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3 ,大小:6.15MB ,
资源ID:36800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680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1、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按组成元素 金属 氧化物:如 K2O、 CaO、 Fe2O3非金属 氧化物:如 SO2、 CO2、 SO3、 P2O5按性质 成盐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如 CO2、 SO3碱性 氧化物:如 Na2O、 CuO两性 氧化物:如 Al2O3不成盐 氧化物:如 CO、 NO特殊氧化物:如 Fe3O4、 Na2O2、 H2O23正误判断,辨析 “ 一定 ” 与 “ 不一定 ”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

2、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 (5)能电离出 H 的一定是酸,溶液 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 ) (6)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 )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 )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 )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 )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 )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 CO、 H2 (2)天然气 (沼气 ):主要成分是 CH4 (3)液化石油气:以 C3H

3、8、 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 C2H4为主 (5)水玻璃: 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 :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 (体积比 3 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 CuSO4和 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 C17H35COONa (9)碱石灰: NaOH、 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 Ca(ClO)2和 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 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 “ 两看 ” ,突破 “ 状态、状况 ” 陷阱 一看 “ 气体 ” 是否处于 “ 标准状况 ” 。 二看 “ 标准状况 ” 下,物质是否为 “ 气体 ”

4、 (如 CCl4、 H2O、 Br2、 SO3、 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 题 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NA( ) (2)常温下, 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 0.5NA( ) (3)标准状况下, 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19NA( ) (4)常温常压下, 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 (2012新课标全国卷, 9D) (5)标准状况下, 2.24 L HF 含有的 HF 分子数为 0.1NA

5、( ) 二、排 “ 干扰 ” ,突破 “ 质量、状况 ” 陷阱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常温常压下,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 0.2NA( ) (2)标准标况下, 18 g H2O 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NA( ) (3)常温常压下, 92 g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 ) 三、记 “ 组成 ” ,突破 “ 物质组成 ” 陷阱 题组三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在常温常压下, 32 g 18O2中含有 2NA个氧原子 ( ) (2)17 g OH 与

6、 17 g OH 所含电子数均为 10NA( ) (3)相同质量的 N2O4与 NO2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 (4)m g CO 与 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 m28NA( ) (5)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 0.3NA( ) (6)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NA( ) 四、审 “ 要求 ” ,突破 “ 离子数目 ” 判断陷阱 一审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 pH 1 的 H2SO4溶液 c(H ) 0.1 molL 1,与电解质的组成 无关; 0.05 molL 1的 Ba(OH)2溶液

7、, c(OH ) 0.1 molL 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0.1 L 3.0 molL 1的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 NH4 的数目为 0.3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和 KCl 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 2NA( ) (3)0.1 molL 1的 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 0.2NA( ) (4)25 时, pH 13 的 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 0.2NA( ) 五、记 “ 隐含反应 ” ,突破 “ 粒子组成、电子转

8、移 ” 判断陷阱 在 “ NA” 应用中,常涉及到以下可逆反应: 1 2SO2 O2 催化剂 2SO3 2NO2 N2O4 N2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2 Cl2 H2O HCl HClO 3 NH3 H2O NH3H 2O NH4 OH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 “ 隐含反应 ” 5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2 mol SO2和 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 2NA( ) (2)标准状况下, 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 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 NH3分子数为 NA(

9、) (4)标准状况下, 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 六、 “ 分类 ” 比较,突破 “ 电子转移 ” 判断陷阱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 原剂的判断。如: (1)Cl2和 Fe、 Cu 等反应, Cl2只作氧化剂,而 Cl2和 NaOH 反应, 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Na2O2与 CO2或 H2O 反应, 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 Na2O2与 SO2反 应, Na2O2只作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Fe 和 HNO3反应, Fe 不足,生成 Fe3 , Fe 过量,生成 Fe2 。 3氧化剂或还原

10、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Cu 和 Cl2反应生成 CuCl2,而 Cu 和 S 反应生成 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 向 FeI2溶液 中通入 Cl2,首先氧化 I ,再氧化 Fe2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0.3NA( ) (2)0.1 mol Zn 与含 0.1 mol HCl 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NA( ) (3)1 mol Na 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 (4)1

