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B 65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DB13/T 940一2008枣园绿盲蜻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08-03-26发布2008-04-10实施河j匕省质a技术II/r督局 发布DB13/T 940-2008月Ii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沧州市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梦钗、郭小军、刘满光、张秀红、高运茹、姜奎年、武亚敬、姜玉松。DB13/T 940-2008枣园绿盲蜻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枣园绿盲蜻的综合防治技术。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枣树栽培地区绿盲蜻的防
2、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搭桥连接地面和树冠的桥接物(如下垂到地面的枝条、与树冠相接的地面植被、果园中支撑结果枝的支撑物等)。4绿盲蜻形态特征与生物学见附录Ao5为害状5.1发芽期此时主要以绿盲蜻幼龄若虫为害为主。受到危害的枣树发出的
3、芽表现为褶皱、失绿,上面呈现出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危害严重的发不出芽,造成发芽推迟甚至枣树枯死。5.2嫩叶生长期该时期仍以若虫为害为主。随着枣树的生长,叶片长大并逐渐展开,小黑点变成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被害严重时不能正常伸展,褶缩成一团,失绿枯萎。5.3花蕾期若虫和成虫均为害。主要刺吸蕾和蕾柄,受害部位颜色首先变黄,2-3 d后呈现出褐色或黑色,致使花蕾停止发育,4-5 d时花蕾脱落或枯死。5.4花期若虫和成虫均为害。花蕾期过后,枣花逐渐开放,绿盲蜻又转移为害枣花,主要刺吸为害花蕊、花瓣和花曹,受害部位1-2 d出现黄色或黄褐色,逐渐萎缩,4d左右花蕊、花瓣和花尊开始脱落,
4、最终只剩下花盘和花托。5.5幼果期若虫和成虫均为害。枣果形成后新鲜幼嫩,绿盲蜻又转移为害枣果,刺食枣果和果柄,受害部DB13/T 940-2008位2d左右颜色变黄,34 d变为褐色或黑色,枣果萎缩,紧接着小枣果开始大量脱落,随着枣果逐渐长大,受害枣果脱落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枣果受害部位症状依然明显,受害部位周围变黑,果肉组织僵硬,坏死畸形,有的向内凹陷,成“亚腰”形,有的向外隆起,形成小疤,裂开。5.6熟果期以成虫为害为主,枣果进人成熟期,此时少量绿盲蜻成虫返回枣树上,在枣果裂口处刺吸取食为害,致使裂口变黑,浆烂,甚至全果浆烂。但冬枣不裂口也危害。6防治原则6.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6.1.1减
5、少越冬基数剪除病残枝、夏剪剪口部位的小枝和蚌蝉产卵枝,此法最有效。6.2选择适宜时期进行防治应在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4月末)、第2代若虫孵化盛期(5月末)和第2代成虫集中羽化前(6月10日左右)这3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以后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具体发生情况,结合测报结果及时进行防治。该虫活动能力强,尤其是成虫飞翔能力强,故联防联治效果才佳。绿盲蜻昼伏夜出,怕光怕热,故施药时间以上午8时以前,下午4,-5时以后为宜。6.3安全合理用药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采用安全、高效的农药,严格执行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7防治方法7.1农业防治7.1.1选择间作植物忌用
6、绿豆、大豆、棉花和白菜等绿盲蜻的寄主植物作为枣园间作物。7.1.2剪除虫卵枝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的病残枝,尤其是夏剪剪口部位和蚌蝉产卵枝,减少绿盲蜻的越冬基数。7.1.3清除杂草5-6月份,及时铲除树下杂草和根蔡,切断落地绿盲蜻的食物来源。秋后或早春将果枣园周围及园内的杂草清除干净烧毁或积肥,可消灭部分越冬卵。如间作首蓓,收割要齐地割并清除田间残枝,即时埋人土中,能消灭一些卵和若虫。7.2物理防治7.2.1涂粘虫胶7.2.1.1防治时机根据不同害虫的活动规律进行防治。7.2.1.2使用方法使用粘虫胶在树干涂一个闭合胶环,胶环宽度一般为2 cm 3 cmo7.2.1.3注意事项7.2.1.3.1防止
7、将枯枝落叶和尘土等粘在胶环上。7.2.1.3.2防止搭桥。7.2.1.3.3胶环上粘满害虫时,必须及时清除胶环上的害虫,并涂新胶环。7.2.1.3.4如果树皮较粗糙、老皮裂缝较深时,需要将胶环部位的老皮刮除。7.2.2黑光灯诱杀利用绿盲蜻成虫具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诱杀。DB13/T 940-20087.3化学防治7.3.1发芽前防治枣树发芽前树体喷350Be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7.3.2枣树萌芽期选用10%高效氯氰菊醋乳油1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醋乳油3 000倍液,用药剂结合粘虫胶环防治效果较好。7.3.3枣树生长期做好虫情预测,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春季雨后5-10 d是虫
