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3KB ,
资源ID:36780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678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人事管理学改版后重点复习总结.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人事管理学改版后重点复习总结.doc

1、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的含义 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事的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的管理活动。 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的结合)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是一门 实用性 较强的科学 交叉性 政治性 ) 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5 个 “必须” 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人 事管理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

2、一致绪 人事管理学的原则 适应需要任人唯贤竞争择优适才适用依法管理 人事管理学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协调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 人事管理学的特性 社会性利益的多极性管理的层次性 人事管理学的作用 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条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 1从联系上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科 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看做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2从区别上看,由于行

3、政管理学的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各种工作人员尽心管理的研究,因而认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尽管行政管理学对认识行政研究的原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企事业的人事管理,却不能取而代之。从这一点上说,人事管理学是独立于企 事业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之外的一门学科。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即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不能互相代替。 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1人事管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研究认

4、识管理问题,这意味着: a要把人是管理座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 b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他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 c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 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 荫芽阶段 :(夏至秦)禅让制、世袭制;成长阶段(秦 南北朝): 中央集权制 /选任制 /考核制 /俸禄制(察举制 /征避制 /九品中正制);成熟阶段(隋至清):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思想: 人治的思想任人唯贤取长避短的思想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经验 以法治吏合理的管理机制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缺陷 君权至上的人身依

5、附关系极为严重入仕的不正当竞争途径官吏选用的不平等政策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 起源于 19 世纪英国; 1853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西方文 官制度的共同特点 法治化政治中立政事分开职务常任功绩制成套的管理体制化,强调官纪官方和职业道德 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的成就及局限性 成就: 对科举制的超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发展;局限: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社会的动荡造成了制度的残缺和落后 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 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 2人事信息是实现人事管理的手段。 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人事信息工作要处理好的关系有: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

6、系;正反馈与反反馈的关系;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信息的关 系。 人事立法的意义或作用 :有利于保证干部队伍的高质量;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动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过程。 人事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立法权限的原则;效力分级的原则;程序合法的原则;体系完整的原则;稳定与适应的原则。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专家化。 第三章 品位分类的含义 主要以个人的资历条件(如学历和工作经历)和身份(家庭背景)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制度 品位分类的特点 建立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强调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职责划分简单官位和等级分离 品位分类 的产生与发展 源于奴隶制 ( 古

7、埃及 ); 品位分类制度典型国家 -英国 (君主立宪制) 职位分类的含义 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职位分类的特点 1 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不是人 2 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 3 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而是对各个职位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由此确定职位在职位分类中的的位置。 4职位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职位结构组织职能和职位工作的变化而 变化 5 职 分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人事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职位分类的优缺点:优点 因事设人避免

8、炼狱充数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的其人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订培训计划职责分明解决不必要的纠纷法规文件成套以工作决定报酬同工同酬为录用考核等管理提供依据。 缺店 :适用范围上不适用高级行政 /秘密职位 /临时职位 /通用性强的职位实施分类程序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重事不重人,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考核过于注重指标 职位: 是指由上级组织分配给人员的职务和责任; 职级 是指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 件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 职等 是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其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归纳所列之等。 职位的三要素: 职务职权责任 职位分类的起因 4 个需要:实行同工同酬

9、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有效考核适应专业分工的需要 职位分类的原则 系统原则 最低职位数量原则整分合原则能级原则 职位分类的功能 是现代人事管理的基础提供用人标准制订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基础和依据使考核奖惩有了科学合理的标准为培训提供合理的依据有利于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和工作效率提高有利于精简机构和合理定编 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退休制度 职位分类的步骤 职位调查 职位分析 职位评价 确立职位分类标准(职系说明书、职级规范、职等标准) 职位分级 职位分类的方法 职位调查 (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 );职位评价 (全部列等、分类法、因素比较、因素评分 ) 第四章 职务是 某一职位所负担的职责任务 ;即分内所

10、长之事物 级别是 职务或职位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层级即职务或职位的等级。 公务员职务特性: 职务具有机关职能的微观载体;具有独立性;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数量具有有限性 级别具有如下功能:级别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 统一标尺 2 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3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设计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时注意的原则: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级别体现激励功能;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职称制度历史沿革 从职务到学衔( 1949-1977) 从学衔到职务( 1977-1993) 从职务到资格( 1994-) 职称制度改革的思路 认清职称制度的三要素国家归国家、社会归社会、单位归单位

