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禅茶第6部分:茶禅(禅茶道)2016-01-24实施2015-11-24 发布DB43/T 1136.62015 ICS 67.140.10X 55DB43/T 1136.62015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禅茶场所 15 茶叶、水与器具 16 烹饮方法 27 仪礼规范与体悟要求 38 茶禅(禅茶道)演示 4DB43/T 1136.62015 II 前 言 DB43/T 1136禅茶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产品要求 第2部分:栽培技术 第3部分:加工技术 第4部分:禅茶馆 第5部分:禅茶具 第
2、6部分:茶禅(禅茶道) 本部分为DB43/T 1136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石门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部分由湖南省禅茶文化研究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石门夹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石门县茶叶产业办公室、石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书凡、朱海燕、释明禅、杨代漳、文计力、唐海平、贾集华。 DB43/T 1136.62015 1 禅茶 第6部分:茶禅(禅茶道)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茶禅(禅茶道)的术语与定义、禅茶场所
3、、茶禅人员、茶、水与器具、烹饮、仪礼规范与体悟要求及茶禅演示。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禅茶茶事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禅(禅茶道) 在禅茶茶事活动中,茶禅侍者、茶禅行者和禅茶饮者用静默的形态来调整呼吸,平定心态,做到心无比较,也无计较,体悟“茶禅一味”的真谛。 4 禅茶场所 茶事场所宜简朴、安静,不宜喧嚣嘈杂。色调宜为白色或浅黄色,光线柔和、明亮。
4、无异味干扰。可用适宜的绿色植物、体现禅茶文化的字画等作为软装饰,播放轻柔的禅乐。温度适宜,使人感觉舒适。 5 茶叶、水与器具 5.1 茶叶 选用禅茶。 5.2 水 宜选用天然泉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水要求新鲜烧沸,不应使用反复烧开的水。 5.3 器具 主泡器以中国传统陶瓷为宜。茶则、茶匙等辅助用具以竹木制作,配以炭炉、香炉、木鱼、石磬等。标准器具皆应有统一的“禅茶”标识,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的泡(煮)饮方式进行配备。 DB43/T 1136.62015 26 烹饮方法 根据选用的禅茶品类,分为盖碗泡饮、陶壶煮饮、煮茶机煮饮等主要方式。 6.1 盖碗(三件套)泡饮法 6.1.1 器
5、具准备 选用敞口圆腹、边沿略外伸、陶土或细腻瓷质、容量120 mL或180 mL的盖碗一只,容量不少于盖碗的公道杯一个,过滤网一个,茶叶罐一个,茶匙一个,茶则一个,容量40 mL50 mL的品茗杯若干(视饮茶人数而定),水盂一只,炭炉、煮水壶各一只(或用电随手泡代替)。 6.1.2 冲泡程序 第一步:禅茶仪轨。 第二步:烫洗杯具。用100开水将盖碗(包括碗盖)、公道杯、品茗杯烫洗一遍。 第三步:投入茶叶。将称取好的茶叶投入碗中,尽量将碎小的置于下层。 第四步:浸润茶叶冲。泡红茶与绿茶时,用回旋法向杯内注入三分之一杯适宜温度的水,然后轻轻摇动杯身,欣赏茶条的舒展;如果冲泡黑茶,则用回旋法向杯注入
