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 65.020 .20 B 05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 1 3D B 1 3 / T 1 3 2 0 . 6 2 0 1 0中药材 种 子质量标 准 第 6 部分 : 黄 芪 2 0 1 0 - 1 1 - 1 5 发布 2 0 1 0 - 1 1 - 2 5 实施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13 / T 1320 .6 2010 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 G B / T 1.1 200 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 。 D B 13 / T 13 20 中药 材种 子 质量标 准 分 为 10 个部 分 : 第 1 部 分 : 紫苏 ; 第 2 部
2、分 : 菘蓝 ; 第 3 部 分 : 桔梗 ; 第 4 部 分 : 荆芥 ; 第 5 部 分 : 瞿麦 ; 第 6 部 分 : 黄芪 ; 第 7 部 分 : 射干 ; 第 8 部 分 : 牛膝 ; 第 9 部 分 : 白芷 ; 第 10 部分 : 防 风 。 本部分 为 D B 13 / T 13 20 的 第 6 部 分 。 本 部分 由河 北省 农林 科学 院提出 。 本 部分 起草 单位 : 河 北省 农林科 学院 经济 作物 研究 所 , 河 北省 种子 管理 总站 。 本 部分 主 要 起草 人 : 周巧 梅 、 谢 晓亮 、 张 志刚 、 张 保 起 、 王旗 、 田 伟 、 王彬
3、 颖 、 刘 铭 、温春秀 。 D B 13 / T 1320 .6 2010 1 中药材 种 子质量 标准 第 6 部分 : 黄 芪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 了 膜 荚黄 芪 ( A s t r aga l us m e m br ana ce us ( F i s ch.) B g e. ) 种子 质量 要求 、 检验方法 、 检 验规 则 。 本 部分 适用 于 膜 荚 黄 芪 种 子的生 产和 销售 。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 。 凡是 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注 日 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 文件 。 凡 是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4、 件 , 其最 新版 本 ( 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 ) 适用于 本 文 件 。 G B / T 3543 .2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 规 程扦 样 G B / T 3543 .3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净 度分 析 G B / T 35 43.4 农 作物 种子 检验规 程发 芽试 验 G B / T 3543 . 5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真 实性 和品 种纯 度鉴定 G B / T 3543 .6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水 分测 定 3 质量 要 求 黄芪 种 子质 量 应 符合 表 1 的 要求 。 表 1 项目 指标 纯度 ( ), 9 5 净度 ( ), 9 5 发
5、芽率 ( ), 4 0 水分 ( ), 1 0 4 检 验方 法 4 .1 扦样 4 .1.1 种 子批 的最 大重 量 为 1 000 kg 。 4 .1.2 送 验样 品的 最小 重 量为 3 0 0 g 。 4 .1.3 水 分测 定 试 样 最 小 重量为 50 g ; 净 度分 析试 样最小 重量 为 5 0 g ; 其他 种子计 数试 样最小重 量为 50 g 。 4 .1. 4 其 余部 分按 G B / T 3543.2 执行 。 D B 13 / T 1320 .6 2010 2 4 . 2 净度 分析 按 G B / T 35 43. 3 执 行 。 4 . 3 发芽 试验
6、 发芽床 采用 纸间 ( B P ), 置 床培养 温 度 25 , 初次 记 数天 数 4 d , 末 次记 数天 数 8 d , 其余部分 按 G B / T 3543 .4 执 行 。 4 . 4 真实 性和 品种 纯度 鉴 定 按 G B / T 35 43. 5 执 行 。 4 . 5 水分 测定 按 G B / T 35 43. 6 执 行 。 5 检 验规 则 以 种子 的上 述指 标为 质量检 验依 据 , 若其 中一 项达不 到指 标的 即为 不合 格种子 。 1 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 编制的主要依据 第 6 部分 : 黄 芪 黄芪是河 北省地 道 药材之一 , 为豆 科 多年
