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是: A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禁止砍伐森林 D退耕还湖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此对资源应该合理利用,而不是禁止利用,故本题选C。 考点:可持续发展理念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属于简单题。 下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黑色为显性 B 4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1/2 C 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 7号与 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
2、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1号、 2号和 3号或 4号、 5号和 6号可得,黑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 A正确;由于 6号为隐性纯合子,则 4号肯定为杂合子, B错误;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C正确; 4号肯定为杂合子,而 7号是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 D正确。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测定某 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 26%,腺嘌呤有 18%,以这个 mRNA反转录合成的 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A 18%、 26% B 28%、 22% C
3、 26%、 18% D 44%、 8%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转录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和 U配对、 G和 C配对、 C和G配对、 T和 A配对,因此 DNA模板链中的 A为 26%、 T为 18%,则 DNA另一条链中的 T为 26%、 A为 18%,因此整个 DNA分子的 T=( 18%+26%)/2=22%, G=50%-22%=28%,故本题选 B。 考点:碱基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转录过程中 DNA模板链和 mRNA中碱基之间的关系及 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如下实验: 用 35S标记的噬菌
4、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物、沉淀物 B上清液、上清液 C上清液、沉淀物 D沉淀物、上清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 DNA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可确定, 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2P标记噬菌体的 DNA。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离心时,细菌沉在底部,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故本题选 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标记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对下图细胞分裂的有关叙述
5、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 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C该图为细胞分裂的中期 D图中有 4个 DNA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 A 错误; 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任然是一条染色体, B错误;图中有四条染色体, 8个 DNA分子, D错误;故本题选 C。 考点: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通过有丝分裂中期的图解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图、识记层次的考查。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
6、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尿量减少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首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此时一方面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另一方面下丘脑将兴奋传导给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从而增加摄水量。故本题选 C。 考点:水平衡的调节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水平衡调节的两种方式,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 均能识别抗原 B细胞 为靶细胞 C细胞 为 B淋巴细胞 D细胞 产生的
7、物质有抗体和淋巴因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细胞 表示吞噬细胞, 表示 T淋巴细胞, 为 B淋巴细胞, 为记忆细胞,细胞 均能识别抗原, 表示效应 B细胞,该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 A项和 B项均错误, C项正确;淋巴因子是由效应 T细胞分泌的, D项错误。 考点:体液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的过程及相关的细胞,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人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结合 答案: D
8、试题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皮肤、粘膜及附属物等,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A项和 C项属于第一道防线, B项属于第二道防线,它们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 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考点: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属于对识记、区分层次的考查。 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应在 处给予刺激并观察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 处给予适宜
9、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可以根据图中 处突触上兴奋的单向传导性可确定 为感受器, 为效应器,而反射的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A 正 确;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 B正确;兴奋在突触上传导时,电信号会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正确; 处表示传出神经, 处的兴奋不能通过 处的突触传导到神经中枢,因此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 D错误。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的结构基础及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处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是 K+外流的形成
10、的 B 中内容物以被动转运的方式释放至 中 C兴奋传递时, 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D 中内容物使 b兴奋时, 的外表面带正电荷 答案: A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其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是K+外流的形成的, A正确;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 B错误;神经递质到达突触后膜时,突触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C错误;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突触后膜表现为外负内正, D错误。 考点:兴奋在突触上的传导 点评:本题考查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
11、正确的 是 A若 为胰岛 A细胞,饭后半小时 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于 处 B若 为脑细胞, 处的氧气浓度低于 处,而 CO2的浓度相反 C若 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 处的血糖浓度低于 处 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会使图中 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 D 试题分析:饭后半小时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使血糖含量升高,据题意可知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若 为胰岛 A细胞,则饭后半小时 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于 处, A错误;脑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处,而 CO2 的浓度相反, B 错误;饭后五小时,血糖浓度有所下降,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肝糖原则可分解
12、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错误;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将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渗透压下降,会使图中 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D 正确。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通过内环境图解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图、分析、理解层次的考查。 AaBb基因型的生物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列中哪个过程: 1AB 1Ab 1aB 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 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因此该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故本题选 A。 考点:
