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某时段甲地昼长和乙地夜长变化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在同一南半球或北半球 B T日,甲地的昼长为 12小时 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致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把甲地的昼长和乙地夜长变化统计图都变成夜长统计或昼长统计,就会发现甲地和乙地昼长同时变长或者变短,都在同一半球。 A项错误。但很明显不在同一纬度。 C 错误。从昼夜变化可以看出甲地白昼变化长,纬度高,乙地夜长变化小,纬度低, D项错误。而甲和乙都在同一半球的话。某一天昼长和夜长相等的唯一可能性就是
2、昼夜平分。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利用昼长与夜长的关系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同半球的昼长变化规律和昼长变化与纬度高低的关系。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 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题。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小题 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
3、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四个城市的土地城市化资料,上海市的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最高,反映了城市化质量最高。 【小题 2】 “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 ”反映了重庆市的经济效率低于上海,主要是由于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上海落后。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城市用地的经济密度分析城市化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下图是每隔 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含预测
4、)。年龄分为未满 15岁、15岁到 65岁、 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甲表示的是 ( ) A未满 15岁的人口比重 B 15岁到 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 65岁的人口比重 D 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小题 2】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 156
5、5 岁的人口比重最大。 【小题 2】人口负担系数应为劳动力人口承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即可通过 1565 岁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越大,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小,则人口负担较小,而 1565 岁人口比重越小,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即人口负担越大,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判断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年龄比重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判断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 读上海人口金字塔图 (2010年 ),回答题。 上海 197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是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10年上海的
6、老龄化程度略有缓解,这主要是由于 ( ) A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B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 C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上海男女性别比趋于平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特征: 20岁 60 岁的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据此判断是由于劳动力人口的迁入影响,由于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缓解了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进而分析人口迁移对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和老龄化的影响即可判断。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读
7、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 D丁聚落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 【小题 2】若图中 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 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A附近区域地形平坦 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和河流分布,甲聚落位于河流上游,不利于其发展, A错误;该地区受河流影响,形成最早的可能是位于两河交汇,而
8、乙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B错误;图示丙位于河流交汇处,流水沉积作用较明显, C错误;而图示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最为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D项正确。 【小题 2】根据图示 A河流连接湖泊和干流之间,若该河流定期改向,说明湖泊和河流之间形成互补关系,故判断该流域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且两地之间的地势较为平坦,可以实现河流与湖泊的互补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和河流分布,根据河流的区位特征和地形特征判断对聚落形成的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河流和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判断该地区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
9、地势分布特征。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下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或示意。完成题。 【小题 1】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 A夏季洪水多发 B夏季高温潮湿 C冬季降雪量大 D冬季光照时间短 【小题 2】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光照 C地形 D台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图中 “横木地基 ”,说明该地不可能夏季潮湿或洪水多发,因为在高温、多水的环境下木地基易腐烂;门前台阶对光照没有影响,所以可能是考虑冬季降雪量大,使门前不易被
10、雪覆盖而建造的。 【小题 2】房屋明显低于地面,则周围的较高地面对房屋能起到保护作用,结合选项分析,最可能是为了防止台风对房屋的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能抓住图示 “横木地基 ”、 “门前台阶 ”、 “地穴式 ”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与降水量、光照、自然灾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读下图 “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 6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 ”,与图中海拔 7 500米以下相比,海拔 7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 ) 坡度陡 风力大 降 雪少 气温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
11、分析: 7 500米以上坡度较陡、风力较大,积雪不易储存,所以较少。根据大气环流图, 7 500米以上为上升气流,降雪较多,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对气温、降水量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垂直气流运动对降水量的影响和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排除法分析。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下列与甲处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中游落差小 B海水顶托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小题 2】图中乙处瀑布最终可能会消失的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答案: 【小题
12、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游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泥沙易在中游沉积,从而导致入海泥沙减少,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而形成。海水顶托作用、河流含沙量大和入海口潮差小都利于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小题 2】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河床岩石不断地坍塌,使瀑布向上游 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消失。 考点:本题考查流 水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形成条件和流速快的上游地区溯源侵蚀对河床的影响判断即可。 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侵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为 “岩墙 ”。读不同时代互相穿插的岩墙图,完成题。 关于图示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13、( ) A岩墙 属沉积岩 B图中地质构造为外力作用所致 C岩墙在地貌上通常表现为山脊或沟谷 D图中不可能含有变质岩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岩墙的概念判读,岩墙 属岩浆岩, A错误;图中的地质构造为内力作用所致, B错误;岩层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形成变质岩,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转化关系和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转化关系。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 M、 N 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 M、 N 两点有重合于 O 点的现象,一年中, O 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 A 23 B 43
14、 C 47 D 57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年中 M、 N 两点重合于 O 点,晨昏线与 M、 N 所在的纬线相切,O 点为切点。 据此可知该纬线为北极圈或北极圈以内的某一纬线。 O 点的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需满足的条件是该点在北极圈上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运用公式 H 90-(6634-2326)可以得出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等内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抓住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 M、 N 两点有重合于 O点的现象,即晨昏线与该纬线相切,并能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即可。 北京时间 2011年 12月 22日 13时 30分,我国迎来 2011年的冬至
15、。下图为进入冬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读下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地由南向北的顺序是甲、丙、乙、丁 B丙地纬度最低 C丁地为南极点 D甲、乙纬度度数相同,但一个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时 12月 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赤道上昼夜平分。直接根据图示丙地昼长为 12 小时,说明其在赤道,因此纬度最低;丁地昼长为 24 小时,出现极昼,因此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甲的夜长为 18小时,则昼长为 6 小时,而乙地昼长也为 6 小时,因此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且都在北半
