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61.50KB ,
资源ID:48819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488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思维与想象)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思维与想象)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思维与想象)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依靠头脑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 ( A)直觉行动思维 ( B)抽象思维 ( C)形象思维 ( D)发散思维 2 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做修理的思维种类是 ( )思维。 ( A)具体形象 ( B)抽象 ( C)语词逻辑 ( D)动作 3 幼儿计算应用题 “5个苹果吃掉 3个,还剩几个 ”时,他的思维种类属于 ( )。 ( A)直觉行动 思维 ( B)抽象思维 ( C)形象思维 ( D)发散思维 4 (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A)比较

2、与分类 ( B)分析与综合 ( C)抽象与具体 ( D)归纳与概括 5 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 ( )反映。 ( A)概括 ( B)抽象 ( C)直接 ( D)具体 6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 A)语言 ( B)概念 ( C)抽象 ( D)具体化 7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 ( A)分析与综合 ( B)抽象与概 括 ( C)间接与概括 ( D)深刻与灵活 8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 ( )。 ( A)概括 ( B)抽象 ( C)概念 ( D)综合 9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 “相邻 ”的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

3、具有促进作用,这体现了 ( )对概念掌握的影响。 ( A)定义 ( B)定势 ( C)过去经验 ( D)词语的运用 10 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是 ( )。 ( A)概念 ( B)词汇 ( C)经验 ( D)问题 11 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是 ( )。 ( A)思维定势 ( B)知觉定势 ( C)心理定势 ( D)功能固着 12 “机智 ”是指思维的 ( )。 ( A)灵活性 ( B)敏捷性 ( C)深刻性 ( D)广阔性 13 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思维的 ( )特性。 ( A)概括性 ( B)直接性 ( C)间接性 ( D)抽象性

4、14 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思维特性是 ( )。 ( A)创造性 ( B)聚合性 ( C) 概括性 ( D)间接性 15 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表现在思维的 ( )。 ( A)批判性 ( B)深刻性 ( C)灵活性 ( D)敏捷性 16 不但考虑问题本质,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这是思维的 ( )。 ( A)批判性 ( B)广阔性 ( C)深刻性 ( D)灵活性 17 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 ( )。 ( A)广阔性 ( B)深刻性 ( C)批判性 ( D)敏捷性 18 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

5、缺乏 ( )的表现。 ( A)深刻性 ( B)批判性 ( C)广阔性 ( D)灵活性 19 “人云亦云 ”是缺乏思维的 ( )。 ( A)广阔性 ( B)批判性 ( C)深刻性 ( D)灵活性 20 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 ( )。 ( A)批判性 ( B)广阔性 ( C)深刻性 ( D)敏捷性 21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 ”是思维的 ( )品质。 ( A)敏捷性 ( B)广阔性 ( C)深刻性 ( D)灵活性 22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 ( )。 ( A)随意想 象 ( B)不随意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创造想象 23 一种指

6、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 ( )。 ( A)创造想象 ( B)再造想象 ( C)幻想 ( D)空想 24 作家构思小说人物为 ( )。 ( A)再造想象 ( B)创造想象 ( C)幻想 ( D)无意想象 25 听到 “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 ( )。 ( A)幻想 ( B)无意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创造想象 2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想象中的 ( )方式。 ( A)综合 ( B)夸张 ( C)拟人化 ( D)典型化 二、填空题 每小题 1分。请在下列各题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答案。 27 根据思维韵不同形态,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

7、 。 28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把思维分为 和发散式思维。 29 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做 思维。 30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把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 思维。 31 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32 客观事物存在着 是比较的客观基础。 33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是 。 34 概念是用一定的 来记载和标志的。 35 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准备状态称为 。 36 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上。 37 创造思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准备期、酝酿期、 和验证期。 38 强烈的 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

8、 39 思维的品质有:思维广阔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 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40 想象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综合、夸张、 和拟人化。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2分。 40 思维 40 动作思维 40 抽象思维 40 形象思维 40 聚合式思维 40 发散式思维 40 创造思维 40 常规思维 40 分析 40 综合 40 比较 40 分类 40 抽象 40 概括 40 具体化 40 概念 40 变式 40 定势 40 思维定势 40 知觉定势 40 功能固定 40 灵感 40 想象 40 有意想象 40 无意想象 40 再造想象 40 创造想象 40 幻想 四、简答题 每小题 5分。 4

9、0 简述思维的分类。 40 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40 简述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40 简述思维的过程。 40 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 40 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 40 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40 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40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0 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 40 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 40 简述思维的品质。 40 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 40 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五、论述题 每题 15分。 40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40 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0 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在职教育硕

10、士心理学(思维与想象)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1、1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3 【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19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 思维与想象 2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

12、象 2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二、填空题 每小题 1分。请在下列各题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答案。 27 【正确答案】 抽象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28 【正确答案】 聚合式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 想象 29 【正确答案】 动作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0 【正确答案】 创造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1 【正确答案】 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2 【正确答案】 差异点与共同点 【知识模块】

13、 思维与想象 33 【正确答案】 抽象和概括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4 【正确答案】 词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5 【正确答案】 思维定势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6 【正 确答案】 功能固定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7 【正确答案】 豁朗期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8 【正确答案】 求知欲望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39 【正确答案】 灵活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正确答案】 典型化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2分。 40 【试题解析】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14、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 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又叫语词逻辑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又叫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又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忠或条件加以重新 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用创造性

15、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它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 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16、【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事物的变换样式。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指心理活动的

17、一种准备状态。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先前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 的一种准备状态。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最初看到它的功能影响更大。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知 识模块】 思维与想

18、象 40 【试题解析】 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四、简答题 每小题 5分。 40 【

19、试题解析】 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 (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 (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

20、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 (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 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思维的过程有: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与分类; (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21、 常用的比较方式有: (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2)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巳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 “鸟 ”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 (也包括个人自学 ),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22、【试题解析】 日常概念的掌 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 (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会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 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

23、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 象 40 【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 (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

24、过程。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 (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 (4)个性差异。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人对活动的态度。 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 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具有较强求知欲和

25、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人的知识经验。 人能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 ,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也会激发他去提出问题。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

26、经历四个阶段: (1)准备期。这一阶段,创造者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患,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 ,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 (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 (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酸,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造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 (4)验证期。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1)思维的广阔性

27、。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 的知识为依据的。 (2)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 (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具有深刻性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 (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 (5)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提 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

28、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 (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 (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3)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 应用。 (4)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

29、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强、勘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 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 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囤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五、论述题 每题 15分。 40 【试题解析】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0、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

31、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 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

32、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 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知觉特点。 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入困境。特别要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向。 (2)定势。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

33、 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的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功能固定 ”上,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针对定势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 (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 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丰富经验 ,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解决

34、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缺乏这种需要、动机或这种需要、动机太弱,就会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思维活动也不会活跃。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动机强度应适中;在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动机强度应偏高一些;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动机强度反而应偏低一些。 (4)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 抱负、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

35、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40 【试题解析】 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 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 (1)过去的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会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2)变式。变式

36、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 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知识模块】 思维与想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