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届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 12 月综合练习(一)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 细胞 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 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答案: A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
2、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答案: D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 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 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答案: B A.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 B. 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也可能是下丘脑细胞,属于反馈调节。
3、C. 如果分泌细胞是 T细胞,此时的靶细胞可能是 B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不会是肌肉细胞,因为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元分解。 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 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为胰岛 B细胞,饭后半小时 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 处 B若 为脑细胞, 处的氧气浓度低于 处,而 CO2的浓度相反 C若 为组织 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 和 D若 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 处的血糖浓度低于 处 答案: C 为应对甲型 1流感疫情和防控流感大流行,我国大力推广甲型 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4、“甲流 ”痊愈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甲流重症者,是因为该血清含有相应的浆细胞 B疫苗进入人 体刺激吞噬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 体消灭病毒 D “甲流 ”患者恢复过程中,效应 T细胞能够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接触使之 解体死亡 答案: D 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 A表示 );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点时 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 于
5、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 A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株 B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植株 A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 B的过程都必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答案: C 如图所示, A、 B、 C、 D、 E、 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图中 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 A种群能量的 10% 20% E和 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若 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
6、 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二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答案: C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 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 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 C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 “率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
7、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种群数量变化的 “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加 D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 B 下列有关 “S”型曲线 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A 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 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 ,在 c点时, 去除细胞壁, k值将不改变 B x轴为光照强度, 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 b点提高 CO2的浓度, k值将改变 C x轴为氧气分压, 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 c点时中耕松土, k值将改变 D x轴为时间、 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 b点改变环境
8、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 k值将不改变 答案: C 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 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 t3和 t5 B 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 “S”型增长 D 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 A 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细胞畸变率 (%)= 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 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C浓度为
9、 0.05%和 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 答案: C “筛选 ”是很多生物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中不需要经过 “筛选 ”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中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单倍体育种中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 F1的花药(花粉) C多倍体育种中经过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幼苗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经过诱导融合的杂交细胞 答案: B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 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 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 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
10、体中 D 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 C 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Aa、 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 BB和 Bb 控制红色, 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6种表现型 B.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 3/16 C.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 4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 100% 答案: B 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 126个肽键 C R基中共含 17个氨
11、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水 125分子 答案: A 仔细分析右图,三个圆圈 、 、 分别表示含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乳酸菌 B小球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答案: B 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答案: D 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 B精卵细胞结合 C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 D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 答案: D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核
12、DNA 核 DNA 合成 RNA聚合酶 mRNA 蛋白质 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染色质 染色体 A B C D 答案: D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 1中 c阶段用 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 d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 2中的温度在 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C图 3中 bc段和 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 C3含量下降 D图 4中造成 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答案: A 用葡萄的一段茎插入潮湿的土壤后,可育成一株完整的葡萄苗,此过程涉及到的生理过程有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节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形成 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
13、合成 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B C D 答案: A 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 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 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 CO2的能力较乙低 答案: B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 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 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
14、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 (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 CO2的释放量和 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答案: D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 “” 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 、 、 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mRNA、核糖体、肽链 B图中 是叶绿
15、体中的小型环状 DNA, 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 LUS,物质 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 是 DNA聚合酶 C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D由 SSU和 LUS组装成的 Rubisco能催化 CO2+C52C 3反应的过程,由此推测 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答案: B 图 1表示 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 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 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 3所示的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 b
