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7 ,大小:495.86KB ,
资源ID:401014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4010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Q GDW 10166.7-2017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 1 部分 110(66)kV 架空输电线路》.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Q GDW 10166.7-2017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 1 部分 110(66)kV 架空输电线路》.pdf

1、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0166.1 2017 代替 Q/GDW 166.1 2010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 1 部分: 110(66)kV 架空输电线路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sPart 1:110(66)kV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2018 - 02 - 12 发布 2018 - 02 - 12 实施 国家电

2、网公司 发布 Q/GDW 10166.7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总则 . 1 4 总的部分 . 2 5 线路路径 . 5 6 气象条件 . 6 7 导线和地线 . 7 8 绝缘配合 . 7 9 防雷和接地 . 8 10 绝缘子串和金具 8 11 导地线换位及换相 9 12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 距离 9 13 杆塔和基础 9 14 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线路改造 . 10 15 停电过渡方案 . 11 16 在线监测 . 11 17 对电信线路、无线电台站和油气管线的影响及其防护 . 11 18 环境保护 . 11 19 劳动安全 . 1

3、1 20 运行维护 . 12 21 主要设备材料表 . 12 22 特殊施工方案 . 12 23 专题报告 . 12 24 图纸 . 14 25 计算项目及其 深度要求 . 14 26 概算部分 . 16 27 附件 . 18 编制说明 . 19 Q/GDW 10166.12017 II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公司 “ 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 的要求,规范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基建新技术应用,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制定本部分。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标准分为 13个部分: 第 1部分: 110( 66) k

4、V架空输电线路; 第 2部分: 110( 66) kV变电站; 第 3部分:电力电缆线路; 第 4部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 第 5部分:征地 拆迁及重要跨越补充规定 ; 第 6部分: 220kV架 空输电线路; 第 7部分: 330kV1100kV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 第 8部分: 220kV变电站 ; 第 9部分: 330kV750kV变电站; 第 10部分: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 第 11部分: 电动汽车电池配送中心 ; 第 12部分: 电动汽车电池配送站; 第 13部分: 高压直流换流站。 本部分为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标准的第 1部分。 本部分代替 Q/GDW166.1-201

5、0,与 Q/GDW 166.1 2010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全面修订了 “杆塔和基础”、“ 特殊施工方案 ”等部分 ; 增加了 “术语和定义”、“ 导线换位 及换相 ” 、“机械化施工专题报告” 等章节 ; 删除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章节 。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国网 经济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李显鑫 、 刘垚 、 张子引 、 李奥森 、 李

6、本良 、 张欢 、 卢飞 、 殷鹏 、 庾思黎 、 孙炎 、 刘泉、 余亮 、 张学礼 、 李伟 、 李志鹏 、 张 亚富 、 陈凯 、 杨继业、史哲、马强、于大勇、丛培元 、 吴铎 、 吴金霖 、 路晓明 、 崔贤成 、 陈曦 、 任泽久 、 罗铁镇 、 孙威 、 姚成 、 李宁 、 马军 。 本部分 2009年 12月 首次发布, 2010年 12月 第一次修订, 2017年 8月 第二次修订。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0166.72017 1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 1 部分: 110(66)kV 架空输电线路 1 范围 本部分

7、规定了 110( 66) 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新建 110( 66) kV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工程的初步 设计,技术改造线路 工程 可参照执行。 大跨越 参照 220kV架空 输电 线路初步设计内容 深度规定 中相关章节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三跨 crossing high-speed railway, highway and important transmission line 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 的架空输电线路区段 。 2.2 三通一标 general design, ge

8、neral equipment, general construction cost and standard process 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 2.3 两型三新一化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new technique,new material and new process, industrialization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工业化。 2.4 造价控制线 cost control line 用于评价工程投资合理性、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的宏观管理标尺。 3 总则 3.

