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315.47KB ,
资源ID:348844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88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 “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 ”,完成题。 具体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最大人口密度(人 /平方公里)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光照 地形 土壤 热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全年气温低,是其土地生产潜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考点:主要考查了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

2、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 ”为材料,对比分析长江中下游和青海、西藏的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 下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棉花 甜菜 垂直农业 区域专业化 B 甜菜 棉花 区域专业化 垂直农业 C 棉花 甜菜 区域专业化 垂直农业 D 甜菜 垂直农业 棉花 区域专业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的南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影响这里种植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灌溉水源,即 应该是我国南疆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甜菜喜温凉、适合生长在热量较少的北方,即 应该是松嫩平原甜菜生产的主导

3、因素。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是由于海拔不同,引起热量分布的垂直变化,进而使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农作物品种也明显不同,所以 的地形因素应该是垂直农业形成的主导因素;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的一 种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所以 的农业技术改革应该是美国区域专业化形成的主导因素。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张某承包了 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 1月平均气温 3 。完成题。 【小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4、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小题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 1月平均气温为 3 (高于 0 ),可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气候 ,即该地位于我国的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这样第 1题可排除 C、 D。该地1985年主要种植水稻和油菜 ,可以联系油菜的分布 (主要在长江流域 ),得出第 1题的正确答案:为 B。从饼状图中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可知 ,1985年到 2005年 ,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油菜种植面积减少直至取消种植 ,蔬菜比重由少到多 (1995年最大 ),花卉种

5、植比重增加 ,到 2005年比重最大。蔬菜、花卉为商品农业。 【小题 2】市场决定了农业 生产类型和规模。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地域分布、农业区位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隐含了有关粮食的热点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农业地域分布、农业区位变化等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热量。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的原理。 我国 “南米北面 ”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周期

6、性 C商品性 D市场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以秦岭 淮河为界,南方主要生产水稻,北方主要生产小麦。我国 “南米北面 ”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小题 2】该地区在我国可能分布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云贵地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分。 【小题 2】该地区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和劳力,最

7、差的是水分。符合的是我国的西北地区。 考点:主要考查了西北地区农业的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各种区位的优劣判断该地区的位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重要地区的区位条件。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地形条件改善 【小题 2】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8、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题干信息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加了产值更高的花卉生产,减少了桑、蔗生产,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小题 2】基塘生产利用的是低洼地的水土资源,水源污染 会使农业生态链被完全打破,应注意避免。 考点:主要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珠江三角洲农业变化及原因。 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9、D热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造成水田农业( 800毫米以上)、旱地农业(大于 400毫米、小于800毫米)和畜牧业(大于 200毫米小于 400毫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差异。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苏轼诗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江苏省不能种植荔枝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劳动力缺乏 D降水稀少 【小题 2】岭南地区与江苏省均可以发展的农业是 A迁移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种植园农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

10、分析: 【小题 1】岭南地区比江苏省纬度低,热量要比江苏充足,所以江苏省不能种植荔枝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热量不足。 【小题 2】岭南地区与江苏省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的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农业区位。 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都出产葡萄,与下列因素最密切的是 A盆地地形 B充足的灌溉水源 C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D气候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利于糖份的积累。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葡萄生长的区位条件。 据报道,

11、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原有的 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小题 2】这项农业调整决策 A符合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的原则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是影响农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性因素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秦岭淮河是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分界线,华

12、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是造成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主要原因。 【小题 2】结合上题,该农业调整决策符合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读 “2003-2004年我国食糖产量分布示意图 ”,完成题。 广西、云南种植糖料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A海拔高,光照充足 B土层浅薄,土壤贫瘠,适合甜菜的生长 C交通便利 D光热水充足,满足甘蔗生长需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糖料作物主要是南蔗北菜,广西、云南种植糖料作物的有利条件是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能满足甘蔗生长需求。 考点:主

13、要考查了糖料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2003-2004年我国食糖产量分布示意图 ”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生长要求。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量使用农药使 农产品质量下降,在市场的竞争中会失去竞争能力。 考点:主要考查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藏南谷地发展种植业 热量 B横断山区发展 “立体农业

14、” 地形 C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 市场 D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种植长绒棉 地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藏南谷地热量、水分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横断山区受山区地形的影响,发展立体农业;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是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的;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适合种植长绒棉。错误的是D。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 “咱种啥他吃啥 ”为 “他吃啥咱种啥 ”,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题。 【小题 1】该地决定农业

15、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 的特殊性 【小题 2】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采用无土栽培 (水培法 ) 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使用高效化肥 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小题 2】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可使用绿肥等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害虫等措施。使用高效化肥和使用农药防治虫害会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采用无

16、土栽培 (水培法 )与题干无关。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我国某著名葡萄酒企业拥有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研发、生态旅游、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六大酒庄,读下图,回答题。 宁夏在 “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打造西部 “葡萄酒都 ”的战略目标,与山东相比,在宁夏兴建酒庄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A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B光照条件好,葡萄质量较优 C培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D地价便宜,劳动力成本较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该地降水少,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糖份的积累,葡萄质量较优。 考

