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不同的地面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A判断人口分布 B判断水体污染 C寻找失踪人士 D为商业网点选址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口分布只能通过普查来完成;寻找失踪人士可以通过寻人启示的方法来完成;为商业网点选址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交通与人口分布图叠加)。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遥感技术的运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遥感技术的运用及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不同。 “江南水乡 ”代表南方许多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充沛 B地形破
2、碎 C水网密布 D土壤贫瘠 答案: D 试题分析: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的土壤有红壤和水稻土,红壤是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水稻土是耕作土壤,由于长期种植水稻,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较肥沃。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的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的地理特征。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 ”、 “黄梅时节家家雨 ”、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等。据此完成题。 【小题 1】 依次反应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3、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 【小题 2】属于谚语 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河流众多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 【小题 2】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低下,河流众多,植被以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甜菜是北方农作物。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的谚语对应的地区、秦岭以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的谚语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谚语对应的地区、秦岭以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的掌握情况。 2008年西藏将投资 2 400万元用于发展清洁能源。据此回答题。 【小题 1】适合在西藏发展的清洁能源有: 天然气 太阳能 地热 核能 A B C D 【小题 2】西藏地区多风且风速较大,但是风能利用困难的原因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D空气稀薄,风能密度小 答案: 【小题 1】
5、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西藏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太阳辐射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当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地壳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当地天然气缺乏,由于本地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较少,没必要发展核能。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西藏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虽然当地风多且大,但风能密度小。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适合在西藏发展的清洁能源和风能利用困难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适合在西藏发展的清洁能源和风能利用困难的原因。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
6、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叙述,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参与 “地球熄灯 1小时 ”活动 B在空调房里使用电动跑步机等进行健身活动 C科技创新,降低能耗, 提高能源利用率 D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 答案: B 试题分析:符合低碳经济的是参与 “地球熄灯 1小时 ”活动;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健身活动可以选择在户外进行,在空调房里使用电动跑步机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低碳经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低碳经济。 人们通常以经度 0, 38N 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
7、称为 “陆半球 ”, 另一半球为 “水半球 ”(如图, P点为 “陆半球 ”的极点,阴影代表 “陆半球 ”)。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关于 “陆半球 ”极点和 “水半球 ”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始终相同 B两地昼长之和始终等于 24小时 C两地地方时始终相同 D两地东西两侧分属两个半球 【小题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北京夜幕深沉 B全球日期相同 C地中海气候温暖多雨 D美国北部森林底部接受到的光照达到一年中最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陆半球 ”极点为(经度 0, 38N), “水半球 ”极点为(经度 180,3
8、8S)。只有在春、秋二分时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两地昼长之和始终等于 24小时;两地地方时始终相差 12 小时;东、西半球是以 20W 和 160E经线划分的。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太阳直射(经度 180, 2326S),北京为太阳刚刚升起;全球分为两个范围相同日期;地中海气候分布既有南半球,又有北半球,无法判断是温和湿润还是炎热干燥;美国北部森林底部接受到的光照达到一年中最强。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和气候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陆半球 ”极点和 “水半球 ”极点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和气候类型相
9、关知识。 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 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图中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A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B高寒荒摸、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河流的形状可知, 河为黄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黄河受降水影响, 78 月流量最大, 35 月流量较小。正确答案:选 A。
10、【小题 2】根据甲乙所处的经纬度可知,甲处为温带荒漠,从甲到乙依次会出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考点:主要考查了黄河下游的流量和我国自然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区域图的判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黄河下游的流量和我国自然带的分布。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 材料二:中国 2005年至 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年份 2005 2006 2007 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223213 244101 261111 能源消费总量 224682 246270 265583 平衡差额 -1469 -2169 -447
11、2 材料三:表 1: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 为 2005年数据 ( 1)、读材料一,丁所处的地形区是 _,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 _,请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8分) ( 2)、读材料一,俄罗斯工业逐渐向东发展,日本工业则由太平洋沿岸向国土南北两端扩散,影响两国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_、_。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 _( 6分) ( 3)、读材料一, A地的气候类型是 _,与之同纬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为 _,自然带类型是 _。 A、 B两地冬季降水量比较多的是 地。( 4分) ( 4)、读材料二,我国国内能源供应 (大于或小于)需 求。今后,我
12、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 6分) (5)、据材料三,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 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 根据表中信息,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 答案: ( 1)、三江平原( 2分);商品谷物农业 (2分 ) 有利条件: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地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灌溉便利(每点 1分,共 3分)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多旱涝灾害(每点 1分,共 1分) ( 2)、资源 交通 廉价劳动力( 6分) ( 3)、温带季风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4分)
13、 ( 4)、小于( 2分) 措施: 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 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合作,进口该地石油;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 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 “资源节约型社会 ”。( 4分,一点 2分,任答二点给4分) ( 5)、淮河流域降水少;( 2分) 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2分) 试题分析: ( 1)从区域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丁位于我国的东 北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属于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地
14、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灌溉便利。 ( 2)由材料一可知,俄罗斯工业逐渐向东发展,日本工业则由太平洋沿岸向国土南北两端扩散,影响两国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资源、交通。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廉价劳动力。 ( 3) A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A、B两地中冬季降水多的是 B地,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的降水。 ( 4)右材料二可以判断,我国的能源是供小于求,为了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可以从 “开源 ”和 “节流 ”两方面分析。 ( 5)由材料
15、三可以判断,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 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 1/5,其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降水少;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考点:主要考查了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40N 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我国能源状况、淮河径流总量和水资源利用率。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40N 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我国能源状况、淮河径流总量和水资源利用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等降水量线局线图; 2010年 8月 7日 22
16、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海拔在 1 173至 4 505米之间,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年均气温 12.7摄氏度,年降水量 400毫米至 900毫米 。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1)图中 AB 河段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_区,年降水量在_mm以下,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来自 _。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舟曲荒山、荒坡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_。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特色显著,如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主要发展 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 _农业。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3)我国实
17、施 “南水北调工程 ”的根本目的是_ _。 ( 4)在东线调水工程中,可利用 _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 (自南向北依次为 )_河、黄河、海河和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中线调水工程是将 _水利枢纽的水沿人工渠道经河南省和河北省引向京津两市地区。 (5)在南水北 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_、 _与保持生态平衡。 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 200 (祁连山 )冰雪融水 (高山冰川融水 )(6分 )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 (地形阻挡 ),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回答气候异常、沙质沉积物多可酌情给分 )(
18、2分 ) (2)遥感 (2分 ) 河谷 绿洲 (或灌溉 )(4分 ) (3)改变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现状,以满足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 4分 ) (4) 京杭大运 淮 (4分 ) 丹江口 ( 2分 ) (5)节约用水 防止水污染 (4分 ) 试题分析: ( 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根据图中位置, AB 河段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水源补给主要以 (祁连山 )冰雪融水 (高山冰川融水 )为主。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 (地形阻挡 ),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 2)
19、灾害监测主要运用遥感技术。青藏高原主要发展河谷农业。河西走廊,主要发展绿洲 (或灌溉 )农业。 ( 3)我国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 ”的根本目的是改变我国水资 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现状,以满足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 ( 4)在东线调水工程中,可利用京杭大运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东线调水主干线自南向北依次为淮河、黄河、海河。中线调水工程是将丹江口水利枢纽的水沿人工渠道经河南省和河北省引向京津两市地区。 (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与保持生态平衡。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源补给方式、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灾害监测技术、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农业 类型、我国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 ”的根本目的、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源补给方式、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灾害监测技术、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农业类型、我国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 ”的根本目的、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