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080.99 B 11 备案号 : 41889-2014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1083 2014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 Rules for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2014 - 03 26发布 2014 - 07-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083 2014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流程 . 2 5 资料搜集 . 2 6 资料整理 . 2 7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2 8 确定评价单元 . 3 9
2、规划布点 . 3 10 野外调查与采样 3 11 分析测试 4 12 建立评价数据库 4 13 确定单项指标限值、评分及权重 5 14 综合指数计算与等级划定 6 15 等级验证 7 16 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7 17 成果制作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耕地地力评价流程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采样点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调查表及填表说明 9 DB11/T 1083 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标准 由北京市 农业 局提出并归 口。 本标准 由北京市 农业 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 起草 单位:北京市土肥工 作站 、中 国农业
3、大学。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赵永志 、 贾小红、 王胜涛 、 金强、 张世 文、 梁金凤 、文 方芳、 曲明 山、 李旭军 、 李昌伟。DB11/T 1083 2014 1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耕地地力评价 方法 和流程 。 本标准 适用 于耕地地力评价 ,园 地地力评价 也可参 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 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 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 适用 于本文件。 NY/T 309 全国耕地 类型区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88
4、9 土壤速效 钾和缓 效 钾含量 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 检测 第6部 分:土壤有 机质 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 检测 第7部 分:土壤有效 磷的 测定 NY/T 16342008 耕地地力调查与 质量 评价 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 3.1 耕地地力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在当前 管理 水平 下,由土壤 本 身特 性、 自然条 件和基 础设 施水平 等要 素综合 构成的 耕地生产能力。 3.2 有效土层厚度 active soil depth 作 物根 系的 活动层 ,一般为坚硬 基岩或障碍层次
