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8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 2620 2017 苜蓿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 2017 - 11 - 22 发布 2017 - 12 - 22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620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海明 、 游永亮 、 李源 、 武瑞鑫 、 刘贵波 、 冯进华 、 柳斌辉 、 耿金山 。 DB13/T 2620 2017 1 苜蓿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 1 范
2、围 本标准规定了苜蓿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评价、抗旱性鉴定报告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苜蓿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1-2008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5330-2003 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 附录 B GB/T 21127-2007 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JB/T 10594-2006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3、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1310-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豆科牧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旱性 drought resistance 在干旱环境下,植物适应或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3.2 苜蓿种质资源 medicago germplasm resources 来源包含野生苜蓿属种质、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国外引进品种、遗传材料;种类包括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白花苜蓿、杂花苜蓿、花苜蓿、野苜蓿、南苜蓿、小苜蓿、天蓝苜蓿、阔荚苜蓿等豆科 (Leguminosae)苜蓿属 (Medicago Linn
4、.)草本植物。 3.3 三叶期 trefoil stage 75 %幼苗出现三片三出复叶,并完全展开。 3.4 DB13/T 2620 2017 2 称重法 weighing method 设置水处理和旱处理对照箱,对照箱与正常处理种植与管理一致, 4次重复。记载播种期间对照箱容器、基质土壤、灌水量、覆盖土的 总重 ,评价期间 按照 对照箱减少的重量确定补充水分量。 3.5 抗旱系数 drought-resistant coefficient(简称 DRC) 同一品种或种质资源,某指标旱处理与水处理测定值的比值。 3.6 抗旱指数 index of drought resistance(简称
5、DRI) 以地上生物量为依据,以对照品种(或所有待测品种的水、旱处理平均生物量)作为比较标准,评价品种或种质资源抗旱性的指标。某品种(种质资源)旱处理地上生物量与对照品种的比值和某品种(种质资源)抗旱系数与对照品种抗旱系数比值的乘积。 4 抗旱性鉴定 4.1 鉴定方法 在温室内采用苗期盆栽方式,通过反复干旱法进行苜蓿抗旱性鉴定。设置水处理和旱处理 2个处理,水处理为正常供水,保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5 % 80 %;旱处理应一直保持相对干旱胁迫状态,胁迫期间(自旱胁迫开始直至复水时)始终不浇水。每个处 理 4次重复,每个重复定苗株数 20株 (幼苗基数 )。 4.2 鉴定
6、时期 鉴定全程天数 80 d。适宜在 3月 15日 5月 31日或 8月 15日 10月 31日进行。 4.3 环境条件 在温室内进行,通过开启和关闭温室门窗及棚膜控制温室的温度,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控制在 255 ,相对湿度 40 % 60 %。温室结构及采光符合 JB/T 10594-2006塑料大棚结构及性能要求。 4.4 培养基质 采用无孔塑料箱进行盆栽。将中等肥力的耕层土 (营养指标应符合 NY/T 309-1996) 与沙土分别过筛( 2目 5目),筛网规格符合 GB/T 5330-2003 附录 B要求。 去掉杂质后按 1:1比例混合均匀,然后装入无孔塑料箱(长 宽 高: 48.5
7、cm33.3 cm20 cm)中,压实整平后土层厚度 18 cm;同时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以确定实际装入干土重,确定播前灌水定额,灌水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 75 % 80 %。 培养基质 土壤含水量测定按 NY/T 52-1987规定方法执行。 4.5 种子要求 种子应达到 GB 6141-2008 二级以上,不包衣或拌种。 每个待鉴定种质资源(按 2个处理 4次重复)准备 8份种子,每份种子 80粒 100粒。 4.6 播种及苗期管理 4.6.1 播前准备 DB13/T 2620 2017 3 土壤压实整平后,定量灌水, 12 h 24 h后播种。 4.6.2 播种方式 每箱播种 4份种质资源
