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369.90KB ,
资源ID:38399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839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doc

1、 - 1 - 第 18 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考纲要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考点一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 9 3 3 1 的变式总结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 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9 3 4 存在 aa(或 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 6 1 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 1 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 12 3 1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13 3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

2、另一种性状 - 2 - 1 4 6 41 A 与 B 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AABB) 4(AaBB AABb) 6(AaBb AAbb aaBB) 4(AabbaaBb) 1(aabb) 题组一 自由组合定律中 9 3 3 1 的变式应用 1 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 , 做了如下实验 : 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 , F1全为黑鲤 , 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 根据实验结果 , 判断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 杂交组 F2总数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 红鲤 1 1 699 1 592 107 14.88 1 2 1 546 1 450 96

3、15.10 1 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 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 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F1与隐性亲本杂交 , 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 1 1 答案 D 解析 根据 F1 自交结果黑色 红色为 15 1,可推知鲤鱼体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由黑色 红色为 15 1,可推知红色性状由双隐性基因决定,其他为黑色。根据 F1测交遗传图解可知测交会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3 1。 2 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 , 当 R、 C 基因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同时存在时 , 才能产生黑色素 , 如图所示 。 现

4、有基因型为 CCRR 和 ccrr 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 F1, F1雌雄个体交配 , 则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A 黑色 白色 3 1 B 黑色 棕色 白色 1 2 1 C 黑色 棕色 白色 9 3 4 D 黑色 棕色 白色 9 6 1 - 3 -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黑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为 C_R_时,小鼠表现为黑色;当基因型为 C_rr时,小鼠虽然不能产生黑色素,但是可以产生棕色素,小鼠表现为棕色;当基因型为 ccR_时,小鼠由于不能产生棕色素,也无法形成黑色素,表现为白色;当基因型为 ccrr 时,小鼠表现为白色。黑色小鼠 (CCRR)和白色小鼠 (c

5、crr)杂交, F1全为黑色 (CcRr), 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有 9/16C_R_(黑色 )、 3/16C_rr(棕色 )、 3/16ccR_(白色 )、 1/16ccrr(白色 )。 3 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 R1和 r1、 R2和 r2控制 。 R1和 R2决定红色 , r1和 r2决定白色 , R 对 r 为不完全显性 , 并有累加效应 , 也就是说 , 麦粒的颜色随 R 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 将红粒 (R1R1R2R2)与白粒 (r1r1r2r2)杂交得 F1, F1自交得 F2, 则 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 A 3 种 、 3 1 B 3

6、 种 、 1 2 1 C 9 种 、 9 3 3 1 D 9 种 、 1 4 6 4 1 答案 D 解析 将红粒 (R1R1R2R2)与白粒 (r1r1r2r2)杂交得 F1, F1的基因型为 R1r1R2r2,所以 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 9 种;后代中 r1r1r2r2占 1/16, R1r1r2r2和 r1r1R2r2共占 4/16, R1R1r2r2、 r1r1R2R2和 R1r1R2r2共占 6/16, R1R1R2r2和 R1r1R2R2共占 4/16, R1R1R2R2占 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1 4 6 4 1。 技法提炼 由基因互作引起的特殊比例的解题技巧 解

7、题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 判断双杂合子自交后代 F2 的表现型比例 , 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 16,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 , 写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9 3 3 1), 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 “ 合并同类项 ” , 如 12 3 1即 (9 3) 3 1, 12 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 。 根据 的推断确定 F2 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 , 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 。 题组二 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改变的分析 4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 卵

8、致死 。 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 ,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 红色宽叶 白色窄叶 白色宽叶 6 2 3 1。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6 答案 D 解析 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6 2 3 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 4 - 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子代中红色 白色 2 1、窄叶 宽叶 3 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