5、以上 的土 层厚度 。 3.3 质地构型 texture profile form 1米 土体 内不 同质 地土 层的排 列组 合形式 。 3.4 灌溉保证率 guarantee of irrigation 灌溉工 程在长 期运 行中, 灌溉用 水得到充 分满足 的年 数 占总年 数的 百分 比。 3.5 排涝能力 drainage capability DB11/T 1083 2014 2 排涝骨干 工程( 干 、支渠)和 田间 工程( 斗 、农 渠 )按 多年一遇 的暴雨 不致 成灾 的要 求能达到 的标 准。 4 评价流程 搜集和数 字化 整理 必要的 图件和文本数据资料 , 形 成土壤
6、 资源 基础图 件和 信息; 确定耕地地力评价 指标体系 ;在构 建评价单元基础上 , 科 学规划布点、野外调查采样、 室内 测试分析 , 获取 与评价相关的 指标数据和生产 管理 信息 ,并 与评价单元 挂接, 建成完 整 的评价单元数据库; 专家讨论 确定 各项 参评指 标阈值、评语和权重 ; 计算综合分值 , 初步 划定地力等级 并实 地验证 , 确定地力等级 ; 制作评价成果图 件 ,编写 评价 报告 。评价流程 图 参见 附录 A。 5 资料搜集 5.1 图件资料 搜集评价 区域 土壤 普查成果 图 、 最新土 地利 用现状 图、 行 政区 划图 、农 田水 利分区 图、地 形图及主
7、 要 交通 、水 系等 其他 相关图 件 。 5.2 文本与数据资料 评价区 域土壤 普查成果 报告 及数据资料、基本农 田 保护区 划定 统计资料 ; 历 年监测、调查 土壤 养分 资料、 植株 检测资料; 近三 年 种植面积 、 粮食 单产、 总 产统 计资料等 ;水 土 保持、生 态环境 建设、 水 利 区划资料 ;土壤 典型 剖面 照片、 对应 景观 照片 ;历 年肥料 投入情况等 。 6 资料整理 纸 质图件采用图件扫描矢 量化或手扶数字化。 矢量化图和栅格图的存贮 方 式 分 别 为 ESRI的 shapefiles格式 和ESRI Grid的格 式。图层 投影 方 式为 高斯-
8、克吕格投影 ,3度 带;坐 标系为 西安80 坐标 系 ; 高程系 统采用 1956年 黄海高 程基准 。 与耕地地力评价 相关 的各 类纸 质调查测试数据计算 机 分 类 输 入 整理, 存放 在数据库 中。 7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7.1 指标选择的原则 主导性 原则: 选择 对耕地地力水平 起主 导作用 的因 素作为 评价 因素 。 差异性 原则: 选择 的指标 反映出 耕地地力 不同 等级 之间差异 性和等级 内部 的相 对 一致 性。 稳 定性 原则: 选取 的指标 在时间 序列 上具 有相 对的 稳定性 。 综合性 原则: 综合 考虑影响 耕地地力 的各种因 素,包括地 形地 貌、
9、土壤 养分、 土壤 管理等 。 定 量 和定性 相结 合原 则: 选择的 指标 应易 于量化 ,对于难 以量化 的指标 ,应 能给予 分级定性描述。 可 操 作性 原则: 建立 的评价指标体系 尽可 能简 明, 选取的 指标 充分 考虑 了各 指标资料 获取 的可行性 与 可 利用性 ,既 要保 证评价成果 的质量 又要 保证 可操 作性 强。 7.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DB11/T 1083 2014 3 依 据 7.1的原 则,经 专家讨论 可 从 NY/T 16342008 附录 E耕地地力评价因 子总集 中选取 指标, 按照 层次分析 法要 求构 建耕地地力指标体系 。表1 给出了北
10、京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特定情况 下, 亦 可根据 需要对 指标体系 进行适当 调整 。 表1 北京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A(目标层) B (准则层) C(指标层) 耕 地 地 力 剖面性状 B1 有效土层厚度 C1 质 地 构 型 C2 土壤管理 B2 灌溉保证率 C3 排涝能力 C4 立地条件 B3 高 程 C5 坡 度 C6 坡向 C7 理 化 性 状 B4 质 地 C8 有 机质 C9 土壤养分 B5 有效磷 C10 速效钾 C11 8 确定评价单元 将 最新的土 地利 用现状 图与 对应区 域土壤 图叠加 形成 的 图斑 作为 耕地地力评价单元 , 在 调查数据密 集 的
