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6 ,大小:2.46MB ,
资源ID:37066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706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7).ppt)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7).ppt

1、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整合,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解题探究,题组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科隆群

2、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12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解析 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 000 km,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B,解析答案,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答案,解析 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

3、物均可生存;地处赤道附近,加之周围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故A错; 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作家园,不属于迁徙动物,故B错; 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 689 m,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但“耐寒”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可见这不是其原因。 答案 C,题组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2012广东文综)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答案,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生物泵”,意思是这

4、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 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因此B项错误。 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有关,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C项错误。 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知识整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解题探究,

5、题组一,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014江苏地理)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第1题。,1.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解析 由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岛纬度低,气温高;由“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可知该地干燥,降水少。,D,解析答案,题组二,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2015江苏地理)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

6、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答案,解析 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由于山脉分布于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 解析 B,题组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3.(2011福建文综)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R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

7、农业的发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 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答案,主观题型,答题模板,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 答题思路:该地区、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

8、地理环境的影响。,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某区域要素发生变化时,不仅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等要素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区域的等要素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形地貌),阻挡了西伯利亚南下气流

9、(大气),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大气)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壤),极易受流水冲蚀,泥沙随流水汇入黄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水文),由于流速变慢,逐渐淤积,形成“地上河”,造成严重水患(生态环境问题)。颗粒更小的泥沙则注入渤海,致使河口向海延伸。这一系列的过程彼此间连成一根长链,其间发生着物质、能量运动,产生多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尝试应用,1.读“渤海等深线图”和“盘锦市地图”,完成问题。 红海滩是由适宜于盐碱环境的一棵棵纤弱的碱蓬草织就而成的,碱蓬草经不起洪水和沼泽侵袭,但适宜在含沉积有机物的沿海滩涂生长。辽东湾畔辽河入海口有世界最

10、大的芦苇沼泽地,还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海滩。,简析盘锦红海滩生长大片碱蓬草的主要原因。,解析 任何地理要素的产生都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协调一致。根据碱蓬草的生长习性,结合盘锦红海滩有机质含量、土壤、海滩面积及洪水和沼泽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泥质海岸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盐碱丰富,适宜碱蓬草生长;海滩面积宽阔;大面积的芦苇减少了洪水和泥沙对碱蓬草的侵袭。,解析答案,2.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气温日较差_;地表水_;地貌多_;土壤有机质含量_;植被_。,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

11、、气温日较差大;河流欠发育、地表水少;风力作用强,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疏。,少,大,少,戈壁、荒漠,少,稀少,解析答案,(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解析 黄土高原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由于植被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作用。,答案 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解析答案,(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 归纳上面案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

12、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解析答案,练出高分,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读“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土壤剖面图(局部)”,完成12题。,模拟题组,1,2,3,4,5,6,7,8,1.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气温较高 C.降水量大 D.地下水丰富,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腐殖质是植物枯枝落叶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受气温影响大,在适当的高温环境下,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大,腐殖质层就薄。,答案 B,模拟题组,2,3,4,5,6,7,8,1,2

13、.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 ) 水循环 生物圈循环 地质循环 大气三圈环流 A. B. C. D.,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雨水和地下水构成水循环;腐殖质的形成需生物循环参与;地质循环指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图中没有显示大气的三圈环流。,答案 A,模拟题组,2,3,4,5,6,7,8,1,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理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34题。,模拟题组,2,3,4,5,6,7,8,1,3.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

14、.生物圈,解析 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A,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 C.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图中显示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 D,模拟题组,2,3,4,5,6,7,8,1,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

15、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第5题。,模拟题组,2,3,4,5,6,7,8,1,5.“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 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解析 正确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碳循环的过程是关键。“雪球”时代结束,是气温升高的结果。火山大爆发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保温作用增强。,A,模拟题组,2,3,4,5,

16、6,7,8,1,解析答案,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67题。,模拟题组,2,3,4,5,6,7,8,1,6.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由题干及图可知,该地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这一过程,是因为植被这一要素发生了变化,导致土壤等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而图示中并没有其他区域,也没有产生新的功能。,答案 A,模拟题组,2,3,4,5,6,

17、7,8,1,7.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 植被破坏会使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水分下渗减弱,进而使该地区蒸发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减少。,C,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8.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模拟题组,2,3,4,5,6,7,8,1,(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解析 根据板块分布,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部海域位于南极洲板块,该山脉位于美洲板

18、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可能升高。,答案 南极洲 该山脉可能升高。 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2)图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现象,其形成原因是_ _。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 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受地形影响,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山脉东侧形成荒漠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引起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 非地带性 山

19、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模拟题组,2,3,4,5,6,7,8,1,(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若此山脉变为平地,南美洲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答案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模拟题组,2,3,4,5,

20、6,7,8,1,(4)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解析 D处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答案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5)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模拟题组,2,3,4,5,6,7,8,1,解析答案,解析 结合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引起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

21、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进行分析。,答案 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模拟题组,2,3,4,5,6,7,8,1,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910题。,9.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解析 从湖泊消亡过程图中可以看出,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周围的植被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水土流失可能会加剧;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深度越来越浅,直到消亡。,D,高考题组,9,10,11,12,13,

22、14,15,16,解析答案,10.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解析 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A,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11.(2011广东文综)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

23、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解析 由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可判断该地区是石灰岩地区,且该地区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侵蚀,故不可能是受单一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应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答案 C,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2013安徽文综)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13题。,高考题组,9,10,

24、11,12,13,14,15,16,12.曲线、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解析 曲线从降水量来看最高不超过2 000 mm,不可能代表降水;从气温来看最高不超过20,不可能代表气温,应该代表蒸发量。温带森林带降水大于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因此曲线代表降水量,曲线代表气温。,答案 B,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13.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

25、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解析 风化壳厚度受气候条件制约,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淋溶、生物作用明显,风化壳厚度大,反之寒冷或干旱的条件下风化壳厚度小。据四个选项中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选C。,答案 C,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2014江苏地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415题。 14.“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

26、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解析 由材料中“山有小口”“初极狭”“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等描述可知,该处地形应为中部低、四周高的山间盆地。,C,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15.“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解析 “桃花源”这种盆地式封闭环境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A,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16.(2012上海地理)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

27、读下图,回答问题。,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解析 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过本题需要具体说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这种整体性特征。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乙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稳定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解析答案,答案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高考题组,9,10,11,12,13,14,15,16,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