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必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 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内环境渗透压、 pH 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同时,免疫
2、系统能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所以,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 体液 免疫网络的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体内没有专门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故 A错
3、;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向光侧生长比背光侧快,这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故 B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 “成熟 ”,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故 C错;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的伸长,故 D错。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双链 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下列碱基配对正确的是: A A - T B A - G C T G D T - C 答案: A 试题分析:双链 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总是与 T配对、
4、C 总是与 G配对。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 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C用 0.5%HCl溶液刺激趾尖 D剪去牛蛙的脑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证明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感受器是完成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变量是感受器的正常与否。反射弧中其他结构应是完好的,不能破坏牛蛙的脊髓。要剪去牛蛙的大脑避免大脑对脊髓反射实验的影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
5、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B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许多酶参与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在黑暗处进行 D温度降到 0 ,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许多酶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需要光,在光下和黑暗处都能进行;温度降到 0 ,酶活性降低,但仍有活性,所以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为人 -珠蛋白基因与其 mRNA杂交的示意图, 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分析下列
6、哪项是正确的( ) A细胞中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B -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 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DNA聚合酶 C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中一个 A替换成 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1/2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的,编码区又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通过转录产生的仅外显子对应的部分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人 -珠蛋白基因与其杂交(通过碱基互补配对: -、 -、 -、 -)的示意图中,未配对部分是内含
7、子的碱基序列,即 和 ,故 A错。非编码区上游有聚合酶结合位点,是聚合酶结合的部位,故 B错。 -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 C正确;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替换成,复制的概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是,该染色体中含突变基因的分子的比例为 ,所以突变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概率是 ,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 下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 (假设其基因型为 AaBb,2N 4)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中 a、 b、 c、 d、 e
8、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和 时期都可发生基因 A与 A的分离和 A与 a的分离 B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b、 c、 e C乙图中位于 阶段的细胞有 b、 d、 e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甲图中的 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图中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相同基因 A 与 A、 a 与 a 的分离,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等位基因 A 与 a 的分离,故 A错;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b、 c,故 B错;甲图中的 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对应于乙图中的 d、 e细胞,故 C错;孟
9、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甲图的 阶段。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 裂额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 Da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Da 、 dA 、 dA B图甲中基因 A、 w 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D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
10、了 Dda 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和 没有分离 答 案: B 试题分析: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 Da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da 、 dA 、 dA,故 A错;基因 A和 w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 B正确;图甲和图乙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 C错;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 Dda 的卵细胞,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和 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故 D错。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 点评:本题以果蝇为素材,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意在考查考
11、生的识图能力、理解 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 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 “巴斯德效应 ”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 A酒精 +O2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 +O2CO 2线粒体基质 C H+O2H 2O线粒体内膜 D H2OO 2+ H类囊体膜 答案: C 试题分析: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氧气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 H反应生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 “巴斯德效应 ”为背景,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
12、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信息转化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以下可用来确定人某种细胞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技术手段有: A Southern印记 B Northern印记 C Western印记 D基因芯片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就是目的基因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时可用基因芯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含有目的基因 DNA片段)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形成 mRNA,即分子杂交技术( Northern印记);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用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 Western印记)。故选 BC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
13、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系统进化树,你认为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物种 1最早形成 B物种 3和 4比物种 1和 2高等 C物种 4最后产生 D四种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进化树可以看出, 1、 2、 3、 4具有共同的祖先; 3和 4与 1和 2无法比较出谁更高等;物种 4是最早形成的,其次是物种 1、物种 2和物种 3几乎同时形成的。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 1) 1928年,英国
14、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 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 S菌活细菌的 。 ( 2)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 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3)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 DNA被 32P标记、蛋白质的 S是 32S噬菌体侵染 DNA中 P是 31P、蛋白质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 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 DNA分子中含 32P的占 %。 、下图为人