11、情况 下,也可 以直 接使 用 土地 利用 现状 图地 块图 斑 作为 评价单元 。 9 规划布点 9.1 布设原则 布点应 考虑 地形 地貌 、 土壤类型 与分布、 肥力 高低 、作 物 种 类 和 管 理 水平 等, 同 时要 兼顾空 间 分布 的 均匀 性。 蔬菜 地还 要考虑 设 施类型 、蔬菜 种类 、种植年 限等 。 9.2 确定样点数量及位置 基于评价单元 图, 综合 考虑 地 形地 貌、 土壤类型 、作 物 种植 类型 等因 素, 根据调查 精度 确定调查与 采样点数 量及 位置 。 运 用地理 信息 系统 软件 将统 一编 号的采样点标 绘在 评价单元 图上 , 形 成调查点
12、 位图 , 同时提 取图 件基 础信息 编制调查表 格, 为野外调查 提供信息支 持。 布设 密度 原则上 要求 大田 每666700m 2 ( 1000亩)、 蔬菜 地每 333350m 2 (500 亩) 666700m 2 ( 1000亩)布 设一 个样点 。 调查点与采样点 的位 置 必 须 一一 对应。 在土壤类型 及地 形条 件复杂 的区 域, 在 优势 农作 物或 经济 作物 种植 区适 当加 大 取 样点密 度 。 10 野外调查与采样 10.1 野外调查 DB11/T 1083 2014 4 调查采样点基本情况 ,包括 定 位信息 、立地 条件、 土壤剖面 性状 、农 田设
13、施、 灌溉水源 等, 同 时调 查采样点 所属 农户 调查耕作 管 理、 施肥 水平 、产 量水平、 种植 制度 、 灌溉 等农业生产情况 。 详 见附录B。 10.2 野外采样 10.2.1 采样时间 在 作 物收 获后 或播 种施肥 前采集 ,一般在 秋后 。设 施蔬菜 在晾棚 期采集 。 10.2.2 采样工具 GPS定 位仪 、不 锈钢 土钻 、 或铁锨 与木铲 或竹铲 。 10.2.3 分 样点布设方 法 在 已 确定 的 田块 中, 以 GPS仪定位 点为中 心, 向四周辐射确定 多 个分样点 , 每个混合 土壤样 不少于 15个以上 分样点 , 每个 分样点的 采土 部位 、 深
14、 度、重 量 要 求一致 。 采集 蔬菜 地土壤 混合样 品时, 一个混 合 土壤 样应 在同一 具有 代表性的 蔬菜 地或设 施类型 里采集 。 采样 时应 避开沟 渠、 林 带、 田埂 、 路旁、 微 地 形 高低 不 平地 段。 根 据采样地 块的形 状和 大小, 确定适 当的分样点布点方法,长 方形地 块采用 “S” 法,近 似正 方形 地块 采用 “X” 法或 棋盘 形布点 法。 10.2.4 采样方 法 采集的 各样点 土壤要 用手 掰碎, 挑出 根系、 秸秆、 石 块、 虫 体等 杂物, 充分 混匀后 , 四分 法留 取 1.5kg 装入样 品袋 。 用 铅笔 填写 两张标 签,
15、土 袋 内 外 各具 。 标签 主要 内容 为: 野外 编号 ( 要与调查表编号相一 致 )、采样 深度 、采样地点、采样 时间 、采样 人等 。 10.2.5 采样深 度 采样按 0cm20cm ,或0cm 20cm 和20cm 40cm分层采集。 11 分析测试 11.1 测试内容 土壤有 机质 、有效 磷、 速效 钾 。 11.2 测试方 法 11.2.1 土 壤 有机 质的 测定 按 NY/T 1121.6 规定 的方法 测定 。 11.2.2 土 壤 有效 磷的 测定 按 NY/T 1121.7规定 的方法测定。 11.2.3 土 壤速 效钾 的测 定 按NY/T 889 规定 的方
16、法 测定 。 12 建立评价数据 库 DB11/T 1083 2014 5 将 调查、 处理、分析数据录入评价单元 属性 的数据库 中, 形成 完整、准确 可靠 的 耕地地力评价单元 数据库 。 13 确定单 项指标 限值、 评分 及权重 13.1 指标限值 与评 分 采用NY/T 16342008附录F 特 尔斐 法,或NY/T 1634 2008附录 H隶属 函 数法给出各 评价指标的 隶属 度。表2 给出了北京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的限值与评分 。 在特 定情况 下, 亦 可根 据 需要对指标限值和评 分 进 行适 当调整 。 表2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限值 与评 分 A B C 量
