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2 ,大小:1,022KB ,
资源ID:37451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74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与思考.ppt)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与思考.ppt

1、地理新课程的实施 与思考,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国家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华东师大 段玉山 博士,新课程:现状与挑战,新课程进程酝酿始于19961998年 决策始于19992000年 实验始于200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推进进程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1%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20% 2003年 1642个实验区 40%-50% 2004年 70%-90% 2005年 90%95%,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进程2004年 4个省(区) 13% 2005年 5个省(区) 15%-18%,新课程“新”在哪里?,新课程“新”在哪里? 门类? 课时?

2、 内容? 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管理方式?,新课程“新”在哪里?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教研文化 管理文化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普通高中 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科 目,模 块,课程结构,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 数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体育与健康 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关于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

3、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确保学生打好基础;,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关于模块,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并能够及时调整,形成

4、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模块的设置,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人员的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海市比乐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教研室,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必修 共6学分,选修 各2学分,国际地理课程比较研究 国内地理课程现状研究 学生学习心理对地理课程影响的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地理学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研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前期研究的启示,世界各国对地理教育的重视 地理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和选择性 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时代性 打破学

5、科体系,从现代教育价值和目标出发构建地理课程 突出地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提高国民地理科学素养,课程性质,地理科学兼跨 “社会科学” 和 “自然科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程兼跨 “人文与社会” 和 “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科 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人文与社会,科学,地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学习领域,学科,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渗透,初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比较,初高中课程目标比较,初中,高中,初中,高中,1初中课程的总特点 地理课程以传授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为基础目标 地理课程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对“过程”的学习 地理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准绳 地理新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6、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力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课程关注对学生“有用的”、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地理知识 新课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学力的培养 另外,本次课程目标的表述更具有可操作性. 这也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一个亮点。,新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与新课程相

7、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地理课程特点,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知道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

8、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公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成分体现出地理科学的教育功能。,我国地理课程内容的特点,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

9、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4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5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6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新课程实施的思考与讨论,问题一 课程标准的演绎: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程标准 问题二 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

10、问题三 课程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四 新教材:开放与实践灵活与创新 问题五 教学新方法:主体性与个性化问题探究与发现训练与综合 问题六 教学新评价:多元多样开放发展 问题七 教学新手段: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技术(3S) 问题八 课程资源:课件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常规媒体资源 问题九 课程新发展:课程综合课程整合 问题十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一 课程标准的演绎: 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程标准 由地学教育的使命认识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副主任、地学教育研究组组长汪品先教授认为,现代人必须具备正确认识生活环境的观念和基本的知识,应当逐步形成适应今后竞争社会需求的

11、基本素质,应当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声望,地学教育应当得到加 强,而在基础教育阶段承担基础教育职责的主要是地理课程。目前的改革理念和基本标准为完成这一使命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参考王品先院士对地学教育的观点,你认为 “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使命”是什么?,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辨析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是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对于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衍变,你有何看法。,课程理念的大背景 新课程给带来的教育理念的“四

12、个转变”:教育目的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教育过程上,确立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教育模式上,确立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教育手段上,确立以教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以此为基础,地理新课程对初中地理课程的设计理念定位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请你分析地理课程标准理念的合理性。列举课程内容对“理念”的体现。,问题二 地理: 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

13、践性 参与院士同“感慨” 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吴传钧院士非常感慨,他认为:过去,中学地理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学生不知道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教科书编得也不理想,知识零敲碎打,没有用地理学的观点和学说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完试全忘掉了。而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编得非常好,一是在内容方面不求全面,突出重点,减少繁琐;二是用地理思想和观点把有关知识串起来。例如,环保、人口、可持续发展等,把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点作为教学重点;三是增加了活动。通过搞乡土地理调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乡土资源、发展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协调好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作为一线的

14、地理教师,亲身体验了地理课程改革发展的历程,现在,通过学习新课程,请你用几个高度浓缩的形容词(关键词)来概括你对新、旧课程的基本感受与认识: 原来的地理课程:? 地理新课程:?,地理学科性质的再思考地理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不同性质,地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方面。 你认为地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应该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论证为地理课程的价值 近年来,地理学科发展迅速,地理学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社会生产生活与科学研究领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的价值不大,可有可无, 对此,请你提出几条你认为非常有力,足以反驳这种思想的观点: 1 2 3 4,论证新课程标准目标的先进性还记

15、得以往地理课程目标是怎样表述的吗: 、 、 ,新课程的目标表述是: 、 、 ,你认为地理新课程的目标相对以前的目标有何不同。,问题三 课程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资源”一节的教学 某位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 内容,设计了一份有关于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表,请学生调查家里的用水情况,和家人一起填写表格,并设计了思考题:,这项调查表反馈给教师后,教师及时根据表上的内容对学生的肯定之处给予肯定和表扬,指出其中做得还不够的地方,适当地给予学生以指点,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继续保持良好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请你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突出了