9、子,所占比例为 2/12,即 1/6。 5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的个体 (aa 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 ), 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Aabb AAbb 1 1, 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 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 , 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 5/8 B 3/5 C 1/4 D 3/4 答案 B 解析 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由 Aabb AAbb 1 1可得,A 的基因频率为 3/4, a 的基因频率为 1/4。故子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A 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

10、9/16,子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 1/16, Aa的基因型频率为6/16。因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在胚胎期死亡,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AA)所占比例是 9/16(9/16 6/16) 3/5。 归纳提升 致死基因的类型总结 异常情况 基因型说明 杂合子交配 异常分离比 显性纯合致死 1AA(致死 ) 2Aa、 1aa 2 1 隐性纯合致死 1AA、 2Aa、 1aa(致死 ) 3 0 伴 X 染色体遗传的隐性基因致雄配子死亡 (XAXa XaY) 只出现雄 性个体 1 1 提醒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都要按照正常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在分析致死类型后,再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

11、的比例。 题组三 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问题分析 6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 , 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 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 将麦穗离地 27 cm 的 mmnnuuvv 和离地 99 cm 的MMNNUUVV 杂交得到 F1, 再用 F1代与甲植株杂交 , 产生 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 3690 cm, 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 ) A MmNnUuVv B mmNNUuVv C mmnnUuVV D mmNnUuVv 答案 B - 5 -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性状由 4 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每对基因对高度的累加效应相同,且mmnn

12、uuvv离地 27 cm, MMNNUUVV离地 99 cm,这四对基因构成的个体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数量的种类有 9 种,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则离地高度增加 9 cm,题中 F1 基因型为MmNnUuVv,与甲杂交后代性状为离地 36 90 cm,说明后代含有 1 7个显性基因,由此推出甲植株的基因型, B项符合,其余则不符合。 7 (2013福建, 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 表现 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 型 AA_ Aa_ aaB_ aa_D_ aabbdd 请回答

13、: (1)白花 (AABBDD) 黄花 (aaBBDD), F1基因型是 _, 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_。 (2)黄花 (aaBBDD) 金黄花 , F1自交 , F2中黄花基因型有 _种 , 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 , 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 , 可选择基因型为_的个体自交 , 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_。 答案 (1)AaBBDD 乳白花 黄花 1 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 解析 (1)由双亲基因型可直接写出 F1的基因型, F1测交是与 aabbdd相交,写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对照表格得

14、出比例; (2)aaBBDD 与 aabbdd 相交, F1的基因型为 aaBbDd,可用分支法列出基因型及其比例,再根据要求回答即可; (3)只有 AaBbDd 的个体自交得到的后代才会有四种表现型,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应该是不确定基因对数最多的,即白花和乳白花,但乳白花中的 Aa比白花中的 AA所占的比例高,所以乳白花比例最高。 技法提炼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解法 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问题分析 , 往往要依托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该类遗传现象仍然 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 , 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自由组合问题一样 , 但表现型的问题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有

15、不同 , 性状分离比也有很大区别 。 解答的关键是弄清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 根据这一对应关系结合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经典实验综合分析 。 先用常规方法推断出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或某种基因型的比例 , 然后再进一步推断出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某种表现型的比例 。 考点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探究 - 6 - 题组一 探究多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某一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 (A 和 a, B 和 b, D 和 d), 已知 A、 B、D 三个基因分别对 a、 b、 d 基因完全显性 , 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 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

16、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 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 杂 交 得 F1 , 再 用 所 得 F1 同 隐 性 纯 合 个 体 测 交 , 结 果 及 比 例 为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1 1 1 1,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A、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 A、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 A、 D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 A、 d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 A 解析 从 F1的测交结果可以推测出 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ABD、 ABd、 abD、 abd,基因 A、 B 始终在一起,基因 a、 b 始终在一起,说明基因 A、 B 在同源

