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两次直奉战争的胜利方分别是 ( )。 ( A)直系军阀、奉系军阀 ( B)直系军阀、直系军阀 ( C)奉系军阀、直系军阀 ( D)奉系军阀、奉系军阀 2 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认为中国只适合于君主制,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是( )。 ( A)朱尔典 ( B)古德诺 ( C)杨度 ( D)梁士诒 3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述历史事件,正 确的一项是 ( )。 宣统帝下诏退位 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宣布就任中华民国
2、临时大总统 ( A) ( B) ( C) ( D) 4 曾发表 “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漠视,坐待其亡。 ”宣言的是 ( )。 ( A)刘师培 ( B)严复 ( C)杨度 ( D)梁士诒 5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发表了 ( )。 ( A)讨袁宣言 ( B)第二次讨袁宣言 ( C)讨逆宣言 ( D)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6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护国军力量强大 ( 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 D)北洋军力量分裂 7 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其根本原因是 ( )
3、。 (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适合中国国情 ( B)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 ( C)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复辟势力 ( D)帝国主义的支持 8 孙中山发动 “二次革命 ”的根本原因是 ( )。 ( A)宋教仁被刺 ( B)袁世凯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 ( C)北洋军大举南下进攻国民党 ( D)袁世凯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 9 西南军阀跟随孙中山拥护护法运动的目的是 ( )。 ( A)号召人们继续反袁 ( B)迫使段祺瑞恢复约法和国会 ( C)支持孙中山发展革命的势力 ( D)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 10 “府院之争 ”的实质是 ( )。 ( A)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4、( B)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 C)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 D)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1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 ( A)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 B)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12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 “短暂的春天 ”,这从根本上说明( )。 ( 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B)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很大发展潜力 ( C)欧洲战争提供了极大商机 ( D)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13 民 国初年
5、,在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 纺织 面粉 化工 钢铁 ( A) ( B) ( C) ( D) 14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重要影响是 ( )。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A) ( B) ( C) ( D)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5 华盛顿会议 16 九国公约 17 直皖战争 18 江浙战争 19 好人政府 20 直奉战争 21 北京政变 22 大沽口事件 23 三 .一八惨案 24 洪宪帝制 25 筹安会 26 筹安会六君子 27 二
6、十一条 28 二次革命 29 中华革命党 30 护国运动 31 护法运动 32 新旧约法之争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 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肩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何如 ?这五十年的日本何如 ?这五十年的德国何如 ?这五十年的俄国何如 ?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哭乐不等,至于学问思想界,真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有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7、: (1)文中的 “五十年 ”概指什么时间 ?这五十年中,美国、日本、德国、俄国主要有哪些大的变化 ? (2)文中所说 “这三期 ”是指哪些历史事件 ?简评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4 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 35 评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6 试述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37 如何看待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 38 中国近代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
8、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北洋 政局与社会革命 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北洋政
9、局与社会革命 1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5 【正确答案】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 1921年 11月 12日 1922年 2月 6日在华盛顿举行,由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
10、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期间 签订子 3项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条约。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此后,美日两国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6 【正确答案】 1922年 2月 6日,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各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实质上公约的出发点是中国应为各帝国主义共同的殖民地。任何一国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 ”等
11、。这是美国图谋扩张 在华侵略势力的 个胜利。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厂日本在中国的独占状态,这是一战后中国形势的重大变化。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7 【正确答案】 直皖战争是 1920年,以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主要权力,企图利用直系军队消灭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同时削弱直系。并操纵 “安福国会 ”,选举徐世昌取代直系首领冯国璋为总统。直系不甘心皖系的扩张,提出 “和平统一 ”,在英美支持下与段祺瑞对抗。 1920年 7月,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
12、碑店一带开战。奉系张作霖也派出部队,作为直系军的后盾。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败,段棋瑞被迫辞职,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8 【正确答案】 江浙战争又称 “齐卢战争 ”。直皖战争后,控制着北京中央政权的直系军阀实行贿选与 “武力统一 ”,遭到全国各方面的反对。皖系浙江督办卢永祥首先发出不承认曹锟为总统的通电,并和奉天的张作霖,广东的孙中山结成反直三角同盟。吴佩孚为了击破反直三角同盟,除在北方以重兵 严防奉军入关以外,在南方则利用孙传芳进军福建,与陈炯明勾结起来压制孙中山,以直系的江苏督军齐燮元夺取浙江,消灭卢永祥。 1924年 9月初,齐军向卢军发动进
13、攻,江浙战争爆发。至 10月 12日,卢永祥在孙传芳和齐燮元的南北夹击下,通电下野,逃往日本。江浙战争遂告结束。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9 【正确答案】 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黎元洪复任大总统。吴佩孚利用黎元洪这个傀儡,建立了一个由直系控制的 “合法 ”政府。 1922年 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出任国务总理。阁员罗文干、汤尔和等均属英美派, 当时被称为无党无派的 “好人 ”,因而这个政府有 “好人政府 ”之称。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之间有裂痕, “好人政府 ”实际上是听命于吴佩孚的 “洛派 ”政府,而为曹锟的 “保派 ”所反对。这个政府仅存 3个多月就垮台了, “好人政府 ”
14、县花一现,成了历史的陈迹。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0 【正确答案】 直奉战争共爆发两次。第一次爆发于 1922年,当时,直、奉两派军阀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尖锐,一触即发。奉系张作霖支持亲日派政客梁士诒组织内阁,影响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直系的利益,于是导致了直系军阀同事系军阀的混 战。结果奉军大败,张作霖退回关外。直奉以榆关为界,议和罢兵,北京政府完全由直系军阀控制。第二次爆发于 1924年, 9月,江浙战争爆发, 15日,张作霖即向榆关,热河进攻。吴佩孚率军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榆关与滦东一线展开激战。 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趁两军对峙之际,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