7、生草 本植物 膜 荚黄芪( A s t r a g a l u s m em b r a n a ce u s (F i s ch . ) B g e. ) 的干燥 根 , 味 甘 , 性 微 温 , 有补气升阳 、 固表 止 汗 、 利水 消肿 、 生 津养血等 功能 , 用 于气虚乏 力 、食少便溏 、 中气 下 陷 、 久泻 脱肛等 症 ( 国家药 典委员 会 , 2 0 1 0 ) 。 目前 , 我 国 未 对 药材 生产中所 用的黄 芪 种子 制定 统一的 标 准 , 生 产用种质量优劣 不等 , 种 子质量监 督和市 场 监督缺乏 判定依 据 , 种子 质量纠纷责任划 分与调 处
8、难度大 。 我们 通过 对各地黄 芪种子 的 实验调查 、 查阅国内外 有关文 献 资料和生 产实践 相 结合 制定 本标准 。 标 准编制的 主要依据如 下 : 1 、 种子真实性鉴定 采用 G B/ T 3 5 4 3 . 5 中 6 . 2 . 1 形态 鉴定 法 , 通过对 种子形 态 、 大小 、表面特征 和种子 颜 色的鉴定 能够比 较 准确地鉴 别物种 的 真伪 。 鉴别 依据如下 : 种子宽 卵 状肾形 , 略扁 , 长 2 . 4 3 . 4 m m , 宽 2 . 0 2 . 6 m m ,厚 1 . 1 1 . 5 m m , 表 面 棕色或灰 褐色 , 具 不规则的 黑
9、色斑 , 或黑褐 色而无斑 , 平滑 , 稍 有光泽 。 两侧面 常 微凹入 , 腹侧肾 形 凹入处具 一 白色中间裂 口的种 脐 , 种脊 不明显 ; 胚 弯曲 , 淡黄色 , 胚 根较粗大 , 子叶 2 枚 倒卵形 。 结论 : 本 标准 将 膜荚 黄芪 ( A s t r a g a l us m e m b r a n a ce u s (F i s ch. ) B g e. ) 种子的纯度 确 定为 不低于 9 5 % 。 2 、 种子净度分析 ( 1 ) 实验 材料 黄 芪 种子 材 料 2 0 份 , 其中 1 6 份 购于 各药 材 种子市场 , 4 份 来自于 药材 基地 ,
10、 现 保 存 于河 北省农林 科学院 药 用植物 研 究2 中心 “ 低 温 种质 资 源库 ” 中 。 ( 2 ) 实验 方法 先将样品 充分混 合 , 随机从中取 两份 试样 , 每份 1 5 g , 放 在天平上称重 , 精确到 0 . 0 1 g 。 然后 将废种 子 、 其它植 物种子 及 杂质与 黄 芪种子分离 , 分离 后 分别称重 , 计算 种 子的净度 。 两份 试 样平均值 的误差允许范 围为 5 % , 不超过 5 % 的 , 则其 平均值就 是该样 品 的 净度 ; 超过 5 % 的 , 则 称取 第 三份试样 测量 , 取 平均值作 为该样 的 净度 。 ( 3 )
11、实验 结果 通过对不 同来源 的 2 0 份种子 进行了 净 度分析 , 大部分 黄 芪种子的净度在 9 5 % 以上 。 结论 : 本 标准规定黄芪 种子的净度不低 于 9 5 % 。 图 1 黄芪种子净度调查 结果 3 、 种子含水量测定 ( 1 ) 实验 材料 黄 芪 种子 材 料 2 0 份 , 其中 1 6 份 购于 各药 材 种子市场 , 4 份 来自于 药材 基地 , 现 保 存 于河 北省农林 科学院 药 用植物 研 究中心 “ 低 温 种质 资 源库 ” 中 。 ( 2 ) 实验 方法 0.0 0%20. 00%40. 00%60. 00%80. 00%100 .00 %12
12、0 .0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样品 数 ( 份 )净度(%)3 先将样品 盒预先 烘 干 、 冷却 、 称 重 , 并 记下盒号 , 取得 黄 芪种子试样两份 , 每份 4 . 5 5 . 0 g , 将试样 放 入 预先烘 干和称 重 过的样品 盒内 , 再称 重 ( 精 确 至 0 . 0 0 1 g ) 。 使 烘箱 通电预热至 1 1 0 1 1 5 , 将样品摊平放 入烘箱 内 的上层 , 样 品盒距 温度计的 水银球约 2 . 5 cm 处 , 迅速关闭烘 箱门 , 使箱 温在 5 1 0 m i n 内回升至 1 0 3 时 开始 计算时间 ,烘
13、8 h 。 戴上手 套盖 好盒盖 ( 在 箱内加 盖 ) , 取出 后放入 干燥 器内冷却 至室温 , 约 3 0 4 5 m i n 后再称 重 。 ( 3 ) 实验 结果 通过对不 同来源 的 2 0 份黄芪 种子进 行 了水分测 定 , 黄 芪 种子的含水量集 中在 7 % 1 0 % 之间 。 结论 : 本标 准 将 黄芪种子的含 水量 确定为 不 高于 1 0 % 。 图 黄芪种子含水量调查 图 2 黄芪种子含水量调查 结果 4 、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 ) 实 验 材 料 黄芪 种子 来 自安国 药材 基地 , 现 保存 于河 北省农林科学院药 用植物 研 究中心 “ 低温
14、 种 质 资源库 ” 中 。 ( 2 ) 仪器设 备 智能人工 气候培 养 箱 ( Z RX 2 5 8 D ) 、 冰箱 、 培养黄 芪0 . 0 0 %1 . 0 0 %2 . 0 0 %3 . 0 0 %4 . 0 0 %5 . 0 0 %6 . 0 0 %7 . 0 0 %8 . 0 0 %9 . 0 0 %1 0 . 0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样 品 ( 份 )水分(%)4 皿 、 滤纸 。 ( 3 ) 实验 方法 发 芽 温 度分 别设 为 1 5 、 2 0 、 2 5 、
