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6KB ,
资源ID:37115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711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滹沱河和我(教案).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滹沱河和我(教案).doc

1、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 设计者: 龚侃 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理清“我”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理解“滹沱河”和我的关系,体会作者对滹沱河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通过品读文中对滹沱河的数次描述,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滹沱河气势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与滹沱河之间的精神关联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1939 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交响乐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奋起抗日,奔腾的黄河成 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作家牛汉心中又有一条什么河呢?这条河与牛汉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作家牛汉的回忆文章滹沱河和我 二、 初读文章,自学字词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懂词意。 2、查字典自学字词。 3、从读音、字形、解释三个方面自主归纳本文需要学习的字词,并做交流。 4、当堂提问 5、当堂检测 三、 理清脉络,把握中心 1、出示学习目标:梳理“我”对滹沱河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滹沱河和我”的关系 2、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提出为了解决学习目标而需要自学解决的具体问题 3、学 生自主学习,并做书面记录和归纳(把文中具体表现滹沱河和我的关系的句子划出来) 4、小组合作交流:我对滹沱河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朗读 4 5 节、 7 8 节、 16、 1

3、8 节,感受“我”对滹沱河由失望、悲伤 害怕敬畏 崇敬热爱的情感变化 5、当堂检测 四、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1、我对滹沱河的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对滹沱河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2、出示学习目标:品读文中对滹沱河的数次描述,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滹沱河气势的写作方法。 3、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提出 为了解决学习目标而需要自学解决的具体问题 4、学生自主学习,分别标出文中对于滹沱河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句子边上做笔记 5、小组交流 6、当堂检测 资料: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GB 侧面烘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来渲染

4、气氛、烘托主要人物。 r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为避免正面描写的平淡、拖沓,可用侧面烘托法写之。侧面烘托可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人物。 o5 侧面烘托方法比直接描写更令人回味! .K 1、什么是侧面描写: BTv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7Q.w4O 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

5、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绿”“青”是春雨的滋润、春雨的洗涤。) aw% 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有时能使人物、主题更加形象和深刻,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效果。 ,wETA( 2、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 Ja .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m 如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重点叙述的是“我”小时侯在母亲的影响下能自觉地给母亲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儿:“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

6、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 去了。”(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而使“我”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我”并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母亲目的的一种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勤劳的品质。) t4r 1IJ .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Y*d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一个水世界。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 步。他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这里重点写暴雨之

7、“暴”,侧面表现祥子在暴雨中拉车如同“挣命”的情 K %) .以物衬物。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云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最后一句是侧面描写,渲染出了山峰之高,江面之狭。)ZFF 3、侧面描写的性质分类: HT 、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都在无意地运用侧面描写,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 光荡漾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表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表现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用萧杀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注:后两

8、者可反用)等。 4tS 、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zS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写林静,以“鸟鸣”写山幽,以动写静,以动显静,化运为静,越发描绘出山林的幽静。) Z! 五、 品读语言,深挖中心 1、这篇文章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语言,有些深沉,有些喷涌,选择你喜欢 的段落进行朗读。 2、谈谈你如何理解牛汉说“滹沱河”是他的“本命河”,滹沱河对牛汉的人生之路有什么样的影响? 滹沱河和我 教学目标 1、在朗读、圈划、交流中的基础上,品味、积累关键字、词、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滹沱河性格和“我

9、”性格成长的关系。 2、领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热爱家乡的诚挚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赏析,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我”与滹沱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我”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以及从滹沱河身上获得的启迪。 教学过程 1.导入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两岸的中华儿女,也赋予我们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牛汉所写的滹沱河和我,感受这一条一直咆哮奔腾在诗人心中的大河。 2.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要求在学生散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中最能体现滹沱河和“我”之间关系的一句话。 (概括出课文中最

10、能体现滹沱河和我之间关系的一句话是:“我”真是个小滹沱河。 ) 3.研读课文 1)为什么大家要把“我”和滹沱河联系在一起呢? 2)找一找,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滹沱河到底是条怎样的河? 明确:文中的“我”共有三次见到滹沱河。第一次“我”只见到灰灰的,毫无生气的沙石河床;第二次“我”领略到了滹沱河惊天动地、呼啸磅礴的气势;第三次滹沱河洪水退去,我又见到袒露无疑的沙石。 在对词句的赏析中穿插个别生、集体朗读 10 15 节中最能体现滹沱河磅礴气势的语句、片段,获得情感体验。 3)我”的脾气性格怎样 ?和滹沱河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朗读 9、 10、 11、 13 节中相关的