16、哪些方面? 如果你讲这个内容,你回如何做?,提供你认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目标动词 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丰富课程目标表述行为动词,你能列举出一些具体的下表要求的目标表述行为动词吗?,问题四 新教材:开放与实践灵活与创新,“活动”在新老教材中有何不同?你在新教材教学方法上是怎样处理“活动”?课程改革是否就是使用新教材 地理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验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教研员中认为课程改革就是使用新教材。 请你说说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之间的关系。论析“一纲多本”之利弊目前,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地理教材已经有“人教版”、“湖南版”等几种版本的教材在实验区试用,教育部立项通过的其他版

17、本的实验教材也陆续走向各省区。 与以前一个版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相比,你认为有何利弊?,新教材对你的挑战是什么 面对不同的教材内容、组织形式、表述形式等,你认为新教材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问题五 教学新方法: 主体性与个性化问题探究与发现训练与综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四条教学建议 l 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 l 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l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l 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可选课题:u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u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u 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u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课程u 教学开放性与开放性教学u 教学案例与案例教

18、学u 协作学习u 小组学习与学习小组,问题六 教学新评价:多元多样开放发展,评价新理念评价方法多元、评价内容开 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 “土地资源”后,展示三幅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请求”、“飞来峰”,让学生讨论这些漫画都有哪些寓意。,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通过观察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教学评价多元化、开放性的具体体现。 学习那些内容时,可用这种方法,以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设计“档案袋”评价方案档案

19、袋评价方法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你对该方法有何看法?课程评价难否本次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课程评价是最难实施的环节,也是变革幅度最大的内容之一。也有人认为,评价改革不属于课程改革的范畴。对这些观点,你如何认识?,问题七 教学新手段: 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技术(3S),你来谈教学信息化 对于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有人认为,这绝不能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屏幕和网络上,变“人灌”为“机灌”,而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创造出全新的教育时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 就以上观

20、点,谈谈你的看法。多媒体教学设计训练 根据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机助”教学的关键环节有两个:一是掌握相关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及地理信息技术等软件操作和课件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二是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机助教学的教学设计。下面的活动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其中“探索沙尘暴”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要求针对前一栏的内容提出“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媒体选择及设计要求”,填在相应的表格内。,教育资源就在你身边 佛家语:处处皆是缘,处处皆可为善。怎么从自己司空见惯的东西和环境中发现美和教育价值,对素质教育的推进特别是在办学条件不大好的学校的推进,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当你具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1、身为教师的你,也能够发觉,处处皆为教育资源,时时皆可为教育。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其形式往往更生动,效果更好。目前许多学校,尤其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匮乏是一个普遍问题。回顾一下,你以前有没有很好地利用过身边的教学资源,在以后的教学中,你准备如何做。就你所在的地区、所在学校、所拥有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请你列举哪些资源可以“巧妙”利用:,思考课程资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目前如何管理好、利用好、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里有学校课程的安排、督导统筹组织问题等,有些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如每校都要建地理园、标本室等,利用率不高,花钱不少。如果集中财力,在每区?甚至是全市?建一个功能

22、齐备、品种齐全的地理园、标本室,将更能发挥其效能。另外,科技教育基地以传统内容的多,以农业和环保为内容的多,现代科技方面内容的少。基地的分布也不平衡,路途比较远,不利于学生学习利用。对学生的科技教育的考核、评估没有统一的要求,也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考核、评估办法。 上述课程资源的问题,你所在的学校或地区有没有,如果有,有哪几个方面,请你将问题用几个概括性的词列举出来,并提出改进建议:问题: 改进建议:,论析信息化教学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指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地理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

23、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新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资源的范畴,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资源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请你就信息化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谈你的看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育技术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点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

24、(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我们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根据何克抗教授的观点,请你对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有何认识?,问题十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课程改革推进的保证,也是地理新课程实施初期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从地理教

25、学的实践看,地理教师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n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于地理教学实践的能力 分析和组织地理教材的能力 优选和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 速绘、设计和运用地理略图、板画及各种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 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能力1对照地理课程标准,分析这些能力的实际应用价值2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教学技能的有什么新要求。,对照传统观念,重新审读自我传统教育观念下,出现过以下一些教学行为或思想,请你结合自我情况,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面对新课程 我该怎样做本

26、次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重新定位,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请你根据自己现在的认识和个人情况,就下面的几点,分析一下自己: 审视自己: 挑战自己: 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二、新课程下几个误区,(一)运用电教多媒体的误区,1、多媒体辅助教学重要性认识,例1:从二次世界大战看媒体辅助教学重要性加马歇尔。麦克罗汉 1964年发表的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文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视听教育的心理学家爱德加。戴尔于1964著的视听教学法提出了“经验之塔”:,附:戴尔的“经验之塔”,语言 符号 视觉符号 扩音广播 录音幻灯 电影、电视 参观展览 见习旅行 观摩示范 参与活动(表演、游戏等) 设计经验