6、的开水至稍有溢出,约5秒钟后将浸洗茶叶的水倾入茶船或是水盂中,用杯盖刮去表面的浮沫,然后用开水冲洗杯盖。 第五步:正式冲泡。根据不同茶类,选用适宜的茶水比、水温、浸泡时间进行冲泡,尽量展示茶品的色、香、味、形之美,可多次冲泡至出现水味时换茶叶。 第六步:品饮茶汤。将泡好的茶礼敬客人,以欢喜心欣赏茶汤的色泽、嗅闻茶汤香气、品尝茶汤滋味。 第七步:收具致礼。茶事活动结束后,以平常心行礼致谢,然后细心将所用过的器具洗净放回原处。 6.2 陶壶煮饮法(适用于黑茶禅茶) 6.2.1 器具准备 选用容量500 mL1000 mL的煮茶锅一个,炭炉一只,竹勺一只,不少于500 mL的公道杯一只,过滤网一个,
7、茶叶罐一个,茶匙一个,茶则一个,容量 50 mL左右的品茗杯若干(均视饮茶的人数而定),水 盂 一只 。 6.1.2 煮泡程序 第一步:禅茶仪轨。 第二步:生火煮水。点燃炭火,向煮茶锅内注水,等候水沸。 第三步:烫洗杯具。在等候的过程中,用100开水将品茗杯烫洗一遍。 第四步:投茶入锅。待煮茶锅内的水烧至二沸时,投入适量茶叶。 第五步:烹煮茶汤。待茶汤微沸时,轻轻搅动,约30秒左右,即可出汤。 第六步:分汤入杯。用茶勺将茶汤分入各品茗杯,或通过过滤网将茶汤注入公道杯后再依次分入品茗杯中。 第七步:品饮茶汤。泡好的茶礼敬客人,邀其欣赏茶汤的色泽、嗅闻茶汤香气、品尝茶汤滋味。 第八步:收具致礼。茶
8、事活动结束后,以平常心行礼致谢,然后细心将所用过的器具洗净放回原处。 6.3 煮茶机煮饮 DB43/T 1136.62015 3 6.3.1 器具准备 煮茶机一个、容量30 mL的品茗杯若干(视饮茶的人数而定)。 6.3.2 煮泡程序 第一步:禅茶仪轨。 第二步:烫洗用具。用100开水将煮茶机(盛水器皿、煮茶袋)、品茗杯烫洗一遍。 第三步:投入茶叶。将适量的茶叶投入煮茶袋中,尽量将碎小的置于上层。 第四步:浸洗茶叶。用90的开水将盛放茶叶的煮茶袋浸洗5秒钟,将水滤净,将煮茶袋安置好。 第五步:正式煮饮。打开煮茶开关,待水煮干后,关开关,取下煮好的茶汤分入各品茗杯中。 第六步:品饮茶汤。将泡好的
9、茶礼敬客人,邀其欣赏茶汤的色泽、嗅闻茶汤香气、品尝茶汤滋味。 第七步:收具致礼。茶事活动结束后,以平常心行礼致谢,然后细心将所用过的器具洗净放回原处。 7 仪礼规范与体悟要求 7.1 仪礼规范 7.1.1 问讯 茶禅(禅茶道)中常用的礼节,见面,告别皆可用的礼节。问讯时要掌握以下细节: a) 首先虔诚地合起双掌,目光注视中指指尖。 b)向下弯腰约九十度,当要直起身子时,合十的双手也同时变换姿势。 c)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轻轻相接触,食指尖也轻轻相接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此时,双手的姿势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有如向佛菩萨供花一般,充满
10、了恭敬祥和。 d)双手维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到眉心(但不触到额头),以示奉佛至顶上,怀虔诚、恭敬而谦虚之心。 e)将手轻放下,到胸前回复合十姿势,放下双掌。最终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让心沉稳、安定,让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禅茶的步调融合在一起。 7.1.2 入座 脱鞋后摆放整齐;腿盘不让坐椅发出声响;挺胸端坐,不将背贴在椅背或把袭装摊在膝盖上。坐下之后,双手仪态不能随意,行“叉手礼”,气温低可将手藏衣袖内。具体则是: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著胸,须稍去胸二、三寸许,方为叉手法。 7.1.3 焚香 正式
11、的茶禅(禅茶道)中,烧香仍是重要的步骤之一。具体方法: 于香台专注于行者问讯,后开盒上香两手捧香盒起,以右手拈盒,安放左手内,以右手捉香盒盖,左手取香置于香盒上,右手上香焚之,后右手盖香盒,两手捧盒安放香台上,并须款曲低细,勿令敲磕或坠地。焚完香之后,饮者不用再行问讯即可入座。侍者向饮者问讯行礼,后向行者请香,以表殷重之礼,转身回到座位边上叉手而立。 7.1.4 接茶 DB43/T 1136.62015 4平静伸手取茶盏,双手和胸齐平,不宜放太低,也不可举过高,以杯子刚好呈现平视图为宜。 7.1.5 饮茶 喝茶有“三不”。茶汤较热,不应用嘴吹茶,不应发出声响,否则不雅。再饮拿起的时候也不能发出