17、纲 指标限值 a 与评分 耕 地 地 力 剖 面 性 状 有效土层厚度 bcm 100 100 80 80 60 60 30 30 分值 100 80 60 40 质 地 构 型 c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土 壤 管 理 灌溉保证率 d 充分满足 基本满足 一般满足 无灌溉条件 分值 100 70 40 10 排涝能力 e 强 中 弱 分值 100 70 30 立 地 条 件 高程 m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坡 度 f 3 3 5 5 8 8 15 15 分值 100
18、80 60 40 20 坡向 135 225 90 135或 225 270 45 90或 270 315 315 360或 045 分值 100 70 40 10 理 化 性 状 质地 g 中壤或重壤 轻壤 砂壤 黏土或砂土 砾质土 分值 100 80 60 40 有 机质 g/kg 30.0 30.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土 壤 养 分 有效磷 mg/kg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速效钾 mg/kg 180 180 12
19、0 120 100 100 80 8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a 各 指标数值分级 区 间的 分 界点包 含关系 均为 下(限) 含上 (限)不含 ,例如 有 机质含量 区 间“ 20.0 15.0”表 示 “ 大于或等于 15.0, 且 小于 20的区间值” ,其他 类同。 b 当有效土层厚度小于 30cm时 ,不 再 进 行 14.1步 骤 计算,评价地 块 的 综合分值直接取值为 10 c 见表 3 。 DB11/T 1083 2014 6 表 2 (续 ) d 一般旱涝保收田的灌溉保证率在 75 以上。 亦可根据降水不 足时的有效补充程度, 分为充分满足 (可 随时灌溉
20、)、基本满足 (在关键 时期可保证灌溉)、 一般满足 ( 大旱之年不能保证灌溉)和 无 灌溉条 件等四种情况。 e 可根据当地的暴雨情况提出具体指标。如抗 10年一遇、抗 5年10 年一遇、抗 5年一遇等。也可 分为强、中、弱三级。 f 当评价地块坡度小于 3度时,则坡向评分值取值 100;当坡 度大于 25度 时 ,不再进行 14.1步 骤 计 算 , 评价地块的综合分值直接取值为 10。 g 当质地为砾质土时,不再进行 14.1步 骤 计算,评价地块的综合分值直接取值为 10。 表 3 北京市土 壤质地构型指标 分级 1级 黏身轻壤、黏底轻壤、均质中壤、黏身中壤、黏底中壤、均质重壤、均质轻
21、壤 2级 夹砂重壤、砂身重壤、砂底重壤 3级 夹砂轻壤、夹黏轻壤、砂身轻壤、砂底轻壤、夹砂中壤、砂身中壤、砂底中壤 4级 均质砂壤、夹黏砂壤、壤身砂壤、壤底砂壤、黏底砂壤 5级 黏底砂土、均质砂土、均质砾土 13.2 指标权重 采用NY/T 1634 2008 附录F 特 尔斐 法和 NY/T 1634 2008附录 G层次 分析 法相 结合 的方法 确定 各评价 因子权重 。 表4 给出了北京市 耕地地力各 评价指标权重 。 在特 定情况 下, 亦 可根 据 需要对指标限值和评 分 进 行适 当调整 。 表4 北京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权重 A(目标层) B (准则层) C(指标层) 指标权重
22、 耕 地 地 力 剖面性状 B1 有效土层厚度 C1 0.151 质 地 构 型 C2 0.137 土壤管理 B2 灌溉保证率 C3 0.213 排涝能力 C4 0.043 立地条件 B3 高 程 C5 0.083 坡 度 C6 0.043 坡向 C7 0.067 理 化 性 状 B4 质 地 C8 0.091 有 机质 C9 0.102 土壤养分 B5 有效磷 C10 0.032 速效钾 C11 0.038 14 综合指数 计算 与等级 划定 14.1 计算综合 指数 采用累 加法 计算 每个 评价单元的 综合地力指数 。计算 结 果四 舍五 入取 整数 。 IFI =( Fi Ci) (1
