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祖 国 颂 歌 -沃尔塔瓦河 【教材分析】 捷克作曲家 斯美塔那于 1874 年 11 月 20 日至 12 月 8 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伏尔塔瓦河的美丽和与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它是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经常独立在音乐会中演奏。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
2、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它被安排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中是有深刻用意:第一,结合时间因素(临近国庆节)紧扣中心 -歌唱祖国;第二,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欣赏 ” “音乐表现”和“音乐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三,增长知识,学生学习到新的音乐体裁,感受到交响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学情 分析】 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 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
3、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出来。 【课题】 沃尔塔瓦河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一、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通过这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对祖国的深情 ,唤起 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 河水的流动。 2、 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河水奔流不息的情景。 3、 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使学生能够选择出相应的图片及标题。 4、 通过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的韵律及力度,使学生逐渐理解音乐并喜欢音乐。 5、 锻炼学生的
4、独立研究能力,对音乐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 知识与技能 1、 熟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学习从音乐要素的角度聆听、感受、分析、记录作品结构的能力。 2、 尝试听辨西洋管弦乐队不同乐器的音色。 3、 初步了解民族乐派及作曲家斯美塔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记忆、理解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 习惯。 【 教学难点 】 使学生有效、专注得聆听这首规模较大的交响性乐曲。 【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段音乐,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力度,情绪及旋律,选择与音乐意境相符合的图片,并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四段音乐都是
5、出自同一部音乐作品沃尔塔瓦河 -出示课题 。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的让大家感受作品的片段音乐,让同学初步了解音乐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水孕育了最初的生命,江河哺育了人类的文明,不同肤色的人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 ,也总把祖 祖辈辈汲水的江河称为母亲河,就像我们的长江和黄河。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异国不同音,都有山水情,歌如百川献母亲。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瓦尔塔瓦河共同领略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 二、 新课教学 A、 欣赏乐曲 (一)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 师:“百川归大海”,那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什么样的呢?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请听一听,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音乐
6、形象? 听音乐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师:两支长笛是交错的进行,还是平行的同时进行的? -生讨论回答 师:作曲家在作品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沃尔塔瓦河 有两个源头,一条清凉,一条温暖,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映着阳光闪耀着光芒 现在我们明白了,清凉的源头由哪种乐器代表? -(长笛),温暖的源头由哪种乐器代表? -(单簧管)。 (二) 沃尔塔瓦河主题 1、 导语:两条小溪欢快的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 -沃尔塔瓦河。 2、 欣赏音乐:辨别演奏乐器 3、 师生讨论主题的意境 4、 学唱主题(用 a 字唱) (三) 森林狩猎 1、 欣赏音乐并思考:这
7、段音乐和前面两段音乐的旋律相比 力度和情绪上 有什么变化 ? 生讨论回答 -力度更强,情 绪非常紧张、激烈、厚重。 2、 师:什么乐器和什么样的节奏形成了这样的变化呢? (小号、圆号;八六拍子的节奏) 3、 师:这段音乐模仿了什么声音?(狩猎号角声) 4、 学生模仿吹号角的动作 (四) 乡村婚礼 1、导言: 河水穿过茂密的森林,继续向前奔流,这时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人们兴高采烈的聚集在此举行一场婚礼。 欣赏音乐思考: ( 1)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 ( 2) 力度有怎样的变化?(由弱渐强,由强渐弱) ( 3) 这段音乐是属于哪种音乐类型?(给出两个答案选择) A、进行曲 B、舞曲 【
