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24.43KB ,
资源ID:34919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491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宇宙环境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特的运动特征使得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B太阳辐射成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 C色球层上的黑子数增多会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异常 D色球上的耀斑爆发产生的电磁波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受地球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共同影响, A错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错误;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 C错误。耀斑发生于色球层上,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产出磁暴,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2、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特征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该图中的 MP、 MQ 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0N, 120E B 20S, 60E C 20S, 0 D 20N, 180 【小题 2】此日可能为(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1月 【小题 3】此日,赤道上东、西半球位于夜半球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 ) A 1:17 B 17:1 C 1:5 D 5:1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

3、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故判断 P点所在经线与 M 点所在经线为 180和 0 时;图示晨昏线与 70纬线相切, M 为切点,故 M点为 0时或 12时,两者结合判断 M点为 0时, P点为 180经线,故 M点应为夜半球的平分线,即图示 PMQ 以北地区为夜半球, Q 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点;则判断 70S以南出现极昼,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0S;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应为 12时所在经线,根据 P为 180经线, M为 0时, Q 为 6点,故图示 1格经度差为 30,故 M点的经度为 120W,则计算 12时所在经线为60E。 【小题 2】太阳直射点位于 20S,根据 3个月太阳直射

4、点的移动纬度范围约23.5,故判断 20S与太阳直射 23.5S的冬至日( 12月 22日)大约相差半个月,故判断可能为 1月份。 【小题 3】赤道上的夜半球应为 18: 00-6: 00;根据 120W为 0时;计算 18时为 150E; 6时为 30W;故夜 半球范围属于东半球部分为 150E-160E,跨经度 10;属于西半球部分跨经度 170,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日期分界线图上的 180和 0时;晨昏线分布图上时间0时、 12时、 6时、 18时的位置的综合应用。 该图中 四条折线表示四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 曲线表示

5、四个地方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四个地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小题 2】关于 地判断可信的是( )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308 B正午太阳高度: H6 月 1 日 H6 月 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小题 3】曲线 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四地中最接近的是(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判断, 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判断位于赤道;

6、 两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判断位于北半球,且同一时间,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 大,故判断 地纬度较 低。 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位于南半球,且 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与 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故判断 两地纬度相同,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选 A项。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表示赤道,一年中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 6634, A错误;由于 6月 10日较 6月 1日 的太阳直射点纬度高,故正午太阳高度: H6 月 1 日 H6 月 10 日, 正确; 【小题 3】 曲线表示该地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长,故判断位于北半球,而夏至日昼

7、长约 18小时 30分,判断该地的纬度较高,故与 地最接近。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南北半球和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结合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判断纬度位置。 读所给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 的功能的是 (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冬季风 D我国的夏季风 【小题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表示水汽输送,只有我国的夏季风能把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 【小

8、题 2】南水北调影响地表径流环节,为 箭头。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判断水循环的环节。 该图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A、 B两地的气压类型是( ) A. A是高压, B是低压 B. A是低压, B是高 压 C. A、 B都是高压 D. A、 B都是低压 【小题 2】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1 000、 1 008、 1 016、 1 024、 1 032,那么 A、 B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 A 32P48 B 39P40 C 31P32 D 47P48 【小题 3】此季节,图中 C点的风向及气候特点是(

9、) A东南风,高温多雨 B西北风,低温少雨 C东北风,低温少雨 D西南风,高温多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A气压中心的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较高纬度,故判断为亚洲高压,而 B为阿留申低压。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A为高压中心,其气压应为 10321040 之间; B为低压中心,其气压为 992-1000之间,故两地的最大气压差接近 48。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 C位于东亚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其影响,冬季气候低温少雨。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和等压线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

10、关键能抓住图示的气压中心分布位置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掌握等压线分布的一般原则 “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本题还可 结合东亚季风的成因设计试题。 我国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 ” 据此回答 9 11题: 【小题 1】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沙尘暴天气 冷锋过境 冷高压过境 寒潮过境 A B C D 【小题 2】造成此天气系统过