23、) DB11/T 1083 2014 7 式 中: IFI 耕地地力综合指数( 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 ; Fi 第 i个评价指标 的评分; Ci 第i 个评价指标 的权重。 14.2 划定地力 等级 根 据地力综合指数分布, 采用累 积频率 曲线 法确定分级方 案,划分地力等级 。表5给出了北京市耕 地地力等 别。 在特 定情况 下,亦 可根 据需 要对 综合指数进 行适 当调整确定地力等别 。 表5 耕地地力评价 等级 划定 综合指数 等别 85 高 75 84 较 高 65 74 中 53 64 较 低 53 低 15 等级验 证 由区县熟悉地力情况 的
24、专家 , 抽取 10%的评价单元 , 将其评价 结 果与 该评价单元 所 在区 域三 年实 际 产量进 行比 对,必要 时进 行实地调查 ,验证评价 结果与地 块实 际情况 的吻 合度 。 16 归入全国 耕地地力 等级 体系 依 据 NY/T 309, 归纳 整理 各 级耕地地力 要素 主要 指标 , 形 成与 粮食生产 能力 相对应的 地力等级 ,并 将 各 级耕地地力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 17 成果制作 编 绘 生成耕地地力调查点 位图、地力等级分布 图及 各单项评价指标 的专 题图 件。 制作 图件 应覆盖整 个 辖 区,不 得丢漏 。图内 要素应包括 评价单元 图斑 、线状
25、地物 、注 记等 。图 外要素 须包括 图名 、图例、 坐 标系及 高程系说明、 比例尺、制 图单 位全 称、制 图时间 等。 撰写耕地地力评价 技术 报告 和评价成果 报告 , 关 键图 件、评价指标 统计分析表 格 应作 为报告 附表部 分 打印装订 成册 。其中, 涉及耕地 面积 的数据 应统 一校正 到当 地政 府公 布的 耕地面积 。 DB11/T 1083 2014 8 A A 附 录 A ( 资料性 附录) 耕地地力评价流程 资料搜集 确定评价单元 构 建评价指标体系 数 字 标准 化整理 建立评价数据库 确定单指标权重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 划定地力等级 归入国家地力等级 等级
26、验证 图 件、 报告 获得基础图 件信息 野外调查 分析测试 规划布点 成果制作 确定单指标评价评语 累 计 频率 曲线 法 特 尔斐 法 层次分析 法 特 尔斐 法 隶属函 数法 土 地利 用现状 图 土壤图 矢量化图 件 数 字化信息 图件资料 文本与数据资料 实 地调 研 NY/T 309 累加法 属性提 取赋值 市 级专家 组确定 图 A.1 耕地地力评价流程图 DB11/T 1083 2014 9 B B 附 录 B ( 规范性 附录) 采样点 基本 情况 和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及 填表 说明 表B.1 给出了 采样点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调查表 。 表B.1 采样点 基本 情况 和
27、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 统 一 编 号 所 属 行 政 区 名称 区 (县) 镇 ( 乡 ) 村 组 野外编号 户主姓名 采样地块 名称 地块面积 (单位:667m 2 ) 种植作物 联系方式 经纬度 (度) 采样深度(cm) 立 地 条 件 地 形 部 位 剖 面 性 状 质 地 构 型 灌 排 情 况 灌溉保 证率 灌溉方式 海拔 耕层厚度 灌溉水源 方 式 灌溉次数 坡度 耕层质地 田间输水 方 式 年灌水量(m 3 ) 坡向 排涝能力 土 壤 管 理 种植 制度 肥 料 投 入 情 况 肥 料 种 类 有 机 肥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复 合(混) 肥 其 他 设施 类型 肥料名称 耕
28、 翻 方 式 含 量 ( %) N 耕 翻 次 数 P2O5 耕 翻 深 度 K2O 秸 秆 还 田 种 类 用 量 ( kg/667m 2 ) 方 法 价 格 (元/ 667m 2 ) 数 量 产 量 第一茬作物 第二茬作物 第 三 茬 作 物 产 量 Kg/667m 2产 量 Kg/667m 2产 量 Kg/667m 2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DB11/T 1083 2014 10 B.1 基本项 目 B.1.1 统一编 号 由14位 数字 组成 , 分 为四段 , 第一 段6 位数 字, 表示县 及 县以上 的行 政区 划;第 二 段 3位 数 字 , 表 示 乡 、 镇 或