16、球,故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状况的判断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并能结合四地的昼长分布特征判断其纬度位置。 赤道附近南、北纬 5之间的地带,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 C天气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 2】图中 K 地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7、1】据材料可知,赤道无风带实际为赤道低压带,该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天气状况日变化不大,较为单一;气压带有季节移动规律;赤道无风带在非洲的分布范围比南美大陆广;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 【小题 2】结合图中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可得风向。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特征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能结合气压带的垂直气流判断气候特征和全球的海陆分布判断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断风向。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河流位于 (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
18、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该河在 4月、 7 8月形成了两个汛期,因此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4月份的春汛是由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 7 8月的夏汛是由降水丰富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和东部季风气候区的雨带移动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能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的一般移动规律和东北地区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和特征分析即可。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若图中数码 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则数码 依次表示 ( ) 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 C
19、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 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解题时可采用尝试法解题,把四者填进去以后,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看其是否符合水循环的过程。根据图示 之间的关系及与 之间的关系可判断: 为地表水; 为地下水,则 为海洋水, 为大气水。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界的水体在海洋、大气和地表、地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并结合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分析即可。 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题。 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
20、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 A 洋流流向正北 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 C 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 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比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 B错误; 洋流流向正南方向, A错误;则 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 C正确; 为西风漂流,也属于寒流, 故该大洋环流中有两支寒流,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模式图的应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掌握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注意南北半球中低纬环流方向的差异,进而能根据洋流的流
21、向和南北半球位置判断。 综合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0年 11月 1日零点,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始。流动人口剧增、入户难、瞒报、漏报等问题让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准确性备受关注。 材料二:下图是沿我国的西北 东南 (阿拉山口 台北 )方向所作的数值线图。 ( 1)目前由于人口流动造成人口 普查难度增大,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由 _,主要推拉力是 _。( 4分) ( 2)根据图中信息 ,C地人口分布特点是 _,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地势 _,一月平均气温 _,降水 _。( 8分) 答案: (1)由农村到城市, (由内地到沿海城市 );经济。 (2)人口密度大;低平(
22、平坦),较高,较丰富(较多),自然条件优。 试题分析:( 1)受经济因素影响,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从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乡村向城市流动。( 2)直接根据图示资料分析,C 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根据海拔高度判断,该地区海拔在 50 米附近,地势低平。一月平均气温在 0C附近,说明气温较高;年降水量在 800毫米左右,反映降水量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我国目前的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原因,并能掌握多条纵坐标的准确读图方法。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卡塔尔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国首都多哈气候统计图),完成下 列问题。( 24
23、分) 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 GDP 达到 90000美元。液化天然气是由气态天然气冷却加工而成的,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 1/600。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工业园区主要对管道运送过来的气态天然气进行液化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欧等地。 ( 1)多哈的气候特征是 _,成因是 _。( 8分) ( 2)根据多哈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你认为解决该城市用水的主要技术途径是 _,请分析多哈实施该途径的原因(条件)。( 8分) ( 3) 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其形成条件。( 8分) 答案:( 1)全年( 2分)高温( 2分
24、)少雨( 2分) 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北信风控制)( 2分) ( 2)海水淡化(石油换水)( 2分) 多哈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2分);临海( 2分);经济发达( 2分);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此答案:专门针对石油换水);(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 3)有良好的港口条件( 2分);靠近天然气田(资源丰富);产量大;(答对其中一点得 2 分);附近有液化气加工厂(邻近液化气工业园区)( 2 分);与输出国(市场)距离远,适宜海运( 2分)。 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右图的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区终年高温少雨。成因主要从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分析。( 2)该地区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水资源严重不
25、足;沿海,海水丰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石油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3)影响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的形成条件主要从港口的自然条件(水域和陆域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 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况进而分析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影响港口发展的主要条件。 读 1981年及 2011年我国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 1)初期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_。 (2分 ) ( 2)该城市的地势特征是 _。(
26、2分) ( 3)根据材料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表现。( 6分) ( 4)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_。( 2分) ( 5)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城市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8分) 答案: (1)交通 (2)西高东低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 (4)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减轻城区交通压力)。 (5)化工厂布局不合理。( 2分)因为化工厂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分)布局在盛行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污染较大,( 2分)且位于河流的上游方向,污染水源。( 2分)或者直接回答:应分布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和河流下游。
27、 (若判断错误,理由不给分 ) 试题分析: ( 1)根据初期的城区分布,主要位于国道沿线,故判断交通条件是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直接根据图示的 200米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 200米,以平原为主,且结合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西高东低。( 3)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包括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4)过境干线经过市区,会加大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和加重城市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故国道应迁出市区。( 5)化工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故应布局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 的下游。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合理发展和读图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城市合理布局的综合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 掌握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并能结合图示分析; 掌握过境干线的合理布局原则; 掌握化工厂的主要污染类型和准确的布局原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