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DB43/T 876.92015 ICS 65.020.01B 00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5-12-20实施2015-11-20 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Part 9: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第9部分:建后管护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DB43/T 876.92015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管护体系组成与职责 26 管护对象与措施 27 日常管护 38 巡查维护与报告 49 毁损修复 410 管护档案 411 管护效果评价
2、5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管护年度报告提纲 6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农田基础设施档案格式 7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土壤质量与农田生态环境档案格式 9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管护记录档案格式10DB43/T 876.92015 II 前 言 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列标准包括10个部分: 高标准农田建设 总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地平整;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壤改良;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田间道路; 高标准农田建设 灌溉排水;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输配电; 高标准农田建设 科技服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后管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 评价规范。 本部分为GB/T 438
3、76标准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涂先德、彭福茂、阳小民、黄铁平、蒋平、夏海鳌、郑超、吴远帆、李志明、何宝生。 DB43/T 876.92015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9部分:建后管护 1 范围 DB43/T 876 的本部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基本要求、管护体系组成与职责、管护对象与措施、日常管护、巡查与报告、毁损修复、管护档案
4、、管护效果评价等。 本部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DB43/T 876.1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部分:总则 DB43/T 876.2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2部分:土地平整 DB43/T 876.3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3部分:土壤改良 DB43/T 876.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4部分:田间道路 DB43/T 876.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灌溉排水 DB43/T 8
5、76.6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DB43/T 876.7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7部分:农田输配电 DB43/T 876.8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护责任主体 the subject responsible fo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指高标准农田所有权人。集体所有制耕地管护责任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国有耕地管护责任主体为国家委托管理的农场或其他组织。 3.2 管护责任人 the legal-body responsible for managemen
6、t and maintenance 指高标准农田经营权人,主要有农业企业、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林)场、农户和农民协会等。 3.3 巡护员 the maintenance worker 指受高标准农田管护责任主体委托,具体负责高标准农田日常巡查和维护责任人。 3.4 DB43/T 876.92015 2农田基础设施 farmland infrastructure 指满足农作物种植要求,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和保护的基础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田间道路设施、灌排设施、农田防护设施、农田输配电设施、科技服务设施等。 4 基本要求 4.1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确权移交给管护责任主体进行管护。 4.2
7、 建后管护应按谁受益谁管护的基本原则,建立与完善管护体系,落实管护责任。 4.3 建后管护目标为耕地地力得到提升或维持;农田基础设施保护完好,运行正常,其中田间道路设施和排灌设施清洁、通畅;农田防护林、输配电和科技服务设施保持良态;农田生态环境保持或得到优化,田间农膜、药瓶、包装袋等不易降解废弃物定期收集集中处理,节水灌溉,施肥用药合理,秸秆合理处置利用。 4.4 建后管护范围为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域,管护内容包括农田基础设施维护、地力培肥、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4.5 管护经费应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筹措。管护补助经费实行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农田日常维护支出、损毁修复等。 5 管护体系组成与职责 5.