17、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 a、 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 D和 d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 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 , 叶腋花 (E)对茎顶花 (e)为显性 , 高茎 (D)对矮茎 (d)为显性 , 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 , 探究控制叶腋花 、 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 、 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请设计方案并作出判断 。 答案 方案一 : 取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杂交得 F1, 让其自交 , 如果 F2出现四种性状 , 其性状分离比为 9 3 3 1, 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因此控制叶腋花 、茎顶花的等位基

18、因与控制高茎 、 矮茎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若分离比为 3 1,则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方案二 : 取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杂交得 F1, 将 F1与纯种矮茎茎顶花豌豆测交 , 如果测交后代出现四种性状 , 其性状分离比为 1 1 1 1, 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因此控制叶腋花 、 茎顶花的等位基因与控制高茎 、 矮茎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若分离比为 1 1, 则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解析 探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采用 F1自交法或 F1测交法,观察 F1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为 3 1或 9 3 3

19、 1、 1 1或 1 1 1 1。如果是后者则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如果是前者则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即符合分离定律 )。 技法提炼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实验设计方法 (1)自交法 : F1自交 , 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3 1,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9 3 3 1 或 (3 1)n(n 2),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 - 7 - (2)测交法 : F1测交 , 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1 1,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如果测交

20、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1 1 1 1 或 (1 1)n(n 2),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 题组二 探究特殊个体的基因型及个体致死原因的实验设计 3 (2013新课标 , 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 如某植物花的紫色 (显性 )和白色 (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 5 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 , 且这 5 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 , 偶然发现了 1 株白花植株 , 将其自交 , 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 回答下列问题 : (1

2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 (显性 )和白色 (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受 8 对等位基因控制 , 显性基因分别用 A、 B、 C、 D、 E、 F、 G、 H 表示 , 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_; 上述5 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_。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 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 还是属于上述 5 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 , 则 : 该实验的思路 : _; 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 _。 答案 (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 (2) 用该白花植株的

22、后代分别与 5 个白花品系杂交 , 观察子代花色 在 5 个杂交组合中 ,如果子代全为紫花 , 则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形成的 ; 在 5 个杂交组合中 , 如果 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 , 1 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 , 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 5 个白花品系之一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完成 (1); (2)分两种情况做假设,即 a.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b.白花植株属于上述 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分别与 5个白花品系杂交,看杂交后代的花色是否有差别。 4 已知桃树中 , 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 (由等位基因 H、 h 控制 ), 蟠桃对 圆桃为显性 。 桃树的蟠桃果

23、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 , 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即 HH 个体无法存活 ), 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 , 请补充有关内容 。 (1)实验方案 : _,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如果子代 _,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 如果子代 _,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 答案 (1)蟠桃 (Hh)自交 (蟠桃与蟠桃杂交 ) (2) 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 , 比例为 2 1 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 , 比例为 3 1 - 8 - 解析 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 (HH死亡 )现象,则蟠桃 圆桃 2 1;若不存在显性纯合

24、致死 (HH存活 )现象,则蟠桃 圆桃 3 1。 易错警示 解答遗传类实验探究题应注意的问题 (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 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 , 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 (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 , 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 。 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 , 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 。 (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网络构建 要语强记 1 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 , 两对相 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 , F1为双显性个体 , F2有 4 种表现型 ,比例为 9 3 3 1。 但由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死基因的存在 , 结果往往会出

25、现与9 3 3 1 不一致的分离比 。 2 在设计实验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 , 可以利用自交的方法也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 。 (1)利用杂交子代比为 9 3 3 1, 推出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 。 (2)利用测交子代比为 1 1 1 1, 推出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 。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 9 - 1 (2010安徽, 4)南瓜的扁盘形 、 圆形 、 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A、 a 和 B、 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 现将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 , 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 ; F1自交 ,F2获得 137 株扁盘形 、 89 株圆