9、1 应遵守的规定 3.1.1 国家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法规, 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以及上级部门对工程建设的要求 。 3.1.2 国家及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 。 3.1.3 “ 三通一标 ” 和 “ 两型三新 一化” 建设原则。 Q/GDW 10166.12017 2 3.1.4 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压覆矿产、文物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要求。 3.2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 3.2.1 初步设计文件 线路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b) 专题报告 (必要时) ; c) 概算书; d) 勘测报告(水文气象、岩

10、土工程等报告)。 3.2.2 初步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总的部分; b) 线路路径; c) 气象条件; d) 导线和地线 ; e) 绝缘配合; f) 防雷和接地; g) 绝缘子串和金具; h) 导地线换位及换相; i)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j) 杆塔 和 基础; k) 倒停电方案 (必要时); l) 与本工程有关的改造工程 (必要时) ; m) 在线监测; n) 对电信线路 、 无线电台站 和油气管线 的影响及其防护; o) 环境保护 ; p) 劳动安全; q) 运行维护; r) 主要设备材料表 ; s) 附件 。 3.3 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3.3.1

11、对 路径等 重要技术方案应进行多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3.3.2 当采用 现行的通用设计时,相应部分 可适当简化。 3.3.3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在相关章节论述抵御自然灾害 的措施 (防闪络、防舞动、防强风倒塔等)。 3.3.4 设计文件齐全,计算准确,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初步设计文件可分册出版。 3.3.5 本标准未能涉及的问题,可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 协商确定 。 4 总的部分 Q/GDW 10166.72017 3 4.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如下: a) 政府和 上级 有关部门 批准 、核准 的工程 文件 ; b) 可行性研

12、究报告及评审文件; c) 设计中标通知书或委托文件; d) 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 ; e) 工程环评等 必要的 支持性文件 。 4.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线路起止点、额定电压、输送功率、线路长度和回路数 (是否同 塔 、同杆 并架) 、 导 地 线型号 、 中间落点及引接方式; b) 线路的本体设计 、 线路影响范围内的电信线路 和 无线电台(站) 的 干扰与危险影响的保护设计 以及运行维护的辅助设施等; c) 线路走廊清理设计; d) 工程概算 。 4.3 接入系统概况及建设期限 接入系统概况及建设期限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接入系统概

13、况(简述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b) 两端发电厂或变电站进出线规模 以及 T 接点 、 接点 概况 ; c) 建设期限。 4.4 对可研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 说明是否执行了可研评审意见,未执行的部分应说明原因。 4.5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4.5.1 应说明 线路路径长度、曲折系数、杆塔数量(直线塔、转角塔等) 。 4.5.2 应说明 沿线 海拔高度 、 地形地貌 分布 和交通概况 。 4.5.3 走廊通道清理情况 : a) 厂矿企业拆迁数量,跨越民房户数,民房拆迁面积及结构类型,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拆迁数量, 其它拆迁数量; b) 林区主要树种,林地属性, 连续 跨越林区长度及砍伐量等;

14、 c) 涉及补偿费用较高的项目情况说明(资金、协议内容)。 4.5.4 主要造价表 见表 1。 Q/GDW 10166.12017 4 表 1 主要造价 表 项 目 造 价 可研 (万元) 初设 (万元) 初设 -可研 (万元) 初设单位造价 (万元 /km) 一般线路本体工程投资 大跨越本体工程投资 辅助设施工程投资 场 地征用及清理费 静态投资 动态投资 4.5.5 主要工程量单公里指标 见表 2。 表 2 主要工程量单公里指标 项目名称 导线 地线 金具 接地钢材 绝缘子 塔材 基础钢材 混凝土量 土石方量 单位 t/km t/km t/km t/km 片 /km t/km t/km m

15、3/km m3/km 本工程 通用造价 说明: 绝缘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类统计。 4.6 造价分析 4.6.1 与 造价控制线、通用造价 指标定量对比分析, 说明工程量与造价的合理性。 4.6.2 与可研指标对比分析,说明 工程量增减情况。若 初步设计 概算超可研 估算 ,应进行专项分析。 4.7 通用设计应用情况 4.7.1 杆塔通用设计应用情况说明, 包括线路总塔数、采用杆塔通用设计的模块及塔数、未采用通用设计的塔数等。若工程未采用杆塔通用设计应说明原因,并说明是否按照杆塔通用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4.7.2 金具通用设计应用情况说明, 包括 线路总串数 、采用金具通用设计的串数量,未采用通

