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7 ,大小:430.38KB ,
资源ID:37280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728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13 T 2397-2016 锈色粒肩天牛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13 T 2397-2016 锈色粒肩天牛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397 2016 锈色粒肩天牛综合防控技术 规程 2016 - 09 - 30 发布 2016 - 12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397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建国、白瑞霞、康利芬、王晓媛、冀红。DB13/T 2397 2016 1 锈色粒肩天牛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 准规定了锈色粒肩天牛 的发生危害程度、虫情监

2、测、预测预报、防 治标准、防治策略及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锈色粒肩天牛的综合防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锈色粒肩天牛 (Apriona swainsoni Hope) 属节肢动物门 , 昆虫纲 , 鞘翅目 , 天牛科 , 沟胫天牛亚科 , 白条天牛族 , 粒肩天牛属 ,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蛀干害虫,其危害表现为幼虫钻蛀树干和成虫啃食树皮。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分布见附录 A。 2.2 寄主树种 在河北省,锈色粒肩天牛成虫、幼虫取食并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主要是国槐。 2.3 有虫株率 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单位为 % 。实际

3、调查时通常按锈色粒肩天牛的新鲜产卵刻槽、幼虫的新鲜排粪孔计算。 2.4 虫口密度 平均每株寄主树内有锈色粒肩天牛的数量,包括卵、幼虫和蛹,单位为头 /株。 2.5 标准地 在锈色粒肩天牛调查区设置的有代表性的固定样地。 2.6 防蛀药膏 一种用于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的膏体,由植物源杀虫剂、增稠剂、保湿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DB13/T 2397 2016 2 3 虫情监测 3.1 线路踏查 3.1.1 踏查时间 每年 2次, 3 5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后和 9 11月幼虫越冬前。 3.1.2 踏查内容 锈色粒肩天牛 成虫产卵刻槽、幼虫排出的木丝、成虫羽化孔。记录发生地点、范围、虫龄、虫态、有虫株

4、率、虫口密度。 3.1.3 踏查方法 在锈色粒肩天牛未发生区或已发生区周围,根据寄主树种分布图,选定踏查路线。主要沿行道树、林地、苗圃等进行踏查。用肉眼或望远镜仔细观察锈色粒肩天牛寄主树种枝干或树下是否有幼虫排出的褐色粪便,枝干上是否有成虫取食痕迹和产卵刻槽,记载是否有锈色粒肩天牛发生。确定发生地段和范围后,应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3.2 标准地调查 3.2.1 标准地设置 在发生区, 标准地面积 0.2 hm2左右。一般 15 hm2林地或 60 hm2林网设 1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内的寄主树木应不少于 100株。 3.2.2 调查方法 在每块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法抽查 30株以上,少于

5、 30株的应全部调查。以面积设立标准地比较困难时,应选样株进行调查,样株的数量不少于 30株。 调查锈色粒肩天牛产卵刻槽、排粪孔,统计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 4 危害程度划分及成灾标准 4.1 危害程度划分 以树木枝条、干部的锈色粒肩天牛排粪孔、产卵刻槽为主要危害特征,危害程度以有虫株率确定。危害程度分为轻、中、重 3级。有虫株率大于 3 %、小于 5 % 为轻度危害,有虫株率大于等于 5 %、小于 10 %为中度危害,有虫株率 大于等于 10 % 为重度危害。 4.2 成灾标准 受害株率达到 15%以上或寄主树木死亡率达到 5 % 以上为成灾。 5 预测预报 5.1 发生期预测 5.1.1 物

6、候法 DB13/T 2397 2016 3 用常见植物的物候期,预测锈色粒肩天牛各虫态的发生期,锈色粒肩天牛发生期物候特征见表 1。 表 1 锈色粒肩天牛发生期物候特征 虫期 物候特征 始见期 盛见期 幼虫危害始期 国槐萌动期 泡桐始花期 老熟幼虫咬洞期 国槐展叶始期 泡桐盛花期 成虫羽化期 大叶女贞始花期 大叶女贞始花期 产卵期 国槐始花期 大叶女贞末花期 幼虫孵化期 国槐盛花期 幼虫休眠期 国槐落叶期 5.1.2 期距法 根据某一虫态出现始期及各虫态或世代之间的生长发育所经历的天数,预测下一虫态或世代出现日期。预测公式见公式( 1) 。 ( 1) 式中 : F 预测虫态出现日期; Hi 起

7、始虫态 调查 日期; Xi 期距值; Si 期距值的标准差。 5.1.3 有效积温法 根据锈色粒肩天牛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当地近期的平均气温预测值,预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期。有效积温预测式见公式( 2) 。 ( 2) 式中 : N 各虫态历期; K 有效积温; Sk 有效积温标准差; T 日平均温度; C 发育起点温度; SC 发育起点温度标准差。 5.2 发生量预测 DB13/T 2397 2016 4 用有效虫口基数法进行预测,即根据前一世代的有效虫口基数推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3) 。 ( 3) 式中 : P 下一世代的预测发生量; P0 调查时的虫口基数;