17、点:主要考查了宁夏生长葡萄的优势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葡萄生长的优势区位。 符合右图中 A处农业类型的是 A津巴布韦的烟草种植业 B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C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 -牧羊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选项牧牛业不符合种植业; C选项水稻种植业不符合商品农业; D选项小麦 牧羊属于混合农业。正确的是 A。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的分类。 冬季我国南方四川、广东的蔬菜能大量供应北方,主要取决于 A市场区位的变化 B北方人口众多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 C 试题分析:交通运输

18、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销售的范围不断扩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长日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 (14 17 小时 )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白天短 (少于 12小时,但不少于 8小时 )夜间长。小麦、亚麻、油菜等属于长日照植物,棉花、玉米、谷子等属于短日照植物,关于两类农作物的分布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长日照植物适合中、低纬度地区 B短日照植物适合中、高纬度地区 C长日照植物适合中、高纬度地区 D短日照植物适合高、低

19、纬度地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长日照植物适合中、高纬度地区。 考点:主要考查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面图甲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图乙为 “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在图甲中,字母 EF 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小题 2】图乙中 a、 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 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 D时段 B B时段 C E

20、时段 D F时段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字母 EF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反映的是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小题 2】 b:在农业中就业的百分比达 58%,在工业中就业的百分比为 12%,在服务业中就业的百分比为 30%。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从 b在工业中就业的百分比来看,城市化水平是比较低的。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和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 1】 2001 年

21、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 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省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小题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明显偏低,说明城市化水平滞后。 【小题 2】城镇人口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是逆城市化的表现;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

22、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发达国家的表现,也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化及其表现。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部分 ),完成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 /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小题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生物资源 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 【小题 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23、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苔原气候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物资源。 【小题 2】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人口比较稀少,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 (部分 )为材料,考查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等相关知识。 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 6000、 4500、 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4、答案: C 试题分析:木桶的 “短板效应 ”,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所能供养数量最小的 淡水。 考点: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承载力。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对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估计是因为人口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人口合理容量,要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考点:主要人口合理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合理容量。 据报道,新疆 6月到 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 8月底

25、到 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 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 15万人到 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回答题。 【小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属于人口流动 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小题 2】影响材料中人 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政治因素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

26、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属于人口流动。 【小题 2】社会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流动及原因。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 1】据图判断, C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中国东部 C拉丁美洲 D中国西部 【小题 2】影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 C的人口增

27、长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该人口模式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 【小题 2】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医疗卫生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及原因。 读下列三个国家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题。 【小题 1】同属发展中国家的是 A B C D 【小题 2】有关国家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 国近几年来劳动力严重短缺,需要从国外引入大量劳动力 B 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的负担不重 C 可能因战争原因,致使 15-35岁的男性人口比例不正常 D一个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变化对社会影响

28、不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大, 0-14岁人口比重大,塔基比较宽,符合的是 。 【小题 2】 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 0-14岁人口比重大; 国老龄化突出,社会的负担加重; 可能因战争原因,致使 15-35岁的男性人口比例不正常;一个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三个国家人口金字塔图为材料,考查不同类型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读 “山东省 2003年与 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 ”,完成题。 【小题 1】 2030年与 2003年相比,下列说

29、法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 C人口总数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小题 2】今后山东省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就业压力大 养老负担重 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人力资源数量短缺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2030 年与 2003 年相比,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还在上升,但增长数不大。 【小题 2】由图可知,山东省老龄化越来越突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人力资源数量短缺和养老负担重。 考点:主要考查了老龄化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从 “山东省 2003年与 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

30、图 ”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我国 “黑河 腾冲 ”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53%,人口只占 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 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黑河 腾冲 ”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西部地区出生率是比较高的,错误的是 D。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界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分布界线及原因分析。 右图为某特

31、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题。 【小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小题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迁移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可以判断,白天工作人口在增多,夜晚居住人口在减少,说明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32、 【小题 2】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城市人口流动更加畅通,人们可以居住在较远的郊区,这为中心商务区人口密度昼夜大幅度变化提供了必备条件。 考点:主要考查了中心商务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为材料,考查了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下图是 “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 1990年和 2008年比较图 ”,读图回答题。【小题 1】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 C都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 【小题 2】从 1990年到 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城区用地紧张 B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为

33、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消费市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大型商场布局在中心城区的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所以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交通通达度高。 【小题 2】 1990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位于城区; 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因为城区用地紧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离消费市场越来越远而不是 接近消费市场。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布局原则。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