16、用设计的串数量等。若工程未采用金具通用设计应说明原因,并说明是否按照金具通用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4.7.3 通用设计应用情况见表 3。 表中模块编号应对照最新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成果(输变电工程 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进行选取。 表 3 通用设计应用情况 工程概况 电压等级 架设 回路数 线路长度( km) 导线型号 气象条件(风速 /覆冰) 地形条件 Q/GDW 10166.72017 5 表 3 (续) 杆塔总数(基) 杆塔设计 通用设计模块编号 塔型模块应用数量 自行编制塔型模块应用数 其他(以大代小等情况) 金具设计 通用设计金具串型应用数量 自行编制金具串型应用数 单个工程

17、金具通用设计应用率 4.8 “两型三新一化”应用情况 参照国家电 网公司“两型三新一化”工程设计建设的原则,说明线路规划、路径选择、电气部分、杆塔、基础等内容的应用情况。 4.9 工程基建新技术应用情况 说明 工程基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 包括使用新技术的编号 、 类型 、 简要介绍 及应用分值等 。 4.10 标准工艺应用情况 说明工程标准工艺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标准工艺 的编号,名词 及应用 部位 等。 5 线路路径 5.1 变电站进出线布置 应说明 变电站本期和远期间隔排列,进出线终端塔布置和方向;与已有和拟建线路相互关系,远近期过渡方案 。 5.2 线路路径方案 5.2.1 路径复杂或

18、拆迁量较大的工程应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进行路径方案优化 选线 。 5.2.2 路径方案 应满足 与 铁路、 高速 公路、机场、雷达、电台、军事设施、油气 设施 、 油库 、 民用爆破器材仓库、采石场、烟花爆竹工厂等各类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要求或相关 协议要求。 5.2.3 路径方案应结合林区、重 冰区、舞动区、微地形微气象区等因素进行优化调整。 5.2.4 详细描述各路径方案,包括线路走向、行政区、 沿线 海拔高程、 地形、地质、水文、交通运输条件、林区、重覆冰地段、舞动区范围及等级、主要河流、城镇规划、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 、 其它重要设施及重要交叉跨越等 。 5.2.5 涉及 接、

19、改接、 T 接等线路,应对接点、改接点、 T 接点情况和方案进 行描述 。 5.2.6 各 路径方案 技术经济比较 和论证结果 。 5.2.7 路径推荐方案 简要说明 ,包括行政区、地形比例、林区长度及重要交叉跨越等。 5.2.8 列表说明沿线主要单位协议情况。 5.3 走廊清理 Q/GDW 10166.12017 6 5.3.1 说明线路走廊清理原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环评报告和批复、规程规范的要求以及业主单位、地方政府部门的 要求) 。 5.3.2 对线路经过走廊清理费用较高的地区,宜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手段,对走廊清理工程量进行分类统计。 5.3.3 走廊清

20、理 应包括以下 内容 : a) 应说明 拟 拆迁 或跨越 的房屋情况 , 包括建筑物的属性、规模、结构分类 ; b) 拆除或 迁移 “ 三线 ” 的情 况 说明 ; c) 林区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 , 连续 跨越林区长度及砍伐量等 ; d) 拟拆迁、压覆厂矿的类型、所属单位、规模、数量 ; e) 拟 拆除或 迁移改造道路或管线的所属单位、 类型、 等级、数量 ; f) 线路 对导航台、雷达站、通信基站 等特殊障碍物的影响 ; g) 当走廊清理规 模较大时,应提供相应专题报告或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评估报告 ; h) 其它。 6 气象条件 6.1 气象条件的选择 6.1.1 气象资料 应 包括

21、气象台 (站 )的名称 、 周围 环境 、 与线路的相对距离 、 风速记录表 、 记录方式等 。 6.1.2 根据气象资料经数理统计并换算为线路设计需要的基本风速计算值,结合所经地区荷载风压图和 风压值换算的基本风速、沿线风灾调查资料以及所经地区已有线路运行经验 以及 工程所在地最新发布的 风区 分布 图 ,综合分析提出设计采用的基本风速值和区段划分,以及必要的稀有验算风速,宜采用典型气象区 。 6.1.3 调查 气象台站及 沿线 覆冰 情况,结合附近已有线路采用的设计覆冰值与运行经验 , 以及工程所在地最新发布的冰区分布图 ,提出设计选用的覆冰值 、必要验算 稀有覆冰值 和区段划分 。 6.

