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156.17KB ,
资源ID:367633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676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13 T 2073-2014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pdf)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13 T 2073-2014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pdf

1、ICS 07.060 A 47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0732014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 Prevention requir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attraction 2014 - 09 - 02发布 2014 - 10 - 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0732014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防御准备 3 5.1 设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 3 5.2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 3 5.3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与应急预案 3 5.4 普及气象灾害预防知识和抢险救援常识 3 5.5 开展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3 5.6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 4 5.6.1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播、报警设施 4 5.6.2 避险场所 4 5.6.3 雷电防护装置 4 5.7 标明应急撤离通道、路线 4 5.8 配备应急用品、工具 4 6 灾害预警 4 7 应急响应 5 8 灾后处置 5 参考文献 . 6 DB13/T 2073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

3、气象灾害防御中心、邯郸市气象台、秦皇岛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怀玉、张功文、周艳军、俞海洋、孙斌、陈笑娟、孙霞、郭丽丽。 DB13/T 20732014 1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 4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QX/T 5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 QX/T 5

4、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 QX/T 5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8部分:降水观测 QX/T 5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9部分:雪深与雪压观测 QX/T 6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景区 attraction;places of interests;scenic spot 以满足旅游者出游目的为主要功能(包括参观游览、审美体验、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并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GB/T 167662010,定义9.1

5、3.2 旅游者 visitor 到他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行,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其出游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GB/T 167662010,定义3.2 3.3 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暴雨、暴雪、雷电、高温、寒潮、大风和大雾等气象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3。 3.3.1 暴雨 torrential rain 24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或12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30毫米的雨。 DB13/T 20732014 2 QX/T 1162010,定义2.2 3.3.2 暴雪 snowstorm 24小时

6、降雪量(融化成水)大于等于10毫米,或12小时降雪量(融化成水)大于等于6毫米的雪。 DB13/T 20182014,定义3.2.3 3.3.3 雷电 thunder and lightning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注:雷电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DB13/T 20182014,定义3.2.5 3.3.4 高温 high temperature 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 的天气,会对农牧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的天气过程。 QX/T 1162010,定义2.8 3.3.5 寒潮 cold wave 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

7、,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 GB/T 219872008,定义3.1 3.3.6 大风 gale 平均风力大于6级(相当于平地10米高处的风速:10.8米每秒13.8米每秒)、阵风风力大于7级(相当于平地10米高处的风速:13.9米每秒17.1米每秒)的风。 注1:平均风力是指在给定时段内风力的平均值。 注2:大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DB13/T 20182014,定义3.2.13 3.3.7 大雾 heavy fog 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500米以下的天气现象。 QX/T 1162010,定义2.

8、12 3.4 防御准备 preparations for defence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景区内其他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害,预先开展的各种防范工作。 3.5 气象信息员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messenger 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机构中负责气象灾害监测,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活动,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上报气象灾情,反馈气象服务需求的人员。 4 基本要求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景区内其他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害,旅游景区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D

9、B13/T 20732014 3 5 防御准备 5.1 设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 旅游景区应设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由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气象信息员和安全保卫等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本景区的气象灾害普查、防御规划及应急预案编制、防御知识普及、气象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5.2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 旅游景区应对景区内与气象灾害有关的以下情况进行普查: a) 地理环境,景点分布及景区旅游者的容量和开放时间; b) 气象灾害易发生区域或地点; c) 历史上已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时间、区域或地点、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 d) 旅游宾馆(饭店)和医疗机构的分布及其服务能力。

10、 5.3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与应急预案 5.3.1 旅游景区应依据气象灾害普查的结果,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能够满足景区防御和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需要的规划。 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防御原则和目标; b) 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c) 防御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所必需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安排。 5.3.2 旅游景区应依据气象灾害普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编制的目的、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 b)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c) 预警信息的发布条件与发布; d) 应急的人员与物资准备; e)

