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鲍钰清 QQ:50772166 Tel:186 5073 9187,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第一节 确定目标的依据心理学依据:3-6岁儿童认知特点教育学依据:儿童科学学习的特性,认知结构,感知觉,记忆,思维,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有意记忆 无意记忆,包括推理、概括等,一、感知觉发展特点,(一)感觉 视觉:能分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 可分辨常见颜色并进行命名。 听觉:听纯音的感受性不断提高,听言语的能力进一步发展。 触觉:动觉与肤觉进一步发展,可以感受大小、形状、轻重、软硬、光滑和粗
2、糙等属性。,一、感知觉发展特点,(二)知觉 空间知觉:以自身为中心,依次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学前后期开始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其上下、前后、左右,但无法完全正确。 形状知觉:认识图形的顺序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基本的立体图形。 时间知觉:总体水平较低,先掌握和自己关系密切的概念,如“一天”,逐渐向更长和更短的时间延伸。,【讨论】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特点对科学教育目标有何启示?,创造环境、机会,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引导儿童提高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做到有目的地观察、有顺序地观察、细致地观察和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二、记忆发展特点,记忆逐渐提高,无意记忆占优势
3、,能在无意之间记住经常接触的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形象、名称及自己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要: 1.多带幼儿接触大自然,充分感受体验,积累表象。 2.不强迫要求幼儿记忆概念、名称等。 3.支持、帮助、引导幼儿进行探究过程的记录。,三、思维发展特点,小班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中大班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大班后期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具体形象思维的突出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具体性形象思维还派生出以下特点:经验性小猫种鱼 拟人性(泛灵论)认为影子和人一样要吃饭、玩耍 表面性不能理解语言的内隐意思,不能理解反话 片面性守恒实验、二元论的评价,以数概念的发展为例,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形成数“守恒”现象。 按数取
4、物。 识别大小、多少、一样多。 认识前后顺序。 认识数与数之间关系,有数序概念。 比较数目大小。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简单运算。,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生成性来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的主动建构。丹丹在操场上找到一片树叶,把它放到她找到的一段旧的水管里,然后往水管里看看树叶,并向管子里吹气,树叶纹丝不动,她跑去捡了更多的树叶塞到水管里,并再次向里面吹气,这一次,一片树叶从管子底部滑了出去,她开心地又蹦又跳。她把树叶全都倒出来后,开始用管子朝地上的落叶吹,每吹一下,叶子就动一下,有的甚至还会“前进后退”她一个人在那儿玩了很久才离开。为更好地拓展丹丹的兴趣和发现,教师在班级科学区
5、中可以( ) A、投放户外活动时收集到的落叶,鼓励幼儿对这些落叶进行分类。 B、提供更多的水管,让幼儿探索操作水管的接法。 C、投放吸管吹画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吹画感知发现吹气的力量会影响颜料的移动。 D、提供吹泡泡的工具材料,感受与学习吹泡泡的方法。,探究性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既是儿童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儿童科学学习的方法。,探究 过程,组织方式灵活多样自发的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渗透于一日生活、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结果的经验性带有个人认识的烙印,能为日后科学概念的学习提供大量感性材料。,吹泡泡液体的表面张力,纸飞机平抛运动、空气的摩擦力,沉与浮浮力,砸核桃压力与压强,第二章 学前儿童
6、科学教育的目标,第二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一、纲要中科学教育总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科学情感和态度、科学方法和策略、科学知识与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之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1. 能关注身边常见事物的明显特点和现象; 2. 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感兴趣; 3. 乐于探究周围事物和现象,好奇好问。关注 感兴趣 乐于探究 明显特征和现象
7、+变化规律 周围事物和现象兴奋 主动探究 好奇好问,专注、持续,二、目标水平分解,科学情感态度之二: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1. 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 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初步感知科技产品和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3.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了解和体会 体验影响 尊重、珍惜、保护关系 +变化、影响 密切关系笼统、朦胧的认识 主动感知 理解并保护进一步理解,科学情感态度之三:培养儿童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1. 尊重事实,敢于怀疑; 2.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