22、1.4 收集路径所经地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雷暴日数和土壤冻结深度 。 6.1.5 调查沿线已建成线路运行情况 (风灾、冰灾、雷害、沙尘、舞动等 ),必要时专项论述 。 6.1.6 对线路 沿线微地形、微气象情况进行调查描述,明确需要采用的加强措施或说明进行避让的情况 。 6.2 设计采用的气象条件一览表 设计采用的气象条件见表 4。 表 4 设计采用的气象条件 项 目 气温() 风速( m/s) 覆冰厚度( m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基本风速 操作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Q/GDW 10166.72017 7 表 4 (续) 项 目 气温() 风速( m/s) 覆冰厚度(

23、 mm) 安装 带电作业 覆冰 平均年雷暴日数( d) 冰的密度( g/cm3) 7 导线 和 地线 7.1 导、地线选型 7.1.1 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确定导线截面,结合工程特点,如高海拔、重冰区、大气腐蚀 和电晕、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 等因素,对不同材料 、 结构的导线进行电气和机械特性比选,采用年费用最小法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导线型号、分裂根数。论述分裂间距和排列方式。推荐方案应满足输送容量、环境影响、施工、运行维护的要求,体现可靠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7.1.2 根据系统通信、导地线配合和地线热稳定等要求确定地线型号,如采用良导体地线时,应论证其必要性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4、如采用 OPGW 光缆,应论证 OPGW 光缆 及分流 地线选型 。 7.1.3 列表给出导线和地线(含 OPGW 光缆)的机械电气特性 。 7.2 导、地线防振 7.2.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 确定导线和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 、 平均运行张力 及 防振锤等 防振设计方案 。 7.2.2 说明分裂导线采用的间隔棒型式及布置方式。 7.3 导线防舞 7.3.1 根据 工程具体情况, 并结合各省最新舞动区域分布图来确定舞动区范围及等级。 7.3.2 根据舞动区等级划分,采取相应的防舞措施 。 8 绝缘配合 8.1 确定污区划分原则 8.1.1 参照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的有关规定 进行

25、。 8.1.2 按沿线等值附盐密度、附灰密度、污湿特征、运行经验,并结合各省最新污区分布图的定级来确定污秽 等级。 8.2 污区划分 8.2.1 沿线污染源、污湿特征、沙尘天气等调查及分析。 8.2.2 根据邻近线路运行经验,结合污秽发展情况, 确定污区等级及 统一爬电比距 。 8.3 绝缘子选型 Q/GDW 10166.12017 8 分析瓷、 玻璃、 棒式(复合、 瓷棒) 等绝缘子技术特点, 结合运行经验(污闪、 冰闪等) 和工程实际情况,推荐绝缘子型式。 8.4 绝缘子强度选择 根据选定的绝缘子型式及其各工况要求的安全系数,计算悬垂和耐张串所需绝缘子吨位和联数,通过综合经济比较,确定绝缘

26、子强度及联数。 8.5 绝缘子片数选择 8.5.1 工频(工作)电压 要求的 绝缘子片数 。 8.5.2 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子片数 。 8.5.3 雷电过电 压要求的绝缘子片数 。 8.5.4 在覆冰严重的地区 还 应满足冰闪对绝缘子片数的要求 。 8.5.5 高杆塔及 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片数 应 按相关规定进行修正 。 8.5.6 列表给出绝缘子配置及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 8.6 空气间隙 8.6.1 提出各种运行工况下相应的空气间隙值。 8.6.2 高海拔地区的空气间隙值 应 按相关规定进行修正。 9 防雷和接地 9.1 防雷设计 9.1.1 调查沿线雷电活动情况和附近已有线路的雷击跳闸

