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59.55KB ,
资源ID:34887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8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表为老龄化速度国际比较。读表,完成题。 国家 日本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中国 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年份 7% 1970 1865 1930 1930 1945 2000 14% 1994 1979 1972 1976 2014 2027 【小题 1】由表中数据可判断: A目前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是英国 B目前德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C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是中国 D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的是中国 【小题 2】目前,表中六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可能是: A教育、医疗资源稀缺 B劳动力供应不足 C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D经济

2、发展缺乏活力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表中数据可判断:中国 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 7%或 14%的年份最晚(最迟),因此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的是中国。 【小题 2】由表中 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的数据可知:目前,表中六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可能是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各国的老龄化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本题也考查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南繁是秋冬季节全国各地到海南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植鉴定等活动;海南冬季大量瓜菜销往内地省市。读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水稻玉米发芽适宜

3、温度表和海南冬季瓜菜内地主要省市供应量图,完成题。 作物 温度 水稻 18-33 小麦 12-18 玉米 18-26 作物发芽适宜温度表 【小题 1】最适宜成为水稻南繁基地的是: A三亚 B海口 C琼海 D东方 【小题 2】与新疆相比,北京、广东成为海南冬季瓜菜主要供应省市的共同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 B冬季气温低,瓜菜生长条件差 C生产技术落后,瓜菜生产量低 D土地成本高,瓜菜生产规模小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中水稻适宜的温度为 18-33oC和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最适宜成为水稻南繁基地的是三亚,所以选 A。 【

4、小题 2】与新疆相比,北京、广东城市化水平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广东冬季气温并不低,北京、广东的生产技术高,广东瓜菜生产规模并不小,所以选 A。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差异和农业的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从图表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水稻生产的区位条件。( 2)明确海南与新疆相比,冬季冬季瓜菜生产具有的区位优势。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 1990年第四次和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回答题。 年份 总人口 年龄结构() 每十万人具有大 学文化程度人数 城镇人口比重 () (万人) 0 14岁 15 64岁 65岁 1990 113368 27

5、.69 66.74 5.57 1422 26.23 2000 129583 22.89 70.15 6.96 3611 36.09 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 B.壮年人口比重大,呈现老龄化趋势 C.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D.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多,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教育程度低,人口压力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表格数据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另外学生还需明确针对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有:老

6、龄化现象严重,应该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文化教育程度低,应该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读下图判定: A T1-T4 说明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B T1-T4 反映了城市化过程 C T1-T4 的过程称为郊区城市化过程 D T1-T4 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答案: AB 试题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图示过程反映城市化。图示反映的城市化的表现:城市数目增多;郊区面积增多;形成城市群;( 2)由于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化,故导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乡村人口比重下降; 此过程即为城市化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

7、基础性测试。掌握城市化的基本标志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应从社会环境问题方面分析。对于城市化问题还需明确以下几点:( 1)城市化的基本标志包括: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的上升,城市规模的扩大等。( 2)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面积扩大,属于城市化的基本表现。( 4)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 读下图回答,图中四个因素分别代表影响我国南疆盆地的棉花、美国的商品谷物、海南的甘蔗、江南

8、丘陵的茶叶的主导区位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 南疆 美国 B 海南 江南 C 南疆 美国 D 海南 江南 答案: CD 试题分析:影响我国南疆盆地的棉花的主导因素为水源,优势因素为光热资源,影响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技术,影响海南的甘蔗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江南丘陵的茶叶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主导因素与制约因素、优势因素之间的差别。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是: A耕地面积广 B劳动集约化程度高 C机械化程度较高 D生产规模较小 答案: AC 试题分析: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

9、比,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广 ,机械化程度较高。这与两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密切相关。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平原广布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长江中下游平原虽地形平坦但河网密布导致地块规模较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考点:本题考查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方面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耕地面积大为前提。华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机械化程度较高。 下表是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表,回答第题 农业土地利用 弃耕地 鱼塘 果园 杂粮地 园艺业用地 水稻田 1980年 5% 2% 3% 16% 20% 54% 1990年 20% 8% 4% 5% 28%