11、 mol Na2O2与足量 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 (5)向 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 Cl2,当有 1 mol Fe2 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NA( ) 题组七 2015 年 “ NA” 应用高考试题汇编 7 (2015全国卷 ,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 g D2O 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A B 2 L 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 离子数为 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12、NA D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 答案 C 解析 A 项, D2O 和 H2O 的质子数相同 (均为 10),但 D2O、 H2O 的摩尔质量不同,分别为 20 gmol 1和 18 gmol 1,所以 18 g D2O 和 H2O 的物质的量不同,质子数不同,错误; B 项,n(H2SO3) 2 L 0.5 molL 1 1 mol,但 H2SO3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 H 数目小于 2NA,错误; C 项,发生的反应是 2Na2O2 2H2O=4NaOH O2 ,转移电子数为 2e ,所以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

13、2NA,正确 ; D 项,发生反应: 2NO O2=2NO2,生成 2 mol NO2,常温下 NO2和 N2O4之间存在平衡 2NO2 N2O4,所以分子数小于 2NA,错误。 8 (2015全国卷 ,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10NA B 1 L 0.1 molL 1的 NaHCO3溶液中 HCO3 和 CO23 的离子数之和为 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 为 1NA D 235 g 核素 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 235 92U 10n 裂变 9038S

14、r 136 54Xe 1010n,净产生的中子 (10n)数为10NA 答案 C 解析 A 项, 60 g 丙醇的物质的量是 1 mol,根据其结构式可知, 1 mol 丙醇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 总数为 11NA,错误; B 项,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可知, 1 L 0.1 molL 1的 NaHCO3溶液中 HCO3 、 CO23 和 H2CO3粒子数之和为 0.1NA,错误; C 项,在氧化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只有 1 价,因此 23 g Na 即 1 mol Na 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1NA,正确; D 项, 235 g 核素 235 92U 即 1 mol 235 92U,发生裂变

15、反应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 9NA,错误。 9 (2015广东理综, 10)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3 g Na 与足量 H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 nA个 H2分子 B 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 nA个 SO3分子 C标准状况下, 22.4 L N2和 H2混合气中含 nA个原子 D 3 mol 单质 Fe 完全转变为 Fe3O4,失去 8nA个电子 答案 D 解析 A 项, 23 g Na 即 1 mol Na 可失去 1 mol e ,与足量的 H2O 反应生成 0.5nA个 H2分子,错误; B 项, 1 mol Cu 与足量热浓硫酸

16、反应应生成 nA个 SO2分子,错误; C 项, N2和 H2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 22.4 L N2和 H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含有 2nA个原子,错误; D 项, 3 mol Fe 生成 1 mol Fe3O4,根据 Fe3O4中 3 个 Fe 原子的化合价共为 8 价,可知反应中 3 mol 单质铁失去 8nA个 e ,正确。 10 (2015四川理综, 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 g H182 O 与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 4.4 g 乙醛所含 键数目为 0.7NA C标准状况下, 5.6 L

17、 CO2与足量 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5NA D 50 mL 12 molL 1盐酸与足量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答案 A 解析 A 项, H182 O 和 D2O 的摩尔质量都为 20 gmol 1,且每个分子中的中子数都是 10 个,故 2.0 g H182 O 与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正确; B 项,一个乙醛分子中含有 6 个 键, 4.4 g 乙醛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故 4.4 g 乙醛所含 键数目 为 0.6NA,错误; C 项,标准状况下, 5.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 0.25 mol,根据 CO2和 Na2O2反应的

18、化学方程式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5NA,错误; D 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不再和 MnO2反应,故 50 mL 12 molL 1的盐酸与足量的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0.3NA,错误。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复习时,要熟记实验仪器,掌握操作步骤,注意仪器使用,正确分析误差,明确高考题型,做到有的放矢。 1七种仪器需记牢 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实验步骤要理清 如:配制 500 mL 0.1 molL 1 Na2CO3溶液,图中操作 中

19、应该填写的数据为 _,实验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_(填编号 )。 答案 5.3 3仪器使用要明了 (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 “ 查漏 ” ,回答容量瓶时应指明规格,并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制 480 mL 溶 液,应选用 500 mL 容量瓶。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稀释和存放液体,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2)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在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处且不能接触瓶口,如图所示。 附 容量瓶的查漏方法 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 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 180 度,

20、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 4误差分析点点清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 c nV mMV,根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化,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 用 “ 偏高 ” 、 “ 偏低 ” 或 “ 无影响 ” 填空: (1)砝码生锈: 偏高 。 (2)定容时,溶液温度高: 偏高 。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偏高 。 (4)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高 。 (5)称量时物码颠倒且使用游码: 偏低 。 (6)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偏低 。 (7)称量易吸水物质时间过长: 偏低 。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偏低 。 (9)转移时,有