8、e 每头雌虫产卵量; f 雌虫数; m 雄虫数; a,b,c,d 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的死亡率。 6 防治标准 经标准地调查或经预测预报,当发生程度为轻度发生时,要加强监测,并进行局部防治;发生程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时,必须进行全面防治。 7 防治措施 7.1 植物检疫 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调运有虫苗木和木材。发现带有锈色粒肩天牛各虫态活体的上述物品,必须进行除害处理,无法进行除害处理的,要改作它用或进行销毁。 7.2 营林措施 7.2.1 加强抚育 加强抚育措施,提高树木生长势。当国槐树龄达 10 a以上、胸径 12 cm以上时,应加强对虫情的监测检查,发现虫情,及时处理。 7.2.

9、2 营造混交林 创造良好的植物群落,营造混交林,可利用悬铃木、白蜡等阔叶树或雪松、侧柏等针叶树进行带状、块状混交,也可以单株间隔混交。 7.2.3 合理规划 国槐作行道树时,相邻街道避免同时种植。 7.3 物理机械防治 7.3.1 卫生清理 剪掉病弱枝、干枯枝,刨除危害严重、虫口密度大的植株。 7.3.2 捕杀成虫 DB13/T 2397 2016 5 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成虫,集中销毁。 7.3.3 锤击卵和初孵幼虫 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查找产卵刻槽,并用小锤子击杀卵及低龄幼虫。 7.4 化学防治 7.4.1 树冠喷药 在成虫补充营养 期,对锈色粒肩天牛危害的树木,以树冠、树干、大侧枝为

10、主,进行喷雾,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 B。 7.4.2 虫孔施药 7.4.2.1 虫孔注药液 清理排粪孔,向内注入药液,至药液流出为止。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 B。 7.4.2.2 虫孔 灌防蛀药膏 清理排粪孔,用压力药枪向内灌入防蛀药膏,至防蛀药膏溢出排粪孔为止。防蛀药膏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C。 7.4.2.3 虫孔 塞药 清理排粪孔,向内塞入 0.1 g孔磷化铝片(丸),然后用泥堵孔。 7.4.2.4 虫孔插药签 清理排粪孔,从树干上部到下部逐孔插药签,用泥封孔。插签时注意留下签桩以备效果检查。常用药签为磷化铝药签、磷化锌药签。 7.5 生物防治 7.5.1 保护和招引啄木鸟 在虫口密度不高

11、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林地,采取悬挂心腐木、人工鸟巢或其他措施,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招引啄木鸟,以控制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危害。 7.5.2 利用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 7.5.2.1 放蜂时间 一般在 8月上中旬,当年孵化的锈色粒肩天牛处于 1 3龄的低龄幼虫期,选择气温 25左右的晴朗无风天气,于 9: 00时 11:00时或 15: 00时 18:00时放蜂。 7.5.2.2 放蜂 方法 在零星危害的林分,采取单株放蜂。在面积较大的被害林分,采取中心点放蜂。放蜂时,在树干上斜插 1根大头钉,将蜂管的棉塞打开,再把管 口倒套在大头钉上,也可把蜂管倒插在距地面 2 m 3 m的

12、树杈隐蔽处,管底略高于管口,以防雨水浸入。放蜂量以蜂虫数量 5:1 10:1的比例为宜。 7.5.3 释放花绒寄甲 DB13/T 2397 2016 6 7.5.3.1 释放时间 在 5月中旬,锈色粒肩天牛成虫羽化前期,选择天气晴朗的下午 16:00时 19:00时释放花绒寄甲卵或成虫。 7.5.3.2 释放 方法 采用接种法释放花绒寄甲卵,用订书机将卵卡钉在锈色粒肩天牛幼虫排粪孔周围有树荫的树皮上,使其边缘尽量紧贴树皮,释放量以花绒寄甲卵与排粪孔数量 10:1的比例为宜;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时,撕开虫袋,将花绒寄甲成虫倒在树干基部,任其自由爬行 到树干上部或扩散爬行至周围附近其它树干上,释放量以