8、, 不同材料成 “ 十 ” 字形分布,种质资源间距约为 8 cm,株行距约 3.5 cm4 cm。穴播, 每穴 4粒 5粒,播后覆土 1.5 cm。 4.6.3 疏苗定苗 二叶期进行疏苗,三叶期定苗,每份种质资源选留健壮、均匀的幼苗 20株。 4.6.4 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化防为辅。做好播种期间虫害预防、苗期虫害防治。在基质土壤过筛时,掺入 3 %毒死蜱(化学品名: O,O-二乙基 -O-(3,5,6-三氯 -2-吡啶基 )硫代磷酸酯,中等毒性杀 虫剂 ) 颗粒混匀预防地下害虫, 1 kg 毒死蜱掺土 20 kg 30 kg 后,均匀混入土壤 2 t 3 t。苜蓿出苗期间, 用 48 %毒死
9、蜱 乳 油 7500 ml/hm2与干燥细 沙土 375 kg/hm2加水适量 搅拌混匀 , 撒于地表预防 鳞翅目 幼虫, 一旦 发现辅以人工拿虫。农药防治参照附录 1。 4.7 干旱胁迫方法 反复干旱法 采用 2次干旱胁迫 复水处理。 4.7.1 第一次干旱胁迫 复水处理 干旱胁迫 -复水处理应 符合 GB/T 21127-2007的规定。水处理始终保持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5 % 80 %;旱处理幼苗长至三叶期时停止供 水,开始干旱胁迫,直至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20 % 15 %时, 75 %幼苗连续萎蔫 5 d 8 d时复水,使复水后的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 75 % 80
10、%。鉴定期间通过称重法及时补充损失的土壤水分。 4.7.2 第二次干旱胁迫 复水处理 旱处理第一次干旱胁迫 -复水处理后即停止供水,开始第二次干旱胁迫 -复水处理。水处理和旱处理方法同 4.7.1。 4.8 测定指标 4.8.1 地上生物量 收获全部地上部分,于 105 杀青 1 h 后 80 烘干至 2次称量误差为 0.2 g以内时,称量干重,精确到 0.01 g。 4.8.2 株高 调查标准应符合 NY/T 1310-2007,直尺 测定每个种质资源所有植株 自地面 到主枝生长点的绝对高度。取其平均值,精确到 0.1 cm。 4.8.3 主枝数 计数每个种质资源所有植株从主茎基部自根颈处长
11、出的枝条数目,取其平均值。 5 抗旱性评价 DB13/T 2620 2017 4 抗旱性评价采用抗旱系数法和抗旱指数法。抗旱系数反映出作物本身的抗旱性,较适合于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各鉴定指标均可计算抗旱系数,隶属函数法 -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是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的主要统计方法。 抗旱指数综合了抗旱性和丰产性双重特性,较适宜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鉴定评价。 5.1 抗旱系数评价 抗旱系数按式( 1)计 算: wYYDRC d ( 1) 式中: DRC 抗旱系数; Yd 旱处理测定值; Yw 水处理测定值 。 5.1.1 数据标准化 采用多指标的抗旱系数进行综合评价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抗旱系数进
12、行标准化处理,鉴定指标与抗旱性成正相关按式 (2)计算,指标与抗旱性成负相关按式 (3)计算: minmaxmin)( xx xxx j ( 2) minmaxmax)( xx xxx j ( 3) 式中: (x) 隶属函数值; xj 第 j个 鉴定指标抗旱系数; xmin 待测材料中 第 j个 鉴定指标抗旱系数的最小值; xmax 待测材料中 第 j个 鉴定指标抗旱系数的最大值。 5.1.2 权重确定 采用标准差系数法 (S) 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按式 (4)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按式 (5)计算: ni jijjj XXnXV 12111 )( ( 4) n1j j jj
13、VVW ( 5) 式中: Vj 标准差系数; Xij 第 j个鉴定指标的第 i个测定值; X j 所有待测品种第 j个鉴定指标测定值的平均值; DB13/T 2620 2017 5 Wj 权重系数。 5.1.3 综合评价值 综合评价值按式 (6)计算。综合评价值高的抗旱性强。 nj jWD 1 j x )( ( 6) 式中: D 综合评价值; 5.2 抗旱指数评价 抗旱指数按式 (7)计算。抗旱指数值高的抗旱性 强。 2m2mdwwd YYYYDRI ( 7) 式中: DRI 抗旱指数; Yd 旱处理测定值; Yw 水处理测定值; Ymd 旱处理所有材料平均测定值; Ymw 所有材料平均水处理
14、测定值。 6 抗旱性鉴定报告规范 抗旱性鉴定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鉴定目的、材料名称、来源、鉴定时间、地点、采用的鉴定方法、鉴定标准、鉴定结果等。 表 1 苜蓿苗期主要害虫农药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药剂种类 用量( hm2) 使用浓度 蚜虫、蓟马等刺 吸式害虫 若虫期 5 %啶虫脒乳油 400 600 ml 2500 3000倍液 5 %吡虫啉乳油 600 900 ml 2000 3000 倍液 4.5 %溴氰菊酯乳油 200 300 ml 1500 2000 倍液 潜叶蝇 幼虫蛀道 1cm左右或幼虫破叶化蛹期 25 %噻虫嗪可分散粒剂 250 g 3000 4000倍液 50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300 500 g 1500 2000 倍液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苜蓿夜蛾、棉铃虫等害虫 卵孵化初期至低龄幼虫 4.5 %溴氰菊酯乳油 200 300 ml 1500 2000倍液 10 %除尽悬浮剂 250 500 ml 2000 3000 倍液 2 %阿维菌素乳油 500 900 ml 3000 5000 倍液 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使用。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