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97.10KB ,
资源ID:34914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91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DNA聚合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丙酮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葡萄糖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是构成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种群基因库因种群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

2、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库中的基因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而是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会改变基因库中的基因组成。根据基因库的概念可知,每个个体不可能含有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因此 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库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假说 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 ”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3、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 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适用的范围是有性生殖、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而细胞质遗传与母本的相同,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故 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四个遗传系谱图中,能确定不属于红绿色盲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选项中,双亲正常生出一个

4、患病的女孩,因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红绿色盲属于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子肯定患病,故 B选项错误, C、 D正确,而 A选项的系谱图只能确定是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和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都有可能。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系谱图的判断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以抗螟非糯性水稻( 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 gghh)为亲本杂交得 F1,F1自交得 F2, F2的性状分离比为 9 3 3 1。则 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F2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可知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5、中,且每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故 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规律,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人类 ABO 血型由 IA、 IB和 i控制, IA对 i显性、 IB对 i显性、 IA与 IB为共显性。 IA和 IB分别决定红细胞膜上 A抗原、 B抗原的存在。红细胞膜上只有 A抗原的为 A型、只有 B抗原的为 B型、 A抗原和 B抗原均有的为 AB型、 A抗原和 B抗原均无的为 O 型。一对血型为 A 型和 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 O 型血女孩,又生了个男孩,他为 O 型血的几率是 A 1/8 B 1/4 C 1/3 D 1/2 答案: B

6、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一对血型为 A型和 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 O( ii)型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IAi和 IBi,因此他们再生一个男孩,为O 型血( ii)的概率为 1/4。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赤霉素处理葡萄植株可得无籽葡萄 B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保鲜储存 C脱落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D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A选项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

7、有利于保鲜, B选项正确;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 C选项错误;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与生长素的作用相反,故 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激素 是 A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激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激素 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因此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 是垂体分泌的,因此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 是甲状腺分泌的,因此为甲状腺激素。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8、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巨噬细胞不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冰分泌抗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又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呈递抗原的功能,因此 A、 B、 C正确;只有效应 B细胞(浆细胞)才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故 D选项错误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B输入含有 HIV的血液 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器械 D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答案: D 试题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

9、播。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如图所示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被毒蛇咬伤时,采用方法 2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 1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 2更持久的免疫力 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 2进行免疫预防 D采用方法 2使人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人被毒蛇咬伤时,抗原已经进入机体,此时最好采用方法 1直接注射抗体的方法较好,故 A选项错误;医学中通常的预防接种是指接种灭火的病毒(抗原),通过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要比直接注射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更持久,故

10、 B选项错误, C选项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的攻击武器,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抗体,故 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负反馈是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反馈调节方式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渠道进行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 A选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其中能量最终以热能

11、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故 B、 D选项均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故 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 A a、 B/b、 C c-控制。 A、 B和 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a、 b和 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 F1。 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 型为 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 1 64 B 6 64 C 15 64 D 20 6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粒色最浅的植株

12、基因型为 aabbcc,粒色最深的植株基因型为 AABBCC,杂交的 F1基因型为 AaBbCc, F1自交得 F2,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为只有一个显性基因的性状,因此 F2中有三种基因型的个体与它相同,即 Aabbcc、 aaBbcc和 aabbCc,每一种基因型的概率为1/21/41/4 1/32,因此与 Aabbcc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1/323 3/32,所 以选择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 表示细胞免疫中溶酶体内水解酶分解细菌 B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

13、构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C 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 中加工 D若 为处理后的抗原,可能引起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吞噬细胞处理后的抗原既可以引起细胞免疫又可以引发体液免疫,故 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故 B选项错误; 表示内质网, 表示核糖体,应该是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需要在内质网加工,因此 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吞噬细胞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动物体内的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 B 细胞;

14、 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C甲是白细胞 介素 -2,乙是抗原 D甲是白细胞介素 -2,乙是抗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效应 B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细菌是抗原,当给动物注射抗原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因此 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过程以及人工免疫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下列关于生物膜叙述正确的是 A精卵细胞的识别依赖于膜蛋白 4 B运输 a的方式无法体现细胞

15、膜选择透过性,但能判断出膜外的 a物质浓度高于膜内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 MHC分子, MHC分子的化学本质是分子 1 D若该细胞膜为神经细胞膜,则产生兴奋时钠离子的运输和 b物质的运输一样 答案: C 试题分析:精卵细胞的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即 1不是 4,因此 A选项错误;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故 B选项错误;MHC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人体的所有细胞都存在,包括 MHC 和MHC 两种,故 C选项正确;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时,钠离子内流(从细胞外流向细胞内),方式是协助扩散与 b的运输方向相反,故 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 物膜的结构和功

16、能,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银边天竺葵是园艺经典品种,其绿色圆形叶片外边镶有白边(见图一)。图二为银边天竺葵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中 a 表示的物质是 , 阶段的场所是 , 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阶段。 c参与 阶段的反应时,首先与 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分子,最后形成 d。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途径为 (请用图中的字母、文字回答)。 若其他条件适合,光照达到饱和点条件下,物质 b的生成速率 (填 “增大 ”、“减小 ”、 “基本不变 ”)。 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颜色的特点,请你提出一个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研究课题 。 答案: O2 类囊

17、体(基粒) 暗反应 C5 光能 ATP 、 b中活跃的化学能d 中稳定的化学能 基本不变 白色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吗?或光合作用与叶片颜色的关系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试题分析: 是光反应过程,其中的物质变化是水的光解,变成氧气和 H,ATP的合成,场所是类囊体膜,过程 是暗反应阶段。 在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首先与 C5结合,生成 2分子的 C3,然后在 ATP和 H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 是:光能 ATP 、 b中活跃的化学能 d 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饱和点时,光反应速率不变,因此合成的 H速率基本不变。 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