21、液体溅出: 偏低 。 (10)滴加蒸馏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 偏低 。 (11)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偏低 。 (12)容量瓶内有少量水: 无影响 。 题组一 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NO3溶液 ( ) (2015重庆理综, 4B) (2)称取 2.0 g NaOH 固体,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张,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 ( ) (2015福建理综, 8A) (3) 配制 0.10 molL 1 NaOH 溶液 ( ) (2

22、015安徽理综, 8A) (4) 配制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 ( ) (2015四川 理综, 3A) (5)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 (2014新课标全国卷 , 12A) (6)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 (2014新课标全国卷 , 12D) (7)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 ) (2014大纲全国卷, 6C) (8)配制 0.100 0 molL 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 (2013福建理综, 10C) (9)用固体 NaCl 配制 0.5 molL 1的溶液,所用的仪

23、器是:烧杯、玻璃 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2013山东理综, 11C) 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 答案 B 解析 A 项,托盘天平称量时,应为 “ 左物右码 ” ,错误; B 项,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正确; C 项,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D 项 ,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错误。 3 (1)配制浓度为 2 molL 1的 NaOH 溶液 100 mL,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时,天平读数将 _(填写字母 )。 A等于 8.0 g B等于 8.00 g C大于 8.0

24、g D等于 0.2 g (2)某实验中需 2 molL 1 的 Na2CO3 溶液 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_,称取 Na2CO3的质量为 _。 答案 (1)C (2)1 000 mL 212.0 g 解析 (1)称量 NaOH 固体时需用小烧杯盛放,故天平读数等于 8.0 g烧杯质量。 (2)根据容量瓶的常用规格可知,应配制 2 molL 1的 Na2CO3溶液 1 000 mL,所需 Na2CO3的质量为 1 L 2 molL 1 106 gmol 1 212.0 g。 题组二 误差分析 4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 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_ _(填字母 )。 A配制 1

25、L 0.1 molL 1的 BaCl2溶液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上,将 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答案 AC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要紧扣 c nV,分析错误操作对 n、 V 的影响。 考点三 以 “ 物质的量 ” 为核心的计算 1明确一个中心 必须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 见量化摩,遇问设摩 ” 。 2用好一个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 “ 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 ” ,可用 V n Vm及 m V 等公式推导出: (1)同温同压时: V1 V2 n1 n2

26、 N1 N2; 1 2 M1 M2; 同质量时: V1 V2 M2 M1。 (2)同温同体积时: p1 p2 n1 n2 N1 N2; 同质量时: p1 p2 M2 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 M1 M2 m1 m2。 3注意三个守恒 质量守恒 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某原子 离子或原子团 的物质的量相等 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 电荷守恒 任何体系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数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数 4熟记两个公式 (1)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标准状况下, 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 V 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3,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 1,则 c 1

27、000V22 400 MV molL 1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c 1 000wM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1, 为溶液的密度 /gcm 3, 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gmol 1)。 5掌握两条规律 (1)稀释定律 如用 V1、 V2、 c1、 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 c1V1 c2V2。 如用 m1、 m2、 w1、 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 m1w1 m2w2。 (2)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设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w1和 w2的两溶

28、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 w 12(w1 w2)。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a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则 w12(w1 w2),如 H2SO4溶液。 b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小于溶剂的密度,则 w乙 B气体体积:甲 乙 C摩尔体积:甲 乙 D相对分子质量:甲 乙 答案 D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 M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说明甲的摩尔质量大于乙。 A 项,根据 n mM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甲的摩尔质量大于乙,则甲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故 A 错误; B 项,根据 V mMVm知,

29、相同温度、压强、质量时, 气体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摩尔质量甲 乙,则气体体积甲 乙,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甲 乙,故 D 正确。 题组二 电荷守恒法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3把 500 mL 含有 BaCl2和 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 5 等份,取一份加入含 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 A 0.1(b 2a) molL 1 B 10(2a b) molL 1 C 10(b a) molL 1 D 10(b 2a) molL 1 答案 D 解

30、析 根据题意, 500 mL 溶液分成 5 等份,每份为 100 mL。每份中 n(Ba2 ) a mol, n(Cl ) b mol,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得 n(K ) (b 2a)mol,则 c(K ) b 2amol0.1 L 10(b 2a) molL 1。 4把 V L 含有 Mg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NaOH 的溶 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 A.b aV molL 1 B.2b aV molL 1 C.2b aV mo