34、要原因是 A开发历史悠久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社会福利优越 【小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 B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D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乙为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小题 2】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高,属于发展中国家;甲国是中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英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丙国位于非洲,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考点:主要考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35、水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 1】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A 工业区 文教区 居住区 商业区 仓储区 B 工业区 商业区 仓储区 居住区 文教区 C 居住区 工业区 文教区 商业区 仓储区 D 商业区 仓储区 工业区 居住区 文教区 【小题 2】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远近对 功能区影响最大 B 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C交通通达性对 功能区影响不大 D 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36、: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 布局工业区比较合理,因为该地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工业对城市空气污染 小; 布局文教区比较合理,因为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地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布局居住区比较合理,因为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且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 布局商业区比较合理,因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靠近住宅区; 布局仓储区比较合理,它们都分布在铁路、公路或河流附近,便于货物的中转和运输。 【小题 2】从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来分析,距市中心对 商业区影响很大; 居住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交通通达度对 商业区影响较大; 仓储区受行政因素影响不大,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最大。

37、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 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布的布局原则。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如右图,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重化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依据图中重化工业的布局和指向标判定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 考点:主要考查了工业区的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城市功能分区为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右图为 “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 ”,完成题。 【小题 1】对图中 M、 N、 P

38、、 Q 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 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B N 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远 C P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 Q 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小题 2】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M处房价偏高,靠近湖泊,环境优美; N 处房价偏低,靠近铁路; P处房价高,位于城市中心; Q 处房价低,距市中心远。 【小题 2】住宅区是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收入差异为住宅区

39、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是工业区。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 ”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分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读 “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 ”,回答题。 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试题分析:丁地位于三环以外,无任何联系线路,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考点:主要考查了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 ”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关

40、于 A、 B、 C城市的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A.B等级最高, C等级最低 B.A等级最高, B等级最低 C.C等级最高, A等级最低 D.B等级最高, A等级最低 【小题 2】若 A、 B、 C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分别对应的服务最合理的是 A.小旅馆 普通宾馆 豪 华酒店 B.小旅馆 豪华酒店 普通宾馆 C.普通宾馆 豪华酒店 小旅馆 D.豪华酒店 小旅馆 普通宾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图中 B 等级最高,其次是 C,等级最低的是 A。 【小题 2】若 A、 B、 C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因为等级由高到

41、低是 BCA,所以对应的服务最合理的是 A为小旅店、 B为豪华酒店、 C为普通宾馆。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等级体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和商业网点的等级体系。 某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a曲线 B b曲线 C c曲线 D d曲线 【小题 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因为该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土地租金由中心向外围减小,在主干道与环路交汇处形成地租的次高峰。符合的

42、是 d曲线。 【小题 2】在地租最高峰形成商业区是以市场为最优原则;在次高峰形成商业区是以交通为最优原则。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道路网和商业区的布局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城市的环行放射状道路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地租水平和商业区布局原则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读亚洲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曲线图,回答题。 【小题 1】四国共同的城市化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小题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 1990至 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慢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43、四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由图中曲线可以判断,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水平低。 【小题 2】根据图中 1990至 2000年四个国家曲线的斜率可以判断,中国斜率最小,发展速度最慢。 考点:主要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区别于发达国家。 综合题 自古至今,人口移动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 “+”表示流入, “-”表示流出) 经济地带 净流入(出)人口 /万人 流入(出)资金 /亿元 东部经济地带 +4128 -4305.87 中

44、部经济地带 -2804 +2924.82 西部经济地带 -1324 +1381.05 材料二 2010 年我国部分省区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 “+”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省区 净流入(出)人口 /万人流入(出)资金 /亿元 -870 +907.49 +1560 -1627.22 (1)结合材料一,说明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2分) (2)结合材料二,导致人口在 、 省区之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 3)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 省区产生的影响。( 8分) 答案: ( 1)由中、西部经济地带流向东部经济地带( 2分) ( 2) 省经济较落后( 2分) (

45、3)有利影响: 环境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缓解了就业压力 增加了经济收入 加强了对外联系和交流( 4选 3,每点 2分,共 6分) 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当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2分) 试题分析: ( 1)由材料一中净流入(出)人口 /万人可以判断,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经济地带流向东部经济地带。 ( 2) 为四川省, 为广东省,社会经济差异是造成流动的主要原因。 ( 3)我国人口流动对四川省区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 有利影响: 环境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缓解了就业压力 增加了经济收入 加强了对外联系和交流。不利影响:可能

46、会造成当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流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 16分)( 1) 1950年至 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 6分) ( 2)与 F城相比, 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分) (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8分) 对生物: 对气温: 对降水:

47、对地下水: 答案: ( 1)城市 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或出现城市群 ) (每空 2分, 6分) ( 2)公路(交通)( 2分) ( 3)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 “热岛 ”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 (或城市多酸雨 )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或地面硬化使地表径流增大,下渗减弱。 )(每空 2分,共 8分) 试题分析: ( 1)由图可知,从 1950年到 2000年该地区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是城市人口增加导致的,所以城市化的标志应该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 断上升。 ( 2)由于

48、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发展的差异,如交通的发展,会使城市迅速发展和扩大。 ( 3)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势必会产生城市问题,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化的表现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地区从 1950年到 2000年城市的变化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城市化的表现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2年 2月 1日 “中央一号文件 ”公布,农业科技摆上突出位置,同时也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 ,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