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22 承 德 市 地 方 标 准DB1308DB1308/T 1022012代替DB1308/T 1022006无公害错季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2-04-01发布 2012-04-05实施承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08/T 1022012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308/T 102-2006无公害错季香菇生产技术规程。与DB1308/T 102-2006相比,出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6.1栽培季节中省去香菇的出菇期、温度等内容,因管理措施内已经提到。目前香菇还不能周年进行工厂化栽培,因生产周期为150180d,远远
2、超过2个月以内的工厂化要求。 将6.2发菌棚和出菇棚分别提,因构造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 6.3.3品种选择里淘汰了9015品种,增加了适合生产的808、704两个品种。 6.5.1本方中只提适合河北北部的通用配方,不再提目前不使用的配方。 6.7根据实际情况对灭菌要求进行细化,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锅炉规格大小及产汽效能与一次性灭菌的培养基料袋数量相匹配,实际生产中一次灭菌30005000袋配备70或80的灭菌锅炉一台。灶内底层袋料温达100时,开始计时,连续保持20h以上才可达到灭菌要求。灶内料温达100之前阶段,应加大火力,尽快使料温达到100。通常生产中在8h之内达到100。灭菌完毕后,
3、当料温降至90时趁热出锅。 6.8接种中不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混合熏蒸消毒,选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药品,使用方法和剂量充分参照产品说明书;提出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滚膜法代替胶带来实现封好菌穴口。 6.9.2发菌刺孔由四次改为两次,这样可节省人工,减少倒袋次数,防止产热出现污染。因为免割保水膜的使用可减少人工,经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普及,添加采用免割保水膜的香菇菌棒,刺孔操作时应适当加大刺孔量及孔径大小,有利于增氧散热,顺利越夏。 6.10.2催蕾方法中振袋、温差刺激、干湿刺激基本上是同期要做的事,所以改为在综合刺激的情况下,一般510天出菇。 6.10.6采收标准
4、目前以市场收购标准而定,规格较多,不能达到一致。做到采收及时,避免人为造成产品降级。 6.11病虫害防治提出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同时充分考虑食用菌做为食品“安全第一”的根本宗旨。 a)发现杂菌不再用药物处理,分两种情况:香菇菌丝已萌发,感染竞争性杂菌以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温度及湿度为主要防治措施,创造利于香菇菌丝强势,杂菌弱势的外部环境来降低影响。菌丝尚未萌发便感染侵染性杂菌或菌丝刚萌发侵染性杂菌已大面积扩散并占据优势,多采取重新装袋灭菌,重新接种的方式来降低损失。 b)香菇因自身的生理特性,在整个生长期虫害极少发生,搞好出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对预防虫害具有重要作用。预防虫害发生不同
5、用农药处理,只能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多采用黑光灯、灭虫灯、黄板、糖醋液等诱杀办法除虫。 本标准起草单位:平泉县食用菌办公室、平泉县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希晨、李忠民、白中龙、王会森、王淑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08/T 102-2006。 DB1308/T 1022012 1 无公害错季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错季香菇产地环境、栽培基质和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承德市范围内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
6、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13/T453 无公害蔬菜生产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NY5099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产地环境 无公害错季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规定。 5 栽培基质 无公害错季香菇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规定。 5.1主料 常采用以阔叶树木的硬杂木屑为主,多以壳斗科的柞木及桦木科的桦木为主栽培料。 5.2辅料 有机辅料常采用麦麸、糖等。无机
