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160 F 00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3492016 晶体硅光伏组件质量保障要求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module 2016 - 05 - 23发布 2016 - 07 - 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349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英利集团有限公司、光为绿色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流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
2、要起草人员:邓彩霞、王爱军、高艳杰、张雷、李会玲、张魏征、于波、刘志刚、田涛、张建旗。 DB13/T 23492016 1 晶体硅光伏组件质量保障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晶体硅光伏组件在生产组织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总要求、领导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资源管理、文件要求、产品实现等。 本标准适用于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和生产组织;包括但不限于组件制造工厂、组件贴牌代工厂、组装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763.2 建筑
3、用安全玻璃 钢化玻璃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9195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 29848 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组件 本标准定义为地面光伏发电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4 总要求 4.1 组织针对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的寿命周期全过程应在有效的GB/T 19001的覆盖之下。 4.2 组织需要在进行生产之前确定各相关方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要求、终端用户需求、供方协议、组织自身资源配置。 4.3
4、组织需要确定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及法律环境。 4.4 组织需要识别并确定每个过程及其所需要的资源和输出。 5 领导作用 5.1 向客户承诺 DB13/T 23492016 2 组织的管理层应向客户及终端用户进行产品性能承诺和售后保障。 5.2 相关人员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直接指定一名管理层成员作为企业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负责人。 客户代表:最高管理者应直接指定人员在涉及质量要求方面代表顾客的要求,如特殊特性的选择、质量目标的制定、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 5.3 质量方针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并形成文件,使全员能够理解。 5.4 职责和权限 最
5、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并确保相关调整得到及时更新。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6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1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省内外同行业及客户要求,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 b) 确保组织能稳定的实现产品、服务符合要求并使顾客满意; c) 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 d) 实现持续改进。 6.1.2 组织应策划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3 组织应策划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以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6.1.4 采取的任何风险和机遇的
6、应对措施都应与其对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注:可选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等。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并形成文件。 7 资源管理 7.1 资源 7.1.1 总则 组织应确定、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并应考虑: a) 现有的资源、能力、局限; b) 外包的产品和服务。 DB13/T 23492016 3 7.1.2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维护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基础设施。组织应制定保持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的相关流程。 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a) 能够保证产
7、品所需洁净度的建筑物和相关的动力能源设施; b) 设备(包括满足组件生产工艺的必要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 c) 运输、通讯和信息系统(达到环保节能的运输和IT设备)。 7.1.3 过程环境 组织应确定、提供、维护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过程环境。 注:过程环境可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例如:温度、承认方式、人因工效、大气成分)。 7.1.4 监视和测量设备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并形成文件。 注1:监视和测量设备可包括测量设备和评价方法。 注2: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 注3:
8、对无量传基准或无测量标准的检查设备,组织应制定满足产品要求的自校准要求和期间核查要求,并保持有效记录。 7.1.5 知识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顾客满意所需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得到保持、保护,需要时便于获取。需对这些知识相关的文件进行识别,并编号登记管理。 7.2 能力 组织应具备以下能力: a) 确定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质量绩效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可采用岗位说明书形式表现; b)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可采取证书认可、培训考核等方式; c) 对于任何与产品有关的知识更新时,采取措施以获取必要的能力,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d)
9、 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能力确认的证据。 注:适当的措施可包括:提供培训、辅导、重新分配任务、招聘胜任的人员等。 7.3 意识 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有以下意识: a) 本职岗位及业务技能对客户的影响; b) 本职岗位及业务技能与产品的关联性; c) 员工贡献对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 偏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4 沟通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的需求,包括:目的、内容、时机、对象。 DB13/T 23492016 4 8 文件要求 8.1 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a) 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信息; b)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形成