11、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小题 3】二伯家在麦田边点燃柴草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中的凝结核,利于降水的形成 B增加烟雾,加强大气的反射作用 C增加大气中的 CO2,加强大气的逆辐射 D给大气加热,提高气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材料反映大风、降温明显,故判断为冷锋形成的寒潮天气;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反映沙尘暴影响。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应为冷锋,冷锋形成降雨是由于暖气团上升造

12、成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故此次冷锋没有带来降雨主要从暖气团较干燥分析。 【小题 3】点燃柴草,浓烟滚滚,反映人造烟幕,由于人造烟幕能加强大气逆辐射,故对地面其保温效应。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判断和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利用材料的天气现象判断天气系统,并掌握人造烟幕防霜冻的基本原理。 所给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位 于北半球同一纬度且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白天的太阳辐射影响,故白天气温较晚上高,而阴天晚上,云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故晚上气温不低,故气温最低的是晴天晚上。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大气热力

13、作用的过程和实例。 该图中右侧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左侧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甲处高于乙处,则判断甲处盛行下沉气流,而乙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有甲流向乙;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乙流向甲,故 B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与等压面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和等压面分布的基本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 P点自

14、转线速度为 0,且位于一大陆上。则 M点的盛行风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 2】若该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且大圆为赤道。则 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顺时针、暖流 B顺时针、寒流 C逆时针、暖流 D逆时针、寒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P点自转线速度为 0,且位于一大陆上,判断 P表示南极点,故 M位于南半球中纬度,故判断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其风向为西北风。 【小题 2】若图示为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故 M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判断洋流为西风漂流,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故呈顺时针运动,其性质为寒流。

15、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盛行风带和洋流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利用图示信息,结合全球盛行风带和洋流分布模式图判断。 该图为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代表的是(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 2】岩石圈位于( ) A 的顶部 B 的全部 C 的全部和 的顶部 D 的外部 【小题 3】当一次地震发生时,有关图中 E、 F两字母所代表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E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B F地震波首先到达地表,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C F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D E地震波到达地表较迟,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答案: 【小题

16、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表示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小题 2】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 C项。 【小题 3】根据图示 E的传播速度较 F慢,故判断 E表示横波, F表示纵波,由于横波无法在液体中传播,故地震发生时纵波首先到 达地面,先感觉上下震动,后感觉左右摇晃;而水面上的船只会上下震动。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 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 ”(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7分) (

17、 1)在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 2分) ( 2)左图所示这一天,图中 A、 B、 C三地见到日出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B、 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 。( 2分) (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填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2分) ( 4)右图中北半球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的时段是 (多选 )。( 1分) A B C D. 答案:( 1)略(画图 1分,标注文字注记 1分) ( 2) C、 B、 A C A B或 A B C(每空 1分,共 2分) ( 3) 2326 S( 1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1分) ( 4) B C(选择完整正

18、确得 1分 ) 试题分析:( 1)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2)左图的晨昏线分布反映晨昏线与极 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故日出最早;而 B点位于 A点东侧,故日出 B点较 A点早。图示 C点出现昼长夜短,而 AB都位于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且两地纬度相同,故昼长相同。(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4)北半球昼开始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判断为 - 时段。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

19、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能利用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该图为 “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是 _,水平气流形式为 _。( 2分) ( 2)与甲地相比,乙地气温日较差 (大或小),判断依据是 。( 3分) ( 3)丙处与丁处相比, 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_。( 3分) ( 4) A、 B两线,实际存在锋面的可能是 _。受其影响,丁地未来的天气变化是 。( 5分) 答案:( 1)反气旋( 1分) 顺时 针辐散 ( 1分) ( 2)小( 1分) 乙地受气旋(或低压控制

20、),为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1分);甲地受反气旋(或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 1分) ( 3)丙( 1分) 丙处等压线比丁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丙处的风力较大。( 2分) ( 4) B ( 1分) 随着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出现大风、阴雨天气( 2分);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分) 试题分析:( 1)图示甲处为高压中心,就气流状况判断为反气旋;水平气流呈辐散,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形成顺时针辐散。( 2)甲处为高压中心,天 气晴朗,温差较大;乙处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温差小。( 3)图示丙处等压线较丁处密集,故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则风力

