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我 116 厘米”、“老师我 96 厘米”、“老师我一米”,学生在争先恐后的汇报着自己的测量结果。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孩子们不是在做游戏,而是在上数学课。看着此情此景,我知道孩子们喜欢数学,愿学数学。探究孩子们喜欢的方式上课一直是我教学几年来思考的问题。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 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 师生情感的融洽,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只有在爱的氛围中,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
2、,如果学生喜欢你这个数学老师,往往就会爱上你的数学课,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即使遇到学生上课不专心听 讲、调皮等现象,或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教师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善待学生,耐心教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建立起来的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就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 新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师培养学 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 1、在教学中重视操作。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识是从动手能力开始的。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通过摆一摆、比一 比、量一量等活动,从
3、 中学 到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让学生先画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这样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 儿童 的学习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及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如讲正比例应用题,利用杆高与影长的正比例关系去测算旗杆和大树的高度,就要设法创设一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新问题,乐于探求新知识的情境。还比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有头 23 个,足 70 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 下令:“全体兔子起立
4、!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 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 23 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 23 2 46 只。”师问:“少了多少足?” 生答:“ 24 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 24 2 12 只兔子, 11 只鸡”。这样不仅促进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用设置悬念、讲故事等方法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启迪了思维。3、在教学中强化竞争意识。 好胜心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争强好胜,成为“优胜者”是他们的目标之一。课堂中可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低 年级的“开火车”口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夺红旗”等等,通过比
5、一比谁的解法妙,赛一赛谁得分高,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妙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生性好奇、好动,喜欢动脑筋。根据儿童的这一心里特征,我们应精心 设计 导入语,引入新课,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和学生共同做了一个游戏,首 先把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只要你们说出几个相同的数,老师就能立即说出它们的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 3 个 4 相加”,有的说:“ 2 个 6 相加”,有的说出更大的数相加,想尽办法难倒老师,结果出乎意料,老师算得又快又好,惊叹之余,学生们都想知道老师的绝招,此时学生的
6、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再引出“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一种简便算法 乘法”的知识来解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数学中包括较多的日常概念和生活经验, 所以在教学中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之融于教学中。如“小数的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对学生较为抽象,而学生对生活中的商品价格却是极为熟悉,因此在教学时设置生活模拟场景,让学生做营业员和顾客,用自制的纸币进行商品交易。营业员们认真地用“元”作单位为商品标价,热情地接待顾客收钱,找钱,顾客们则高兴地选购商品,看价付钱。从活动中同学们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加减法。在教学三年
7、级下册数学的位置与方向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的基础上,也知道了平面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在实际 生活中,要学生自己找出自己位置的八个方向上的人或物并填入方位图中时,学生就是填不对,因为我们的教室是东西方向的,面向东面,后来,就让学生把本子转个方向,东面对准黑板,与学生面向黑板坐的方向一致,学生都填出来了。这样的动手动脑使学生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感到数学并不枯燥,同时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经常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结合教材给学生介绍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现代数学的发展,数学小常识等,有
8、时还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多媒体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如学习完 10 以内数的认识后,我利用这些数给每组学生编号,利用按号排队等形式练习序数、基数等。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不会感到学习的辛苦,可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 兴趣。这样 , 既培养了学生
9、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 六、 开展愉快教育,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 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 数学 教材 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 数学 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 数学 问题,以此来沟通“ 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 的兴趣。 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 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在课堂上,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托尔斯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了。同时,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和蔼可亲、才高八斗 的形象,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