10、文件的信息。 8.2 编制和更新 在编制和更新文件时,组织应确保以下内容: a) 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 格式和媒介; c)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d) 得到使用人员的正确识别和理解。 8.3 文件控制 8.3.1 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形成文件的信息应进行控制,以确保: a) 需要文件的场所能获得适用的文件; b) 文件得到充分保护,如防止泄密、误用、缺损。 8.3.2 文件使用时,组织应实施以下文件控制活动: a) 分发、访问、使用、回收; b) 存放、保管,包括防虫、防潮、防火等,必须保持文件可读、清晰; c) 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
11、内容控制); d) 保留和处置。 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应确保得到识别和控制。 注:“访问”指仅得到查阅文件的许可,或授权查阅和修改文件。 9 产品实现 9.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要求和标准6.1条确定的措施所需的过程,包括: a) 建立过程准则; b) 按准则要求实施过程控制; c) 保持充分的文件信息,以确信过程按策划的要求实施。 组织应控制计划的变更,评价非预期的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不良影响。 组织应确保由外部供方实施的职能或过程得到控制。 注:组织的某项职能或过程由外部供方实施通常称作为外包。 9.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
12、客沟通 9.2.1 总则 组织应实施并规范与顾客沟通所需的过程,以确定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注1:“顾客”指当前的或潜在的顾客。 DB13/T 23492016 5 注2:组织必要时须与其他相关方沟通以确定对产品和服务的附加要求。 9.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确定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注:附加要求可包括由有关的相关方提出的要求。 9.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在某些情况下,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作为替代方法,可对提供给顾客的有关的产品信息进行评审。 9.2.4 顾客沟通 按GB/T 19001有关规
13、定执行。 9.3 运行策划过程 为产品和服务实现做准备,组织应实施过程以确定以下内容,适用时包括: a)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并考虑相关的质量目标; b) 识别和应对与实现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所涉及的风险相关的措施; c) 针对产品和服务确定资源的需求; d) 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e) 产品和服务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 f) 绩效数据的形成和沟通; g) 可追溯性、产品防护、产品和服务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便于组织的运作。 注: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为质量计划。 9.4 外部供应
14、的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9.5 产品的服务和开发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9.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9.6.1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9.6.1.1 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 获得表述产品的服务特性的文件信息,并得以确认; b) 活动的实施需受控; c) 必要时,获得表述活动的实施及其结果的文件信息; d) 使用适宜的设备; e) 获得、实施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 f) 人员的能力或资格; DB13/T 23492016 6 g) 当过程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时,对任何这样产品生产
15、和服务提供的过程进行确认,批准和再次确认; h) 产品的服务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i) 人为错误(如失误、违章)导致的不符合的预防。 9.6.1.2 通过以下确认活动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a) 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的确定; 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c) 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批准及使用; d) 文件信息的需求的确定。 9.6.2 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 9.6.2.1 人员保障 组织应配备与质量控制点和生产单元所需的检验岗位和人员,并使之具有和保持检验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 9.6.2.2 文件配置 组织应建立业务操作流程指导文件、产品质量计划类文件、产品管理类文
16、件、产品质量控制类文件。 9.6.2.3 材料保障 组织需建立供应商管控机制,以确定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及日常管控。组织需建立严格的原料检验程序,并配置相应资源,以保障执行有效。 组织应确保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满足产品认证要求,如有任何异常需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并消除异常。 9.6.2.4 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 组织应对组件生产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对过程参数、关键人员、设备维护、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组织应在适当的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及制成的产品符合预期。 9.6.2.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组织应制定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检验标准和检验程序,至少包括检验项目、内容、设备、方法、判定准则
17、及检验流程等。 这里的例行检验是指:组件在加工完成之后,不再进行下一步再加工,需进行100%的例行检验,合格之后张贴合格标识。 这里的确认检验是指:在组件经过100%例行检验之后,对其按批次进行抽查,已再次确认批次质量合格。 9.6.2.6 检验试验设备 组织应具备质量控制点所需的检验试验设备,并维持这些设备的日常校准。 9.6.2.7 内部审核和客户投诉处理 组织应建立内部审核监管机制,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DB13/T 23492016 7 组织应把客户投诉问题作为审核及改进的输入信息。 9.6.2.8 产品一致性检查 组织应制定对于合格批次的产品和认证型式试验通过的产品型
18、号及材料匹配是否一致的检查流程,并严格执行,以保证产品一致性满足客户要求。 9.6.3 关键元器件或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组件用元器件及原材料涉及众多,可根据与客户的技术协议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但至少应包括电池片、焊带、汇流带、钢化玻璃等以下几种。 9.6.3.1 电池片 需要检查电池片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证书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尺寸、转化效率、电池功率、外观及图案、隐形裂纹、硅基少子寿命、硅基电阻率、硅基氧碳含量等。 参考GB/T 29195的有关要求。 9.6.3.2 焊带/汇流带 需要检查焊带/汇流带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
