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大桥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具有专一性 B a可能是麦芽糖酶 C b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 D反应完成后, a未发生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图表示物质 b的分解反应。图中 a代表酶,具有专一性; d和 e是b分解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产物,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一种,所以 a不可能是麦芽糖酶; b 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 a 是蛋白酶, d 和 e 是不同的氨基酸;化学反应前后,酶自身保持不变。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图作为载体,考查酶
2、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A要选好接穗和砧木 B接穗上的芽应该大而饱满 C使接穗和砧木紧密贴合 D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故选 D 考点: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疾病的病原体中,具有真核细胞结构的是 A “非典 ”
3、 B艾滋病 C疟疾 D流行性感冒 答案: C 试题分析: “非典 ”、艾滋病和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病原体即细胞结构。 点评:本题以病原体为载体,考查病原体和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鱼红细胞临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多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越
4、多,所以要想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多,应该选择放大倍数最低的物镜。物镜的发大倍数越小,其镜头越短,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远。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点评: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生长于较弱阳光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增快。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呼吸作用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B光反应过程在弱光条件下受到限制 C暗反应过程的酶在弱光条件下活性低 D呼吸作用强,大量消耗光合作用的产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完成,并且在一定
5、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暗反应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是暗反应的进行必须由光反应为其不断提供 ATP和 H。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由于它们的光反应较弱,通过光反应生成的 H和 ATP较少,此时即使提高暗反应所需的 CO2的浓度,但缺少 H和 ATP的供应,暗反应也不会加强,光合作用的速度并未随之增加。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 与暗反应的相互联系。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如下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 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m,则 a处生长素浓度 X的范
6、围是 A mi 答案: A 试题分析: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即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在题中乙图, m、 n点均表现为促进生长,且促进效应相同,当生长素浓度大于 b点所对应的 n后,促进作用减弱。因此当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 m时,结合乙图曲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x应当大于 m且小于n。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原因。 点评:本题以图和曲线为载体,考查植物向光性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在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淀粉酶后,鉴定淀粉和蔗糖是否被分解时,使用下列哪一种试剂 ( ) A双缩脲试剂 B斐林试剂 C苏丹 试
7、剂 D龙胆紫试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但它们被分解的产物都是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 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和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鉴定。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关于 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 DNA B 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 C若 DNA分子中 A有 P个,占全部碱基的 n/m,则 G的个数为 P( m/2n-1)个 D把 DNA分子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 15N 的 DNA分子占 3/4
8、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是遗传物质,但遗传物质不一是 DNA,如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若 DNA分子中 A有 P个,占全部碱基的 n/m,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P,碱基总数为 P( n/m) =Pm/n,则 G=C=( Pm/n - 2P) /2= P( m/2n-1)个;把 DNA分子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到 4个 DNA分子,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有 2个 DNA分子含 15N,占 2/4=1/2。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相关知识和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计
9、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 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或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电泳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或 DNA B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 C用龙胆紫溶液染色,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D用是否产生 CO2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答案: CD 试题分析:生物学中,常用电泳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或 DNA;研究细胞结构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产生染色体;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所以不能用是否产生 CO2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故选 CD 考点:本 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或原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
10、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3植物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都有淀粉粒出现 B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土壤中的 NO3-转化为 N2 C圆褐固氮菌不仅有固氮能力,还能够分泌抗生素 D NADPH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 C3植物在在叶肉细胞中有淀粉粒出现,而在维管束鞘细胞没有淀粉出现;自生固氮微生物可在固氮酶的催化下,将大气中的分子态的 N2转化为化合态的 NH3;圆褐固氮菌不仅有固氮能力,还能够分泌生长素; NADPH( H)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故选 D 考点:本题
11、考查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179 mg/dL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 TSH) 5.9 uIU/dL 1.44.4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答案: AC 试题分析:正常人的血糖
12、浓度为 60110 mg/dL ,而该男子的血糖浓度远超出该范围,有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甘油三酯略高,可以适当控制饮食,糖类也能转变为脂肪,所以也应控制糖类的摄入量; TSH高,说明甲状腺激素少,地方性 甲状腺肿是因为缺碘,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的减少;血浆的生化指标应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保持不变。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代谢的综合情况。 点评:本题偏重于考查营养代谢,难度较大。 以下实验必须始终使用活组织或者活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有: A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D测定酵母细胞内己糖激酶的活性