26、形 、 15 株长圆形南瓜 , 据此推断 , 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 aaBB 和 Aabb B aaBb 和 AAbb C AAbb 和 aaBB D AABB 和 aabb 答案 C 解析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 F1 全为扁盘形,说明亲代全为纯合子, F2 表现型比接近9 6 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可得出:基因型为双显性的个体表现为扁盘形,基因型为单显性的个体表现为圆形,基因型为双隐性的个体表现为长圆形。据此可知,亲代圆形南瓜的基因型应该是 AAbb、 aaBB。 2 (2010课标全国, 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 、 红色和紫色 。 现有

27、4 个纯合品种 :1 个紫色 (紫 )、 1 个红色 (红 )、 2 个白色 (白甲和白乙 )。 用这 4 个品种做杂交实验 , 结果如下 : 实验 1: 紫 红 , F1表现为紫 , F2表现为 3 紫 1 红 ; 实验 2: 红 白甲 , F1表现为紫 , F2表现为 9 紫 3 红 4 白 ; 实验 3: 白甲 白乙 , F1表现为白 , F2表现为白 ; 实验 4: 白乙 紫 , F1表现为紫 , F2表现为 9 紫 3 红 4 白 。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 请回答 :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_。 (2)写出实验 1(紫 红 )的遗传图解 (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28、 用 A、 a 表示 ; 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用 A、 a 和 B、 b 表示 , 以此类推 )。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 , 可将实验 2(红 白甲 )得到的 F2植株自交 , 单株收获 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 , 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 ,则理论上 , 在 所 有 株 系 中 有 49 的株系 F3 花 色 的 表 现 型 及 其 数 量 比 为_。 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 (2)遗传图解如下 : (3)9 紫 3 红 4 白 - 10 - 解析 (1)根据实验 2或实验 4中 F2代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断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且

29、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因为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实验 2和实验 4中 F1代紫色的基因型均为 AaBb, F1代自交后代有以下两种结论: 由以上分析判断:实验 1中紫色品种的基因型为 AABB,红色品种的基因型为 AAbb或 aaBB。从而写出实验 1 的遗传图解,注意遗传图解书写的完整性:表现型、基因型、比例及相关符号。 (3)实验 2的 F2植株有 9种基因型,其中紫花植株中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占 4/9。单株收获后的所有株系中, 4/9的株系为 AaBb的子代,其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9紫 3红 4白。 3 (2014四川, 11)小

30、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 , 其中 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 B/b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 白色前体物质 基因 有色物质 1 基因 有色物质 2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 (甲 灰鼠 , 乙 白鼠 , 丙 黑鼠 )进行杂交 , 结果如下 :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 乙 全为灰鼠 9 灰鼠 3 黑鼠 4 白鼠 实验二 乙 丙 全为黑鼠 3 黑鼠 1 白鼠 两对基因 (A/a 和 B/b)位于 _对染色体上 , 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_。 实验一的 F2代中 , 白鼠共有 _种基因型 , 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_。 图中有色物

31、质 1 代表 _色物质 , 实验二的 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 (丁 ), 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 , 结果如下 :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 纯 合黑鼠 1 黄鼠 1 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 3 黄鼠 1 黑鼠 - 11 - F1灰鼠随机交配: 3 灰鼠 1 黑鼠 据此推测 : 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 _突变产生的 , 该突变属于 _性突变 。 为验证上述推测 , 可用实验三 F1 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 。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则上述推测正确 。 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 , 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 A、 B 及突变产生的

32、新基因 , 观察其分裂过程 , 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 , 其原因是_ _。 答案 (1) 2 aabb 3 89 黑 aaBB、 aaBb (2) A 显 黄鼠 灰鼠 黑鼠 2 1 1 基因 A 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分析题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灰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 A基因的表达; .黑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 B基因的表达; .aabb表现为白色, A和 B基因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出。 (1)根据实验一 F2 的表现型比例 9(灰 ) 3(黑 ) 4(白 ),可推出: .F1 灰鼠基因型为 AaBb; .A_B_表现为灰色,