8、情调查的关键时期,应抓紧调查虫口密度,制定防治方案,抓住有利时机,在若虫孵化时喷药防治。用6%毗虫琳水剂2 000倍加4.5%高效氯氰菊酷乳油1 500倍液混合喷施或喷施20%杀灭菊酚乳油3 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10%毗虫琳水剂4 000倍。结合防治枣瘦蚊、枣粘虫、枣尺镬等害虫,于卵孵化期及成虫、若虫发生为害期,喷布澳氰菊酷2 000-3 000倍液喷药。7.3.4枣树展叶期早春越冬虫卵孵化后,抓住第一代低龄若虫期,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10%毗虫琳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2.5%嗅氰菊醋乳油3 000倍;20%杀灭菊酚乳油2 000倍,连喷23次,
9、间隔7一10 d,喷药一定要细致、周到,除喷洒被害部位外,枯枝、杂草及地面也要喷药,以消灭潜伏的绿育蜻。7.4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天敌对绿盲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注意保护利用,不应在天敌大发生时用药,或避免使用广谱性药剂。8药效调查8.1调查方法在标准地内按五点式抽样法抽取10-30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共抽取8个枣吊,统计枣吊上害虫数量。8.2效果检查防治前后分别调查虫口密度,结果记入附录B和附录C,根据防治前后调查的虫口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结果记人附录D0DB13/T 940-2008定义附录A(资料性附录)绿盲蜻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绿盲蜻Lygus lucorum Meyer-Du
10、r属半翅目盲蟒科,刺吸式口器,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果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幼果及裂果,并分泌一种毒素,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厂、尸一、_一 成虫 体卵圆形,长5 mm,宽2.2 mm,黄绿色或浅扩矛多之止形态特征迄绿色,密生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棕红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短于体长。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微突,黄绿色,中间具一浅纵纹。前翅基部革质,绿色,端部膜质,半透明,灰色。胸足3双,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m节3节,末端黑色。卵长1.2 mm,香蕉形,黄绿色,卵盖浅黄色,边缘无附属物。若虫共5龄,初孵若虫体桔黄色,复眼红色。3龄以后可见浅绿色翅
11、芽,5龄若虫鲜绿色,复眼灰色,触角淡黄色,末端渐浓。翅芽尖端深蓝色,达腹部第4节。:界育绪筑虫2 . =x生_、p1.产丁诱之殆斯茬内的越冬卯生物学分布与寄主天敌绿盲蟒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5代,以越冬卵在枣树病残枝的剪口、蚌蝉卵穴和多年生枣股处越冬。在病残枝上的越冬卵数约占调查总数的78%,多年生枣股处占22%若虫期平均第1代30 d,第2代16d,第3代12.5 d,第4代12d,第5代20 d。成虫寿命雌虫第1代44 d,第2代41d,第3代40 d,第4代56 d,第5代50 d。雄虫寿命与雌虫相似。春季当句平均气温高于I 0 0C,相对湿度60%以上,卵开始孵化,孵化期在3月下句至4月初
12、。4月下句到5月上句第1代成虫羽化,以后各代成虫羽化盛期为:第2代6月上旬、第3代7月中旬、第4代8月中旬、第5代9月下句。10月上旬开始产越冬卵,11月份后成虫陆续死亡。生一长季节绿盲蟒在嫩叶、叶柄、主脉、嫩茎、果实等组织内产卵,卵盖外露,卵散产,侮处2-3粒。枣树发芽时开始上树为害,5月上句第1代达到为害盛期,主要为害枣芽和嫩叶。第2代6月中句开始出现,严重为害花蕾和幼果。第3. 4, 5代分别于7月中句、8月中旬、9月中旬开始出现,成虫寿命3050天。进入9月上句,该虫又开始陆续迁回枣树,危害裂果和嫩叶,并产卵越冬。绿盲蛤成虫飞行能力很强,若虫爬行迅速,白天潜伏,清晨和夜晚到芽上取食为害
13、,稍受惊动迅速迁移。若虫和成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枣树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成虫喜阴湿,有趋光性,早晨和傍晚较活跃,飞翔能力强。成虫多于晚问羽化,雌雄比为1.2:1。羽化后I-2天开始交尾产卵,平均每雌虫产卵量为286粒,1-4代卵多产在枣树或附近作物的嫩芽里、枝条伤口处或幼嫩组织中。绿盲蛤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北、华北及中部地区到广东、广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东部沿海各省均有分布。寄主有枣、苹果、海棠、梨、山碴、葡萄、石榴、柿、桃、李、杏、樱桃、梅、黑荀、棉花、豆类、小麦、玉米、水稻、向日葵、甘蔗、芝麻、番茄、筒篙、马铃薯、胡萝卜、白菜、百蓓、田菩、桑、刺槐、祀柳、茶、木模、律草、艾篙、月
14、季等。目前发现绿盲蟒天敌有草蛤、小花蟒、姬猎蜷、黑卵蜂等。DB13/T 940-2008调查地点: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治前绿盲蜻虫口密度抽样调查记录表调查时间:果树品种:树龄:危害程度:调查人:株号合计平均12345.,t.,.,.百口.27282930合计平均标准差DB13/T 940-2008调查地点:附录C(规范性附录)防治后绿盲蜻虫口密度抽样调查记录表调查时间:果树品种:树龄:危害程度:调查人:株号合计平均西i2345.,.,.,.口.口.口.一“27282930合计平均标准差DB13/T 940-2008附录D(规范性附录)防治绿盲蜻效果调查统计表单位:调查统计人:统计时间:地点面积(hmZ)防治日寸间防治药剂用药量(m/667 m)防治前虫口数量防治后虫口数量虫口减退率(qo )Q一H、,nn、,、J=入IJU羚/Q注:J一虫口减退率洲李一防治前活虫数;H一防治后活虫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