31、lL 1 D.22b aV molL 1 答案 D 解析 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 Mg2 2OH =Mg(OH)2 、 Ba2 SO24 =BaSO4 可知原溶液中 n(Mg2 ) 2a2 mol a mol、 n(SO24 ) 2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 n(K ) 2n(SO24 ) 2n(Mg2 ) 2(2b a) mol。 题组三 有关浓度的换算 5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气态化合物 V L(标准状况 ),溶于 m g 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 w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 1,密度为 gcm 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 量 M 22.4mw1 w

32、V B物质的量浓度 c 1 000VMV 22.4m C溶液的质量分数 w MV22.4m D溶液密度 cM1 000w 答案 C 解析 由 c 1 000wM 知 D 项正确;由 cV22.4 V22.4 M m 10 3 1 000VMV 22.4m知 B 项正确;由 wV22.4 Mm V22.4 M MV22.4m MV知 C 项错误,将此式变形后即可得到 A 项中的式子。 6体积为 V、密度为 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 M 的溶质 m g。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则下列各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 A c mMV B m Vw C w cM D cM

33、1 000w% 答案 A 解析 已知: c 1 000wM或 c mMV。 A 项, c mMV,正确; B 项, 1 000wM mMV, m 1 000wV,错误; C 项, w cM1 000,错误;D 项, cM1 000w,注意 w与 w%的区别,错误。 题组四 溶液稀释规律的应用 7取 100 mL 0.3 molL 1的硫酸溶液和 300 mL 0.25 molL 1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 500 mL,该混合溶液中 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0.21 molL 1 B 0.42 molL 1 C 0.56 molL 1 D 0.26 molL 1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

34、可知,容量瓶中 H2SO4溶液的 H 浓度关系如下: c3V3 c1V1 c2V2,可得 n(H ) (0.1 L 0.3 molL 1 0.3 L 0.25 molL 1) 2 0.21 mol,所以 c(H ) 0.21 mol0.5 L 0.42 molL 1。 8实验室常用 98%( 1.84 gmL 1)的浓 H2SO4配制 1 4 的稀 H2SO4,此稀 H2SO4的密度为1.23 gmL 1,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4.6 molL 1 B 5.7 molL 1 C 3.88 molL 1 D 18.4 molL 1 答案 C 解析 实验室配制 1 4 溶液的含义是指取 1

35、 体积的浓硫酸与 4 体积的水混合。 求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w% (1 mL 1.84 gmL 1 98%)/(1 mL1.84 gmL 1 4 mL1 gmL 1)100% 30.9%,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H2SO4) (1 000 mL1.23 gmL 130.9%)/(98 gmol 1 1 L) 3.88 molL 1,故选 C。 方法技巧 掌握两项技能 1 用 98%的浓 H2SO4配制 100 mL 1 4 的稀 H2SO4:用量筒量取 80 mL 的水注入 200 mL 的烧杯,然后再用另一只量筒量取 20 mL 的浓 H2SO4沿着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

36、棒不停搅拌。 2配制 100 g 20%的 NaCl 溶液:准确称量 20.0 g NaCl 固体,然后再转移到 200 mL 的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 80 mL 的水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直到完全溶解为止。 考点四 溶解度及其曲线 1浓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g 溶剂 (通常是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 “ g” 。 固体物质溶解度 (饱和溶液 )S m溶质m溶剂 100 g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由结构决定 )。 (2)外因 溶剂的影响:如 NaCl 易溶于水,不易溶于

37、汽油; 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 Ca(OH)2;温度对 NaCl 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与曲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3)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4)

38、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 (如 NaCl),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5)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如 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 法; 带有结晶水的盐,一般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应特别注意的是若从 FeCl3 溶液中结晶出 FeCl36H2O 晶体,应在 HCl 气氛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判断多溶质溶液的提纯方法 (设 A 为 NaCl 型溶质, B 为 KNO3型溶质 ) A 溶液中 (含少量 B 杂质 )提取 A 答案 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B 溶液中 (含少