7、辅料常采用石膏等。 6 栽培技术管理 6.1栽培季节 在本标准所含盖的适宜地区内,一般选择在2月3月播种,9月10月和次年的4月6月收获。或者选择在9月10月播种,次年4月10月收获。 6.2栽培设施 6.2.1发菌棚:发菌应该建造专用的发菌棚,发菌棚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有效的通风性能、平坦宽敞的操作空间。 6.2.2出菇棚:包括菇房、简易塑料拱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内用竹、木、钢材为骨架搭设床架,一般培养架高1.75m,宽0.3m,长度根据菇房大小而定。可以摆放7层,层距0.3m,底层距地面0.2m。 6.3菌种 6.3.1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市场需求的适宜品种。 6
8、.3.2菌种选用洁白、健壮、无污染的适龄菌种。 DB1308/T 1022012 2 6.3.3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当地生产、优质、抗病、高产、花菇率高的品种,如:135、704、808等。 6.4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 装袋 灭菌 接种 发菌管理 越夏管理 出菇管理 采收 6.5培养料配制 6.5.1配方 干阔叶木屑81% 麦麸18% 石膏1% 。 6.5.2含水量 培养料搅拌后含水量为55%左右。 6.5.3物料准备 6.5.3.1菌袋:选用规格为55cm15.3cm,厚度0.05cm0.055c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菌袋。 6.5.3.2打孔棒:长18cm,直径22.5cm,一头比较圆滑。
9、6.5.3.3其它物品及药品:振动筛,拌料机,装袋机,粉碎机,胶手套,消毒剂,高锰酸钾,75%酒精,新洁尔灭等。 6.6装袋 装袋技术要点如下:培养基质一定要充分搅拌,达到均匀一致。拌好的料不可长时间存放,防止料堆内因微生物繁殖而发热变酸;装好的菌袋要求紧实、挺直;装袋时不能礅,不能摔,不能揉,要轻拿轻放;及时细心检查菌袋是否有破孔,发现后立即用胶带纸粘上。装好的菌袋要及时进行灭菌,以防止时间过长培养料变酸。 6.7灭菌 通常采用常压湿热灭菌方式进行菌袋灭菌。灭菌技术要点:锅炉规格大小及产汽效能与一次性灭菌的培养基料袋数量相匹配,实际生产中一次灭菌30005000袋配备70或80的灭菌锅炉一台
10、。灶内底层袋料温达100时,开始计时,连续保持20h以上才可达到灭菌要求。灶内料温达100之前阶段,应加大火力,尽快使料温达到100。通常生产中在8h之内达到100。灭菌完毕后,当料温降至90时趁热出锅。 6.8接种 待料温降到 20以下时,建造接种帐或转入接种箱内进行无菌接种。接种前,接种帐(接种箱)首先提前用消毒剂熏蒸消毒,消毒剂通常选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药品,使用方法和剂量充分参照产品说明书;接种工具和菌种也要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等进行消毒,接种时要求做到堵实菌穴,并偏高些,接菌迅速,不可耽搁时间过长,防止有杂菌侵入,接种时多采取滚膜法来实现封好菌穴口。 6.9发
11、菌 6.9.1菌袋摆放 接种后的菌袋堆放方式可根据气温和发菌情况而定。低温季节,室(棚)温度低于 20时,为提高堆温,可将菌袋菌坑朝上顺码式摆放,垛高不超于15 层,但为使菌垛通气好,最好摆成“”字摆放,排与排间留有通道利于空气流通。若室(棚)内温度升高超于 26以上时,应将菌垛降到 8 层以下为宜。 6.9.2发菌温度、湿度控制 调节室(棚)温达 2226,袋内料温不超于28,尽量做到恒温培养。保持室(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0%。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棚)内空气新鲜。发菌期间一般进行 2 次刺孔增氧,第一次刺孔在菌穴菌丝基本相连时进行,刺孔位置在菌丝圈内 2cm 处,孔深 1cm
12、1.5cm,刺孔数为8个12个;第二次刺孔在菌丝全部长满菌棒时进行,刺孔数为30个40个,孔深为3.5 cm左右。如果菌袋含水量偏低的可适当少刺孔,反之相反。采用免割保水膜的香菇菌棒,刺孔操作时应适当加大刺孔量及孔径大小,有利于增氧散热,顺利越夏。 6.9.3转色管理 DB1308/T 1022012 3 菌丝发满菌袋后,在菌袋内菌丝体出现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逐渐增加,长满整个菌袋,最后形成有弹性松软感的原基层,表面逐渐变为棕褐色菌皮时,这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转色期主要技术要点:室内温度 2027,空气相对湿度 60%65%,保持空气新鲜,给予适量的散射光,适量温差刺激,利于菌袋转色。