11、应急响应的等级和相应措施; f) 灾情的报告; g) 灾后的防御工作总结与规划、预案的修订等。 5.4 普及气象灾害预防知识和抢险救援常识 旅游景区应对本单位职工开展有关的气象灾害预防知识、抢险救援应急常识宣传普及活动,对安排参加气象灾害应急抢险的救援人员开展相关的抢险技能培训,并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 旅游景区应对旅游者开展有关的气象灾害预防知识和避险、互救应急常识宣传。 5.5 开展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旅游景区应根据景区的地理特征和易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建设相关的气象要素观测设施,开展相应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开展气象灾害监测工作应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

12、构审查合格1)和在检定合格有效期的气象观测仪器。 1) 有关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格的气象观测仪器名录可通过DB13/T 20732014 4 气象观测仪器可根据当地的通信条件,选择具有相关气象要素观测功能的自动气象站或人工观测仪器。 开展暴雨、暴雪灾害监测的方法,仪器的安装、使用、维护应符合QX/T 45、QX/T 52和QX/T 53的规定。 开展高温、寒潮灾害监测的方法,仪器的安装、使用、维护应符合QX/T 45和QX/T 50的规定。 开展大风灾害监测的方法,仪器的安装、使用、维护应符合QX/T 45和QX/T 51的规定。 使用自动气象站对

13、有关气象灾害开展监测的方法,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应符合QX/T 45和QX/T 61的规定。 5.6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 5.6.1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播、报警设施 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设施,以确保旅游景区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以及有关部门或单位的通信畅通;建设包括广播、电子显示屏、固定电话等气象灾害信息传播设施,以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传播;设置固定报警电话,以满足报警或遇险人员求助的需要。 5.6.2 避险场所 旅游景区应在暴雨、暴雪、雷电、寒潮和大风等气象灾害多发地域,建设供旅游者使用的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并

14、设置明显标志。 5.6.3 雷电防护装置 旅游景区建设、安装在雷电灾害多发地域的建(构)筑物、设施,应安装符合国家有关雷电防护标准规定的雷电防护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测。 5.7 标明应急撤离通道、路线 旅游线路较为复杂的旅游景区,应显著标明应急安全撤离通道、路线,并保证其畅通。 5.8 配备应急用品、工具 旅游景区应根据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在有关场所配备必要的应急用品(如设置隔离区用的隔离桩、绳、带,救援用的急救包、救生衣、担架、急救绳索等)、工具(如铁锹、扫帚等),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随时能够正常使用。 6 灾害预警 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要认真研究所在

15、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景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天气变化趋势,深入分析、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当预测旅游景区未来可能发生相关气象灾害时,应及时通过有效途径或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隐患排查,安排参加气象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人员进入岗位,做好启动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向旅游者宣传预防和避免、减轻相关气象灾害损害的常识,公布咨询、求助电话和应急避险场所的具体地址、到达路径,以及应急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 中国气象局网站(http:/)的通知公告栏查询。 DB13/T 20732014 5 7 应急响应 气象灾害发生并达到景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旅游景区

16、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应及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同时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并根据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以及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或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采取相应的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h) 暂停有关设施运行; i) 设置气象灾害危及区,组织旅游者撤离该区域; j) 关闭部分景区,组织旅游者撤离该部分景区; k) 关闭全部景区,组织旅游者撤离景区。 当气象灾害对旅游景区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超出景区自身控制或抢险救援能力时,旅游景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应请求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或单位予以支援。 8 灾后处置 气象灾害结束后,旅游景区应对气象

17、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进行及时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认真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经验教训,制定维修、重建被损坏建(构)筑物、设施和恢复景区开放计划,修订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DB13/T 20732014 6 参 考 文 献 1GB/T 167662010 旅游业基础术语 2GB/T 219872008 寒潮等级 3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4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5DB13/T 20182014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18、对法.2007年8月30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10月3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年1月27日. 1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09年12月11日. 12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3年5月30日. 13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3年5月30日. 14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年12月6日. 15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0年9月15日. 16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2012年8月1日. 17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暴雪大风寒潮大雾高温灾害防御办法.2012年12月18日. 18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7年9月30日. 19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年1月19日.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