33、由题干得知黑色个体中一定有 B 基因,故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_,而基因型为 A_bb 和 aabb 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依据上述结论,可知两对基因位于 2 对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一的 F1基因型和甲、乙都为纯合子,可推知甲的基因型为 AABB,乙的基因型为 aabb。 依据上述结论,可知实验一的 F2中 4 白鼠共有 AAbb、 Aabb、 aabb 三种基因型, 9 灰鼠的基因型为 A_B_,其中纯合子 AABB只占 1份,故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89。 依据上述结论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_,可推知图中有色物

34、质 1 代表黑色物质。实验二的亲本组合为 (乙 )aabb和 (丙 )aaBB,其 F2的基因型为 aaBB(黑鼠 )、 aaBb(黑鼠 )、 aabb(白鼠 )。 (2) 根据题意和实验三可知,纯合灰鼠 (AABB)后代中突变体丁 (黄鼠 )与纯合黑鼠 (aaBB)杂交,F1出现灰鼠 (A_B_)和黄鼠,比例为 1 1, F1中黄鼠随机交配, F2中黄鼠占 34,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况,基因 A突变为 A1,则突变体丁 (黄鼠 )基因型是 A1ABB,F1中黄鼠基因型为 A1aB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 F2中黄鼠 A1_BB 占 34,符合题意;第二种情况下,基因 B

35、突变为 B1,则突变体丁 (黄鼠 )基因型是 AAB1B, F1中黄鼠基因型为 AaB1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 F2中黄鼠 _B1_占 34,黑鼠 aaBB占 116,不符合题意。 若上述第一种情况成立,实验三 F1中黄鼠 A1aBB与灰鼠 AaBB杂交,后代会出现 A1aBB、A1ABB、 AaBB、 aaBB 4种基因型,其表现型比例为黄鼠 灰鼠 黑鼠 2 1 1。 - 12 - 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 A1ABB,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含有 A1、 A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含有 A1、 A的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结

36、束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出现 3 种不同颜色的 4个荧光点。 练出高分 1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 。 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 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 , 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 基因型为 AABB 的纯合子高 50 厘米 , 基因型为 aabb 的纯合子高 30 厘米 ,这两个纯合子杂交得到 F1, F1自交得到 F2, F2中表现为 45 厘米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推出每个显性基因决定 5厘米的高度,现在要求 45

37、厘米高度个体的基因型,则是在 30厘米上增加 15厘米,则此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 3个显性基因。 2 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 , 基因 P(p)和基因 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将纯合的紫花植株 (基因型为 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 (基因型为 ppRR)杂交 , F1全开紫花 , 自交后代 F2中紫花 红花 白花 12 3 1。 则 F2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 ( ) A 9 种 B 12 种 C 6 种 D 4 种 答案 C 解析 纯合的紫花植株 (基因型为 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 (基因型为 ppRR)杂交, F1全开紫花,F1自交后代 F2中紫花 红花 白花 12 3 1。因此

38、判断:基因型为 P_rr和 P_R_的植株开紫花,基因型为 ppR_的植株开红花,基因型为 pprr 的植株开白花。则 F2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 6种。 3 某种鱼的鳞片有 4 种表现型 : 单列鳞 、 野生型鳞 、 无鳞和散鳞 , 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 (用 A、 a, B、 b 表示 ), 且 BB 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 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 , F1有两种表现型 , 野生型鳞鱼占 50%, 单列鳞鱼占 50%; 选取 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 , 其后代中有上述 4 种表现型 , 这 4 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6 3 2 1, 则 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39、) A Aabb AAbb B aaBb aabb C aaBb AAbb D AaBb AAbb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单列鳞为双显性,野生型鳞和无鳞为单显性,散鳞为双隐性。 Aabb AAbb后代虽然有两种表现型,但无单列鳞鱼,排除 A; aaBb aabb后代也没有单列鳞鱼,排除 B;- 13 - aaBb AAbb后代的表现型符合题意, F1中的单列鳞鱼是双杂合子,即 AaBb,理论上 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 4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9 3 3 1,但由于 BB 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故出现 6 3 2 1的比例, C正确; D选项中的 AaBb的表现型是单列鳞,