27、率。 9.1.2 根据防雷需要,确定地线布置型式和保护角,以及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最小距离。对雷电活动较强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 9.1.3 必要时 计算 线路 的 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 9.2 接地设计 9.2.1 因地制宜采 用不同接地装置型式 ,提出接地电阻要求 。 9.2.2 论述特殊地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腐蚀地区、 强雷电活动地区 、 接地极附近 等)的接地设计方案。 9.3 地线绝缘设计 9.3.1 说明地线绝缘的目的、使用地段和绝缘方式、绝缘子片数和联数、间隙取值。 9.3.2 列表给出地线绝缘子型号及其机械电气特性。 9.3.3 线路经过直流接地极附近时, 应 根据线路与

28、其相对距离确定地线运行方式。 10 绝缘子串和金具 10.1 导线和地线的悬垂串、耐张串组装型式和特点 。 10.2 说明导线和地线的悬垂串、耐张串组装型式和特点;提出各种工况下绝缘子串和金具的安全系数;说明接续、防振等金具的型式及型号 。 Q/GDW 10166.72017 9 10.3 新设计 金具的名称、作用 、 机械电气特性 及其执行标准 。 10.4 说明工程中金具通用设计的应用情况,所用模块和应用率,未采用通用设计的原因 。 10.5 节能型金具使用情况说明 。 10.6 线路经过舞动区时应对绝缘子串型及金具进行论证说明 。 10.7 三跨区段应对绝缘子串型及金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

29、。 11 导地线换位及换相 11.1 明确 两端和中间变电站相序。 11.2 明确 导线换位次数、换位节距、换位方式及换位杆塔型式。 11.3 明确线路相序排列及调相方案 。 11.4 对接线路或改接线路,应明确原线路换位方式、位置,新建线路与原线路换位位置的关系,为完善原线路相序排列采取的措施,以及线路相序调整情 况。 12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12.1 导线对地最小距离 。 12.2 导线对各种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 。 12.3 说明跨越树木的主要原则 。 12.4 线路工程安装或预留防舞装置时,应校验导线安全系数及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12.5 三跨区段应进行充分的搜资、协议等工作,

30、梳理相关的规程、规范、文件、协议等设计依据,明确交叉跨越距离要求 。 13 杆塔和基础 13.1 杆塔 13.1.1 杆塔 规划 杆塔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优先选用通用设计模块,并进行适用性分析。没有对应模块的工程,杆塔应采用通用设计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13.1.2 采用通用设计杆塔 采用通用设计杆塔模块的工程,应校验以下内容: a) 气象条件 :设计风速,覆冰厚度,海拔高度,地形情况等; b) 电气条件:导、地线型号,电气间隙,地线保护角等; c) 杆塔规划: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呼高范围等; d) 杆塔材料:构件材质、规格,螺栓型号等; e) 挂点型号、地脚螺栓型号等接口参数。 13.

31、1.3 未采用通用设计杆塔 不能采用通用设计模块的工程,应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杆塔排位情况等因素,采用通用设计原则进行杆塔规划,并对以下内容进行说明: a) 杆塔规划内容如下: Q/GDW 10166.12017 10 1) 直线塔系列规划。 2) 耐张转角塔系列规划。 3) 特殊杆塔规划(直线转角塔、高跨塔、电缆终端塔等)。 4) 杆塔规划成果及杆塔使用 条件。 5) 杆塔间隙圆图。 b) 荷载条件内容如下 : 1) 杆塔正常 运行 、 断线 、安装 及不均匀覆冰 工况下的荷载及其组合。 2) 说明安装条件和附加荷重。 3) 如有其它特殊荷载工况应进行说明。 4)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

32、对结构的重要性系数进行说明 。 5) 对于同塔多回线路应说明是否考虑分期架设的情况。 c) 杆塔选型 内容如下: 1) 比选杆塔型式。 2) 说明杆塔构件的材质和截面类型。 3) 杆塔防腐措施、登塔设施;螺栓的防卸、防松。 4) 提出全线杆塔汇总表,包括各种杆塔使用条件、呼称高及材料用量。 5) 需做试验的杆塔,应给予说明,并提出专项立项报告。 13.1.4 线路经 过舞动区时,应对杆塔荷载、杆塔型式、杆塔构造及防松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 13.1.5 结合运行经验和沿线灾害调查,论证局部地段防强风倒塔措施。 13.1.6 线路位于 地震烈度为 9 度及以上地区 时,应按有关规程对 杆塔进行抗震