29、街道办事处 ;第 三 段 3位 数 字 , 表 示居 民委员会或 村民委员会 ;第 四段 2位数 字, 表示 采样 顺序 号 : 第一段使 用GB/T 2260 所规定 的 标准 代码 ,并 根据 行政 区 划变 动情况采用 该标准 的最新版 本。 第二段 按照GB/T 10114 和国 家统 计局发 布的其 他 相关 规定 编写,其中 第一位 为类别 标识, 以“0 ” 表示街道办事处, “ 1” 表 示镇, “2、 3” 表示乡 , “4 、 5” 表 示政 企合 一的 单位 ( 如 农、 林、 牧场 等) ; 第 二 、三 位数 字为 该单 位在 该 类别 中的 顺序 号。 具体 编 码
30、方法 如下: a) 街道的 代码 ,应 在本 县( 市、区 )范围 内, 从001 到 099由小 到大 顺序编写 ; b) 镇 的 代 码 ,应 在 本 县( 市 、 区 )范围 内, 从100 至 199由小 到 大顺 序编写 , 县政 府 所在地 的镇 ( 城 关镇) 编码 一律 用“ 100” ,其余 的镇 从101 开始顺 序编写; c) 乡 的 代 码 ,应 在本 县( 市、 区 )范围 内, 从200 至 399顺 序编写 ; d) 对于政 企合 一单 位, 如坐 落在乡 、 镇 地域 内在 行政 管理上相 对独 立的 农场 、 林 场 和牧场 等 ,可 以 作 为 所 在 县
31、的 一 个 区 划单 位, 分配 相当 于乡 (镇 、 街道 ) 一 级的 代码 , 这些 单 位的 地址代码 在 400599 范围 内取 值。 第三段 为村 民委员会 和居 民委员会 的地 址代 码, 用3位 顺 序码 表示 ,具 体编 码方法如 下: a) 居 民委员会 的地 址代 码从 001199 由小 到大 顺序编写; b) 村 民委员会 的地 址代 码从 200399 由小 到大 顺序编写。 第 二 段、 第三 段代 码应 以当 地 统计 局编 制上 报的行 政区划 代码 库为 准,并 采用 当 地行 政区 域变动后 经 过 调整 的最新 代码 。 第四段代 码以在 所属 居民委
32、员会 或村 民委员会 范围 内的采样 顺序 ,从 01至99 由小到 大顺 序编写 。 B.1.2 野外编 号 编号方法由 各地 根据 实际 情况自 行规定 。野外 编号 主要标 注于 外业 工作 底图或 各 类样 品的 标签上, 并 与采样点的 调查表 格 相对应。 编制时 应本 着便于 记忆的 原则, 采用 邮政编 码+取样 顺序 号、调查队分 组 号 +取 样顺 序号 、取 样日期 ( 月、 日) +顺 序号 等方法,并注 意所 编号 码在 本地 区的 唯一 性。 B.1.3 所属行政区名称 采用民 政部 门认 可的 正式 名称,不 能填 写简 称或 俗称 。 B.1.4 采样地 块名称
33、 指 当 地群众 对样点 所在 地块 的 通俗 称呼 或所 在地 块的方位。 B.1.5 经纬度 由GPS 仪进 行测定 ,计 量单位 选择 十进 制度 ,小 数点 后保留 5位小 数。 B.1.6 地 块面积 指调查农 户取 样点 所在 地块 的 面积 ,精 确到 66.7m 2 。 DB11/T 1083 2014 11 B.1.7 采样深 度 按实际 情况 ,取 几层 填写 几层, 用“ ,” 相隔 ,单 位 统一为 厘米 。如 :0cm 20cm,20cm 40cm。 B.2 立地条 件调查 项目 B.2.1 地 形部 位 指中小 地貌 单元 。 如 河流及 河谷冲 积平 原要区 分出
34、 河床、 河漫滩 、 一级 阶地、 二级阶 地、 高阶 地等 ; 山麓平 原要区 分出 坡积 裾、 洪积 锥、 洪 积扇 ( 上、 中 、 下)、 扇 间 洼 地、 扇缘洼地等; 低山 丘陵与漫岗 要区分 为丘 ( 岗 ) 顶 部、 丘 ( 岗 ) 坡 面、 丘 (岗 ) 坡麓 、 丘 ( 岗) 间洼 地等 ;平 原 河网圩 田要区分为易 涝田、 渍害 田、 良水田 等; 丘陵冲垄稻 田按 宽冲 、窄冲, 纵向 分冲头 、冲 中部 、 冲尾 ,横 向分 冲、塝、 岗 田 等;岩 溶 地 貌 要区 分为 石 芽地、 坡麓 、 峰丛洼 地、 溶蚀谷 地、 岩溶盆 地( 平 原 )等 。各 地 应
