆。 3月 21日至 9月 23日期间,正午时物体有影子,且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至南极圈之间 C赤道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午时日影始终朝南,判断太阳始终位于当地的北面,而 3月 21日至 9月 23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该地区位于赤道以南地区,但南极圈以内可能出现极夜现象而导致正午时没有日影,故选赤道到南极圈之间。 考点:本题考查日影朝向。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应掌握利用太阳的方位判断日影

16、朝向,并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分析。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 )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应属于变质岩;石灰岩、页岩属于沉积岩;玄武岩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只有板岩和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按成因不 同,岩石的三大类型,并结合常见的典型岩石加强记忆。 下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 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 、 、 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 A天然气水

17、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示 P地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 “背斜储油 ”,但根据水、天然气和石油的密度分布判断,天然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的密度最大,为最底部。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三种物质的密度的差异,结合读图分析即可。 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小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阴天多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

18、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影响,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气 旋即高压系统,水平气流应为辐散, A、 D图示水平气流呈辐合,错误;南半球的反气旋,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 C图正确; B图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的反气旋。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读图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即可答题。 综合题 该图中 AO 和 BO 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

19、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 A 20S 60E B 20S 120W C 20N 60E D 20N 120E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晨昏线与 70纬线相切,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0图示 0点所在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故地方时为 12时或 0时;而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故两条分界线应为 180经线或 0 时,故判断 O 点所在经线为 0 时,则图示晨昏线 AO、 BO 以北地区为夜半球, 70S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为 20S;根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时和 18时,即两交点之间经度差 180,则图示每一个经度相差 30,结合

20、A点所在经线为 180,则 O 点所在经线为 120W,其区位为 0时,则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即 12时所在经线)为 60E。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与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 1)晨昏线的最高纬度为 0时或 12时; ( 2)分界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 180和 0时。 (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时和 18时,两地经度差为 180 ( 4)结合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时差,东加西减。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 9分) (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 B_, C_。 (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

21、了 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 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 3) 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_,气候成因是 。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_。 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 2)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纬度 ( 3)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温带草原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 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为温带草原带;C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荒漠带。( 2)图示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随水分条件的递减而发生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世界

22、的海陆分布在中纬度差异最大,故中纬度干湿度地带性表现最明显。( 3)图示 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属于东亚季风环流,故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为温带草原带,故典型植被为温带草原。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带的分布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 题难度低,基础性强,学生需要掌握我国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并结合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注意区域定位和掌握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读 “二分二至示意图 ”(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 “太阳光照示意图 ”,回答问题 (14分 )。 ( 1)图中 D、 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 D ,日期是 ; B ,日期是 。(

23、 4分) ( 2)在 A、 B、 C、 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速度最慢的是 。( 2分) ( 3)甲、乙分别处于 A、 B、 C、 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8分) 答案:( 1)秋分 9月 23日 春分 3月 21日 ( 2) A C(每空 1分) (3 )A D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公转轨道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的差异判断, 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判断为冬至日,而 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故 D表示秋分日。 B表示春分日。( 2)地

24、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 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 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地球经过 A冬至日,最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C夏至日时,最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3)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而北京的夜在变长,即昼变短,判断为秋分日。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

25、二分二至日; 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 掌握地球公转轨道图上地球公 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云南某中学地理活动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对我国东部沿海某地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读该地水循环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 12分) ( 1)图中表现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是 、 是 。该水循环的类型为 。 ( 2)若本区大量砍伐树木,主要会对水循环 _环节产生影响,党中央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_的特点。 ( 3)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 _,丁地属于 _。 ( 4)若图示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图

26、中包含的世界著名板块名称分别是: 、 _。 ( 5)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丁区域常出现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 ( 6)假设甲山顶部海拔为 3000米,老师在上山前 (海拔 500m处,温度计显示22 )提示同学们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应用地理学知识推测山顶处的气温可能为 _ 。 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海陆间循环 ( 2) 地表径流 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不均衡或南多北少) ( 3) 向斜、断层 ( 4) 亚 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 5) 火山喷发(地震) 台风(洪涝) ( 6) 7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故图示 表示海洋水汽蒸发; 表示水汽输送;( 2

27、)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故砍伐森林会影响径流和植物蒸腾作用。我国实施南水北调是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3)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丁处岩层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 4)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图示的大陆板块应表示亚欧板块,而东侧的海洋板块应表示太平洋板块。( 5)图示丙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丁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降水丰富,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且夏秋季节多台风。( 6)根据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 0.6C的原理,山麓与山顶的高差为2500米,故温差应为 15C,故计算山顶温度约 7C。

28、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地质构造及自然灾害等内容。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从图示的海陆间循环判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海陆位置判断板块位置和对地质作用的影响等内容。 读 “太阳光照图 ”完成下列 要求: (15分) (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 (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 3)图中 A、 B、 C、 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 ;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河道右岸淤积较严重的是 。 (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 列为 。 ( 5)图中地方时是 12点的是 和

29、 , B地的地方时是 点, 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 ( 6)图中 A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该地阳光照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 C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 D无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 7)此日后 3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双项选择) A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答案: 略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C D A D B C A D A D 8 日出 北温 D AC ; 试题分析:( 1)晨昏线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

30、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 北地区为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大于 66.5的范围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示 A、 B、 C、 D四点比较 A点位于晨线以东,且距离晨线的经度差最大,即日出最早。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河流出现右岸泥沙淤积。(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 5)图示A点和 D点所在的经线正好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地方时 12时。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C点,地方时 为

31、6点,计算 B点位于 C点以东 30,故地方时为 8点。 C点位于晨线上,故为日出。( 6)图示 A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故为北温带。温带地区既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7)此日后的 3个月,为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直射点向南移,故 A正确;北半球各地昼长变短, B错误;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C正确;地球公转先经过远日点,再远离,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分布规律; 五带划分的基本规律;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 晨昏线图上分析时间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出 6点、 18点或 12点的位置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