8、1 管护体系组成 管护体系由管护责任主体、管护责任人、巡护员共同组成,并按各自职责承担管护责任。 5.2 管护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职责: a) 编制与管理高标准农田管护档案; b) 制订管护实施方案,筹措管护专用经费; c) 组织管护责任人落实耕地地力培肥措施; d) 落实巡护员,监督日常巡护工作,组织实施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毁损耕地与农田基础设施的工程修复。 5.3 管护责任人应承担的职责: a) 负责所经营农田的依法管理和合理耕种,农田不得弃耕和违法违规改变用途; b) 负责所经营农田地力培肥; c) 负责所经营农田内的田间基础设施日常维护与保养; d) 负责所经营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5.4 巡
9、护员应承担的职责: a) 负责日常巡查与保护,对管护范围内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巡查维护; b) 负责向管护责任主体报告管护情况; c) 举报和制止破坏农田土壤、田间基础设施和农田生态环境的行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d) 协助管护责任主体组织实施损毁农田及田间基础设施修复。 6 管护对象与措施 6.1 管护对象 DB43/T 876.92015 3 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生态环境。 6.2 管护措施 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保养维修、地力培肥、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 6.2.1 田间基础设施保养维修 保养维修内容为: a) 排灌工程设施保养维修:灌排泵站闸门启闭机械、
10、机泵动力设备、电气设备及附属设施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山塘河坝的坝体、进(放)水口、泄洪等设施的日常管理、养护及汛期安全巡查;沟渠及涵、闸、渡槽等配套建筑物的日常管理、养护;田间喷微灌设施的维护等。 b) 田间道路设施保养维修:保持路面完好、畅通,路肩、路沿不坍塌,维护下田坡道、安全防护设施完好;修复毁损道路设施。 c) 生态防护设施保养维修:维护农田林网、水土保持系统完好,修复毁损生态防护设施; d) 输配电设施保养维修:维护电力设施完好,保障安全可靠运行,修复损坏电力设施; e) 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体系设施维护:保养维护耕地质量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测报等相关设施设备、设施防护围栏(墙)
11、等。 6.2.2 地力培肥 培肥内容为: a) 保持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等; b) 协调土壤养分含量:合理选择与施用大、中、微量元素肥料,实行肥料深施与肥水同步管理; c) 优化农田水分管理:水田实行浅湿灌溉,合理调控田间土壤水肥气热;水浇地推广喷微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旱地推广集雨补灌、覆盖保墒等节水种植技术; d) 改良土体结构:开展土壤深翻深松,适度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土壤通透性; e) 合理安排轮作制度:开展水旱轮作,实行避旱栽培、用地养地结合。 6.2.3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内容为: a) 清洁灌溉:加强灌溉水源的保护,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
12、合GB5084要求,防止污水入田; b) 科学施肥:按照缺素补素的原则安全、生态施用肥料,不得施用城镇污泥、垃圾和有害细菌、重金属超标肥料; c) 安全用药: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物理、生物防控,安全、限量施用农药,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d) 禁烧秸秆:农作物秸秆应直接还田或实行综合利用,田间禁烧秸秆; e) 合理处置农业废弃物:集中收集农药瓶、肥料包装物及废弃田间的地膜等,并进行合理化处置。 f) 防护林管护:对防护林进行必要的修枝整形,林带缺损应及时补植,农田外围林地砍伐后及时造林。 7 日常管护 7.1 管护责任人负责其生产经营范围内高标准农田的日常管护,履行其管护职责。 7.2
13、 管护责任人日常管护中发现破坏农田及田间基础设施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向巡护员、管护责任主体或有关部门报告。 DB43/T 876.92015 48 巡查维护与报告 8.1 巡护员应按建后管护实施方案开展巡查维护,接到群众报告要及时到达现场处置,做到早发现早管护。 8.2 巡查中发现下列情形应及时合理处置、恢复或养护 a) 田间道路路面坑洼、积水、堆物,影响农机通行的; b) 排灌工程淤塞,阻碍灌溉、行洪和排涝、排渍的; c) 农膜、秧盘、药瓶及包装袋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的; d) 农田内焚烧农作物秸秆的; e) 农田施用城镇垃圾、污泥及工矿废渣等有毒有害物质的。 8.3 巡查中发现下列情形应及
14、时告知管护责任人,并报告管护责任主体组织开展修复: a) 田间道路、排灌工程、防护林、输配电、科技服务等农田基础设施及其附属设施自然损毁或已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 b) 特殊景观被毁,坑塘被填埋的; c) 上述设施受到人为损毁,找不到具体责任人的。 8.4 巡查中发现下列情形应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管护责任主体和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妥善处理: a) 在高标准农田造林、挖鱼塘、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等违规改变耕地用途,破坏高标准农田的; b) 人为破坏农田基础设施的; c) 突发农田环境污染事故,或存在污染隐患的。 d) 发现存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农田及基础设施毁损事
15、故隐患的。 8.5 巡护员要按年度向管护责任主体提交管护年度报告(管护年度报告提纲见附录A),综合报告全年管护情况、存在问题、管护建议等。 9 毁损修复 9.1 毁损修复由管护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在合适时期组织施工人员对被毁损的高标准农田及其基础设施进行工程修复,恢复应有功能。 9.2 毁损农田的土壤修复应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修复方案和DB43/T 876.2和DB43/T 876.3要求实施,修复后的土壤质量应符合DB43/T 876.1中附录A和DB43/T 876.3中附录B的相应技术指标要求。 9.3 毁损田间道路的修复应符合DB43/T 876.4相应技术要求。 9.4 毁损排灌工