21、较大。( 4)图示 A为高压脊,水平气流呈辐散,不可能形成锋面,而 B位于低压槽处,水平气流辐合,可能形成锋面。结合北半球的冷暖气团分布,判断 B处应形成冷锋,故丁处即将受冷锋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气压中心和气流状况的差异;不同气压中心形成的天气差异和锋面气旋的判断。 读图 a和图 b,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 1)图 b中能正确反映图 a中 A地气候特点的是 ,简述其气候特点及成因。( 5分) ( 2)图 a中 B地的气温特点是 ,原因是 _。( 4分) ( 3)图 b中能正确反映图 a中 C、 D两地气候特点的分别是 和 。 C、 D两地纬

22、度相同,但气候差异明显,请简述两地气候特点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9分) 答案:( 1)丙( 1分) 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 1分),夏季炎热干燥少雨( 1分)。 成因: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暖湿的气流,温和多雨( 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少雨( 1分) 。 ( 2)全年高温( 1分) 纬度低( 1分),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分) ( 3)丁( 1分) 乙( 1分) 差异: C全年高温(或炎热)( 1分), D地冬季气温较低( 1分); C地全年干燥少雨( 1分), D地夏季降水丰沛( 1分)。 原因: C地全

23、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多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1分); D地冬季受寒冷的西北(或冬)季风影响,气温低( 1分),夏季,东南季风(和台风)从海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丰沛( 1分)。 试题分析:( 1)甲图终年高温多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图最低 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丁图终年高温少雨,判断为热带沙漠气候。结合图示 A的地理位置,位于地中海沿岸,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故与丙图一致;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故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图示 B位于亚马逊河流域,故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终年受赤

24、道低压带控制,故终年高温多雨。( 3)图示 C位于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与丁图一致; D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乙图一致。图示 C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由于终 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D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气候特征判读。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利用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在图中画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 2分) ( 2)描述图中 M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 4分)

25、 ( 3) 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是因为 ; 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是因为 。( 4分) ( 4) 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 气候的范围向 方向扩展,该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比其他大洲广,除洋流因素影响外,还与 和 有关。( 4分) ( 5)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能表示 N 岛东海岸洋流的是 ,因为该洋流的 作用, N 岛东岸形成了 气候。 ( 3分) ( 6)当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 海域沿岸地区会出现 灾害天气。( 1分) 答案:( 1)至少在四条线上画箭头,构成顺时针大洋环流。(每个箭头0.5分,共 2分。) ( 2)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1分),呈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1分),大陆东岸(或大洋西

26、岸)为暖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为寒流( 2分)。 ( 3)寒、暖流交汇( 1分),海水扰动,下层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1分);形成 “水障 ”,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1分) 上升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1分) ( 4)温带海洋性( 1分) 北(或高纬度)( 1分) 地形( 1分) 海陆轮廓( 1分) (5)C( 1分) 增温加湿( 1分) 热带雨林( 1分) ( 6)洪涝( 1分) 试题分析:( 1)结合全球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赤道以北为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进而形成北半球中低纬顺时针的环流。( 2) M海区为南半球中低纬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27、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结合洋流流向判断,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线为暖流。( 3)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 位于纽芬兰岛附近,判断为纽芬兰渔场,受寒暖流交汇而形成。 位于南美洲西部,为秘鲁寒流,其成因为上升补偿流。( 4) P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其增温增湿的作用。故影响了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向高纬地区延伸。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广阔还与西欧地形平坦,海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伸入有关。( 5) N 岛东侧为南半球的暖流,根据图示的等温线分布, AB图越往北温度越低,判断位于北半球, 错误; C图为南半球暖流,符合。 D图为南半球寒流。 N 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其增温增湿作用, N 岛的东侧,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影响,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6)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 沿岸形成暴雨,故容易导致洪涝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洋流分布及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和洋流对渔场、气候的主要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