15、曹锟。曹直军在前线失利,吴佩孚由海道逃往武汉。奉系获胜。于是,冯玉祥与张作霖等拥护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的 “临时总执政 ”。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1 【正确答案】 北京政变是 1924年直 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高潮推动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 1924年 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 “讨逆军 ”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热河一线奉军作战。冯军由古北口秘密回师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冯玉祥会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任执政的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北京政权又落入官僚军阀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为
16、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有利件,北京和北方的民众革命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共北方党组织得到巩固和扩大。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 会革命 22 【正确答案】 1926年 3月,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护卫奉系的日舰进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借口国民军破坏了所谓辛丑条约,纠合英、美、法等 8国公使,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限令 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各帝国主义的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执政府。此事件称“大沽口事件 ”。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3 【正确答案】 是大革命时期北洋
17、军阀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屠杀爱国 群众的惨案。大沽口事件发生之后, 1926年 3月 18日,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总工会等 60多个团体和 80多所学校共约 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 “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 ”。会后举行游行,前往段棋瑞执政府请愿。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下令向游行队伍开枪,并用大刀砍杀游行群众,史称 “三 .一八惨案 ”。鲁迅称惨案发生的这一天为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4 【正确答案】 此为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的活动。 1915年 12月 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复辟帝制 ,改中华民国为 “中华帝国
18、 ”,废除民国纪元,改 1916年为 “洪宪元年 ”,史称 “洪宪帝制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人民和革命党人的反对。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也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人在云南起义,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了护国军,向川黔和两广进发。广西、贵州、陕西等省纷纷独立。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 1916年 3月 22日取消了帝制。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不久,袁世凯忧郁而死,洪宪帝制破产。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5 【正确答案】 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 1915年,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以杨度为首,串联孙毓筠、
19、李燮和、刘师培、严复等人成立筹安会,以学术团体为名,宣称 “以筹一国之治安 ”,研究共和政治之得失,认为共和国体不适合中国,公开鼓吹复辟帝制,通电各省各派 “代表 ”到京请愿改变国体,拥戴袁世凯称帝。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6 【正确答案】 筹安会六君子,又称洪宪六君子。 1915年 8月,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发起组织筹安会,以讨论国 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帝。杨度等被称为 “筹安会六君子 ”。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7 【正确答案】 二十一条是一战期间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的卖国条约。一战爆发后, 日本趁欧洲各国无暇东顾之机,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
20、条件,于 1915年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为: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 99年;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等等。日本 提出 “二十一条 ”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袁世凯于 5月 9日接受了除第 5号外的全部要求,这就是 “五九国耻 ”。日本提出 “二十一条 ”和袁世凯签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各地群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爱国运动。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二十一条 ”最终未能付诸实行。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
21、革命 28 【正确答案】 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 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保卫辛亥革命果实的一场战争。袁世凯上台后,排斥异己、镇压革命。 1913年春,他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并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1913年 6月, 袁世凯罢免了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 7月,北洋军逼进江西。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等省市相继宣布独立, “二次革命 ”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全面展开。北洋军大批南下,进攻九江、南京诸地。“二次革命 ”以失败告终。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29 【正确答案】 “二次革命 ”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 1914年 7
22、月,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 “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 ”, “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 ”,继续进行反袁武装斗争,力图三次革命 。但由于提不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又规定了比较严格的入党手续和组织纪律,使中华革命党成了一个脱离群众的狭隘 “秘密团体 ”,因而,其既不能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引起较大的影响,也没有能够在反袁斗争中掌握领导权。 1919年 10月,改组为国民党。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0 【正确答案】 亦称 “云南起义 ”、 “洪宪之役 ”。 1915年,袁世凯实行帝制,激起了全国各界人民的反对。蔡锷、李烈钧与唐继尧等于 1915年 12月通电反袁,宣布云南
23、独立,成立护国军。护国军反袁复辟的号召深得人心,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布独立,通电促袁退位。袁世凯派兵入川镇压护国运动,未能取胜;北洋军将领冯国璋等拥兵观望,不肯替袁作战。袁世凯于 1916年 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居大总统之位,要求停战,遭到各方拒绝。岑春煊、梁启超等于 1916年 5月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宣布不承认袁世凯政权。 6月,袁世凯忧郁病死。进步党联络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相勾结,以黎元洪继任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护国运动随之结束。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1 【正确答案】 孙中山领导的以拥护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标志的革命运动。
24、1917年 7月,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盲,号召护法。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国会和实行临时约法。孙中山发出拥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的号召,率驻沪海军和原国会议员到广州,联合滇、桂军阀,召开 “非常国会 ”,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出师讨段,发动护法战争。 1918年 5月,孙中山在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排挤下辞职赴沪。护法军政府成为南方军阀的政权,并向北洋军阀靠拢,酝酿南北议和,护法运动遂告失败。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2 【正确答案】 “新约法 ”即民国二年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 “旧约法 ”即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凭