35、结 合 当 地 实 际 进 行 筛 选 ,并 使描述 更 加具 体。 B.2.2 海拔 由GPS 仪进 行测定 。 B.2.3 坡 度 填样点 所在 地块 的整体 坡度 , 计 至小 数点 后一 位。 具体数值 可以在 地形图上 进行 量 算; 有 条件 的也 可 通 过测 坡仪 实地测定 。 B.2.4 坡向 按地表 坡面 所对的方 向分 为E ( 东 )、 S( 南 )、 W( 西 )、 N( 北 )、 SE( 东南 )、 SW(西 南)、 NW ( 西 北)、 NE( 东北 )等 。坡度 3 时 填平 地。 B.3 剖面性 状调查 项目 B.3.1 质地构型 按 1m土 体内 不同质 地
36、土 层的 排 列组 合形式 来填 写。要注意 反映 特异 层次 的厚度 及 出现 位置 。可参照 表 3填写 。 B.3.2 耕层厚度 实 际 测量 确定 ,单 位统 一为 厘 米, 取整数 位。 B.3.3 耕层质地 采用卡庆 斯基分 类制 ,分 为砂土 (松 砂土 、紧 砂土 )、砂 壤、 轻壤 、中壤 、重 壤 、粘 土( 轻粘土、 中 粘 土、重 粘土 )等 。 B.4 灌排情况 调查 项目 B.4.1 灌溉保证率 指预期 灌溉 用水量在多年灌溉中 能够 得到充 分满足 的年数 的出 现机 率。 一般 旱 涝保收 田的 灌溉 保 证 率在75 以上 。 DB11/T 1083 2014
37、 12 B.4.2 灌溉水源类 型 按不同灌溉水源 ( 河流、 湖泊 、 水 库、 深层 地下 水、 浅层 地下 水、 污 水、 泉水 、 旱 井等) 的利 用程 度 依 次填 写,有 几种 填几 种。 B.4.3 田间输水 方式 分 为渠 道和 管道两 大类,其中渠 道又 可根 据是 否采用 防渗 技术 细分 为土 渠 、 防渗渠 道等 。 同一 块地 灌溉水源 和田 面输 水方 式可 能 有多 种,应 全部 填写 。 B.4.4 灌溉方 式 分为漫 (畦 )灌 、沟 灌、 间歇灌 (波涌 灌)、 膜上灌 、 坐水 种、 喷灌 、微 灌等 。有 几种写 几种 。 B.4.5 灌溉次数 上一年
38、度内灌溉 的总次 数。 B.4.6 年 灌 水量 上一年度内 每667m 2 灌溉 的 总水量 ,取 整数 位。 B.4.7 排涝能力 指 排涝骨干 工程( 干 、支渠 )和 田间 工程( 斗 、农 渠 )按 多年一遇 的暴雨 不致 成 灾的要 求能达到 的 标准。 如抗 10年一遇 、抗 5年10 年一遇 、抗 5年一遇等 。也可 填强 、中 、弱 等。 B.5 土壤管 理情况 B.5.1 种植制 度 填种植 作物 和熟 制, 分为一年一 熟、 二年 三熟 、 一年 二熟 、 二 年五熟 、 一年 三熟、 一年 四熟 等。 如 : 小麦玉 米, 一年 二熟 。 B.5.2 设施类 型 包括日
39、 光温 室、 塑料 大棚 、露天 菜地 三种 类型。 B.5.3 耕 翻 方式 采样地 块上一年度内 耕翻 深度最 深的 一种 方式 , 如翻 耕、 深松 耕、 旋 耕、 耙 地、 耱 地、 中 耕等 。 采 用免耕 方式 时还 应注 明实施 年 限, 如免 耕3 年。 B.5.4 耕 翻 次数 采样地 块上一年度内 被耕 翻的次 数。 B.5.5 耕 翻深 度 采样地 块上一年度内 耕翻 的最大 深度 ,取 整数 位。 B.5.6 秸秆还田 DB11/T 1083 2014 13 种 类 填 麦 草 、 稻 草 、 玉 米 秆 、 棉 秆 等 ; 方法 填翻 压还 田 、 覆盖 还田 、 堆
40、沤 还田 、 过腹 还田 等; 数量 填 上一年度内 每667m 2 耕地的 总 还田量 。 还田 数量 可 依据还 田方法不 同按农产 品产量 和经济 系数 来推 算。 B.6 肥料投入情况 填采样地 块上一年度内投入的肥料 品种及其养分含量、平均每 667m 2 施用 量及相应价格 ,计至小数 点后一 位。 表中肥 料品 种较 多 ,可 根据 实际 情况 予以 添 加。有 机肥 种类 比较 多,可 填得 更为 具体 一 些 , 如:畜粪尿 (猪 、马 、羊 、牛等)、 人粪尿 、禽粪 (鸡、 鸭、 鸽、 鹅、 海鸟 等)、 厩肥 、堆 肥、 沤 肥 、 沼气肥 、 秸秆 肥 、 蚕 肥、 饼肥 (豆饼、 菜子 饼、 花生 饼、 棉子 饼、 茶 子饼 等)、 绿 肥 、海 肥 、城 镇 生 活 垃圾、 泥杂 肥、 腐植 酸类 等。 属 工厂 化生产 的商 品有 机 肥要 予以 注明 。有 机 无 机 复 合 肥中的有机质部分 在 此 处反映 ,并 予以 注明 。微肥 、叶 面肥 、微 生物 肥等填 在其 它一 栏。 B.7 作物产 量 填写采样调查地 块在一 个种植周 期内 ,各 茬作 物的 名称及产 量。 若收 获部 分为 鲜 重,应注 明。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