12、磕碰声,仔细把盏托摆整齐。 7.1.6 致谢 饮茶完毕,离开座位下到地面,先行问讯礼,随众人退出房间,对邀请者须特地向前再行问讯,以表谢茶之礼。 7.1.7 离场 行须威仪库序,不得急行大步及拖鞋踏地作声,若行者相送,应回身行问讯礼,恭敬请回。 7.2 体悟要求 7.2.1 平常心 凡事积极主动,尽力而为,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且具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 7.2.2 欢喜心 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充满一种由内而外感知的喜乐。 7.2.3 不比较 无论高低贵贱,是非得失,皆以一碗茶平等相待,渐渐少妄想、去贪念。 7.2.4 不计较 于人于事均以宽容、忍辱待之,去怨除恨,从而减少烦恼,达到心无憎爱
13、,洞然明白。 8 茶禅(禅茶道)演示 以生活化艺术化的方式,演示禅茶冲泡方法,弘扬茶禅文化,引导人们在品茶中领悟“茶禅一味”的真谛,倡导“茶为国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8.1 茶席要求 茶席设计以朴素为美,色调黄、白、青灰三色为主,可摆设灯、香、花等做供养。泡茶者衣着朴素大方,着白衣或青灰色居士服,盘腿或跪坐于泡茶位置。音乐以禅乐烘托宁静气氛,令参与者能迅速静心静气,置身于禅茶意境中。 8.2 程序 让观者能对禅茶有所了解,在演示前可对茶艺主题略做介绍,或在演示过程中,由大德高僧作即席开示,引导在坐每一位在煎茶的过程中潜心于当下的每一个过程,体会当下的乐趣。以茶为载体,感悟生命之珍贵。 8
14、.2.1 僧篇 DB43/T 1136.62015 5 第一道:合掌静心,莲花生步,礼敬宾客。(僧入碧岩参佛果,客来禅院品灵泉)。 第二道:敬香礼佛,一瓣心香,普敬十方。(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第 三 道:煮水净器,天地水火,不分你我。(水火化生万物,洗的是杯盏,清的是心神)。 第 四 道:执权投茶,茶香禅意,尽在问中。 第五道:高冲泡茶、黄浆绿汤,无非是水。(大道至简,唯嫌拣择。) 第六道:分杯敬客,动静诸相,皆是空相。(在煮水、净器、投茶、泡茶、分杯、敬客的一动一静之间,皆是禅意。) 第七道:品茶悟禅,端起一杯,放下万念。(参禅欲问夹山境,共饮碧泉茶一杯。) 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
15、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 三饮,便是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第八道:得大自在,茶味禅味,便是一味。是山是水,本地风光。(心无比较,也无计较,我心和平,世界和平。) 8.2.2 俗篇 第一道:礼佛。将“心即佛”的理念,带入茶事过程中。 第二道:入座。入座时精神内敛,身心轻安,入座后正身调息。 第三道:煎水。将清泉水(可预先烧至初沸)注入煮茶锅。 第四道:洁具。候汤之时,用茶勺取清水罐之水温盏洁具。 第五道:赏茶。取茶适量,主宾共赏茶的外形、色泽之美。 第六道:投茶。待水初沸时,将适量茶叶投入煮茶锅中。 第七道:调茶。水至二沸时,用竹茶勺搅拌调匀,让茶与水相融。 第八道:分茶。用茶杓分茶汤入盏。 第九道:奉茶。茶师以合十礼奉茶。 第十道:品茶。茶师手托盏底,用唇轻触盏沿,深呼吸,用心感悟茶香,释放心内的浊气。之后,轻含一口茶汤,让茶汤充分和口腔味觉细胞接触,后用鼻子轻轻呼气,最后缓缓饮下,观想此甘露之水渗入五脏六腑,滋养身心,体内毒素也随之消解。观想此时心无挂碍,坐忘于杯茶之中。 第十一道:坐禅。饮完茶,身心通透,此时打坐或坐禅片刻。 第十二道:致谢。双手合十收心,起坐问讯表达谢意。起坐前茶师可再添茶入盏帮助调和身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