11、推进职称制度法制化 第五章 人事规划的含义: 广义:组织所有人事规划的总称;狭义:组织从战略目标出发,全面科学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 测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满足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 人事规划的作用 增强竞争的应对能力满足发展战略的要求指导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人事规划的原则 需求保障原则重点明确原则环境适应原则流动适度原则共同发展原则能力层序原则 人事规划的内容 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员工需要分析 人事规划的方法 需求预测 描述法现状规划法趋势预测回归预测计算机模拟; 供给预测 技术清单表人员核查员工替换马尔可夫模型预测 人事规划实施与控制

12、的步骤 确 定控制目标 制定控制标准 建立控制体系 衡量评价实施效果 采取调整措施 人事规划实施与控制的方法供需问题和措施 供求平衡供不应求:招聘、晋升、技能培训、返聘、延长劳动时间、激励、提高技术含量、拓宽工作范围。供过于求:解雇、限制雇佣、鼓励提前退休、减少工作时间等结构性失衡。 第六章录用与培训 录用决策涵义:是指通过甄选测试的应聘者进行的进一步甄选挑选,确定哪一位或那几位应聘者被最终录用的过程 人事培训指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系统的工作。 录用包括 员工的招募、 甄选及录用决策三方面的内容 录用的意义 满足组织的需要保证员工

13、队伍的稳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培训的意义 培训是 接受新挑战的有力武器工作复杂化的需要促进员工接受变革的手段增加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激励员工 录用的来源 内部招募提升调用内招; 外部招募广告学校人才中介机构推荐法 培训的需求分析 三要素: 基于 战略层 的需求 组织层员工层; 培训 的技术方法:绩效考核差距分析现场观察面谈征询资料分析问卷调查 . 培训的方法 讲授法研讨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示范法互动小组法 录用的程序 编制录用规划 制定录用策略 发布招募信息 招募测试和甄选 人员录用 录用评估 培训的方式 长期、中期、短期;脱产、不脱产; 内部、外部。 录用的评估主要指标:

14、 成本评估数量评估质量评估效率评估 培训的评估 包括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四个层次: 学员的 反应层 评估 -学习层 - -行为层 - -结果层 - 第七章人事变动和流动 公务员流动 : 是指在行政系统内外部与内部之间,依据法定程序和方法在一定时期内工作性质、地域、领域、职务在国内或国际之间的变动。 公务员流动的衡量指标 流动方向流动空间流动方式流动频率流动规程 公务员流动的内在矛盾 与实现价值和需要的矛盾与事的矛盾与公务员的矛盾 公务员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流动方向单一趋利流动明显入口管理科学有效性待提高内部流动缺少活力出口管理待完善 公务员流动的优化策略 明确流动管理的定位与原则培育组织文化营造

15、文化环境推行组织改造营造组织环境完善流动管理机制构建流动激励机 制完善退出的配套制度 企业员工流动与企业策略发展的关系: 1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对员工的流动波动较大,流动频繁 2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3对员工能力忠诚度和归属感的影响。 第八章 绩效的概念 组织或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为及其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绩效的特点 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绩效考核的内涵 组织根据管理权限,按照原则、程序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奖惩的客观依据 绩效考核的作用 4个依据: 为员工的升调任降提供了依据为确定合理 的薪酬的依据为员工培训和开发

16、的依据为组织在变革和发展中提供了依据 绩效考核的原则 公平公正客观准确多元化可行性实用性公开性及时反馈 绩效考核的类型 性质 定性、定量; 主体 上级、人资部、专业团队、同事、自我、下级、外部; 时间 日常、长期、定期、不定期 绩效考核的内容 德能勤绩廉 绩效考核的方法 序列比较法相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 360 度考核法目标管理法 KPI考核法图解式评定量表法 绩效考核的程序 确定考核周期 编制工作计划 校正量效化指标 调控考核过程 验收工作成效 考核结果运用 绩效考核的结果处理 处理考核申诉的要点: 尊重被考核者的要点把申诉过程作为互动互进的过程注重处理结果 激励的内涵 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使