11、描写,从中归纳出“我”是个任性、倔强、不愿受拘束、不服管教的男孩子,这和滹沱河发大水时的无法预料、难以驾驭、惊天动地何曾相似! 4)“我”对滹沱河的情感有那些变化? 明确:朗读 4 5 节、 7 8 节、 16、 18 节,感受“我”对滹沱河由失望、悲伤 害怕、敬畏 崇敬、热爱的情感变化。 4.感悟延伸 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总是令人难忘。在你看来,作者用心 写下这篇滹沱河和我是为了抒发怎样的情感?仅仅是多年来始终难忘故乡那与“我”脾性相似的滹沱河吗?这给你怎样的启迪? 作业布置 如果说,滹沱河是牛汉的本命河,教会他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那么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又给予善于海纳百川的上海人怎

12、样的启迪呢? 十六 滹沱河和我 牛汉 教学目标: 1 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2 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文中的“我”被称为“小滹沱河”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养育它的故乡,那么,在你记忆中的故乡有没有一件事物至今仍让你难以忘怀、,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呢? ( 学生交流 ) 教师: 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这样一份珍藏,想起这份珍藏便想起了童年,怀恋起这份珍藏便怀恋起了故乡。有它,记忆中的童年和故乡才完

13、整。分享完大家的珍藏 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牛汉他心中的宝藏。他的宝藏是故乡的 学生(齐答):滹沱河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滹沱河和作者牛汉) 二 学习课文 1 教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句精炼概括出“滹沱河”和“我”关系的句子。 学生:“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2 教师:我的脾气像小滹沱河,那滹沱河的脾气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同学们分工合作找出“我所看到的”滹沱河的特点。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在第 3 至第 9小节找,第三、四大组的同学在第 10 至 17 小节找,之后进行交流。 (学生圈划查找) 学生:第 4 小节“那是灰灰的沙滩,无知无觉地躺在那里,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14、“灰灰”体现了滹沱河的颜色是灰暗的;“无知无觉”、“躺”体现滹沱河是安静的,不动的;“出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说明滹沱河是干涸的,没有水的。 学生:第 4 小节“我怎么会像眼前这个喊不应打不醒的滹沱河?”这里还说明滹沱河是麻木不仁的。 (学生继续交流、补充) 教师小 结:刚才第一、二大组的同学讲的非常好。这时候的滹沱河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涸的,同时也是死寂的。接下去请同学们一起把这一段朗读一遍,要求把死寂的、麻木不仁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齐读第 4 小节) 教师:见识了干涸的滹沱河之后,我们再请第三、四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所“看到”的滹沱河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学生:文章第 12 小节

15、“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的蠕动。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由于飞奔,它们一伸一 缩的身躯拉长了多少倍,形成了异常宽广的和谐的节奏。滹沱河分成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凝重的水和大地,上面是飞奔的密密匝匝的一色的野兽,它们仿佛空悬地飞奔在水的大地上。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的声音,正是这千千万万匹野兽的狂吼,还有被它们践踏的大地的喘息声。”这一段体现了滹沱河发怒时的特点。 教师:请同学圈划出着重体现滹沱河“怒”的特点的词。 学生:“野兽”、“飞奔”、“狂吼”、“淹没一切”、“蠕动”、“空悬”、“密密匝匝” 教师:用所学的成语来形容一下 这时候的滹沱河

16、。 学生: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来势凶猛 教师:这一小节主要体现发怒时的滹沱河,或者说是咆哮的滹沱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请一至二位同学表述,其他同学跟着表述想象) 教师:接下去请男同学把这一段一齐朗读一遍,要读出惊心动魄的感觉,边读边想象那样的一幅场景。接着请女同学一起朗读前面的第 4 小节,比较一下前后的两段滹沱河有什么 不同。 (学生齐读,比较前后两段的不同特点) 教师:比较了这两段之后,请概括出滹沱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说来就来,捉摸不透。 学生:用书本上的一句话概括“很野,很难管束” 3 教师:概括的很好。那么我