15、3 0 四 个 恒 温处 理 。 测定 采 用培养皿纸 床 , 4 次重 复 , 每重复 1 0 0 粒 。 发芽开始 后 , 每 天记录萌 发的正常幼 苗数直 至 无萌发种 子出现 为 止 , 根据 情况加 水 , 保持湿 润 ,再将不正 常幼苗 和 死种子拣 出并记 录 , 实验过程 中出现 的 严重霉烂 的种子随时 拣出并 加 以记录 。 发 芽标准 以 新鲜胚根 伸出超 过 种子长度 以上为发芽 , 发芽 率 的计算公 式如下 : 发芽率 = ( 发 芽种 子总数 / 供试 种子总 数 ) 1 0 0 % 。 ( 4 ) 实验 结果 不 同 温度 条件 对黄芪 种 子发 芽影 响较大
16、, 在 2 5 条 件下种 子 发芽率最高 , 为 4 1 % , 在 1 5 条件 下 , 种子发芽 率最低 , 为 2 7 % ; 不同温度条 件下对 黄 芪种子发 芽天数 的 影响不大 。 结论 : 黄芪 种子 的适宜发芽 温度为 2 5 。 图 3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芪种子的发芽动态 051 01 52 02 53 03 54 04 52 3 4 5 6 7 8 9 1 0发 芽 天 数 ( 天 )发芽率(%)1 5 2 0 2 5 3 0 5 表 1 温度对黄芪种子发芽的影响 温度 ( ) 发芽时间 ( 天 ) 发芽率 ( % ) 15 10 27 20 8 29 25 8 4 1 3
17、0 9 33 5 、 黄芪种子的发芽实验 ( 1 ) 实验材料 黄 芪 种子材 料 2 0 份 , 其中 1 6 份购于 各药 材种子市场 ; 4 份 采自于 药材 基地 , 基地 种子采 后晾干 , 经 简单风 选 ; 现保 存于河北省 农林科 学 院药用植 物研究 中 心 “ 低温 种质资 源 库 ” 中 。 种 子处理 : 根 据当前种 植习惯 , 黄芪种子 播种前 不 经任何处 理 ;本实验用 的黄芪 种 子也未经 处理 , 直 接用于发 芽试验 。 ( 2 ) 仪器设 备 智能人工 气候培 养 箱 ( Z RX 2 5 8 D ) 、 培养皿 、 滤纸 。 ( 3 ) 实验 方法 测
18、定采用 培养皿 纸 床 , 4 次重 复 , 每重 复 1 0 0 粒 , 发芽温 度 为 2 5 。发芽开始 后 , 每天 记录萌发 的正常 幼 苗数至第 8 天为 止 , 根据 情况加水 , 保 持湿润 , 再 将不正常 幼苗和 死 种子拣出 并记录 , 实验过程 中出现的严重 霉烂的 种 子随时拣 出并加 以 记录 。 发芽 标准以 新 鲜胚根伸 出超过种子 长度以 上 为发芽 , 发芽率 的 计算公式 如下 : 发芽率 = ( 8 天发芽 种子总数 / 供 试种子 总数 ) 1 0 0 % ( 4 ) 实验 结果 通过对 1 6 份来自 市 场和 4 份采自 基地的 药材种子 进行发
19、芽 试验 ,结果表明 , 采自 药 材基地的 黄芪种 子 发芽整齐 , 发芽 率 在 4 1 % 4 7 %6 之间 ; 市场 上种子 的发芽率 差别很 大 , 发芽率在 0 % 4 5 % 之间 , 其中发芽率大 于 4 0 % 的 种子占 2 5 % 。 根据 基地种子 发芽试 验 结果 , 参 照市场种子发 芽情况 , 本标准 将黄芪种子的发芽 率确定为不小于 4 0 % 。 表 2 不同来源黄芪种子的发芽情况 序 号 发芽率 ( % ) 序 号 发芽率 ( % ) 1 45 1 1 0 2 41 12 25 3 47 13 28 4 42 14 35 5 16 15 39 6 22 1
20、6 26 7 40 17 42 8 45 18 36 9 37 19 28 10 31 20 40 注 : 1 - 4 采 自药材基地 , 5 - 20 号来自药材种子市场 。 参 考文 献 : 1 陈 瑛 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9 : 23 6 2 G B 4404.1 2008 ,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 : 禾谷类 s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2010 年版 ( 一部 )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0 : 283 - 28 4 4 段 琦梅 , 梁宗 锁 , 慕 小 倩 , 等 黄芪 种子 萌 发 特 性 的 研 究 J 西 北 植 物学报 , 200 5 , 2 5 ( 6 ) : 1246 1249 5 张慧 , 张丽萍 , 周学刚 , 等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生长发育比较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 9 , 34 ( 12 ) : 1591 - 159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