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远程研修作业( 二 ) 1、 很多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年代,但是我们阅读的时候有必要结合现代语境,请以你熟悉的一两部作品举例。 经典之为经典,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久弥新。与畅销书不同,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的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的最多是它们呈现的方式。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柏拉图的 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距今已两千余年,可至今人们仍很容易在西方国家机场的袖
2、珍畅销书架上找到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包括中学生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所以它们也就不会过时。 以 堂吉诃德 为例, 1605 年 ,正值西班牙文学历史的黄金时代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时人的欢笑和嘲弄中诞生。几个世纪以来 ,经不同时代读者的解读、体悟 ,这部作品已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面对 21 世纪阅读模式、阅读习惯业已改变的读者和当代全新的文化审美视域 ,这部作品在认知、价值和审美上会以怎样的方式被接受 ?堂吉诃德是否仍能引起我们发笑和沉思 ? 对于
3、17 世纪的读者 ,塞万提斯所描述的世界是鲜活的 ,人们“大多视堂吉诃德为有血有肉的凡胎真身” ,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纳瓦罗语 ),他滑稽可笑、读来逗乐、解闷 ,是“十足的疯子 ,逗笑的活宝”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者 ,却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激情的堂吉诃德 ,赞美他“除旧布新” (海涅语 )的勇气 ,视他为英雄来讴歌溢美 ;以乌纳穆诺为代表的“九八年一代”作家试图在他身 上找寻西班牙民族文化的根源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在我国 ,鲁迅、茅盾、杨绛等现代文坛巨匠也都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每个时代的读者都把堂吉诃德与他们所处时代最关切的问题关联在一处 ,试图在这古老文本
4、中寻到关于自身的答案 ,这也正是作品经典性的体现。 批评家曼努埃尔德拉雷维利亚早在 1875 年就提出 ,塞万提斯有意识创作的堂吉诃德 ,是“历史的堂吉诃德” ,“唯一主旨便是对骑士文学及中世纪的骑士理想竭尽嘲讽、批评之能事” ;而他无意识创作的堂吉诃德 ,是“永恒的堂吉诃德 ,这部堂吉诃德高屋建 瓴、深刻无比地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永恒的矛盾”。 面临信仰缺失、精神匮乏、对物欲的过度追求、沟通的不可能性等诸多困境 ,荣格在 20 世纪提出的“现代人的精神问题”仍旧困扰着我们。于是 ,塞万提斯的作品 ,仍可照亮时下阴霾的角落。堂吉诃德描绘的理想之于现实、个人之于环境、内在之于外在、美与丑、善与恶等
5、矛盾并未解构和消解 ,正如陈众议指出的 ,“作为经典的堂吉诃德无疑是一系列二元对立 (或统一 )的产物” ,“崇高与滑稽、理想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知与行、新与旧”等矛盾 ,正是这些经典的二元对立造就了堂吉诃德这位“永恒的骑士” 。而堂吉诃德所彰显的思辨精神、坚定的信仰、独立思考的人文气质和对时代的悲悯和关怀 ,仍能够表征当代人对自身的期待 ,在与读者进行“视界融合” (伽达默尔语 )的过程中 ,体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价值。 在这个“浅阅读”的时代 ,至少让我们期待堂吉诃德能够回到书桌或者电子阅读设备的显示终端 ,使我们再次体味传统阅读带来的惊喜 ,会心地发笑、畅快地做梦、理性地沉思。对经典最朴
6、素的敬意和最有价值的传承 ,或许就蕴含于阅读之中。 2、 结合讲座内容,请你谈谈吟诵之于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依据汉语语音特点,带有音乐性的,注入读者情感的古 老读书方法,旧称吟诗调、读书调,今人统称之为吟诵。三千年来,吟诵曾经广泛运用于创作、教学、诗文鉴赏以及文人雅士的性情陶冶、交流切磋之中,而这一原本为我们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被我们的语文课堂搁浅了百年之久,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倡导吟诵,绝非私塾教育模式的简单回归,而将其部分地移植于我们的课堂,借此来提高古诗文诵读的力度,同时使之与教师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以吟诵唤醒热情,
7、让“僵死”的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泽。 吟诵中的“诵”是指抑扬顿挫,有节奏 地读,而“吟”则是指放大每个字的读音,拖长腔,歌唱式的读。尤其是这个“吟”有着很强的音乐性,声音古雅厚重,情深绵邈,韵味悠长,余音袅袅。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言:“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听之则丝簧”。不仅好听,而且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每个汉字的含意,这又如文心雕龙中所言:“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也就是说,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戴学忱先生说得好:“唱歌是悦耳,吟诵是动心。”此言得之!笔者多年的体会,吟诵之于学生,首要的好处就在于能极大地激发了他 们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让
8、看似僵死的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泽。戴学忱先生说得好:“唱歌是悦耳,吟诵是动心。”此言得之! 二、借吟诵潜心揣摩,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古诗文的欣赏水平与审美层次。 古诗文学习的关键在于涵泳语言,了解古人的珠玑妙笔、脉络章法,体悟作品的人文情怀。一直以来,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方法只是朗读,实际上,对于古文诗文,尤其是诗歌,其“歌”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理应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如今许多老师为诗歌进行配乐朗读,也有用现代人的谱曲来帮助学习的,如邓丽君演唱的李煜虞美人、刘欢谱曲的温庭筠的菩萨蛮 等等,虽也算的上是声情并茂,但这些现代元素不但做不到依字成腔,也不能准确捕捉到古人丰富的情感色彩及变化,更难以企及诗
9、歌原有的神韵,不仅如此,还可能使学生为这些现代音乐所绑架,误读文本。 而吟诵不同,它能将汉字的声韵与诗文的韵律都准确地传达出来。吟诵本身没有固定的乐谱,地域不同、吟诵人不同吟诵就有不同,甚至同一个人每次的吟诵也有细微差异。吟诵时,需要我们反复揣摩作者原意,细心咂摸,因声求气,体味声之高下,气之长短,感悟诗文的气盛言宜。如此做到口诵心惟,读者便可因声入境,自然领悟得到诗文的意境之美。从这个意义上 讲,揣摩吟诵的长短高下、轻重疾缓也便是在揣摩文字,而曼声长吟的过程又便是鉴赏的过程,大道至简,润物无声。 三、有益于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提升国学水平。 汉语不同于
10、其他语言,具备音韵美、音乐美。音韵包括声、韵、调,可以这么讲,中国文字不但字形本身直接表达意义,而且其读音也能直接地表情达意 所谓“审音用字”,汉字能够以声传情,以声写象。以韵母与情感的关系举例,如韵母中的元音“”开口度最大,常表示欢快、活泼的情感状态。“ i”的开口度小,发音低沉压抑,常与抑郁的情调相联系 。又如相同的音可由声调来区别意义,平声字大多同平缓、轻快的情绪相关,而古音中的入声字讲求“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读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而对这样的字,在吟诵中常常采用发音短促、一发即收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味出其传达出的低沉压抑的情绪来。 吟诵本身讲求依字成腔,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乐谱,而