13、花绒寄甲成虫与排粪孔数量 1:3的比例为宜。 7.5.4 利用病原线虫 在锈色粒肩天牛幼虫期,用 1 cm3的海绵块蘸取虫体密度为每毫升 6 7万条小卷蛾线虫制剂塞孔。 8 防治效果检查 8.1 检查内容 检查树干上新产卵刻槽、新鲜排粪孔。用平均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表示防治效果。 8.2 检查方法 在未进行防治的发生区选择与防治区发生情况接近的林分设立对照区。在防治区选择有代表性林分设立标准地。标准地内随机选取 20 30株样株进行调查。 8.3 检查时间 化学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 3 d 10 d进行。其他 防治措施在效果出现后进行。 8.4 防治效果计算 8.4.1 有虫株率 有虫株率按公式

14、( 4)计算。 式中: R 有虫株率; Na 调查总虫数; Nt 调查总株数。 8.4.2 虫口密度 虫口密度按公式( 5)计算。 DB13/T 2397 2016 7 式中: D 虫口密度; Dh 调查总虫数; Nt 调查总株数。 8.4.3 虫口减退率 虫口减退率按公式( 6)计算。 式中: Dp 虫口减退率; Da 防治前虫口密度; Db 防治后虫口密度。 8.4.4 有虫株率减退率 有虫株率减退率按公式( 7)计算。 式中: Nd 有虫株率减退率; Nb 防治前有虫株率; Nc 防治后有虫株率。 8.4.5 校正虫口减退率 校正虫口减退率按公式( 8)计算。 式中: M 校正虫口减退率

15、; Mt 防治区虫口减退率; Mc 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DB13/T 2397 2016 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锈色粒肩天牛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分布 A.1 形态特征 A.1.1 成虫 雄成虫体长 28 mm 33 mm,体宽 9 mm 11 mm,雌成虫体长 33 mm 39 mm,体宽 11 mm 13 mm。黑褐色,全体密被锈色短绒 毛。头、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暗。头部额高大,两侧弧形向内凹入,中沟直达后头后缘;复眼下叶很大,近方形;触角 10 节,触角基瘤突出,各节生有稀疏的细短毛,但端部的 4 节毛极少,第 4 节以后各节外端角稍突出,最后 1 节渐尖锐,雌虫触角较

16、身体稍短,雄虫触角较身体略长。前胸背板宽大,具不规则的粗皱突起,前后端 2 条横沟明显,两侧刺突发达,末端尖锐。鞘翅基 1/4 部分密布黑色光滑小颗粒,翅表散布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细毛斑和排列不规则的细刻点。翅端平切,缝角及缘角均具有小刺,缘角小刺短而较钝,缝角小刺长而较尖。前足基节外侧具有不明显的 白色毛斑。中胸侧板、腹板和腹部各节腹面(末节除外)两侧各有明显的白色细毛斑。 A.1.2 卵 长椭圆形,乳白色,长径 4 mm 6 mm,短径 2 mm 2.5 mm,前端较细,略弯曲。 A.1.3 幼虫 初孵幼虫体长约 6 mm,宽约 1.5 mm,初为米黄色,渐变为乳白色。老熟幼虫黄白色,扁圆筒型

17、,体长 50 mm 60 mm,宽 l2 mm 15 mm。头扁、后端圆弧形, 1/2 以上缩入前胸内。口器框形,口上毛6 根。上额黑褐色,额区淡黄褐色,额缝明显。唇基梯形,端部密被粗毛。上唇半圆形,上颚粗短,凹切形,基半部着生刚毛约 10 支;下 唇颏与亚颏分界明显。触角 3 节,顶部透明的主感器大而显著。单眼 1 对,圆形凸出前胸背板近方形,侧沟明显,中沟不明显,背板中部有一倒“八”字形凹陷纹,前方有 1 对略向前弯的黄褐色横斑,其两侧各有一同色长形纵斑。前胸腹面主腹片与前腹片分界不明显,中前腹片后区和小腹片褶密布凿刺状小颗粒。胸足极小。腹部背面 1 7 节步泡突由 4 横列刺突组成,其两

18、侧有向内弯的弧形刺突,略呈横阔的“回”宇形。腹面步泡突简化为 2 条横刺列,具 1 横沟,两侧各具 1 弧形纵沟,各腹节上侧片突出,第 3 8 节成突边。侧瘤突明显,两端骨化坑大而明显,具粗长刚毛 2 支。腹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黄褐色。第 9 腹节向后伸,超过尾节。 A.1.4 蛹 纺锤形 ,长 35 mm 5O mm,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褐色。触角向后背披,末端卷曲于腹面两侧 ,翅达第 3 腹节。腹部第 1 6 节背面两侧各有 1 对刚毛区,尾端轮生刚毛。 A.2 生活习性 锈色粒肩天牛在河北省 2 年完成 1 代, 1 代跨 3 年,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 4 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 5 月上