15、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 A或 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 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 5) -1的基因型是 , -10的基因型是 。 ( 6)若 -8与 -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生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答案:( 1)转化因子 ( 2) DNA、蛋白质和多糖 R菌 ( 3) 0 50 ( 4)常染色体隐性 ( 5) AaXBXb AAXBXb或 AaXBXb (6)1/3 3/8 试题分析: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 “转化因子 ”,能将无毒性的 R
16、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 S菌活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 S型菌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 们的作用。若用 DNA被 32P标记、蛋白质的 S是32S噬菌体侵染 DNA中 P是 31P、蛋白质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进入细菌,并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均不含 32S,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二代噬菌体的 DNA分子中有一半含 32P。 、 -1和 -2都不含甲病,但他们的女儿有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
17、遗传,所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又因 -5的女儿和母亲正常,所以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 的基因型是 AaXBXb, -10的基因型是 AAXBXb或 AaXBXb。 -8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XBXb( 1/2)或aaXBXB( 1/2), -1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3AAXBY或 2/3AaXBY,所以 -8与 -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2/31/2=1/3,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 1/41/2=1/8;生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1/3( 11/8 ) +( 11/3 )1/8=3/8。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
18、在考查考 生的识记能力、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 “能量货币 ”。下列关于 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参与 ATP形成的元素包括 C、 H、 O、 N、 P ATP的生成与水解分别与细胞内的吸能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1mo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藏在 ATP中 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TP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 P,故 正确; 细胞内的 反应分为 吸能 反应 (耗能反应 ) 和放能反应 (产能反 应 ), 吸能 反应总是与 ATP水解 的 反应相联系 ,产
19、能反应总是伴随 ATP的 合成,故 错; 1mo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只有少部分能量储藏在 ATP中,故 错; 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故 正确。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 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 B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免疫系统过弱导致的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D人体的免疫系统只具备防卫功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免疫系统过强导致
20、的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能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人体的免疫系统具备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各项中,存在于人体 “内环境 ”的是( ) A胃里的消化液 B肺泡内的气体 C血红蛋白 D心室腔内的血浆 答案: D 试题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胃、肺都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所以胃里的消化液和肺泡内的气体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 点评:
21、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及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 A氧、水和碳、蛋白质 B碳、水和氧、蛋白质 C氧、蛋白质和碳、水 D碳、蛋白质和氧、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占细胞鲜重 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即蛋白质是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基因重组是病毒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C凡是基因
22、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倍体植物可由二倍体植株和四倍体植株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故 A错;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故 B错;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体细胞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故 C错;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途径形成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是指获 能的
23、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 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的溶液中受精的过程;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补充营养成分;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完成反射活动所用的时间决定于反射弧的长度
24、 B反射活动的完成不需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射弧越长,突触结构越多,完成反射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故 A正确;只有反射弧完整时,才可能发生反射活动,故 B错;反射弧完整时,还需要适宜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故 C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 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中不适合用胸腺素的是 (
25、) A器官移植病人 B SARS病人 C AIDS病人 D结核病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器管移植一般会因排斥反应而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而胸腺素是加强细胞免疫的一种激素,因此适合于 B、 C、 D三种患者,加强其免疫力,不适合A患者。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学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答案: D 试题分析: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可能会被多种生物捕食,但不是每一种生物都会被多种生物捕食,故 A错;一种生物可能位于多
26、条食物链上,故 B错;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其中肉食性动物不吃植物,故 C错;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 互联系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有多种酶参与 最适合 pH是 7 最适温度是 40 50 时酶逐渐失活 0 时酶逐渐失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图能体现出的信息是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气体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能够说明的也仅仅是温度对细胞呼吸强度
27、的影响,而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的,从而间接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0 时,酶没有失活,只是活性很低。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属于中等难度题。 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与多糖是两类不同化合物,没有包含关系,但是蛋白质和多糖都可能成为抗原;抗原的种类很多,包括一些蛋白质、多糖、脂类和生物体等。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
28、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由图可知,淋巴细胞偏在视野 的右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原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一个 DNA分子经连续 3次复制后,可以得到的 DNA分子数目是 A 2 B 6 C 8 D 16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 DNA分子经连续 3次复制后,可以得到的 DNA分子数目是23=8.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DN
29、A复制的结构。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将根放入 0.1mg/mol亚甲基蓝溶液中,根被染成浅蓝色,此时发生交换吸附的亚甲基阳离子的位置在 A细胞壁 B细胞之间 C细胞内部 D细胞膜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洋葱的根浸泡到亚甲基蓝的溶液中, 1 2 min以后,根就染成蓝色,因为亚甲基蓝在水中离解成亚甲基蓝阳离子 (呈蓝色 )和氯离子 (无色 ) ,根细胞膜表面的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就会与亚甲基蓝的阳离子、氯离子发生交换吸附,所以根被染成蓝色。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综合
30、题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 1)实验课题: 。 ( 2)实验目的:体验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蛋白质的方法和过程。 ( 3)实验原理: 。 (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 A液、双缩脲试剂 B液等。 (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两支, 。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向乙试管中滴加 。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注入双缩脲试剂 A液 1mL摇匀后,再各滴加 4滴双缩脲试剂 B液,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 6)实验现 象:甲试管中液体呈紫色,乙试管中液体 。 ( 7)实验结论