39、量 A 杂质 )提取 B 答案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题组一 溶解度的基本应用 1 (2014新课标全国卷 , 11)溴酸银 (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 60 时溴酸银的 Ksp约等于 6 10 4 D若硝 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答案 A 解析 A 项,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溴酸银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因此 AgBrO3 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B 项,由图像曲线可知,温度升高斜率增大,因此 AgBrO3的溶解速度加快; C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60 时, AgB

40、rO3的溶解度约为 0.6 g,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0.025 molL 1, AgBrO3 的 Ksp c(Ag )c(BrO3 ) 0.025 0.025 6 10 4; D 项,若 KNO3 中含有少量 AgBrO3,可通过蒸发浓 缩得到 KNO3的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获得 KNO3晶体,而 AgBrO3留在母液中。 2.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 pH_7(填 “ ” 、 “ ” 、 “ (2)50 (3) (4)Na2CO3 (5)HNO3 AgNO3 解析 (1)由于 CO23 H2O HCO3 OH ,所以 Na2C

41、O3和 NaCl 混合溶液的 pH7。 (2)根据溶解度曲线, 40 时 Na2CO3的溶解度为 50 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大于 30 时, 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4)由于 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 40 的 Na2CO3、 NaCl 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 Na2CO3。 (5)用稀 HNO3检验 Na2CO3,用 AgNO3溶液检验 NaCl。 3 2015江苏, 18(3)如图可以看出,从 MnSO4和 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 MnSO4H 2O 晶体,需控制的结

42、晶温度范围为 _。 答案 高于 60 解析 由图可知,要从 MnSO4和 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 MnSO4H 2O晶体,温度应大于 60 ,其原因 是此时 MgSO46H2O 的溶解度大于 MnSO4H 2O 的溶解度,有利于 MnSO4H 2O 晶体析出, MgSO46H2O 不易析出。 题组二 溶解度在 “ 化工流程 ” 题中的应用 4某研究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卤块制备少量 Mg(ClO3)26H2O,其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已知: 卤块主要成分为 MgCl26H2O,含有 MgSO4、 FeCl2等杂质。 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 (S)随温度 (T)的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 图

43、2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不同离子对应溶液的 pH 如下: Fe2 开始沉淀的 pH 为 5.8,完全沉淀的 pH 为 8.8; Fe3 开始沉淀的 pH 为 1.1,完全沉淀的 pH 为 3.2; Mg2 开始沉淀的 pH 为8.2,完全沉淀的 pH 为 11。 可 选用的试剂: H2O2、稀硫酸、 KMnO4溶液、 MgCl2溶液、 MgO。 (1)步骤 X 包含的操作为 _、 _、 _、过滤洗涤并干燥。 (2)加入 BaCl2溶液沉淀后需经过两步实验步骤才进行下步反应,请写出这两个实验步骤: _; _。 (3)加入 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将 Mg(ClO3

44、)2加入到含有 KSCN 的 FeSO4溶液中立即出现红色,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答案 (1)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2) 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充分反应 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调节 pH 为 3.2 8.2 (3)MgCl2 2NaClO3=Mg(ClO3)2 2NaCl (4)ClO3 6Fe2 6H =6Fe3 Cl 3H2O 解析 (1)过滤所得的滤液中含有 NaCl、 MgCl2、 NaClO3 等杂质,根据 图 2 所示的物质溶解度大小,由溶液获得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其滤液为 Mg(ClO3)2 溶液,然后再将滤液进行冷却结晶得到 Mg(ClO3

45、)26H2O,最后过滤洗涤该晶体,干燥得到纯净的Mg(ClO3)26H2O。 (2)加入 BaCl2溶液后除去 SO24 杂质,关键是除去 Fe2 ,由于 Fe2 完全沉淀时 Mg2 也部分沉淀,所以需用 H2O2将 Fe2 氧化为 Fe3 ,然后用 MgO 调节溶液 pH 为 3.2 8.2,此条件下 Fe3 完全沉淀, Mg2 未沉淀,从而除去 Fe2 杂质。 (3)MgCl2与饱和 NaCl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Mg(ClO3)2和 NaCl,由于 NaCl 的溶解度小于 NaClO3的,则 NaCl 以晶体形式析出,其反应方程式为 MgCl2 2NaClO3=Mg(ClO3)22NaCl 。 (4)ClO3 具有氧化性,可以将 Fe2 氧化为 Fe3 ,其离子方程式为 ClO3 6Fe2 6H =6Fe3 Cl 3H2O。 考点五 “ 物质的量 ” 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步骤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找:找出方程式中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列:将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成比例式 求:对比例式求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