10、 35% 2000年 40% 20% 3% 0% 37% 0% 2010年 43% 30% 5% 0% 22% 0% 影响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变化 C.城市化 D.科技 答案: BC 试题分析: 随着该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逐渐侵占农业用地,导致其耕地逐渐减少,城市用地增加。再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也增加。城市生产、生活活动对园艺、花卉、水果等需求高, 种植业转化为收益高的园艺、花卉、鱼塘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 “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表 ”来考查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农业区

11、位选择的实质是生产者在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 A海南岛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B云贵高原 烤烟、花卉、药材生产基地 C西南地区 梨、茶叶、甘蔗 D山东丘陵 苹果、柑橘、甜菜 答案: AB 试题分析: 海南岛地属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利用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可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崎岖,土层薄,土壤肥力差。物种丰富适合烤烟、花卉

12、、药材的生长。梨是温带水果不适合在西南地区生长。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不适合在山东丘陵生长,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 考点:我国特色农业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学生需全面掌握我国各地的特色农业分布。 自然 因素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农业布局,主要包括地价、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和生活习惯。这是农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模式,不同类型的农业影响因素差异很大。 解答该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 定位 审题 布局 答题。 1.定位:要确定研究地区的地理位置。 如本题黄土高原地区的定位(通过省区轮廓、河流、经纬度、等给出信息去定位) 区位因素:自然和社会

13、经济因素 优势:有利于农作物生产的区位优势而不是劣势 2.审题:文字信息:海南岛、云贵高原、西南地区、山东丘陵 ,特色农业。 3.布局:对答案:进行合理布局。 下图甲为 2000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 2002年 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图乙 图甲 【小题 1】 2000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 2000年 -2007年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加快 B 2000年 -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2亿公顷以上 C 2002年 -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 2003年 -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小题 2】 2002

14、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土地增加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2】 AC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2000年 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在 2003年后小于 1.24亿公顷,所以 A错误。从 2000年到 2007年耕地面积一直减少,但耕地面积总保持在 1.2亿公顷以上。所以 B正确。2002年 -2003年斜率最大,耕地面积减少最快;所以 C正确。 2003年 -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表述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BC 选项。 【小题 2】根据图 2

15、判断:图中面积增大的为园地和林地,还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说明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的增加和退耕还林。所以本题选择 AC 选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在佛山顺德陈村农业生产中, “彩色农业 ”(花卉业)一直独树一帜。 2012年春节期间,连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陈 村的鲜花销售,花卉种植不仅增加了陈村花农的经济收入,还美化了人民的生活。回答题。 【小题 1】陈村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B地势平坦

16、,黑土广布 C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 D靠近港澳,鲜花销售市场广大 【小题 2】与荷兰的花卉业相比,陈村花卉种植还有一定差距。要使陈村花卉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目前适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生物技术上创新,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 B将鲜花种植技术向各大洲推广,在相关国家建立鲜花种植基地 C积极研究保鲜方法,改进运输工具上的设备,研制新的 保鲜容器及营养液 D在世界各主要国家新闻媒介上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顺德陈村花卉的知名度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AC 试题分析: 【小题 1】陈村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南方地区,气候资源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选择 A项。再者陈村靠近港

17、澳地区,鲜花销售市场广大,市场需求广阔。 【小题 2】荷兰花卉业世界闻名,品种繁多、生物技术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业种植需在生物技术上创新,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在保鲜方法,运输工具上的设备等需要改进。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陈村农业生产中,花卉业独树一帜。我国具有成本优势即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陈村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气候资源优越,市场需求广阔。 花卉业具有国际竟争优势的前提是解决好保鲜、开发新品种等关键问题这就必须进行技术开发创新。这种由果溯因的思维为法要注意运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

18、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题。 【小题 1】阶段 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小题 2】阶段 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小题 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 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蔬菜、花卉等农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长距离运输,一般分布在距离城市 (消费市场 )近的郊区。 【