31、: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答案:( 1)实验课题:检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3)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 5)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两支,编号甲、乙。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2mL的细胞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 2mL的蒸馏水。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注入双缩脲试剂 A液 1mL摇匀后,再各滴加 4滴双缩脲试剂 B液,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6)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液体呈紫色,乙试管中液体无紫色变化。 试题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细胞 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
32、:取洁净的试管两支,编号甲、乙。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2mL的细胞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 2mL的蒸馏水。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注入双缩脲试剂 A液 1mL摇匀后,再各滴加 4滴双缩脲试剂 B液,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液体呈紫色,乙试管中液体无紫色变化。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成分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属于容易题。 图甲、乙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 1)甲图表示 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图;乙图表示 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图。 ( 2)甲图细胞中染色体有 个;乙图细胞中染色单体有 个。 答案:( 1)动物
33、 后 植物 中 ( 2) 8 12 试题分析:甲图细胞含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8条染色体;乙图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 6条染色体、 12条染色单体。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 。为培育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茄子晚开花( A)对早开花( 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 BB)、淡紫色( Bb)与白色( bb)之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的植
34、株为亲本杂交, F1自交得到的 F2中有 种表现型,其中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 2)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 T)对易感青枯病( t)为显性,基因 T、 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 A、 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 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 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桔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 第一步: 。 第二步:以基因型为 的茄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F1( AaTt)。 第三步:用遗传图解简要描述。( 4分) 答案:( 1) 6 ( 2) 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 A
35、AAATTTT),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 AATT的子代(用图解方式作答亦可) aatt与 AATT 用遗传图解简要表示如下:用遗传图解简要表示如下: 试题分析: AABBaabbF 1: AaBb, F1自交得到的 F2, F2中表现型的种类有23=6种,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 aaBB)所占比例为 1/41/4=1/16。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首先用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的花药离体培养出含两个染色体组的 AATT基因型个体,然后用 aatt与 AATT杂交,子代再取花药离体培养,并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所需品种,遗传图解如下: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
36、定律的应用和育种过程。 点评:本题以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豌豆子叶的黄色( Y)对绿色( y)为显性,圆粒种子( R)对皱粒种子( 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 4 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 2)在 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 ,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 ( 3) 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 ( 4)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 1) 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1: 1;( 3)
37、 1/4;( 4) YyRR或 YyRr。 试题分析: ( 1)后代黄色和绿色之比是 1: 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 Yy 和 yy;圆粒和皱粒之比是 3: 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Rr。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 YyRr 和 yyRr。 ( 2) 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 Yyrr)和绿色皱粒( yyrr),比例分别是 1/8和 1/8,所以这两种表现型数量之比为 1: 1. ( 3) F1中纯合子是 yyRR、 yyrr,比例分别是 1/8和 1/8,总的比例是1/8+1/8=1/4。 ( 4)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 YyRR或 YyRr. 考点
38、: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是人体营养物和代谢物变化示意图,若图中的 a、 b、 c、 d所代表的是相同物质,请回答问题: ( 1)若字母序号代表水;当 d a时,试分析 c的变化: ,其代表 作用。 ( 2)若字母序号代表 Na+,人每天的生活全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cb+d ( 3)若字母序号代表的是各种功能细胞,则(填字母序号): A图中字母序号中最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_。 B若给某 人注射氨基酸营养液,生理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 C造成以上差异的
39、根本原因是 。 D该图体现了内环境的作用是: 。 答案:( 1)增多;对水的重吸收 ( 2) D ( 3) A、 b ; B、 c ;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试题分析: a表示摄入, c表示肾脏的重吸收, d表示皮肤的排泄,当水的摄入量小于皮肤的排出量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正常人体无机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即 a+cb+d。 b最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给某人注射氨基酸营养液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强。人体不同细胞得形成
40、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各种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图可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 2)从该生态 系统的成分看,狼属于 。 ( 3)图中的猫头鹰和蛇是 关系。 ( 4)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答案:( 1) 7 ( 2)消费者 ( 3)捕食和竞争 ( 4)草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试题分析:
41、该图是由 7 条食物链构成的简单的食物网。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狼属于消费者。猫头鹰和蛇有共同的食物 昆虫、鼠,说明猫头鹰和蛇具有竞争关系,同时猫头鹰还捕食蛇。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最低营养级生物(草)含有的能量最多。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 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面 a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 H、 O的变化, b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 1) 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 。 ( 2) a图甲过程中, B在 内被消耗(答具体部位);乙过
42、程中, A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 阶段, 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 ( 3) b图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 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 O2量相等的点是 ;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 答案:( 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叶绿体基质 三 自由扩散( 3)B、 C 否 试题分析: a 图中 表示光反应,产生的 A 是氧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表示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中。其中甲( )表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 )表示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图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 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 O2量相等的点是 B点和 C点,由图可知,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对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有机物的积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