13、答案: BC 试题分析: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在解离之前细胞要保持活性,这样才能进行细胞分裂,但解离后细胞就会死亡,所以该实验不符合题干中 “始终 ”一词;死细胞无法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所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要采用活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且始终保持活性;活细胞的细胞质才能流动,所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实验要采用活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且始终保持活性;己糖激酶广泛存在于以糖为能源的细胞,酵母菌的活性与己糖激酶无关,只要含糖即可。故选 BC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材料的选取。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 等难度题。 下列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 A核膜 B核孔 C核仁
14、D染色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质或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成深色。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主要物质,在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它的分布情况是 A全部集中于细胞核 B全部集中在细胞质 C主要集中在细胞核 D主要集中在细胞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绿色植物的细胞内,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 DNA。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分布。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必需。下列说法
15、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 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内环境的渗透压、 pH 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同时,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所以,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 体液 免疫网络的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
16、态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 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 演绎法 B假说 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C假说 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 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 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德尔采用假说 演绎法,最终提出了遗传定律;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得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采用假说 演绎法,验证了萨顿的假说,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故选 C 考点
17、:本题考查遗传学实验的方法。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有超过 300中的珊瑚虫, 1100多种鱼类,难以计数的海生物无脊椎和藻类,它们占据不同的位置,通过复杂营养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珊瑚虫和藻类依赖共生关系形成的高效植物 动物营养循环,保持高效生产力。若失去共生藻类珊瑚虫会逐渐 “白化 ”,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以上实例说明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原理是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C协调和平衡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
18、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即物种多样性原理;藻类与珊瑚虫是互利共生关系,珊瑚虫和藻类依赖共生关系形成的高效植物 动物营养循环,保持高效生产力,若失去共生藻类珊瑚虫会逐渐 “白化 ”,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这说明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系统整体性原理。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原理。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着丝点分裂发生于( ) A间期 B四分体时期 C第一次细胞分裂 D第二次细胞分裂 答案: D 试题分析: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
19、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无关的是( ) A适时播种、套种 B施用有机肥料 C合理密植、间作 D及时松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B和 D选项都是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来于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及时松土能够为根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利用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这没有利用光合作用原理,而是利用了细胞呼吸的原理。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
20、容易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 受到威胁 答案: C 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由此可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使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的例子中与细
21、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无关的是: A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靶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胞间连丝 D水分在细胞间运输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 靶细胞。 (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 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 (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22、属于容易题。 农 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直接达到的目的是 A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B降低蝗虫出生率 C降低蝗虫死亡率 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答案: AB 试题分析: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以诱杀雄性昆虫,从而破坏了昆虫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导致种群密度降低。故选 AB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血液正常凝固基因 H对不易凝固基因 h为显性,则下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A XHY, XHXH B XHY, XHXh C XhY, XHXh D XhY,
23、 XHXH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无中生有为隐性 ”可知,该性状为隐形遗传,结合选项可知该性状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甲的基因型为 XhY,乙为携带者,其基因型为XHXh。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 ) A丙酮酸、 CO2、葡萄糖 B丙酮酸、葡 萄糖、 CO2 C CO2、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24、线粒体基质时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其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 CO2和 H;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场所,主要代谢产物是葡萄糖等有机物。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及场所。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基因工程研究中,靠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连接酶 C DNA聚合酶 D质粒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运载体。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DNA连接酶能将不同来源的 DNA分子连接形成重组
25、DNA分子;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DNA聚合酶不是基因工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其作用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工具及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综合题 下图为某一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 回答: (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_ _ 、 _ 和 ,这是该村生态系统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如不换成能量,仅用质量考虑,若要生产 2000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计 _ _kg。 ( 2)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_ _ _。 ( 3)在沼气池中常有一种刺激性的臭气,该物质是 _ _,通过 _细菌的作用可将臭气除去,并