1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着丝点的分裂只是使染色体数目出现短暂的加倍,分裂末期又减半,故本题选 B。 考点: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 A需要的原料相
14、同 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C均在细胞核中进行 D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转录的原料为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的原料为 20种氨基酸,A错误;转录需要 RNA聚合酶,翻译 需要蛋白质合成酶, B正确;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C错误;转录时, A和 U配对、 T和 A配对,而翻译时, A和 U配对、 U和 A配对, D错误。 考点:转录和翻译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区别,比较了原料、酶、场所等方面的不同,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农民在农田里除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整: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5、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农田里的杂草和作物之间是竞争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争夺阳关、水分等,因此除草能够使作物获得更多的阳光和养料,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故本题选 C。 考点:能量流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应用,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可逆的 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或食 物网,因此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正确;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
16、动的,不可逆, 错误;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因此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高是 4到 5级, 错误;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正确。故本题选 B。 考点:生态系统功能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次生演替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 非常慢 D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答案: D 试题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17、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弃耕后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和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故 B正确, D错误。由于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因此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慢, C正确。故本题选 D。 考点:群落演替 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
18、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的 K/2水平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即出生率减死亡率的值最大,此时种群很快会恢复到 K值,故本题选 B。 考点: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某种群中,基因型 AA个体占 25, Aa个体占 60,那么基因 A和 a的频率为 A 50和 50 B 25和 75 C 55和 45 D 30和 70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型 AA个体占 25, Aa个体占 60,则 aa个体占 15,那么基因
19、 A=25 +60 /2=55, a的频率 =100 -55 =45,故本题选 C。 考点:基因频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的计算,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一定发生进化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包括: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因此 AD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
20、色体变异,因此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故本题选 B。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 I-2 C -2有一种基因型, 一 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 一 4与 一 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5/12 答案: B 试 题分析:由系谱图中 -4和 -5均患甲病, -7不患甲病,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甲、乙两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
21、传病,推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4和 -5不患乙病,生育了患乙病儿子 -6,知乙病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甲病用 A表示,乙病用 b表示, -1的基因型为 aaXBXb, -2的基因型为 AaXBY, -3的基因型为 AaXbY, Xb致病基因来自 -1;由 -2的表现型知基因型为 aaXBX-,由 -2患乙病推知 -2基因型为 aaXBXb; -4的基因型为 AaXBXb, -5的基因型为 AaXBY, -8基因型有 AaXBXB、 AaXBXb、AAXBXB和 AAXBXb四种可能; -4基因型为 AaXBXb, -5基因型为1/3AAXbY、 2/3AaXbY,若 -4与 -5结婚,
22、生育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 1/32/33/4 5/6,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 1/2,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 5/61/2 5/12。故本题选 B。 考点: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Y)对绿皮基因 (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 W )存在时,则基因 Y和 y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 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 A四种 9 3 3 1 B两种 13 3 C三种 12 3 1 D三种 9 3 4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队等位基因遗传时, WwY
23、y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用基因型表示为: W Y : W yy: wwY :wwyy=9:3:3:1。又根据题意可知,它们的表现型分别为:白色、白色、黄色、绿色,因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三种、 12 3 1。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属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 9: 3: 3: 1的变形,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杂合的白色公羊与杂合的白色母羊杂交,后代小羊中出现一只黑色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分离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这是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
24、的分离而分开,属于基因的分离,故本题选 A。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性状分离的原因,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A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 B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 C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 D在卵黄膜和透明带间隙中的极体消失 答案: B 试题分析: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一个是第一极体,还有一个是第二极体),故本题选 B。 考点:受精作用的标志 点评:本题考查了受精作用的标志,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下图为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进行治疗的流程图, a、
25、 b、 c表示内环境有关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脉点滴的剂量比肌肉注射的剂量大、速度快,因而疗效更显著 B若 a、 b、 c中 b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则 b可代表淋巴 C若注射的是抗利尿激素,则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时,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来有效缓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A正确;肌肉注射是注射到组织液中,所以 a是组织液, bc并列关系,分别是血浆和淋巴,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 b表示血浆, c表示淋巴, B错误;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正确;低