33、设计或验算 。 13.2 基础 13.2.1 说明沿线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情况、土壤冻结深度、地震烈度、施工、运输条件,对软弱地基、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作详细的描述 。 13.2.2 综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基础作用力,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优先选用原状土基础。说明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地区及适用杆塔的情况。对基础尺寸应进行优化 。 13.2.3 基础选 型时应说明采用机械化施工及应用商品混凝土等的可行性。 13.2.4 线路通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腐蚀性土、活动沙丘、流砂、冻土、膨胀土、滑坡、采空区、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局部冲刷和滞洪区等特殊地段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 。

34、13.2.5 对新型基础应论证其技术特点和经济效益、安全性和施工可行性。需做试验的基础,应给予说明,并提出专项立项报告 。 13.2.6 说明基础材料的种类、强度等级 。 13.2.7 线路经过直流接地极附近时,应论述基础防腐措施 。 13.2.8 如需设置护坡、挡土墙和排水沟等辅助设施时,应论述设置方案和对环境的影响 。 13.2.9 山区 基础 选型 时应论述对环境的影响。 14 与本工程 有关的其它线路改造 14.1 说明受本工程影响的其它有关线路改造的方案和设备选型情况。 14.2 说明其它有关线路的现状接入系统和设备情况,以及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14.3 说明其它有关线路的改造方案

35、、路径方案、气象条件、导地线选择情况、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绝缘子串和金具、杆塔和基础等设备选择和设计方案。 14.4 出具能够说明本方案的有关图纸。 Q/GDW 10166.72017 11 15 停电过渡方案 15.1 说明涉及需要停电过渡的原因和必要性。 15.2 说明涉及停电过渡的线路现状接入系统情况、线路长度和设备情况等。 15.3 说明停电过渡具体方案,涉及到的设备选型和投资情况,并给出指导施工顺序的建议。 15.4 出具能 够说明本方案的有关图纸。 16 在线监测 16.1 对新建线路,在运行巡视、应急抢修特别困难的局部线段,跨越主干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重要跨越段,大跨越、重覆冰

36、、易发生舞动地区,微地形、微气象、采空区或地质不良地区等可能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地区,论述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的类型及其必要性 。 16.2 结合工程实际,针对监测装置的工作环境、布点方式、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实施费用等进行说明 。 17 对电信线路、无线电台站和油气管线的影响及其防 护 17.1 收资及调研 17.1.1 收集 中性点接地系统单相零序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所依据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的期 限 。 17.1.2 收集 线路沿线大地 电导率的分布及取值 。 17.1.3 收集输电线路影响范围内电信线路、无线电台站、油气管线的位置及资料, 绘制接近位置平面图 。 17.2 计算、分析及 处理措施

37、 17.2.1 对临近 明线方式架设的一、二级通信线路 进行危险和干扰影响计算,并对有关参数如屏蔽系数、降低系数等进行分析和采用 。 17.2.2 对无线电台站 宜采取避让措施,无法避让时应阐述线路路径方案比选与防护措施,必要时请相关科研单位配合论证 。 17.2.3 对沿线的油气管线 进行分析,论证线路对其影响,说明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 17.2.4 对需要迁移或采取防护措施的计列相关费用 。 18 环境保护 18.1 说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区、 生态保护区、植被保护措施情况 。 18.2 说明区域环境影响程度,提出减小对环境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 18.3 为了减小输电线路

38、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的措施,施工和运行的注意事项 。 19 劳动安全 19.1 说明输电线路工程应满足国家规定的有关劳动安全与卫生等要求 。 Q/GDW 10166.12017 12 19.2 工程在特殊条件(高海拔、高寒 及临近输电线路 等)下施工,应对施工人员劳动安全 做专门论述,说明采取的防护措施,并计列 费用 。 19.3 说明 机械化施工时,交跨施工 及 危险操作需 注意的事项。 20 运行维护 20.1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定计列运行维护费用。 20.2 必要时提出在线监测方案。 21 主要设备材料表 21.1 设备材料内容 包括如下: a) 线路本体部分 :

