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 1)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 3)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2、 如何 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2、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党的建设理论 ; 3、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 1)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人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 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2)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3、根本宗旨。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3)坚持独立自主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4、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 5、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 ( 1)毛 泽东是伟大
4、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 2)毛泽东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 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3)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第二章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
5、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 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无产阶级
6、要保持在民主革 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开展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
7、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7、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 1)必要性: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这就决定了革命的主要形式不是长期的合法斗争,只能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这就决定了革命的主力军不是工人阶级而
8、是农民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2)重大意义:第一,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第 三,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第一,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第二,武装斗争是
9、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第三,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相互关系: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9、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坚持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的领导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
10、本标志。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牢固和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80%以上,是人民大众的主体,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它们蕴藏着巨大的革命积极性,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 小资产阶级是指农民以外的、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既具有革命性,同时也存在政治上的动摇性、斗争中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时期 里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它们有两面性。 10、如何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特点(新在哪里)? 处于
11、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的前提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第三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并 存,但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
12、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1)新中国成立后,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2) 1953 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
13、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14、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 1 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我国是怎样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经典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状况,制定正确阶级政策。 6.我国是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第一,用和平赎 买的方法
15、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四章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4)其他理论成果: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第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第四,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第五,关于经济体制和运 行机制改革。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七,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第八,关于知识
16、分子工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
17、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1.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 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18、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性质;改革是一场革 命;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三步走发展战略 “、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一国两制 “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等等。 3.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
19、本质,把对社会主 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这是这一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它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怎样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 1) 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 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总达到共同富裕。” ( 2)第 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
21、出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第六章 1.如何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2.怎样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的本质是创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
23、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是现代经济运行普遍采用的调节经济的手段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4.如何理解“三个代表
24、”重要思想的 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是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 会主义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在
25、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币且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七章 1.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 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
26、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2.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如
27、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值得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4、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
28、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设取智慧和力量 :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 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等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坚持以人为本。诚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看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网富格方向稳步国进。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容? 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b) 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根本要求; c) 新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