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创造 2 练习曲线 二、简答题 3 简述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 4 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5 简述品德及其构成。 6 简述奥苏贝尔同化论的核心思想。 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正确答案】 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通过探索、研究、发现、表达、记录、信息传递交流,制作成为口语、书面信息、涂鸦图案、实物产品、科学技术理论、规律揭示,利用自然界 存在的或者隐含的人类未知原理等,制作成为可以供生存、生活、生产、交流、信息交换等,具备相当程度的科技含量的人类智慧结晶产品
2、,一般称之为创造。 2 【正确答案】 (1)表示练习次数与甲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每次完成的工作量逐渐上升; (2)练习的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 (3)练习次数与错误量的关系:练习中的错误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二、简答题 3 【正确答案】 在加涅看来,学习条件指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 (学生心理 )及外在(教学情境 )的一切条件。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或必要条件主要有两大方面: (1)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是独立于学生之外存在的,也就是俗称的学习环境。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或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和家庭环境等等,他们都
3、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会对人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学习。其次,文化通过影响人的学习策略进而影响人的学习。第三,文化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学习。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人的学习也有影响。首先 ,家庭经济水平的高低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其次,家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影响。第三,家庭教养方式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第四,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影响。 (2)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 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很多,主要有原有知识背景、学习动机等等。 原有知识背景。储存在个体脑海中原有的知识背景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 学习
4、者的主动加工过程。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有了适当的外部条件与原有知识的基础,假若缺乏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有效的学习仍然不能发生。想要让学生 进行有效的心智加工过程,就少不了两个因素:一是学习动机,二是加工策略和学习策略。有了动机,学习者自然会更加努力和集中注意力;有了加工信息的策略,学生才会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两者相辅相成,学习的强烈动机有助于学生选择高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高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的运用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4 【正确答案】 (1)联系 概念和规则既是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也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核心成分。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且能被人陈述或提取出来
5、就是陈述性知识,以产生式方式储存且支配了人的行为就 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区别 第一,从测量学的观点看,前者可以通过 “陈述 ”或 “告诉 ”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第二,从心理表征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第三,从激活和提取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第四,从输入和输出看,前者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和输出是相同的,后者是相对运动的,其输入和输出是不同的。第五,从学习与遗忘速度看
6、,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速度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速度慢。 5 【正确答案】 (1)品德或称德性,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道德有关的概念。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其形成和改变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的构成为: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2)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道德认识的产物是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发展,道德价值观念作为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成分,又会影响进一步的道德认识。 (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伴
7、随着道德观念并渗透到道德行为中。 (4)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与道德行 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就无从表现。 (5)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品德成分。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是社会、教育者要求个人达到的目标,更因为道德行为体现了人类行为的高度复杂性。 (6)人的品德不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堆积。品德的这四个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成分。 6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认为
8、,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关观 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有意义的同化。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的方式的不同,他提出厂三种同化方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1)下位学习。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称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这种类属过程多次进行,就导致知识不断产生新的层次,因而也就不断分化与精确化。类属学习的效率取决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起类属作
9、用的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2)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几个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厂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在对被提供的材料进行归纳组织或综合成整体时,都需要进行总括学习。总括学习在概念学习中比在命题学习中更为普遍。 (3)组合学习。当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许多新的命题和概念的学习都导致这类意义。这些命题和概念 是有潜在意义的,因为它们是由一些已经学习过的观念合理结合而构成的,这些观念与整体的有关认知内容一般是吻合的,因而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内容的一般背景联系起来。它们与上位命题、下位命题不同,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特殊观念相联系。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