17、们回到刚开始的问题,祖母说“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滹沱河的脾气是“很野,很难管束”的,那我的脾气是不是也真是这样呢? 学生:是! 教师:你从哪里看出来,说说“是”的理由。 学生:第 11 小节“祖母双 手伸开,拦着不让我去。她哪里能拦阻住我,我不是个小滹沱河吗?”祖母不让他去看大水,他却一定要去,说明他的性格很倔,很野,难管束。 学生:第 13 小节“大后生们不准我和别的小后生们走向岸边,但我还是钻过了赤裸的与滹沱河同色的脊梁和腿脚的栅栏,走到河的跟前。”也同样说明了这点。 4 教师:你们找的足以证明“我”的脾气和“小滹沱河”一样都是“很野,很难管束”的。但是,当我们说一个人“很野,很难

18、管束”往往是持批评态度的,也就是说这两词都是贬义的,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 学生:不一样。这里是贬词褒用。因为文 中第一小节“但从她们的话音里,我听不出是在骂我,似乎还带点赞美之情”“赞美”说明她们是喜爱我的,就像喜爱滹沱河一样的。所以说它是褒义的。 教师:说得很好。这里的“很野,很难管束”是贬义褒用的,这其中还包含了无畏、勇敢,充满锐气的精神。 5 教师:文章分析道这里,我们知道了“我”和“滹沱河”的脾气都是“很野很难管 束”。 那么,老师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说明他的性格和滹沱 河的很相象吗? 学生:不是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更是为了表达他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教师:能不能

19、告诉大家,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文章的第 18 小节。“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我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 “滹沱河”不仅仅是滹沱河,“滹沱河”其实代表了“我”的故乡。“我”在滹沱河边长大,是滹沱河养育了我。把滹沱河藏在心里,就是把故乡藏在了心里,所以它其实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 课文总结 教师:说得很好。“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也就是说滹沱河见证了我的成长,并且也是它养育了我,它是我生命的根源,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故乡培育我成长。所以说作者写滹沱河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还念他的故乡,最后一段尤其体现了浓浓的乡思之情。 四 作业 1 写一段记忆中的故乡的场景,字数两百字; 2 做整理本和

20、课课练 板书设计 滹 干涸的滹沱河 灰灰 无知无觉、躺 死寂 很 沱 野 河 咆哮的滹沱河 深褐色 野兽、飞奔、蠕动 狂吼 难 和 管 我 只顾往前走 坏脾气说来就来 还是钻过了 哪里能拦阻我 束 滹沱河和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滹沱河和“我”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速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语言的涵泳、感悟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

21、重点:揣摩语言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祖母和姐姐说“我”是“小滹沱河”的原因。由于对所教学生缺乏了解,能否组织好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是一个挑战。本文文字比较长,要在一节课里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将教学切入口放在“揣摩语言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和“分析滹沱河和我的特点”上,为后一节课其他老师的教学做好铺垫。因为本课为试教课,受条件限制,不能使用多 媒体课件,不能让学生提前预习,可能影响教学容量。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 分钟) 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身处异乡

22、的游子,魂牵梦萦的总是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缕炊烟、一抹斜阳、一条小溪、一轮圆月,都深深烙印在游子的心头,成为故乡的化身。 在诗人牛汉的记忆里,故乡的很多人、很多事也许都淡忘了,唯有那条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深藏在他的心里,让他无限眷恋。 现在,我们打开书,一起走进诗人牛汉记忆里的滹沱河!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5 分钟) 请学生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生字词: 滹沱河 拽 恍惚 瞅 狗吠声 密密匝匝 吞噬 木椽 请学生注音,全班认读。 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注意学生的概括方法。 3、精读理解,合作探究:( 20 分钟) 文中写了几个“滹沱河”?

23、各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滹沱河”是怎样的一条河? 给学生 2 分钟相互交流时间,然后全班讨论。重要的句子,要求学生(个别、小组或全体)朗读,通过朗读来增强感悟、理解。 文中分别写了“我”“心目中的滹沱河”、“没有一点水的滹沱河” 、“想像中的滹沱河”、“洪水滔天的滹沱河”、“洪水消退后的滹沱河”。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我”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我”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朗读、讨论、交流的方法同上。 祖母和姐姐为什么说“我”是“小滹沱河”? 在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朗读第 18 段“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了解作者眷恋滹沱河就是热爱故乡。 4、请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课后探究,下节课讨论交流。 5、布置作业: 文章到第 10 段才开始描写 “洪水滔天的滹沱河”,前面的叙述、描写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2 遍,划出最欣赏的语句,并说明欣赏的理由。 请同学们回家跟父母聊聊故乡,仿照课文用笔记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写一篇作文。 看了“今日滹沱河”的照片,如果你是牛汉,你还会爱它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