19、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蛹期 25 d 30 d。 6 月上旬出现成虫, 6 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取食新梢嫩皮补充营养。雌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产卵,产卵期在 6 月中下旬至 8 月中、 下旬,卵期 12 d 14 d。雌虫产卵前在树干中上部和大枝上用口器将树皮缝处咬出 1 道浅槽,在其中产卵,并排出草绿色糊状分泌物覆盖在卵上。每雌虫一 生可产卵 100 余粒。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出来,初孵幼虫自产卵槽下直接蛀入边材为害。 11 月上、中旬停止取食,开始第 1 次越冬。翌年 3月中、下旬幼虫恢复活 动取食, 11 月中下旬开始第 2 次越冬。第 3 年 4 月上旬开始

20、取食, 5 月上旬开DB13/T 2397 2016 9 始化蛹, 6 月上中旬陆续羽化。幼虫历期 22 23 个月,取食危害期 13 14 个月。 A.3 危害特点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在国槐枝干内钻蛀取食,形成不规则的 纵横交错的虫道,破坏树木输导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严重阻碍树木的生长发育,随着危害的加重,树势逐渐衰弱,表现为树叶发黄,枝条干枯。危害 1 a 2 a 后会造成表皮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表皮成片腐烂脱落,致使树木整枝或整株死亡。幼虫对取食部位的粗度有极强的选择性,只蛀食树龄 10 a 以上、胸径 12 cm 以上的国槐主干或粗 8 cm 以上的大枝。 锈色粒肩天牛成虫羽化后

21、有补充营养的习性,主要取食国槐 1 a 2 a 生枝条的表皮,形成条状伤口。成虫食量较大。 A.4 分布 除河北外,国内分布范围还包括山东、河南、北京、陕西、甘 肃、新疆、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西、海南。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印度和缅甸。 DB13/T 2397 2016 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树冠喷药、虫孔注药液常用药剂及参考用量 B.1 树冠喷药常用药剂及剂量 B.1.1 8 % 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300 500倍液。 B.1.2 3 %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400 600倍液。 B.1.3 2.5 %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2000 400

22、0倍液。 B.1.4 2 %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 2000 3000倍液。 B.1.5 3.6 % 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 3000 6000倍液。 B.1.6 1.2 % 烟碱苦参碱乳油 1000倍液 1500倍液。 B.1.7 48 % 噻虫啉乳油 1000 12000倍液。 B.1.8 0.3 % 印楝素乳油 300 500倍液。 B.2 虫孔注药液常用药剂及剂量 B.3 1.2 % 烟碱苦参碱乳油 10 50倍液, 每个虫孔 5 mL 10 mL。 B.4 0.3 % 印楝素乳油 10 50倍液, 每个 虫孔 5 mL 10 mL。 DB13/T 2397 2016 11 B.5 2.5

23、% 溴氰菊酯乳油 50 100倍液, 每个虫孔 5 mL 10 mL。 B.6 4.5 % 高效氯氢菊酯乳油 50 100倍液, 每个虫孔 5 mL 10 mL。 DB13/T 2397 2016 12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防蛀药膏的配制方法 C.1 防蛀药膏的组成成分 植物源杀虫剂、高岭土、丙三醇、增稠剂和水,各成分重量比为 4 6 1 1 12。 C.2 防蛀药膏的配制方法 按照 C.1的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将高岭土、丙三 醇和植物源杀虫剂与 1/4的水混合均匀,将增稠剂与 3/4的水混合均匀,用力搅拌至充分溶解,将上述 2种混合物混合在一起,用力搅拌成膏状,制成防蛀药膏。 DB13

24、/T 2397 2016 13 参 考 文 献 1 LY/T 1961-2011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2 LY/T 2108-2013 云斑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3 DB13/T 612-2005 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4 LY/T 1681 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5 萧刚柔 .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6 董爱真,杨秋风,韩祥敏 .锈色粒肩天牛预测预报研究 J.山东林业科技, 1999, 6: 22-23. 7 乔建国,田菲菲,白瑞霞,康利芬,张玉蕊 . 灌注药膏防治蛀干害虫新技术 J. 林业实用技术,2011,( 10): 35-3

25、6. 8 乔建国 ,田菲菲 ,张玉蕊 ,康利芬 ,白瑞霞 .不同施药技术对蛀干害虫的防效比较试验 J.河北 林果研究, 2011,26( 4): 399-403. 9 王晓红,杨忠岐,王小艺,唐艳龙,张彦龙 .利用 3 种寄生性天敌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J.林业科学, 2014, 50( 1): 103-108. 10 王西南,李萍,袁从亮,王金秀,宁立新,于加良 .小卷蛾线虫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简报 J.山东林业科技, 1998, 6: 19. 11 王晓红,杨忠岐,唐艳龙,魏建荣,王小艺,王伟 .锈色粒肩天牛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J.中国森林病虫, 2010, 29( 4): 24-27, 45.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