16、程的修复应符合DB43/T 876.5相应技术要求。 9.5 农田生态环境修复应符合DB43/T 876.6相关技术要求。 9.6 毁损农田输配电的修复应符合DB43/T 876.7相应技术要求,并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维修。 9.7 农业科技服务设施的管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9.8 管护措施完成后应如实记录,归入维护档案。 10 管护档案 10.1 建后管护档案由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移交资料、管护制度、管护合同以及管护记录等组成。 10.2 移交资料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图、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地力等级报告、土壤质量和农田DB43/T 876.92015 5 生态环境资料。其中农田基
17、础设施、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资料,分别采用附录B、附录C格式进行记载。 10.3 管护记录应按时间次序记载巡查维护和农田基础设施毁损修复情况,统一采用附录D格式进行记载。 11 管护效果评价 11.1 管护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管护效果三项。 11.2 管护效果评价采取评价指标记分方式,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下含上不含,下同),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管护效果评价记分标准按表1。 11.3 农田基础设施维修保护效果、农田生态环境保持状况应以实地勘察结果作为依据,地力保持状况应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地力评价报告为依据。 11.4 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
18、主管部门每3年组织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区进行一次管护效果评价,对工作突出的管护责任主体、管护责任人、巡护员进行表彰,给予适当奖励。 表1 管护效果评价记分标准 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 评价记分 建后管护制度科学合理的计10分,基本适用的计5分,不适用与没有制订计0分 制度建设 20 建后管护档案齐全、档案管理规范的计10分,档案基本齐全、基本规范的计7分,档案不全、管理较差的计4分,没有建档、管理混乱的计0分。 管护责任主体、管护责任人和巡护员职责明确,并与巡护员签订责权合同的计5分,未落实巡护员计0分; 按管护方案管护经费足额落实到位的计10分,落实80%以上的计8分,落实60%以上的计6分,
19、落实不足60%的计0分。 责任落实 20 管护责任主体监管责任落实到位的计5分,基本到位的计3分,监管不到位计0分。 管护责任人对农田的日常管护责任落实程度好、中、差分别计15分、10分、5分。 巡护员执行巡查管护制度到位程度好、中、差分别计15分、10分、5分。 农田基础设施维修保护效果好、中、差分别计10分、7分、4分; 农田土壤肥力保持好、中、差分别计10分、7分、4分。 管护效果 60 农田环境保持状况好、中、差分别计10分、7分、4分。 总 分 100 - DB43/T 876.92015 6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管护年度报告提纲 一、全年管护基本情况 二、主要管护内容与措施 三、
20、管护经费使用情况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五、巡查日志 DB43/T 876.92015 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农田基础设施档案格式 一级 二级 三级 说明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分布位置 1 灌溉与排水工程 1.1 水源工程 1.1.1 1.1.2 1.1.3 1.2 输水工程 1.2.1 1.2.2 1.2.3 1.3 排水工程 1.3.1 1.3.2 1.3.3 1.4 喷、微灌工程 1.4.1 1.4.2 1.4.3 2 田间道路工程 2.1 机耕道 2.1.1 2.1.2 2.1.3 2.2 生产路 2.2.1 2.2.2 2.2.3 3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
21、境保持工程 3.1 防护林网工程 3.1.1 3.1.2 3.1.3. 3.2 岸坡防护工程 3.2.1 DB43/T 876.92015 8一级 二级 三级 说明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分布位置 3.2.2 3.2.3 3.3 沟道治理工程 3.3.1 3.3.2 3.3.3 3.4 坡面防护工程 3.4.1 3.4.2 3.4.3 3.5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3.5.1 3.5.2 3.5.3 4 农田输配电工程 4.1 输电线路工程 4.1.1 4.1.2 4.1.3 4.2 变配电装置 4.2.1 4.2.2 4.2.3 5 农业科技支撑工程 5.1 耕地质量监
22、测点 5.1.1 5.1.2 5.1.3 5.2 墒情监测站 5.2.1 5.2.2 5.2.3 5.3 病虫观测站 5.3.1 5.3.1 5.3.3 DB43/T 876.92015 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土壤质量与农田生态环境档案格式 检测点1 检测点2 检测点3 检测点4 序 号 指 标 GPS位置 计量单位 平均值 1 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 cm 2 耕层厚度 cm 3 土壤pH 4 土壤有机质 g/kg 5 碱解氮 mg/kg 6 有效磷 mg/kg 7 速效钾 mg/kg 8 土壤铅 mg/kg 9 土壤镉 mg/kg 10 土壤汞 mg/kg 11 土壤砷 mg/kg 12 土壤铬 mg/kg 13 离污染点源最近距离 m DB43/T 876.92015 10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管护记录档案格式 序号 管护时间 管护对象 位置 日常维护或工程修复等内容、方式 1 2 3 4 5 6 7 8 重大工程修复方案、土壤质量维护方案应作为本档案附件同时归档。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