19、证书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电阻率等。 9.6.3.3 钢化玻璃 需要检查钢化玻璃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证书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钢化玻璃尺寸、透光率、外观质量等。 参考GB 15763.2的有关要求。 9.6.3.4 乙烯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EVA 需要检查EVA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证书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交联度、拉伸强度、收缩率、剥离强度、抗紫外性能等。 参考GB/T 29848的有关要求。 9.6.3.5 背板 需要检查背板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证书
20、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水蒸气透过率、拉伸强度、剥离强度、抗紫外性能、耐电压测试等。 9.6.3.6 接线盒(含电缆、接插件、旁路二极管) 需要检查接线盒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证书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性能和功能测试等。 9.6.3.7 边框 需要检查边框的规格型号、合格证、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质量保证书及生产企业等。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氧化膜、硬度等。 9.6.4 关键工序的工艺质量监控 DB13/T 23492016 8 9.6.4.1 焊接工序 根据不同的组件型号和原材料,设置并核查焊接过程所需的温度
21、稳定性和均匀性。 9.6.4.2 敷设工序 根据不同的组件,按照对应的图纸进行物料定位,并按照材料的性能设置并核查焊接的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 9.6.4.3 电致发光(以下简称:EL)检测工序一 根据组件板型设置不同的输入电流,进行100%的EL检测。 9.6.4.4 层压工序 根据不同的组件型号和原材料,设置并核查层压过程所需的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同时对其设备运行所需的真空度和密封性进行要求并核查。 9.6.4.5 电致发光(EL)检测工序二 根据组件板型设置不同的输入电流,进行100%的EL检测。 9.6.4.6 装框工序(含安装接线盒) 根据原材料和生产任务安排选择不同的封装形式和接线盒
22、,但需要保证组件的完整性、稳固性。对于接线盒安装还要保证打胶量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9.6.4.7 电性能测试工序 根据不同的组件板型,设置不同的耐电压条件,并100%进行耐电压测试。 根据不同的组件板型,选用不同的参考物质,设置不同的IV测试条件,进行100% IV测试。 9.6.5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过程输出。过程输出是任何活动的结果,它将交付给顾客(外部的或内部的)或作为下一过程的输入。过程输出包括产品、服务、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 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过程输出的状态。在具有可追溯性执行条件的场合,组织应控制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23、并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 9.6.6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9.6.7 产品防护 在处理过程中和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组织应确保对产品和服务(包括任何过程的输出)提供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 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服务提供所需的任何有形的过程输出。防护可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客户有特殊要求的,在不损害产品符合性的前提下与客户协商处理。 9.6.8 交付后的活动 DB13/T 23492016 9 适用时,组织应确定和满足与产品特性、生命周期相适应的交付后活动要求。产品交付后的活动应考虑: a) 产品和服务相关的风险; b) 顾客反馈; c)
24、 法律和法规要求; d) 验收的风险。 注:交付后活动可包括诸如担保条件下的措施、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附加服务(回收或最终处置)等。 9.6.9 变更控制 组织应有计划的和系统的进行变更,考虑对变更的潜在后果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完整性。应将变更的评价结果、变更的批准和必要的措施的信息形成文件。 9.7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组织应按策划的安排,在适当的阶段验证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要求。符合接受准则的证据应予以保持。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符合性验证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应在形成文件信息中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
25、人员或岗位。 9.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组织应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对顾客造成不良影响。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品的性质及其影响相适应的措施,需要时进行纠正。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后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处置。当不合格产品和服务已交付给顾客,组织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实现顾客满意。 适当的措施可包括: a) 隔离、制止、召回或停止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 b) 适当时,通知顾客协商处理; c) 经授权进行返修、降级、继续使用、放行、延长服务时间或重新提供服务、让步接收。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不合格品的性质以及随
26、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信息应形成文件(含必要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 10 绩效评价 10.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10.2 内部审核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注:组织至少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10.3 管理评审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11 持续改进 DB13/T 23492016 10 11.1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按GB/T 19001有关规定执行。 11.2 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适当时,组织应通过以下方面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服务: a) 数据分析的结果; b) 组织的变更; c) 识别的风险的变更; d) 新的机遇。 组织应评价、确定优先次序及决定需实施的改进。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