26、血糖是血糖含量过低导致供能不足,因此静脉注射葡萄糖可有效缓解, D 正确。 考点: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分析、理解层次的考查。 人体胰腺中的胰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分泌到小肠中,在肠致活酶的作用下,胰蛋白酶原被激活为胰蛋白酶,同时胰蛋白酶本身又能激活胰蛋白酶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胰蛋白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胰蛋白酶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 C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属 于体液调节 D胰蛋白酶原合成和分泌的过程需要能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此处的胰蛋白酶属于蛋白质, A正确;胰蛋白酶能将
27、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此时的作用部位是肽键, 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是在小肠内完成的 ,不属于体液调节范畴, C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 D正确。 考点:酶的本质和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答案: B 试题分析:酶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因此水解蛋白质需要蛋白酶,故本题选 B。 考点:酶的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专一性和化学本质,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周期可表示为下图。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 a+b=一
28、个细胞周期 B b+c=一个细胞周期 C 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D a段的主要变化是 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占整个细 胞周期的 90% 95%,间期的主要变化是 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分裂期占了 5% 10%,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因此图中 a、 c代表间期, b、 d代表分裂期, a+b或者 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故本题选 B。 考点:细胞周期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通过线段的方式考查了细胞周期中间期和分裂期的长短和
29、变化,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4条多肽链,共由 574个氨基酸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 574、 574、 574 B 570、 570、 570 C 574、 4、 4 D 570、 4、 4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时,肽键的个数 =氨基酸数 -1,这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因此形成 4 条肽链时,肽键数 =574-4=570,并且至少有 4个游离的氨基和 4个游离的羧基,故本题选 D。 考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属于对理解、
30、应用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C甘油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 D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其它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A错误;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这是钠钾泵维持的结果, B错误;甘油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不要消耗能量,运输的速率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C 错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有细胞呼吸提供,故本题选 D。 考点:物质跨
31、膜运输的方式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 2: 1: 2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间期,经过染色体的复制使 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的数目不变,并且出现的染色单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而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DNA分子。故本题选 A。 考点:有丝分裂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的数量变化,属
32、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的是酶,故本题选D。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功能和酶的生理作用,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 D糖类、蛋白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体内有 70%的能量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33、因此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的碳氢比例比较高,耗氧多,放能也多,因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故本题选 B。 考点: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功能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糖类和脂肪的功能,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蛋白质、 DNA和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蛋白质、 DNA和 RNA都属于大分子物质,成为多聚体,它们都是由单体脱水缩合而成的,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本题
34、选 D。 考点:单体和多聚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种多聚体的单体,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由 ATP水解提供能量 B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C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萌发状态,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D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A正确;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因此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B正确;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萌发状态,代谢增强,自由水的含量升高,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上升, C错误;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
35、有关, D正确。 考点: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 ATP、酶、水等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 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柳树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青蛙和酵母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包括非细胞生物的病毒和细胞生物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真菌,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A中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 B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C中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故本题选 D。 考点:生物的分类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的分类,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
36、,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相对活跃 B细胞癌变受环境影响,不受基因控制 C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系统,其中的水解酶可以将衰老或死亡的细胞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被其它细胞重新利用, A正确;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受基因的控制, 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C 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正确。 考点:细胞衰老、凋亡、癌变和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衰老、凋亡、癌变及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知识,属于对识记
37、、理解层次的考查。 在人体细胞中,由 A、 G、 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细胞中有 DNA和 RNA两种核酸,其中 A和 G能构成 DNA中的两种脱氧核苷酸, A、 G、 U 能构成 RNA 中的三种核糖核苷酸,故本题选 C。 考点:核酸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不同核酸的碱基种类和构成的核苷酸种类,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及 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 B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C物质以丙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释放能量 D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丙方式进