27、(理解)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做等),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2)运用电教多媒体的误区 误区一、用多媒体代替教科书和黑板,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言语传授; 误区二、喧宾夺主,把课堂当作多媒体的展示课; 误区三、运用多媒体一定是教育创新,观念新,(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要注意改变新的变相式传授教学倾向。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不一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3)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要考虑教学成本与教学效益关系,(1)多媒体课件设计建议多用卡片式或积件式、互动式。,3、改进误区的几个观点和对策:,不仅因为作为学习方式转变所呈现的标志成果(如研究性学习),而且它更是实现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二).探究合作

28、学习方面的误区,“教师讲,学生听”未必一定是灌输,当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作了预先框定,教师和学生都此为教学出发点,这样才使得教学成为灌输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 。,科学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这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美艾伦柯林斯,(二).探究合作学习方面的误区,美兰本达教授认为:一定的教学方法形成相应的思想体系。教学方法、思想体系和社会结构是相互联系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她认为:中国现实是社会主义,而教学方法却是封建主义的。如果一切知识都是权威给的,是自上而下的,那是封建思想。,探究学习是一种民

29、主式教学,美兰本达教授认为:中国教师每天不厌其烦地讲解,让学生反复无数次地训练,以为这是极端地负责任,殊不知,在灌输知识的同时,也在拼力灌输着封建思想,使学生只向权威、书本学习,从而在已有的封建思想残余之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封建思想,感到什么事情都要紧紧依赖有能力的权威,而觉得自己是无能为力的。,误区一:合作探究浮于表面,搞花架子。,(二).探究合作学习方面的误区及对策,误区二:探究学习不考虑学习效率,对策: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附.建构主义观点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

30、传送者,而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从评教师的讲课等教的技巧转变为评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备课活动需要从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变为以引发学生、满足、提升学生需要为设计起点。 从“以知识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对立中走向有机统一,即树立“以情景为中心”课程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展开学习。,教研活动要从记教师的过程转向学生学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异化为学生的自流,(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方面误区,教师指导者异化为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指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

31、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偏面理解。教师不应当仅仅传授知识,主要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促进学生发展却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的 。,学生自主学习异化为学生的自流,(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方面误区,教师指导者异化为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对策: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 ;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 ;当学生探究性学习偏离教学目标时及时引导到预设教学目标上;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管理学生,组织学生间相互倾听和交流。对学生学习结果、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四). 创新教育方面误

32、区,、2001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报告,中国小孩在21个国家中,计算能力最强,创造力倒数第五。 我国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四)、创新教育方面误区,要在现代社会生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变得日益重要重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之一就是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坚实基础。,、创新教育思维认识上、形式上误区例1:对愚公移山课例分析看思维认识上误区例2: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提出一些反传统、标新立异的观点当成创新。例3:为了创新而创新,(四). 创新教育方面误区,在中小学阶段 就为培养终生学 习能力中的一些 核心素

33、质打下坚 实基础。,观点1:创新教育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观点2:创新教育以“双基”为基石,(五)、表扬越多越好吗?,误区: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案例表象:一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师问一个学生:“*?”生答:“*”师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教室里响起:“海、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小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六)、教师节奏要跟着学生走,误区:走进新课程课堂,有的课教师教学设计很多,也很新,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要求学生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仍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

34、思路走。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 ,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设定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案例表象1:澳大利亚图。,案例表象2: 师如学生在没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方案就不知所措,(六)、教师节奏要跟着学生走,案例表象3:给学生设定一条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径,似乎只有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到这条小径和答案,教师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是有教学水平的。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策: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给学生以

35、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被教师的教学计划所控制。教师,调整你的节奏跟着学生走!,(七)、小组学习不等于合作学习?,误区: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问题表象1: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什么课都用,过一会儿用一次,表面课堂气氛活跃,但没有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有重点和有选择地进行合作学习,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讨论时间不足。合作学习匆忙、零乱。,问题表象2:在教学中,教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作必

36、要的妥协。小组合作无序,缺省分工。,问题表象3:在教学中,少数优秀生垄断课堂,多数学生作陪衬。讨论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问题表象4: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单一,淡化教师作用,教师由异化为旁观者,对学生引导不到位,造成学习内容盲目性,学习过程管理混乱。,(七)、小组学习不等于合作学习?,误区: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问题表象1: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什么课都用,过一会儿用一次,表面课堂气氛活跃,但没有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有重点和有选择地进行合作学习,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讨论时间不足。合作学习匆忙、零乱。,问

37、题表象2:在教学中,教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作必要的妥协。小组合作无序,缺省分工。,问题表象3:在教学中,少数优秀生垄断课堂,多数学生作陪衬。讨论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问题表象4: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单一,淡化教师作用,教师由异化为旁观者,对学生引导不到位,造成学习内容盲目性,学习过程管理混乱。,(七)、小组学习不等于合作学习?,理念: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然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对策1: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1)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于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2)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意见不统一时,让学生讨论。,对策2:要培养学生“三会” 在教学中,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习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对策3:在教学中,选好组长,做好分工。,谢 谢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