11、是因字音的变化而变化,也使得包括句读、行文、修辞、格律等知识都将以隐性的方式蕴含其中。 四、用吟诵巩固提升,帮助强化记忆,提高背诵效率,以期更好地内化吸收。 我们知道背诵是古诗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然而学生平时又最怕背诵 死记硬背,机械枯燥,最终磕磕巴巴,丢字、少字、换字、错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如果用吟诵的方式背诵则不然,一来兴趣浓厚,二来记忆牢固。须知,吟诵时精气内敛,中正平和,又要听自己的声音,如此会杜绝外来诱惑,让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激发自我智能,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发现,运用吟诵记忆,莫说是诗词,即便是师说琵琶行逍遥游滕王阁序这样或长篇巨制、或佶屈聱牙的作品也不在话下,且经久不忘,即
12、便偶有遗忘,调子一哼,也便会自然涌出,有如神助。 吟 诵是学习古诗文的最好方式之一,当前看来,将吟诵引进中学课堂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者为了保护,二者为了服务于教学,二者应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这要比单纯地为了保护而保护更有价值,也更为持久。这正如古建筑、古运河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若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或关门闭窗,或抽干河水,除去其使用价值而一味着眼其审美功能的保护反会让它们“不久于人世”,反是合理开发延续使用更能体现其自身价值,也更能让它们永久保存,熠熠生辉! 3、 如何合理确定作文的教学内容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 “写 ”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
13、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合理确定作文的教学内容 。 古人说 “无一物不可以入文 ”,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 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
14、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 ,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
15、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 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 2)远大 大理想; 传统美德; 奉献精神; 弘扬正气; 见义勇为; 艰苦奋斗; 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 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以及 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 、 环 保意识的增强 、 做人与处世 、 以自 “我 ”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 “抛砖 ”(明确方法,做出示范)
16、而 “引玉 ”(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合理安排作文教学内容,应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表达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4、 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联系 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它们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订的核心依据。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本体性要素。语文教育必须以发展学生语言
17、素养为根基,语言是存在的家,建构学生的语言就是建构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通过学得促进习得。语文教育应着力于语言文字及内容的开发,让学生从中发现意义 ,实现自我建构和运用,在建构中发展,在运用中提升。语文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语文知识,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感。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核心任务,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形成对个体生命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与目标。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借助表象、概念等要素进行判断与推理的认识
18、活动。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需要借助思维,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又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文教育须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构建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旨归的课堂活动体系,应是语文教育的一种自觉追求。 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审美活动从来就和语文教育密不可分,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是体现语文学科特质的内在诉求。审美既是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提升。审美活动以审美需要为动力,以审美体验为基础,它是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高度统一
19、的过程。高中语文教 育如果不突出审美素养的培育就丢失了学科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所追求的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之成为一个健全者的终极关怀就不可能实现。审美活动既是一种对象化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超越、自我发现、自我塑造的非对象化的活动,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进行深刻的文化变革。语文是母语学科,它是文化的存在。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以汉语文化为依托、以人类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过程。语文教育需要对文化进行转换, 强化文化认同、适应、同化与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和理解多元文化,繁衍出
20、新的健康的文化意义,实现文化的 “增值 ”,并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实现文化成长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生命的成长。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应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多元性质,其实质内涵应丰富完整而又标准明晰,但终极指向在于立德树人。也即是说,育人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就在于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价值:一方面通过人类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另一方面也通过高雅文化愉悦身心、 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语文学科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高中语文学科规律来构建。虽然所有学科育人的最终目标是趋同的,即每一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使学生学得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个人拥有良好而成功的生活。但就语文学科整体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主要涉及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沟通与合作、学会学习、主动适应与创新、语言符号与表达、人文与审美等,最终指向 “全面发展的人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