8、物,考虑不同的意见; 3. 敢于批判,对探究结果进行解释。尊重客观事实 尊重客观的多样性 反思与解释,科学情感态度之四:培养儿童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1. 乐于与同伴分享、交流; 2. 倾听不同想法; 3. 与同伴合作、互相帮助,必要时寻求帮助或提出合理建议,能采纳接受同伴合理意见,修正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分享 多角度看问题 合作互助、互惠,科学方法策略之一: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1. 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2. 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3. 尝试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习运用各种 多种感官
9、、 运用基本的 感官观察探索 方式探究 科学方法探究 学习正确的感知方法 选用适宜的感官 尝试和体验科学的探究 提高各感官的感知能力 和感知方法探究 , 过程: 尝试运用工具、 问题猜想与假设 数量化、合作等 验证想法、收集整理信息方法探究 结论,交流和分享,以观察为例,小班:培养观察的兴趣和方法。通过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引导幼儿的观察顺序先看什么?然后看什么?最后看什么? 中班:培养比较观察的方法。从小步递进式的语言提示,转变为活动中遇到关键问题时再进行任务提示,只对幼儿提出“从上到下观察”、“从左到右观察”、“从外到里观察”、“从中间到四周观察”等要求即可。在比较观察时,教师应该注意抓住相
10、同的属性,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在相同属性中的不同形态它们的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滚动起来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等。 大班:动态的、持久的、多种角度的观察。如,幼儿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认为有的花都要多浇水才能长大,于是每次来到自然角都要给花浇上很多水,都不顾花盘底部的小洞已经流出水了,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思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量,鼓励幼儿先用眼睛、用触觉、用吸水性好的纸巾等各种方式来判断泥土的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浇水。,科学方法策略之二: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1. 愿意参加讨论与交流; 2. 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 能
11、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愿意参加 学习多种方式 用适当方式过程、结果 过程和结果口语、体态、绘画、 选用合适的方式塑造、演示等 大胆表达,以记录为例,小班:培养记录意识。小班幼儿常迫不及待动手,教师要提醒幼儿记录,可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记录。 中班:培养对探究的重点问题进行记录。投放记录表,帮助幼儿归类、比较,提高探究的目的性和持续性。在表格的设计上,教师需要控制分类的维度,对于单一维度的探究,可以涉及2-3种材料,但不宜超过四种,对于两个维度的探究,则至多涉及两种材料的探究。 大班:根据个体差异,鼓励个性化的记录方式。如,数字、画图、符号、图示,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进行统计。,
12、小班:天气转盘,单一维度的四种材料探究记录表:先猜想再验证,比较小棍、叶子、小纸伞、雪花片下落的轨迹,两个维度的两种材料探究记录表:比较叶片对称和叶片不对称的两种竹蜻蜓的飞行轨迹与飞行高度。,中班:记录表设计,大班幼儿用简笔画、文字等方式记录沉浮小实验的结果,以动植物为例 小班:认识常见动植物,感知多样性。 中班:发现生长变化及其条件。 大班:察觉外星、习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科学知识与能力,你在教什么? 教师必须明确活动中的关键经验,杨教师在班上开展在探究蜗牛的活动,根据幼儿们感兴趣的三个问题进行四个实验:蜗牛能听见声音吗,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吃什么颜色的实物就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蜗牛喜欢住
13、在什么地方。上述活动未涉及有关生物体的哪项关键经验( ) A 蜗牛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B 适应环境 C 进食与代谢 D 繁殖后代,三、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一)要求 1.活动核心目标明确,情、能、知有所侧重,。 2. 具体、可操作、可观察评价。 3. 尽量从儿童发展角度表述(主语是儿童)。 4. 语言通顺、简洁明了 。,第一步:参考指南,把握各领域的核心价值和关键经验发展的总体规律。 第二步:参考指南,把握各领域关键经验在各年龄段呈现的特点。 第三步:综合考虑本班幼儿的前期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对目标进行调整和分层。,(二)利用指南,提高科学活动教学目标的适宜性,幼儿园里种了桃树、枇杷树、芒果树三种果
14、树,孩子们很感兴趣,经常在户外活动时间去观察果树,还把果树画了下来。宁老师看到幼儿对果树的兴趣,决定追随他们的兴趣,开展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里的果树。 可是,果树是幼儿十分熟悉的事物,因此活动的目标就变得很关键,否则就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简单重复,是无效、低效的活动。 宁老师是怎么拟定目标的呢?,【案例】中班科学:幼儿园里的果树,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情:萌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对观察、探究果树的兴趣。 能:学习探究不同的果树的方法。 知:了解不同果树的特征。,太笼统,中班年龄特点不凸显?,指南中中班幼儿“科学探究”的典型表现 情:常常动手动脑探究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知:能感知动植物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适合我们班的幼儿吗?,情:萌发对观察、探究果树的兴趣。 能: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究三种不同的果树。 知:感知三种果树生长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果树树干、叶、花、果子等特征。,经观察,教师发现幼儿已经具有观察的经验,但还不够仔细,缺乏记录的经验,在同伴交流分享方面有待提升。教师对第二步中的目标做了调整,进一步突出了重点。 情:喜欢观察、探究幼儿园的果树,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能:借助图卡观察比较三种果树细节的不同特征。 知:感知桃树、枇杷树、芒果树的生长变化。,四、正确看待目标的达成,内隐的、不易察觉的主观情绪状态 (最先出现、最后养成,不断积累的过程),外显的、短暂出现但必须不断巩固的的内容 (不断加深的过程),外显的、较为短暂、一次出现不能被视为获得(逐渐熟练的过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