26、能形成 _ _被植物吸收。 答案:( 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提高能量利用率 20( 2)分解者 ( 3) NH3 硝化 NO3- 试题分析: ( 1)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是该村生态系统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根据 “最多 ”一词判断,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若要生产 2000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计 200010%=20000g=20kg。 ( 2)蘑菇是真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3)在沼气池中常有一种刺激性的臭气,该物质是 NH3,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可将臭气除去,并能形成 NO3-被植物吸收。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7、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 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子代类型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中只有一个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全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480 480 0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288 448 全部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你根据表中第 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 (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 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 a,
28、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写出第三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 ( 3)第二组子代表现型为拇指不能弯曲的概率接近 。 ( 4)该实验称为测交,可用于检验 。 答案:( 1)一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或子代出现了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性状( 2) aaaa ( 3) 1/2( 4) F1相关的基因组成(或F1的基因型) 试题分析:根据表中第一组婚姻状况调查,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而子代中出现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个体,说明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为显性性状。则第三组双亲的基因型为 aaaa。第二组属于测交类型,子代表现型为拇指不能弯曲的概率接近 1/2;测交可用于检验 F1相关的基因
29、组成。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以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为素材,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人体内的体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 D代表体液的各组成部分,其名称: A ; B ; C ; D 。其中 (2)A和 B液体的物质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结构完成, B和 C液体的物质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结构完成。 (3)B与 C之间的水的交换方式是 ,消化道中的氨基酸进入液体的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液体中红细胞的方式是 。 (4) 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的渗透压 ;发生过敏反应时, 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 ,使
30、它的渗透压 ; 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渗透压 ; 回流受阻。上述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 而出现 的现象。 (5)D液体直接来自 , D液体进入 A液体要经过 。 (6)A液体的水分主要是通过 和消化道排出体外。 答案:( 1)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 2)毛细血管 细胞膜 ( 3)自由扩散(渗透)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4) A 血浆 降低; 毛细血管 B 组织液 升高; B组织液 升高; D 淋巴;增加 组织水肿( 5) B 组织液 淋巴循环( 6)肾、皮肤(汗腺)、肺 试题分析:本题确定各体液成分的关键在于 D来自 B而注入 A(此过程是单向的
31、),从而确定 A为血浆, B为组织液, C为细胞内液, D为淋巴,其中血浆、组织液、淋巴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实现。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膜实现。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或渗透作用 ),所以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分交换是通过自由扩散 (或渗透作用 )方式实现的;消化道中的氨基酸进入液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
32、回流受阻。上述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增加而出现组织水肿现象。淋巴中的水来自组织液,淋巴进入血浆要经过淋巴循环。血浆中的水分排出体外的方式主要是排尿、出汗呼气和排大便 (消化液中的部分水分 ),由于题干中出现消化道,从对称性考虑,所以应答:肾、汗腺、肺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各成分之间以及消化、呼吸、泌尿和循环系统之间关系知识。 点评:本题以图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请回答下列生物实验的有关问题: ( 1)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 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 _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 _色。 ( 2)某小组同学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
33、,尝试用玻璃纸制成人工膜袋,内装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置于盛有碘液的烧杯中,观察膜袋内外两侧的颜色变化,预期有 _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如要使实验结果出现更快,可通过 _的方法实现。 ( 3)探究 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同 pH条件下的对照。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难以将果汁的 pH调整到合适的数值,而只能调整好酶液的不同 pH值,再分别与果 汁混合。果汁的 pH难以调整的原因是_。 ( 4)在 “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
34、 ( 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 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答案:( 1)蓝绿 无 ( 2) 4 适当提高温度( 3)生物组织样液中含有维持pH稳定的缓冲物质( 4)将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 5)记名计算法 多度等级 试题分析: ( 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无色。 ( 2)观察膜袋内外两侧的颜色变化,预期有 4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即两者都不变色、两者都变蓝、膜袋内溶液不变蓝,膜袋外溶液变蓝或膜袋内溶液变蓝,膜袋外溶液不变蓝,如要使实验结果出现更快,可通过适当提高温度的方
35、法加快 分子运动速率。 ( 3)因为生物组织样液中含有维持 pH稳定的缓冲物质,所以果汁的 pH难以进行调整。 ( 4)当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时,可以将样适当液稀释后再计数。 ( 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含有 32P或 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 DNA分子的组成,但 32P比 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 物的细胞放在含有 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
36、 G0代细胞。然后将 G0代细胞移至含有 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 1、 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 G1、 G2代细胞。再从 G0、 G1、 G2代细胞中提取出 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 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 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 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 1) G0、 G1、 G2三代 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 G0 、 G1 、 G2 。 ( 2)培养基中需加入 ATP,说明 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 ( 3)图中 、 两条带中 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 ,条带 。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的复制方式是 。
37、( 5) 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 答案:( 1) A B D ( 2) DNA复制需要能量 酶 ( 3) 31P 31P和 32P ( 4)半保留复制( 5)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 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 试题分析:首先应当理解轻、中、重三种 DNA的含义:由两条含 31P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是轻 DNA;由一条含 31P的脱氧核苷酸链和一条含 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是中 DNA;由两条均含 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是重 DNA。根据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G0 代细胞中的 DNA 全部是轻 DNA,离心后如图 A;G1 代是以 G0