19、小题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小题 3】若甲为河北省,地处北方;而乙为广东,所在纬度较低,故冬季河北省由于气候寒冷,当地不利于蔬菜、花卉生产,而广东省纬度低,适宜蔬菜、花卉的种植,故运量最大。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解答本题还需明确:阶段 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距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地最终占领了整个甲地市场。 下图为 “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 图中 a、 b、 c、 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农业科技先进 人均

20、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A a 、 b 、 c 、 d B a 、 b 、 c 、 d C a 、 b 、 c 、 d D a 、 b 、 c 、 d 【小题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分析,首先 “单产高 ”应该是 “农业科技先进 ”的结果;其次, “生产率高 ”应该是 “机械化水平高 ”的结果,而 “机械化水平高 ”必须以 “人均耕地面积大 ”为前提,通常 “人少地多 ”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

21、机械化生产;同时, “市场广阔 ”会导致 “商品率高 ”。 【小题 2】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 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多地少,而东北地区人少地多,故东北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特征。 点 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两点: 能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能掌握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注意比较分析。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 0.020.03 人 /m2,农业时期为 40

22、人 /m2,工业时期为 160人 /m2。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渔猎时期到农业时期,再到工业时期,生产力水平在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在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结合题文材料,否则容易误选。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2030 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40年后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23、C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 30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 2000年相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 20%,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 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认真读图,再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即得出正确选项。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由图可知: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 +郊区人口,读图可知, 2010年该区域城市

24、化水平约为 50%( 40%+10% 50%), 2030年不到 80%,且 2000 2050年一直持续上升。 读 “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 ”,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 GDP 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伺 B某阶段人均 GDP 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 GDP 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 GDP 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达国家 (德、日 )城市化水平高,人均 GDP 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均 GDP 水平低,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

25、人均 GDP 水平相互影响程度不同。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与人均 GDP 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是读图。由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 20世纪 50年代至 80 年代,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日本。( 2)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化水平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应加快发展。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

26、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故 B项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 A、 C、 D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产生的影响。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城市化所产生影响的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城市化过程的基本标志,即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等。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据图完成题。【小题 1】能正确反应 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两者关系的是: 【小题 2】 阶段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交通问题得以

27、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相同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据图判断城市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 ,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结合图示判断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在 阶段,城市中心趋于衰落,人口外迁,人口密度减小,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则形成一个人口密集区,读图可知A图符合此特点。而在 阶段,离市中心距离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人口越稠密,离市中心越远,人口密度会越小。读图可知 C图符合此特点。 【小题 2】 阶段城市有了合理功能分区,交通拥挤问题得到缓解;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而工业布局分散

28、,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业污染不会日益严重。故选。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及其产生的 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及合理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据图分析合理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在 “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了 “七区二十三带 ”的农业战略格局。下图中阴影部分为这一格局中的 “甘肃新疆主产区 ”。据此完成题。 【小题 1】甘肃新疆主产区主要种植: A棉花、小麦 B小麦、油菜 C棉花、水稻 D甜菜、玉米 【小题 2】这一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 B交通 C土壤 D水源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29、 1】甘肃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葡萄等,而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 【小题 2】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为水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在分析农作物及农业生产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时需结合具体区域,做到具体区域具体分析。 2012年新疆番茄产量达 37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番茄与东北地区的番茄种植区位相比,正确的是: A光照强,热量充足 B光照强,温差大 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

30、: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瓜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番茄种植的优势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番茄种植的区位条件,本题既有对知识的考查,又考查了学生分析地理过程的能力。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西北绿洲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分布位置、西北地区内陆湖泊的水源补给及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河套平原的甜菜 地形 B广州郊区的乳牛场 技术 C华北平原的冬小麦 交通 D长江三角洲的双季稻 热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A项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地区

3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为水源;错误; D项长三角的双季稻生产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错误; C项影响华北平原的冬小麦种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错误; B项乳牛场位于城市郊区,故主导因素是市场,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 用农业的区位选择这部分知识。 【知识拓展】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 (平原与山区不同 )、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 土壤: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