40、与题意不符。 4 某种鼠中 , 皮毛黄色 (A)对灰色 (a)为显性 , 短尾 (B)对长尾 (b)为显性 。 基因 A 或 b 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相互间独立遗传 。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 、 雄鼠交配 , 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 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A 均为黄色短尾 B 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 2 1 C 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 3 1 D 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 黄色长尾 灰色长尾 6 3 2 1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 “ 基因 A 或 b 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 可知: 黄色短尾的雌、雄鼠的基因型

41、都为 AaB_; 子代中不会出现长尾鼠 (bb)。 Aa Aa 1/4AA(致死 )、 1/2Aa(黄色 )、1/4aa(灰色 )。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则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2 1。 5 雕鸮 (鹰类 )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 )。 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 ,F1 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 , 比例为 1 1。 当 F1 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 , 其后代 (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 绿色条纹 黄色条纹 6 3 2 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42、) A 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比例为 1 1 1 1 B 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 C 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 、 无纹 D 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4 答案 A 解析 由于 F1 的绿色无纹雕 鸮 彼此交配时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 绿色条纹 黄色条纹 6 3 2 1,将两对性状分开看,绿色 黄色 2 1,无纹 条纹 3 1,可以确定绿色和无纹为显性性状且控制绿色的基因纯合致死。进而可判断出 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为单杂合子,测交后代比例应为黄色无纹 黄色条纹 1 1。 6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 , 已知黄皮基因 (Y)对绿皮基因 (y)为显性 , 但

43、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 , 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 , 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 现有基因型为 WwYy 的个体自交 ,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 14 - A 4 种 , 9 3 3 1 B 2 种 , 13 3 C 3 种 , 12 3 1 D 3 种 , 10 3 3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信息 “ 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基因 Y和 y都不能表达 ” 知,等位基因之间会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后代出现异常分离比。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可表示为:9W_Y_ 3wwY_ 3W_yy 1wwyy,由

44、于 W存在时, Y和 y都不能表达,所以 W_Y_和 W_yy个体都表现为白色,占 12/16; wwY_个体表现为黄色,占 3/16; wwyy个体表现为绿色,占 1/16。 7 玉米中 , 有色种子必须具备 A、 C、 R 三个显性基因 , 否则表现为无色 。 现将一有色植株M 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 , 结果如下 : M aaccRR 50% 有色种子 ; M aaccrr 25%有色种子 ; M AAccrr 50%有色种子 , 则这个有色植株 M 的基因型是( ) A AaCCRr B AACCRR C AACcRR D AaCcRR 答案 A 解析 由 杂交后代中 A_C_R_

45、占 50%,知该植株 A_C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 杂交后代中 A_C_R_占 25%,知该植株 A_C_R_中有两对是杂合的;由 杂交后代中A_C_R_占 50%,知该植株 C_R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r。 8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 、 酶 和酶 的催化作用下 , 转变为黑色素 , 即 : 无色物质 X 物质 Y 物质 黑色素 。 已知编码酶 、 酶 、 和酶 的基因分别为 A、 B、 C, 则基因型为 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 , 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 A 1/64 B 3/64 C 27/64 D 9/64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其实就是出现A_B_C_的个体的概率,其概率为 3/43/4 3/4 27/64。 9 某一动物的毛色有黑色 、 灰色 、 白色三种 , 该动物毛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A 和 a、 B 和b)控制 。 现在让该动物中的两黑色雌雄个体经过多次杂交 , 统计所有后代的性状表现 , 得到如下结果 : 黑色个体 63 只 、 灰色个体 43 只 、 白色个体 7 只 ,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两黑色亲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