18、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艾弗里和同事用 R型和 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型 R 荚膜多糖 R型 R DNA R型、 S型 R DNA(经 DNA酶处理) R型 A. 不能证明 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说明 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和 说明 S型菌的 DNA是转化因子 D. - 说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R型细菌分别与蛋白质、多糖荚膜混合,没有出现 S型细菌,说明蛋白质和多糖荚膜不是转化因子,故 A、 B选项错误;同理 和

19、对比说明加入 DNA的这组实验出现了 S型细菌,说明 DNA是转化因子,故 C选项正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在多个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一个实验只能证明 DNA是或是不是遗传物质,故 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 验,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 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答案: A 试题分析:萨

20、顿的假说包括: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肥桃南公园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故 A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萨顿的假说,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 RNA基本单位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其中含氮碱基有( A、 U、 G、 C)四 种,故 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

21、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染色质 B核仁 C核被膜 D核孔 答案: B 试题分析:核仁与核糖体的亚单位形成有关;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核孔是 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基因型是 Yy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A 3: 1 B 1: 1: 1: 1 C 1: 2: 1 D 9: 3: 3: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Yy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3:1,而 rr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22、,因此基因型为 Yyrr的植物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3:1。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一对父母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 于基因重组造成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来说,大多数是有害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变异来源及意义,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23、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营养物质运输 C促进细胞伸长 D促进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A胆固醇 B吲哚乙酸 C核苷酸 D蛋白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存

24、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下列能正确表示并能测量出静息电位的示意图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静息电位的膜电位是内负外正,因此要测量静息电位时,应当把电流表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内和膜外,同时置于膜外或膜内,电流表指针都不会偏转。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静息电位的电位和测量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感受器 B效应器 C反射中枢 D反射弧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

25、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不同种群的三个年龄期个体数量,其中种群密度将会增大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分别相当于幼年个体、成年个体和老年个体,而 A选项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少,属于增长型,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年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 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生命历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A扦插的枝条长出不定根 B精子

26、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C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形成浆细胞 D人的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失去细胞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的过程没有细胞分化。故 B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需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溶胶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有 A丙酮酸、 H和 O2 B葡萄糖、 ATP和 H C C02、葡萄糖和 H20 D丙酮酸、 H和葡萄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27、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葡萄糖变成丙酮酸,产生少量 H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 H,释放少量能量,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一、二阶段产生的 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因此 A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是蛋白质)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泌蛋白首先是在内质

28、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分别进入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修饰,整个过程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与细胞核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等结构 C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RNA和蛋白质 D核孔复合体是 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等结构,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核孔是 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染色质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

29、,故 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一定的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是 4种碱基的随机排列 D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 DNA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其中四种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编码和储存着遗传信息,故 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图是一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abcde代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图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30、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B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的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e时期 C 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 acdeb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根据题干该细胞是动物细胞不能出现细胞板,故 A选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是间期,而 e图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故 B选项错误;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联会四分体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和结构,故 C选项错误;根据图中的染色体行为,可确定 a是间期, b是末期, c是前期, d是中期, e是后期,因此正常的顺序是 acdeb ,故 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

31、查细胞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B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 D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三道防线,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综合题 下图是探究 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其具体检测指标用 来表示,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答出主要一点) 。 若要验证酶的高

32、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 ; 。 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填 “能 ”或 “不能 ”) 画出 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曲线。 答案: H2O2酶的活性 气泡产生量 H2O2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 增加对照组 将肝脏研磨液换成 FeCL3溶液 不能 试题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如 H2O2酶的活性,其大小可用气泡的多少来体现;此外实验过程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如溶液的量、反应时间等。 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

33、剂相比较而言,因此需要将肝脏研磨液换 成等量的三氯化铁溶液,同时还需要设计对照组。 此实验不能用来作为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装置,因此加热会使过氧化氢分解,使实验没有说服力。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 8分)右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 条染色体;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 A

34、和 a的分离发生在 分裂过程中。 细胞 中有 个染色体组,分裂结束后,形成子细胞的名称是 。 细胞 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细胞,细胞的基因型是 。 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 Aabb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 。 答案: 8 减数第一次分裂(或 ) 2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1 AB或 Ab 或 aB或 ab 1/2() 50% 试题分析: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以确定 中含有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没有染色单体,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因此图中的先后顺序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

35、该雌性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 8 条染色体,即有丝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细胞中,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2条,故含有 2个染色体组,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1个初 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只能产生一种一个卵细胞,根据题干的基因型,可推断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B 或 Ab 或 aB 或 ab。 AaBb和 Aabb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为: 3/41/2 1/41/21/2。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组的概念和自由组合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

36、络结构的能力。 ( 6分)右图 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 ( 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 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 。 ( 2)过程 称为 ,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已 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 AUG、 UAC,某 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 AUG,则该 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 3) a、 b为 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 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 “由 a到 b”或“由 b到 a”)。一个 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 。 答案: 中心法则 转录 RNA聚合酶 酪氨酸 由 a到 b 能迅速合成较多的肽链(蛋白质)或大大增加翻译的效率(或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为中心法则。 过程 是 DNA 分子复制,过程 是转录,催 化该过程的酶是 RNA聚合酶。已知 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说明密码子是 UAC,对应的氨基酸是酪氨酸。 根据肽链合成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 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由 a到 b。多聚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是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