17、人产生目标追求、奋斗的心理活动过程 激励的作用 目标导向性功能立足于人力资本的同时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动力激励促进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构建凝聚型组织 激励的原则 4 个相结合:实事求是与合理公正 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物质与精神激励奖励为主与适度惩罚注重激励成本 激励的类型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外激励与 内激励 激励机制的含义和运行过程 激励主体通过激励与激励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 运行过程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激励的基本方法 经济性激励法非经济性激励法目标激励法参与激励法情感激励法示范激励法 第九章 薪酬的内涵及构成 组织对员工付出的劳动给予的各种形式的回报的

18、总和。分外在薪酬 直接报酬(工资 /津贴 /股权)、间接报酬(福利 /保险 /环境)和内在薪酬 薪酬作用 补偿功能激励功能配置功能效益功能 薪酬制度的设计原则 法律保障原则同工同酬原则平衡比较原则正常增薪原则补 偿通货膨胀原则 工资的内涵 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付出了劳动而获得的货币报酬, 也就是前述最狭义的薪酬。 常见的工资决定理论 马克思 工资理论 、生存 -(魁奈 +杜尔阁)、边际生产力 (美 /克拉克、 财富的分配)、供需均衡 (英 /马歇尔)、分享 (马丁)、集体谈判 (多布 +邓洛普)我 国现行的工资制度 职级工资制。工资由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组成 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 1956)

19、职务等级工资制、按劳分配 1985)承包责任者、一脱二挂、企事业与机关 /事业单位分离 199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 2006)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 福利的内涵 为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某些特殊需求, 组织给予员工经济上的帮助和生活方面的补偿照顾制度 福利制度的设计原则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的原则 与组织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与工资福利比例适当 现行的福利制度的内容 工时制度福利费制度节假制度探亲制度年休假制度婚丧假制度产假制度冬暖补贴交通补贴集体生活福利设施 现行福利制度的不足及改革重点 不足 福利制度在公务员薪酬体系中定位不准确举办集体福利设施的主体定位不准确衍性的隐性腐败

20、 改革 实行福利 货币化员工福利社会化内外监控相协调,实现福利制度阳光化 社会保险的内涵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形式, 为劳动者提供保险待遇,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与措施 特性 强制性保障性互济性差别性 第十章 我国古代人事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形成阶段(秦汉) :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 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 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 成熟阶段 (隋唐):台谏并立 强阶段 (宋元):台谏合一、元代设立宪台格例,是中国监察史第一部完整的中央监察法规 完备阶段(明清) 结束 三院制,监察组织空前完整 现代中国人事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 创立期( 194

21、9-53):人民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监察制度的创建 发展期( 55-58):设立国家监察部、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 挫折期( 59-78):监察部撤销 恢复和健全发展期( 79-):成立审计署、恢复监察部、中央 /国务院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人事监察的概念 监察主体通过认可的方式, 对组织机构以及任职人员履行职责时的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 人事监察的特征 3“特定” 1“综合”:主体特定性对象特定性客体特定性内容综合性 人事监察的职能 预防功能惩戒功能(警告、记过、降、撤) 纠正功能(责令、宣布无效) 制约功能(控制、约制) 救济功能 人事监察的方法 时间顺序分 事前监察、日

22、常监察、事后监察; 监察范围分 一般监察、专门监察; 参与主体分 独立监察、共同监察 我国古代人事监察制度的特征 监察权地位高,监察体制健全监察机构独立, 自上而下监察强化中央对地方行政监察重视对监察官吏的选任、考核 西方人事监察制度的主要机制 议会议员监察制度监察专员制度(瑞典首创)司法监察制度行政司法制度组织人事监察 西方人事监察制度的特征 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法制体系完善细致惩罚措施坚强有力 我国现行人事监察制度与改革 现行的构成有: 律检查委员会( 党员)、行政监察机关( 行政机关)、审计机关( 财务)、检察院( 法律)、组织人事机关( 公务员) 改革 统一职权 健全人事监察机制 增强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设立人事监察专员制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