25、借军事力量担任国务总理,成为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上台伊始,段以 “大总统遗令 ”宣布,依 “新约法 ”由黎元洪代行总统职权。命令一出,立即遭到在上海的国会议员、国民党及滇、桂军阀的通电反对。因为承认 “新约法 ”,等于承认袁世凯封闭国会、废除 “旧约法 ”及帝制的作为是对的。迫于压力,黎元洪下令遵行民国元年约法。至此, “新旧约法之争 ”宣告结束。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33 【正确答案】 (1)大致指 19世纪 60年代至 20世纪初。美、日、德、俄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
26、人奴隶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德国通过统一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系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从物质层面打开了中国的近代化之门,戊戌变法、清末新 政、辛亥革命从制度层面开始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意识层面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进程。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4 【正确答案】 (1)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
27、定的。具体说: 从国内看: 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 清廷 在连年 “内忧外患 ”的交迫下,把 “筹饷练兵 ”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了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改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
28、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 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 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 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外政策的特点:对内镇压革命,实行独裁统治,甚至复辟帝制;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权利。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5 【正确答案】 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 “府院之争 ”; “一战 ”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 “五四 ”爱国运动。 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
29、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 “一战 ”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 “一战 ”反思西方文化。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6 【正确答案】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法战争失败,使他产生了反清的革命思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决心用暴力来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他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1)建立革命政党 1894年 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为奋斗目标。 1905年 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各革命
30、团体代表在日本东京筹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它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 1914年 7月,孙中山又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号召革命党人 “协力同心,共图三次革命 ”。 (2)制定革命纲领 孙中山给同盟会制定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其本质是进步的、革命的。 (3)批判改良主义,进行革命宣传 1905年 907年,孙中山领导革命派同改良派进行了一场论战。结果以革命派的胜利和改良派的失
31、败而结束,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做好了舆论准备。 (4)领导和发动反清起义,推翻清王朝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就领导和发动武装起义。如 1895年的广州起义、 1900年的惠州起义。同盟会成立, 1907年 1908年,连续在我国南方沿海、西南边境地区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 1911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直到辛亥革命,武装推翻了 清王朝。 (5)建立共和国,为保卫革命果实而斗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主义的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捍卫民主共和,领导或参加了 “二次革命 ”、护国运
32、动和护法运动等。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7 【正确答案】 辛亥革命之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代 ”。 (1)民族工业短 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民的投资热情。旨在发展实业的各种团体纷纷建立,全国范围内顿时掀起了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 1914年 1918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同时,帝国主义对粮食等战备物资的需求,刺激了民族工业中的相应产业的发展。中国民族
33、工业,主要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部分重工业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涨,特别 是 1915年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所掀起的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抵制外货 ”、 “发展实业 ”和 “实业救国 ”成为各阶级人民的共同要求。 这一时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对近代工业品需求的增长,也是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 (2)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特点: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轻工业,在轻工业中又主要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随着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在这一时期内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时机。银行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
34、逐渐出现了代替钱 庄而居金融业主要地位的趋势。 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地区不断扩大,已从沿海逐渐发展到内地城市。资本积累在这一时期也较为迅速。 (3)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也仍然很浓。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民族工业是趁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压迫的空隙中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重工业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很小,生产技术也很落后,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 独立的工业体系,在资金、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中国民族工
35、业在大战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上百万元的大公司,但发展较快的还是中小企业和工场手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外国资本占主导地位。 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 封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仍占绝对优势,许多资本主义企业不仅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与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4)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意义: 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在一些企业和地区,不断发 生工人罢工的事件。 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38 【正确答案】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
36、建顽固势力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1905年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 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传播,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它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知识模块】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