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6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8522013 巴氏新小绥螨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ss rearing 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 2013 - 12 - 24发布 2014 - 01 - 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852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于丽辰、许长新、焦蕊、郝宝锋、贺丽敏。 DB13/T
2、 18522013 1 巴氏新小绥螨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人工繁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以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 (Troupeau)为替代食料进行巴氏新小绥螨的人工繁育。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巴氏新小绥螨 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 属蜱螨亚纲Acari,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是控制各种农林植物叶螨、蓟马等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捕食量大、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一种优秀的捕食螨。其特性特征见附录A。 2.2 椭圆食粉
3、螨 Aleuroglyphus ovatus (Troupeau) 属蜱螨亚纲Acari,粉螨科Acaridae,是常见的贮藏物螨类,以食物碎屑、腐败有机物及霉菌等为食。其特征见附录B。 2.3 饲养料 Culture medium 用于饲养椭圆食粉螨和提供巴氏新小绥螨栖息、活动、捕食和繁殖场所的基质,如麦麸、稻糠等粮食加工下脚料。 2.4 病螨 Sick mites 被病菌感染的螨,表现为爬行迟缓,体色变暗,腹部肠道白色、排泄孔粘有排泄物。 2.5 活动态螨 Active stages of mites 处于存活状态的幼螨、若螨和成螨。 2.6 肉食螨 Cheyletidae 生活在贮藏物、
4、枯枝落叶和动物巢穴中,以螨类和幼小昆虫等为食,是捕食螨生产中最重要的污染螨类。其特征见附录C。 DB13/T 18522013 2 3 人工繁育条件要求 3.1 场地选择 应选择在巴氏新小绥螨有大量应用前景的地区,水、电齐全,交通便利。厂房应为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性能的独立建筑,周围植物稀少或可严密隔离。 3.2 生产车间 3.2.1 组成 由椭圆食粉螨种螨室、椭圆食粉螨生产车间、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室、巴氏新小绥螨生产车间、消毒车间、质量检测室、包装车间、恒温冷藏库、原材料库组成。 3.2.2 分区 生产车间划分为A、B、C3个区,A区包括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室、巴氏新小绥螨生产车间,椭圆食粉螨种螨
5、室、椭圆食粉螨生产车间,其中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室及其生产车间,设置为A1区,椭圆食粉螨种螨室及其生产车间设为A2区,A1与A2区间隔5m以上,并加双层密封门隔离。B区包括消毒车间、质量检测室、包装车间。C区包括恒温冷藏库、原材料库,与B区相隔10m以上,并有密封门隔开。 3.3 配套设施与防污染系统 3.3.1 通风系统 在A区和B区安装新风通风设备(内置杀菌装置),通风口用300目纱网隔离。 3.3.2 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 在A区配置控温、控湿系统,使A区保持恒温、恒湿状态。 3.3.3 防污染系统 在A区建立防污系统和操作程序。 3.3.3.1 隔离水槽 车间内设置水槽,水槽高15cm、宽和
6、长都大于多层饲养架,将多层饲养架置于水槽内,槽内注满10%Nacl水溶液(或5%的洗涤液),15d置换1次。 3.3.3.2 饲养器隔离 饲养器盖需设有300目纱网通气孔,以避免肉食螨等有害螨虫进入饲养料。 3.3.3.3 生产车间消毒 每年饲养工作开始之前15d,用甲醛对车间进行熏蒸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并喷洒杀虫杀螨剂;生产过程中,间隔30d用300 mg600mg/kg的呋喃唑酮或300 mg400mg/kg氟哌酸对车间进行均匀喷雾,防止饲养的螨类出现病菌感染。 3.3.3.4 原材料消毒 饲养料存放在位于C区的原材料库中,在B区消毒后,方可进入A区。 DB13/T 18522013 3 3
