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邓小平,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改革开放的背景,“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2、 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邓小平,就国内背景来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民心所向。原有的生产关系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比较慢。(政治、经济、文化等来讲),就国际环境来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与之相比,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
3、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出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形势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位我国实现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2、改革开放的目的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
4、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实践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 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
5、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如此。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正确认识,是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
6、会的发展动力的探索第一, “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毛泽东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基本矛盾,其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但在探索中背离了其正确的判断。,第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
7、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他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在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二)改革开放的性质1、改革开放的性质如何判断?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变革,但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
8、义上的革命,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种改革不是零敲碎打,也不是碎片化修补,而是各领域联动和集成的全面系统地改
9、革,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制度创新。,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只有通过统筹推进、协同配合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 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
10、抓住和用好机遇,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才能赢得战略主动。,2、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目标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紧紧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方面的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
11、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不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就越发重要。,2、坚持什么样的正确的改革方向(1)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
12、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是改革开放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不断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提供制度保障
13、,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改革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进度有所不同,不能因此说中国改革是片面的,局部的。涉及根本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无论多长时间也不能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正确认识改革的最核心方向,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偏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偏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南辕北辙。,(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要坚持社会主义
14、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坚持社会主义
15、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环节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愈来愈大;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指出要把握和处理好全
16、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这是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有利于把握推进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因此,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但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
17、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仅仅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
18、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
19、、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有一着下不好,就可能全局受挫。,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目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态势更加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因此,必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应遵循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30多年改革开放充分证明
20、,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因此,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好比骑自行车,骑得太慢不动会摔下来,骑得太快也容易栽跟头。只有明确目标、根据不同的路况、把握不同的速度,才能骑得又快又稳,掌握平衡。”2015年12月出访非洲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 正确处理改革、发
21、展、稳定关系的重 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30多年来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经验证明,
22、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界。” 1984年10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985年4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经济全球化大势,近些年来,资本、技术、劳务、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各国经济合作的基础并没有动摇,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发生改变。,3、为了借鉴和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
23、果,“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同时又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坚持互利共赢。,独立自主发展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的手段。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扩大引进技术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24、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相结合,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中国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一)内涵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
25、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的发展。,(二)为什么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同担责任、共享权利,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26、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已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持久。,(三)倡导什么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四)如何实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总体上有利于维护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加快了世界财富进一步集中,使得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已经难以满足各国发展的要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五)践行中国作为发展中
27、国家,将继续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衡发展,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建设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眼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 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的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
28、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继续加大,在应对危机和促进复苏的进程中,各国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益交融不断加深。,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
29、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全球治理难度加大。,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发展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资等,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包容精神
30、,倡导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中共同进步,既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某种程度上是世界文明的制度化体现,只有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制定的规则才会更公正、合理。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客观上营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但这些规则主要体现了西方价值,存在不公正不合理之处。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变化,国际经济规则面临重构的条件下,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一起积极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大“发展成分”和“非西方因素”,促使其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对外开放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利益同在。扩大对外开放肯定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大风险。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必须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核心利益;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壮大软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采取综合对策,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