8、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 (但不是带着负担 ) 欣赏音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更细致的关注音乐本身。 2、 师:这是 一首地地道道的乡村波尔卡舞曲。 大家听着音乐用肢体动作来感受这段欢快的舞曲。 ( 学生拍退、踩舞点跟老师做简单的身体律动 )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感受乐曲的韵律和力度,能使学生逐渐理解音乐并喜欢音乐。 (五) 月光下水仙起舞 1、 师:听到这段音乐你会觉得这时候应该是到了一天的什么时候啊?(夜晚) 是音乐中那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会让你觉得是夜晚呢?(力度很弱、节奏舒缓) 2、 师: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有哪些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形象呢? (六) 黎明中的河流 1、 师:黎
9、明的曙光打破了黑夜的寂静,唤醒了沉睡中的沃尔塔瓦河,新的一天开始了,河流在旅途中又将有怎样的经历呢? 2、 出示问题:请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河水在旅途中将出现的三种状态。 3、 欣赏音乐,辨别 主奏 乐器。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学生可以从音乐的主要要素、音乐的情感等方面较深入的理解音乐。 三、 深化主题 1、 上段音乐中沃尔塔瓦河遭遇峡谷又冲出险境,这是作曲家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讨论:遭遇逆境 、险阻时应具备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 2、 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过阻碍,经历过 逆境吗? -师生讨论。 【设计意图】 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情
10、操,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B、 了解作曲家 -斯美塔那 1、 导言: 沃尔塔瓦河 的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耳已经完全丧失听力了。就像鸟被折断了翅膀一样,命运夺取了这位音乐家的第二生命。那种痛苦和绝望,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与之感同身受。但奇迹往往就是在绝望中诞生,作家竟凭惊人的毅力和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化作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我的祖国,请记住这个闪光的名字捷克民族的音乐之父 -斯 美塔那。 2、 出示作曲家简介,作品介绍。 【设计意图】 结合作曲家的经历及作品创作背景进行爱国情感的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 情感升华 与拓展 师:如果我们有机会站在了斯
11、美塔那的母亲河 -沃尔塔瓦河的堤岸上,你会用什么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呢? 生:用深情的情感来演唱主题 音乐。 师:让我们给主题音乐加上一些歌词好么?(师生讨论学唱)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温暖作曲家的这颗赤子之心吧! (全体起立,演唱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 给主题填上歌词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并让学生在优美的歌曲中感受情感。 【教学反思】 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很显然的沃尔塔瓦河是一首交响曲。针对现在的学生而论,现在的学生对古典交响音乐根本就不感兴趣,如果一节课要学生们静静的按照书本内容一段一段的听下去,也许没过 5 分钟大家就睡着了。那么要上这样的一节课到底要如何
12、设计呢? 一、课堂的导入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认为每节课的导入都是非常的重要。曾经尝试,一节课直接进入课堂新课,学生的激情会减少。但是一旦在新课以前加入导入,学生会满怀期待的进入新课。 课堂的导入有很多种,要 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式。我每次都会先对新课内容进行一番思考,找出一个贴近新课内容的介入点,并且最好的是贴近 学生生活的点子 , 一步一的进行导入新课。例如在 “ 沃尔塔瓦河 ” 的一课中我运用了 看图选音乐 作为导入手段。从而引入课堂的 “ 沃尔塔瓦河 ” ,对沃尔塔瓦河进行介绍,进行引导,让学生进入一个期待的状态。原本 “ 沃尔塔瓦河 ” 这 首 交响曲让学生听起来
13、会非常的沉闷,但是经这个方式导入却让学生进入了另外一种积极想了解、想知道的欲望状态,而且这样的状态能为课堂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新课的发展 沃尔塔瓦河这首交响曲如果一整首听 下去需时 10 多分钟,如果按这样去听,学生肯定会没有兴趣听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决定把整首交响曲分段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也按照本曲的发展让学生去听,每听一小段前都要求学生进行想象,边听边思考本段所表现得内容,再听完了以后提问学生对音乐的印象与感受,让他们口头描述音乐表现的画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都尽情的说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法相学生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表现比较积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不设标准答案,因为同一段音乐不同的
14、人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听古典交响乐还是不错的方法。 三、课堂中 的拓展 在本课的最后部分要求学生为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填词。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才能,使学生有了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培养了学生今后喜欢创作、乐于创作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各位同行专家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教法,恳请各位老师和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 教学建议: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本身也要仔细分析作品、多聆听,只有自身对音乐作品从感性的体验到理性的分析都有了全面的把握后,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参与活动。北京市第八中学的高级音乐教师李存有一句话“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自己如果没有对作品听赏 20 遍,是不敢去教 学生的”。可见,只有对作品有了透彻的理解,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中去,通过各类活动感受音乐的真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