38、代细胞中的 DNA为模板,以含 32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形成的两个 DNA分子,全部为中 DNA,离心后如图 B; G2 代是以 G1 代细胞 DNA为模板,以含 32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形成的 4个 DNA分子,其中有两个 DNA分子一条链含 31P,一条链含 32P,属于中 DNA;另两个 DAN 分子,两条链全为 32P,属于重 DNA,离心后如图 D。 G2 代以后除两个中 DNA外,其他均为重 DNA。 培养基中需加入 ATP,说明 DNA复制需要能量,此外还需要酶。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 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
39、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 考点:本题考查 DNA半保留复制。 点评: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 DNA半保留复制,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图为农业生产上两种不同育种途径,请回答: ( 1)箭头 “” 所示的途径为 _育种 ,其原理是 _ “ ”所示的途径为 _育种 ,其原理是 _。 ( 2)图中 A和 B处理的手段依次为 _和 _。 ( 3)从 F1到 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 _的含量,从 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 _。 ( 4)图示的两种方法都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 答案:( 1)杂交; 基因重组; 单倍体;染色体
40、变异;( 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 3)纯合子;(表现型不符合育种目的个体);( 4)使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 F1体细胞内 试题分析:箭头 “” 所示的途径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从 F1到 F4连续多代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含量,从 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杂合子。 “ ”所示的途径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 A是花药离体培养法, B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图示的两种方法都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可以使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 F1体细胞内。 考点: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点评:本题结合以育种
41、流程图,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以牛胚胎移植为例),请据图回答: ( 1)可给供体母牛注射 激素,促进其超数排卵。 ( 2)分娩后产生的多个优质后代,其遗传性状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 ( 3)哺乳动物受精过程有哪些机制阻止多精子入卵受精(多选) ( ) A精子获能具有差异性 B精子穿越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触及卵黄膜,导致透明带反应 C精子触发卵黄膜表面微绒毛的抱合反应 D精子入卵后,触发卵黄膜封闭作用 ( 4)受精有关过程有 第一次卵裂开始, 释放第二极体, 顶体反应, 穿越透明带, 雌、雄原核的形成, 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42、。其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受精过程的完成,标志着 的开始 ( 5)若供体母牛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可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加速遗传改良进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 。 用于核移植的体细胞一般选用 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 。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 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根本原因是 。 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 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 答案:( 1)促性腺 ( 2)不,它们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 3) BD( 4) 胚胎发育 ( 5) 显微操
43、作去核法 10 一般能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桑葚胚(或囊胚) 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同一物种,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 试题分析: ( 1)给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超数排卵。 ( 2)分娩后产生的多个优质后代,是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它们的遗传性状不相同。 ( 3)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通过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阻止多精子入卵受精。 ( 4)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 穿越放射冠 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 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 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 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第一次卵裂开始。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时,
44、标志着受精过程完成。 ( 5) 显微操作去核法是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10代以内的 细胞一般能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用于核移植的体细胞一般选用 10代以内的细胞。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的、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操作。 胚胎分割的特点是:分割形成的多个胚胎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 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 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同一物种。受体母牛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是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 考
45、点:本题考查胚胎分割和胚胎移 植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分析并回答: ( 1)下图为果蝇红眼基因一条链的部分碱基序列,及该基因编码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若图中的赖氨酸变成了谷氨酸,则可推知红眼基因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_。 ( 2)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设计了下表一系列杂交实验。 上表中实验 _验证了摩尔根等关于果蝇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的假设 若用 B、 b分别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欲检测实验一中 F1红眼雌性个体眼色的基因组成,所选用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_。 ( 3)果蝇的正常翅和
46、缺刻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察缺刻翅果蝇的染色体(如图)。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 _。此变异使基因纯合的个体致死,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由此推断控制该性状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 ( 4)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朱红眼( ) 暗红眼( ) 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 ) 暗红眼( ) 暗红眼( ),朱红眼( 1 2)、暗红眼( 1 2)( )。若让 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_。 答案:( 1) 号碱基由 T变成 C ( 2) 二 XbY、白眼雄蝇 染色体缺失 ( 3) X ( 4) 1/8 试题分析: ( 1)由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可推知红
47、眼基因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 号碱基由 T变成 C。 ( 2) 实验二是测交实验,验证了摩尔根等关于果蝇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的假设。 实验一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杂交,子一代后代均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子二代中雌雄个体存在差异,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检测显性动物个体是否是纯合子,应该采用测交法,即将红眼雌性个体与白眼雄蝇( XbY)进行杂交。 ( 3)由图可知,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缺失。根据题干信息 “此变异使基因纯合的个体致死,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 ”可推知控制该性状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 4)暗红眼 暗红眼后代有朱红眼,说明暗红眼是显性性状,且子代中这一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用 A、 a 表示)。 杂交: XAXaX AYF1 为: XAXA、 XAXa、 XAY、 XaY,其中暗红眼果蝇交配,即( 1/2XAXA、 1/2XAXa) X AY后代朱红眼的个体占 1/21/4=1/8。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