7、.3.3.5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进入A区时要更换工作服,使用A区专用工作服。A区专用工作服经消毒后,储存于消毒柜中备用。 3.3.3.6 生产用水 全程使用无菌水。 4 巴氏新小绥螨生产 4.1 巴氏新小绥螨与椭圆食粉螨种源的准备 4.1.1 巴氏新小绥螨种螨 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原种可由植物上采集或从有生产能力的单位引进,室内继代培养,从中挑选体型大、活跃的作为种螨。 种螨的复壮需要在温室密闭条件下,饲养在温室植物上取食叶螨,进行复壮。 4.1.2 椭圆食粉螨种螨 椭圆食粉螨原种可从粮食下脚料中采集分离,或从相关单位引进,从中挑选出体型大、活跃的成螨做为种螨。 4.2 饲养料的选择与处理 4.2
8、.1 饲养料的选择 一般以无虫、无变质的新鲜麦麸为饲养料。 4.2.2 饲养料的处理 饲养料使用前放入高温蒸汽消毒柜中,堆放厚度为3cm5cm,在温度为90100的条件下消毒2h,消毒后的培养料应在隔离的情况下自然降温至室温再使用。 4.3 椭圆食粉螨的生产 4.3.1 接种 将椭圆食粉螨种螨接入处理好的饲养料中,种群密度不低于100头/g,装入饲养盒,饲养料厚度不超过10cm,移入粉螨生产车间。 4.3.2 饲养条件 生产车间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饲养10d30d后,待粉螨密度增加至约10000头/g后(检验方法见附录D),用于繁殖巴氏新小绥螨或再加入处理好的饲养料
9、扩繁。 4.4 巴氏新小绥螨的生产 4.4.1 接种 按每克饲养料(椭圆食粉螨密度在10000头/g以上),接入110头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后,移入巴氏新小绥螨生产车间。 DB13/T 18522013 4 4.4.2 饲养条件 生产车间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饲养10d(30)30d(20)后,待巴氏新小绥螨密度增加至约100头/g(检验方法见附录D),即达到成品螨标准。 4.5 贮存 巴氏新小绥螨成品螨应贮存于温度1520、相对湿度60%80%的恒温冷藏库中,可贮存7d20d。 DB13/T 18522013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巴氏新小绥螨成螨形态
10、特征 A.1 雌成螨 背板长355m375m,宽207m218m,光滑。背刚毛17对,小孔多对,Z4和Z5毛中等长度,具微刺,其余各毛长12m19m,腹肛板五边形,长大于宽,远宽余生殖板。肛前毛3对,肛前孔1对。受精囊颈带状。螯肢定趾45齿,钳齿毛1根,动趾1齿。气门沟伸至j1毛之间,足仅基跗节具巨毛1根。 A.2 雄成螨 亚侧毛r3与R1在背板上,腹肛板具网纹,肛前毛4对,导精趾T字形,气门沟伸至j1与z2毛之间。 DB13/T 18522013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椭圆食粉螨成螨形态特征 B.1 雄成螨 躯体长480m550m。螯肢和足红棕色至褐色。前足体背盾长方形,两
11、侧略凹,上有明显刻点。基节上毛叶状,有针状突起20余条。sci短,约为sce长的三分之一。后半体d1、d2、d3和hi都为短刚毛,与sci等长,d4和lp较长。sae、sai及2对后肛毛均为长刚毛,呈扇状排列。所有的刚毛均稍有栉齿,较短的刚毛有末端分叉,顶端可有部分扭曲。足短而粗。跗节、II的1细长,末端钝圆,与着生在同一凹洼上。跗节腹面端部有3个粗大的腹端刺:p+u、q+v和s。s位于中间;p+u和q+v位于s的两侧并在顶端成钩状。e为毛发状。跗节的1对吸盘着生于该节的中央。生殖褶及生殖感觉器淡棕色。阳茎的支架几乎是直的,后端稍有分叉。阳茎直管状。3对后肛毛几位于腹面同一水平上。 B.2 雌
12、成螨 躯体长580m670m。与雄螨相似。肛毛4对,其中a为长刚毛,超出躯体的后缘。2对后肛毛很长,几位于同一水平上。 DB13/T 18522013 7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肉食螨成螨形态特征 体长为200m1600m,体色淡白、淡黄至桔黄,少数淡褐色。颚体向前成一锥形突吻。须肢大而显著,有拇爪复合体,胫节爪发达,跗节小,有1或2根梳状毛,肢节扩大。螯肢基愈合成螯板(针鞘),动趾短针状。气门沟显著,拱形或“M”形。 DB13/T 18522013 8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检测方法 D.1 取样 随机抽取510个饲养盒,将饲养盒中的培养料分别混匀后各取出10g20g,再混匀。取5个样品,样品量为0.2g,用于镜检。 D.2 检测 将样品置于解剖镜下,放大1020倍,用毛笔挑动饲养料,记录检测对象活动态螨的数量。 D.3 计算方法 见式(D.1)。 5g2.05/g种群密度( 样品中活动态螨头数)头(D.1)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