16、1链的( A+T+C) / b2链的( A+T+G) =0.3, 则 b2为 RNA链 C若图 2中的 2个 b基因都突变为 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 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 4个 b基因的某细胞 答案: D 已知玉米 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 X 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 1: 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 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 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答案: C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
17、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答案: D 综合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 ( 1)在大麻体内,物质 B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 M、 m和 N、 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据图分析,能产生 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 种。 如果两个不能产生 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 F1全都能产生 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 是 和 。 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
18、产生 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 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 ( 2)右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 X、 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 I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 1、 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 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控制,大麻的雌、 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 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所有可能的基因型 。 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 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 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
19、,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答案: ( 1) 4 MMnn mmNN 9: 7 ( 2) 2 XDYD、 XDYd、 XdYD、 XDY 或 1 巴蜀南边有一个 “矮人村 ”,在 60年代时期,该村有 80余人,成年人身高在0.8米到 1.4米的就有 22人 (智力正常 ),为此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 1)村里有一口供村民生活用水的古井,检验部 门证实水中钙、磷等多种元素奇缺,学者推测井水是导致村民长不高的 “罪魁祸首 ”。因为钙、磷等元素缺乏会影响 。该项推测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元素在人体内的
20、作用是 。 ( 2)矮人病的地域性极强,当时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遗传病,如果要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调查对象应该是 。 ( 3)查阅资料发现:在降水增多的季节,该地区容易滋生一种叫镰刀菌的细菌。有专家指出该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内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抑制骨骼的生长。 ( 4)某科研小组的成员想运用上述激素对生长发育阶段的 “矮人 ”进行治疗,为此做了如下实验: 选择出生后 30天的同种雄性大鼠 32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16只。 实验组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上述激素;对照组每天同时间、同部位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激素处理 12 天(即出生后 42 天)后,实验组和对
21、照组均随机处死 8 只大鼠,测量胫骨和鼻肛(即鼻尖到肛门)长度。 剩余大鼠继续饲养(停止激素处理)至成年阶段(即出生后54天),同样方法处死大鼠,测量胫骨和鼻肛长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时期 组别 出生后 30天大鼠 (人类学龄前期) 出生后 42天大鼠 (人类青春前期 ) 出生后 54天大鼠 (人类成年阶段 ) 体重 胫骨长度 鼻肛长度 胫骨长度 鼻肛长度 实验组平均值 143.05 g 34.72mm 18.73cm 38.86mm 24.30cm 对照组平均值 143.05 g 30.87mm 18.72cm 38.47mm 21.10cm 据表中数据 分析,激素治疗期对大鼠的影响是 ;激
22、素治疗停止后短期内对大鼠的影响是 。此种方法是否能治疗生长发育阶段的 “矮人病 ”? 。 答案: ( 1)骨骼生长 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患者的家系( 3)生长 ( 4)该激素促进大鼠胫骨生长,不能促进鼻肛生长 能促进鼻肛生长,不能促进胫骨生长。 能 下图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请回答问题: ( 1)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 _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 2)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 、 优于 的 原因是_。 ( 3)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
23、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能力。 ( 4)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 f英会诱发 _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 5)有机废弃物中含有许多塑料,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_。应在 _的土壤中寻找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将其分离出来。若利用 DNA 重组技术将降解塑料的基因导入某些土壤微生物中,则土壤中的塑料有望得到较快降解,该技术的核心是 。 答案: ( 1) CO2和无机盐(答对一 项即可) ( 2)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 (答出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减少环境污染即可) ( 3)自我
24、调节(自动调节、自我净化或维持自身稳定) ( 4)原癌基因和抑癌 ( 5)分解者 富含塑料垃圾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下图为测试不同的化学物质对骨骼肌细胞收缩影响的实验:将带有蛙腓肠肌的股骨用骨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支配腓肠肌的坐股神经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在跟腱的游离端有一小块配重悬在下面。实验时将下表所列化学物质分别加入到 5份任氏液中分别进行实验,然后通过闭合电路给 坐股神经以一个短刺激,每次实验后用任氏液彻底洗涤该标本,再进行后续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任氏液中添加 化学物质 作用机制 无 为肌肉提供等渗环境 EDTA 与游离 Ca2+结合 肉毒杆菌毒素 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马拉松
25、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 箭毒 在突触位点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 1)任氏液的作用是为骨肉提供等渗环境以保持 。 ( 2)兴奋传至神经和肌肉接触点时,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受体结合,使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着肌细胞膜和横管传播,并使肌浆内质网释放 Ca2+,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之变形,解除对肌球蛋白的阻遏,最终导致肌肉收缩。据此回答,在任氏液中加入 EDTA,电刺激坐骨神经后,兴奋是否能到达肌细胞膜? (能、不能),肌肉能否收缩? (能、不能)。 ( 3)在五次实验中,肌肉有三种可能的应答: 肌肉正常收缩一次; 肌肉持续收缩直至疲劳; 肌肉保持
26、松弛,根本不收缩。这取决于任氏液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种类。导致 、 、 反应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 任氏液 EDTA 肉毒杆菌毒素 马拉松 箭毒 A B C D 答案: ( 1)肌肉活性( 2)能 不能( 3) C 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 原 CO2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 A、 B 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_、 _; C 物质产生的场所是 _; (2)植物夜晚能吸收 CO2,却不能合成 (CH2O),其原因是 _。白天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还可以由 _产生,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是 _。 (3)该植物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 CO2不
27、同的特点是 _,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_ 答案: (1)C5(或五碳化合物 ) C3(或三碳化合物) 类囊体的薄膜上 ( 2)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 ATP和 H 有氧呼吸(呼吸作用) 线粒体 ( 3) CO2首先被固定为 C4 干旱(或沙漠)地区 下图 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 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图 l中的 共同构成细胞的 _,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_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 RHOGDl2的基
28、因,该基因有助于 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 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产物最终会影响 _ (物质)的合成。 (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 _条 ,基因重组发生于图 2中的 _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 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和 _ 试剂。 答案: ( 1)生物膜系统 流动镶嵌 糖蛋白 ( 2) 8 A、 E 甲基绿(或二苯胺) 双缩脲 一位科学家正在使用氨苄青霉素敏感型菌株进行研究,该菌株不能利用乳糖,这是因为它的乳糖操纵基因异常。该科学家有两种质粒,一种含有正常的乳糖操纵基因,另一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她运用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获得了一
29、些含有这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在一个仅以葡萄糖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菌,并向其中加入 高浓度的重组质粒。使细菌增殖。再将实验组细菌(含重组质粒)和对照组细菌(不含重组质粒)放入下表所示环境中让其生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 培养基 葡萄糖和 氨苄青霉素 葡萄糖、乳糖和 氨苄青霉素 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1号 2号 3号 不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4号 5号 6号 ( 1)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若要提取限制酶,可选择的生物是 (举出一例)。本实验中使用限制酶的作用是: 。 ( 2)在以葡萄糖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中,为了促进细菌更好的吸收重组质粒,还应 用 处理细菌,使细菌处于 。 ( 3)
30、若没有新的突变发生,细菌最有可能在哪些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 ) A只有 1、 2和 4号 B只有 3、 5和 6号 C只有 1、 2、 3和 4号 D只有 4、 5和 6号 ( 4)如果在准备制作重组质粒时未使用 DNA连接酶,则细菌最可能在 号和 号平板上长出菌落。 ( 5)若该科学家用该培养基进行另一项实验(下图),在该培养基中用乳糖为唯一能源,则细菌能在哪一培养基中长出菌落( ) 乳糖培养基 乳糖和氨苄青霉素 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7号 8号 不含重组质粒的菌株 9号 10号 A只有 10号 B只有 8号 C 7和 8号 D 8和 10号 答案: ( 1)大肠杆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但只答 “原核生物 ”不给分) 对质粒 DNA进行切割(合理给分) ( 2) Ca2+ 感受态 (3)C (4) 号 4号 (5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