32、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建设 (2)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a.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城郊农业的发 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读某地区结构图(下图),关于该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农业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技术 B该农业区的决定因素是政策 C该农业区在济南周围有分布 D该农业区在广州周围有分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区域农业产品以乳产品和蔬菜为主,因此该农业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

33、市场需求,在济南周围也有该农业结构分布,但在广州没有这种农业类型,原因是农产品主要为温带作物,而广州位于亚热带。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乳、肉、蔬菜、蛋类等农副产品需求增大,其影响因素为市场需求。 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 材料 1:城市的 “空心 ”现象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远郊区甚至是郊区以外的农村和小城镇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伴随着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外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

34、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 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 (图甲 )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 (图乙 )。 (1)材料 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_、 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3分 ) (2)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3分 ) (3)由材料 2中图甲和图乙信息,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 (2分 ) 答案:( 8分) (1)英国 美国 日本(答对期中两个得 1分) 逆城市化现象( 2分) (2) 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城区 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3 分)

35、 (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 70%以上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2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 第 (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 “空心 ”现象出现于 20世纪 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 美国。 第 (2)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因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其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继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化的质在提高。导致其出现的 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得出。 第 (4)题,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特征: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

36、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但城市发展不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退;且逆城市化过程的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的人口迁移,只是居住地的变更。 读下图 “北京市不同的历史时期,蔬菜基地的分布图 ”,回答有关问题。( 8分) ( 1)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成为北京市蔬菜基地的区位条件。( 3分) (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使海南岛成为北京市蔬菜基地的因素

37、是 和 。( 2分) ( 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 3分) 答案:( 8分) ( 1)位于北京郊区,接近消费市场( 1分);运输成本低( 1分);附近水源丰富( 1分)。 ( 2)交通运输( 1分)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1分) ( 3)纬度低( 1分);光热充足( 1分);降水较丰富( 1分)。 试题分 析: 第( 1)题,根据左图看出四季青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并且附近有河流,水源丰富。 第( 2)题,本题解答注意是社会经济条件。从右图可看出海南岛成为北京市蔬菜基地的因素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第( 3)题,本题

38、解答注意是自然条件。山东寿光地处华北平原,水热条件较差。海南岛地处低纬度地区,光热资源丰富。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变化。 点评:本题通过 “北京市不同的历史时期,蔬菜基地的分布图 ”考查农业区位变化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农业布局,主要包括地价、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和生活习惯。这是农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模式,不同类型的农业影响因素差异很大。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生产者在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4分) 材料 1: 2009年 10月 16

39、日是第 29个 “世界粮食日 ”,今年主题是 “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它强调了目前全球 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重要性。需要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向受影响最严重的家庭提供紧急援助,并将持续增加农业投资作为长期措施。 材料 2: 2004 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材料 3: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谷物总产量呈 趋势。( 1分)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2分)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

40、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6分) 甲图 乙图 农业地 域类型 区位条 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 (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 (答出三条 ): (4)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图甲 a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5)图乙中 b、 c两个农业区 (带 )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答案:( 14分) (1) 下降( 1分) (2)A( 2分) (3) ( 6分) 甲图 乙图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条件评价 劳动力丰富 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

41、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4)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3分) (5)小麦 玉米( 2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的关键是直方柱状图的解读。通过 “2004 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可知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谷物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第( 2)题,埃及地处北非一带,埃及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 ,国土面积绝大部分为沙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供应可能性小 ,调整饮食结构、鼓励移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 3)题,甲所示的农业主要布局于东亚、东南亚、南亚,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乙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北

42、部,故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地价、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分析。水稻种植业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充足、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 的传统经验、食物偏好 稻米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作物。美国商品谷物农业自然要素是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第( 4)题,甲图中 a国是中国。我国人口多、粮食生产压力大且农田多为中低产田,对此提高粮食产量需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加强防灾减灾。 第( 5)题,本题考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

43、分布。 b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c区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区域农业发展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 类型。解答本题先明确以下几点:( 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图甲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沿海地区,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 3)图乙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故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的小麦带和玉米带。其生产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4)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依靠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经营规模小,当地人多地少,故商品率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