13、6.9.4越夏管理 应采取加厚遮荫,加强通风管理为主,控制室温在 32以下,袋内料温在 28以下,防止温度过高出现感染霉菌和烂袋现象发生,不可过多翻动菌袋。发现菌袋吐黄水较多时,应及时刺孔放出,但不可刺到原基。 6.10出菇管理 6.10.1催蕾期 8月末,9月初,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下时,可选择晴天将菌袋搬入菇棚进行上架出菇管理,菇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 1520,夜间 810,拉开 10以上的昼夜温差,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0%90%,使菌袋含水量达50%55%。 6.10.2催蕾方法 振袋:将两个含水量适宜的菌袋互相碰撞,对于菌皮过厚的菌袋必要时可用钉有2寸铁钉的
14、木板拍打。温差刺激:通过增减遮荫物、通风等方法拉大棚内昼夜温差达到810。干湿刺激:对于转色较深、菌皮过厚、较硬的菌袋通过加大棚内湿度,提高棚温,软化菌皮,湿度达 90%95%,温度不高于26。经过以上综合刺激,一般经5d10d可发生菇蕾。 6.10.3幼菇期 当菇蕾长至0.5cm1cm时可用刀片割袋,割成“V”字形,让菇蕾自行从割口处长出(采用免割保水膜技术的直接脱袋出菇,无需割袋),为便于提高菇质,每袋留68朵菇形好、分布均匀的菇蕾。保持棚内温度 818,调节空气相对湿度 90%以上,棚内适量透进散射光,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不可大量通风,以免造成菇蕾被风催死。 6.10.4催花期 6.10.
15、4.1温度控制:保持菇棚内温度818,提高昼夜温差810。这样的菇质硬、肉厚、产量高;相反温度高于20,菇质软、薄、低产,所以应加厚遮荫;低于8拉开遮荫物,增加棚内温度。 6.10.4.2 湿度控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50%70%,可通过揭盖棚膜来调节湿度,如阴雨天、雾天应盖严棚膜,晴天后打开棚膜通风。 6.10.4.3调节通风、光照 菇蕾长至2cm时适当加大通风,通过揭盖棚膜及喷水增湿,创造干湿差,促使花菇形成;提高棚内散射光,可有效增加花菇白度,提高花菇等级,光照强度为800LX左右。 6.10.5转潮管理 每采收一潮菇后要进行休菌,促使菇脚坑菌丝变白或稍有转色,积累养分,可以利于下潮菇生长
16、。提高棚温 2025,相对湿度为 75%85%,养菌 7d10d,不翻动菌袋,加盖棚顶遮荫。养好的菌袋应及时补足水分再催菇,使菌袋含水量在50%55%。 6.10.6采收 采收标准根据市场要求而定,做到采收及时,避免人为造成产品降级。 6.11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同时充分考虑食用菌做为食品“安全第一”的根本宗旨。 6.11.1常见病害及防治 6.11.1.1常见病害主要有链孢霉、木霉、青霉、根霉等霉菌。 6.11.1.2预防措施 6.11.1.2.1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房、床架、工具、器具消毒。 6.11.1.2.2培养料中,按比例添加麦麸等营养物,不宜过量。不明
17、成份的添加剂,不可随便加入。 DB1308/T 1022012 4 6.11.1.2.3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 6.11.1.2.4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 6.11.1.2.5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 6.11.1.2.6栽培环境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夏季地面撒一层石灰粉灭菌、防潮。 6.11.1.3防治措施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杂菌作如下处理: 香菇菌丝已萌发,感染竞争性杂菌以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温度及湿度为主要防治措施,创造利于香菇菌丝强势,杂菌弱势的外部环境来降低影响。 菌丝尚未萌发便感染侵染性杂菌或菌丝刚萌发侵染性杂菌已大面积扩散并占据优势,多采取重新装袋灭菌,重新接种的方式来降低损失。 6.11.2常见虫害及防治 6.11.2.1 香菇因自身的生理特性,在整个生长期虫害极少发生,搞好出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对预防虫害具有重要作用。 6.11.2.2防治措施 6.11.2.2.1搞好环境卫生,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菇棚。 6.11.2.2.2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 6.11.2.2.3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 6.11.2.2.4 出菇以后发现虫害只能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多采用黑光灯、灭虫灯、黄板、糖醋液等诱杀办法除虫。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