39、导线、地线、绝缘子、间隔棒、金具、钢材 (杆塔、基础、接地 )、 地脚 螺栓、插入角钢、 混 凝土等; b) 通信保护所需材料。 21.2 主要设备材料表应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等栏目,并说明是否包括运行维护工器具和备品备件,以及是否计入设备材料损耗等 。 22 特殊施工方案 22.1 对于采用机械化施工 的线路工程 , 应 编制 机械化 施工 设计章节 ,必要时,需形成专题 。 22.2 机械化 施工设计 章节 应包含工程所采用的主要机械及主要功能、效率,施工组织措施,交通条件及工地运输,建设场地的赔偿等,并计列相关费用 。 22.3 对于采取人力、畜力方式 难以运输的山区施工地段,应编写索道

40、运输等方式的特殊施工方案,并计列相关费用 。 22.4 对投资影响较大的施工方案应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进行专项论述 。 23 专题报告 23.1 试验研究项目 23.1.1 概述 概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目的和意义; b) 工程应用及预期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 23.1.2 研究内容及项目经费 研究内容及项目经费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实施方案; b) 依据的理论及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方法; c) 主要技术性能与指标; d) 项目的进度计划(通过表格、甘特图等形式表示); e) 项目经费预算情况。 Q/GDW 10166.72017 13 23.1.3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a)

41、成果内容及形式; b) 研究成果在本工程的应用 及预期效益。 23.1.4 相关文件 相关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业主单位对项目的意见; b) 主管单位对项目的意见。 23.2 机械化施工专题报告 23.2.1 工程概况 说明工程的电压等级,建设规模,路径方案,地形、地质,交通情况,气象条件,导地线,防雷及绝缘, 杆塔型式及 数量,基础型式及数量,接地型式及数量。 23.2.2 路径方案比选及优化 考虑 输电线路 机械化 施工的要求,论证路径方案的合理性,对路径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 。 23.2.3 导地线的运输、展放与紧线 说明导地线运输的尺寸、重量,牵 张 设备的尺寸、重量 、 运输方式

42、 、 运输条件 ,牵张场的选择及导地线的展放方式。 23.2.4 杆塔选型及优 化 杆塔选型及优化应包含以下内容: a) 考虑采用机械运输、 杆塔 组立,以及起重设备对 杆塔 设计的 要求 ,选择合理的塔型、结构型式、杆件长度及重量、结构连接型式及附属装置设置等。 b) 选择运输方式,说明运输条件。 c) 选择组塔方式。 23.2.5 基础型式选择及优化 基础型式选择及优化应包含以下内容: a) 结合地形、地质、地下水埋深、交通条件等情况,选择合适 的 基础型式 及施工机械 。 b) 结合基础的浇制、安装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设备进出场方式。 23.2.6 接地 接地设计专题应包含以下内容:

43、a) 结合地形、地质、地物、交通情况,选择合适机械化施工的接地型式。 b) 选择设 备进出场方式。 23.2.7 运输要求汇总及运输方案选择 汇总以上各运输要求,制定运输方案,结合工期要求,运输量,运输能力等因素,确定临时道路修筑方案,索道架设方案等。 Q/GDW 10166.12017 14 23.3 其它专题 对于其它专题项目,专题报告中应详细论证设计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达到概算深度)。 24 图纸 24.1 必备图纸 24.1.1 一般线路 一般段线路必备图纸如下: a) 线路路径方案图 (一般按 1:50000 或 1: 10000, 根据实际 情况 也 可按 1: 2000 或

44、 1: 1000 等 ); b) 杆塔型式一览图; c) 基础型式一览图; d) 变电站进出线规划图; e) 导线特性曲线或表; f) 地线或 OPGW 光 缆特性曲线或表; g) 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图 ; h) 输电线路单相接地零序短路电流曲线 或表 ; i) 接地装置 一览 图 ; j) 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在初步设计报告中插图); k) 电力系统远景地理接线图(在初步设计报告中插图) 。 24.2 视情况需要的图纸 视情况需要的图纸如下: a) 拥挤地段平面图和走廊清理平面图; b) 特种(或新设计)金具图; c) 与线路路径方案相关的其它 必要图纸 ; d) 沿线海拔高程图; e)