38、行跨膜运输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图可知,甲方式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和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乙方式物质也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丙方式物质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K+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A 错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主动运输是消耗能量, C错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胞吐或胞吞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D错误。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点评:本题通过图解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属于识图、识记层次的考查。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
39、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C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 pH值仍能维持稳定 D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 CO2和尿素都是人体的代谢废物,在血浆、组织液中都含有, 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 B正确;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和内环境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血浆的 pH值仍能维持稳定, C正确;机体的稳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成分、 PH、温度、渗透压等的相对稳定,故本题选 D。 考
40、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人体内的体液是指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血液和淋巴 D细胞外液、淋巴和组织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体液是体内液体的总称,在成人约占体重的 60。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和脑脊液等,故本题选B。 考点:体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液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在 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 8个 DNA分子
41、、 8条染色体 C图乙细胞在图甲的对应位置是 ef段 D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的 bc段发生了突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甲图表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的变化,则 bc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 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本题选 A。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为 8条,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分子;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DNA分子,对应甲图中的 ef段;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的 DNA复制期。 考点: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的变化及各段对应的时期,属于对识
42、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B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 答案: C 试题分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因此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A正确;细胞坏死是由于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细胞非正常性死亡,不受基因控制, B正确;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全能性越高,因此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有关, C错误;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而衰老的个体细胞普遍处于衰老的状态, D正确。 考点: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CO2和 H2O的试管是 A甲 .乙 .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 .乙 .丙 .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2和 H2O是有氧呼吸过程的产物,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二三两个 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甲试管中,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乙试管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会进入线粒体中完成二三两个阶段的反应,生成 CO2和 H2O;丙试管中可以进行完整的有氧呼吸过程,生成 CO2和 H2O;丁试管在有氧条件下无法进行反应。
44、故本题选 C。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和场所,属于对识记、分析、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属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共同表现是 A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B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C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发生改变 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只有衰老和凋亡的细胞中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A错误;衰老和凋亡的细胞其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B错误;只有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C错误;故本题选 D。 考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
45、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 pH至 2 0,保存于 37 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37 是两种酶的适宜温度,但是胃蛋白酶在 pH在 2 0时活性最强,唾液淀粉酶此时活性丧失,但是唾液淀粉酶本身也属于蛋白质。又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多肽,淀粉不能被水解,故本题选 A。 考点:酶的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 PH,属于对识记、理解
46、层次的考查。 图中不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 A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B细胞质壁分离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C发生渗透失水的细胞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氧气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强, A错误;质壁分离就是细胞逐渐失水的过程,此过程中浓度差越来越小,因此质壁分离越来越慢, B正确;细胞失水时,细胞质量逐渐减少, C正确;氧气具有抑制无氧呼吸的作用,因此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 D正确。 考点:光合作用、质壁分离、渗透作用和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 通过曲线图考查生物学中的多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
47、合性,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对于 “H2OO 2”和 “O2H 2O”这两个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前者可表示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前者产生的 O2中氧全部来自 H2O中的氧 C后者可表示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后者 O2中氧全部形成了 H2O中的氧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和 H, AB正确;在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氧气会和 H结合生成水, C错误, D正确。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 呼吸过程中氧气和水的代谢,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 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叶绿体中形成 ATP需要光能 B在
48、一定条件下 ADP与 ATP可以相互转化 C在线粒体中形成 ATP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氧气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类囊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中, A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 ADP会转化成 ATP,在细胞中吸能反应中, ATP分解会产生 ADP, B正确;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 H生成水, C 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它们都能产生 ATP, D正确。 考点: ATP的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内 ATP 代谢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细胞中产生水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是结合水 D如果白天用含 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 H2O、 O2和 CO2中都可能检测出 18O 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