45、 主要新设计杆塔的间隙圆图; f) 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接近位置平面图 ; g) “ 三跨 ” 区段 平面 图及断面图 ; h) 对于复杂的接、改接、 T 接等线路应附方案示意图 。 25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25.1 初步设计阶段计算项目 初步设计阶段计算项目见 表 5,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增减。计算书底稿不列入设计文件,一般只引述计算条件和计算结果。 Q/GDW 10166.72017 15 表 5 计算项目 序号 计算项目名称 1 基本风速统计计算 2 导线、地线或 OPGW 光缆机械特性计算 3 电磁环境 计算 4 导线选型技术经济比较计算 5 各路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计算 6 地线或 O

46、PGW 光缆热稳定计算 7 绝缘配合计算 8 摇摆角计算 9 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 10 杆塔荷载条件计算 11 杆塔 计算 12 基础计算 13 其它工程需要的计算 25.2 计算项目深度 25.2.1 基本风速统计计算 按规程规定的高度、重现期及方法进行计算 。 25.2.2 导线、地线或 OPGW 光缆机械特性计算 包括各工况比载计算、弧垂应力计算,满足工程要求 。 25.2.3 电磁环境计算 对高海拔地区, 采用相关规程规定的公式 对 电晕、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等 进行 计算 。 25.2.4 导线选型技术经济比较计算 对高海拔、重冰区、大气腐蚀等地区,应对不同材料

47、结构的导线进行如下计算: a) 技术计算 : 输电线路条件,包括机械特性、荷载特性、覆冰过载能力,对杆塔设计的影响,对施工、运 行维护的影响等。各导线方案技术计算,必须满足相关规程规定或标准的要求。 b) 经济计算 : 估算各导线方案本体投资、静态投资、损耗及运行费用等并进行经济比较 。 c) 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导线方案。 25.2.5 各路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计算 一般宜对技术和经济作综合性比较,并列表表示。对重大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宜做到概算深度 。 25.2.6 地线或 OPGW 光缆热稳定计算 根据系统提供的等值阻抗和单相故障零序电流,计算地线和 OPGW光缆电流分配,按系统

48、故障切除时间,选择地线和 OPGW光缆热稳定所需要的截面;参考线路所经地区的雷电情况,确定地 线和 OPGW光缆的结构型式和单丝直径 。 Q/GDW 10166.12017 16 25.2.7 绝缘配合计算 根据规程规定进行绝缘配合计算,确定雷电过电压、工频(或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时需要的绝缘子片数及相应的空气间隙 。 25.2.8 摇摆角计算 摇摆角计算 参数 按规程规定 选取 , 提出计算条件及 间隙圆图 。 25.2.9 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 对平行及交叉的电信设施,进行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提出处理意见 。 25.2.10 杆塔荷载条件计算 按杆塔规划成果,提出杆塔荷载

49、条件,提供给结构专业进行杆塔计算 。 25.2.11 杆塔计算 布置出各塔型的单线图,对典型直线塔和耐张塔按荷载条件进行计算,以此推算出各 塔型的重量,为杆塔工程量计算提供 根据 。 25.2.12 基础计算 根据 全线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杆塔类型规划基础型式,对每种型式的典型基础进行计算,以此推算出工程的基础工程量 。 26 概算部分 26.1 概述 26.1.1 工程概况 应说明工程建设的起点和终点、路径和地理位置、额定电压、导地线截面、回路数等情况 。 26.1.2 工程资金来源 应说明融资方式、资本金比例、融资利率、计算方法 。 26.1.3 主要技术特征 应包含以下内容: a) 应说明线路路径长度、曲折系数、直线塔数量、转角耐张塔数量、采用基础类型、特殊的地基处理、土石方工程量(尖峰、基面、风偏、基坑、接地) 。 b) 应说明沿 线地形分布、土质、地震烈度、地基承载力、污秽条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