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87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良莠不齐 (yu) 表情呆板 (di) 强词夺理 (qing) 尔虞我诈 (y) ( B)咬文嚼字 (ju) 一曝十寒 (p) 惝恍迷离 (tng) 穿凿附会 (zo) ( C)心广体胖 (pn) 莞尔一笑 (wn) 血肉模糊 (m) 所向披靡 (m) ( D)淆乱乾坤 (xio) 贫瘠不堪 (j) 自怨自艾 (y) 暴殄天物 (zhn)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埋伏在左侧的三
2、连,听到冲锋号响,尤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阵地。 ( B)桌子上依旧放着文件夹,醮水笔;文件夹平摊着,仿佛主人随时会来办公似的。 ( C)这部影片充分展现了周恩来总理对知识分子坦诚相待,推心置腹的动人情景。 ( D)绿树婆娑,琴声悠扬,整个岛上荡漾着优美的弦律,让人如临仙境。 3 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见贤思齐 (赶上 ) 适逢其会 (时机 ) 别 (不要 )有用心 ( B)独当 (掌管 )一面 哀 (悲愤 )兵必胜 出类拔 (超过 )萃 ( C)革故鼎 (更新 )新 朋比 (比较 )为奸 投机倒 (转换 )把 ( D)洞 (透彻 )若观火 量人为出 (外出 ) 偃 (停止
3、 )武修文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病,具有 “三多一少 ”,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现在已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 ( B)由于人员、材料等问题,开发商未能兑现当初的承诺。昨天,面对记者采访,有关责任人坦言新住宅 没有建好。 ( C)昨天,中国足协通过其官方网站,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 D)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他们的英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5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今天吃饭,大家一律不准用筷子。 ( B)女工工作做得好,可
4、以解决一些女工特有的切身问题。 ( C)局领导对群众反映个别职员玩忽职守的问题十分气愤。 ( D)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种种错误做法,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部规范、得体的一句是: ( A) “围观 ”是不文明的行为,也很缺德,应予改正。 ( B)课文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进行语文各种能力训练的 “材料 ”。 ( C)近来您家父、家母身体可好 ?我一直很惦念。 ( D)请王路在广播里说一下:今天下午各班班长全部到学生会开会。 7 阅读下面一首缝人诗,指出它的诗眼: 自愧昂藏七尺身,裁红剪翠费精神。 纵教金线年年压,衣锦还归袖手人。 ( A)愧 ( B)费 (
5、 C)压 ( D)归 8 从修辞角度看,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既是工整的地名对,又是活泼的流水对,迅即飞驰,有如闪电,写出了诗人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 ( C)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时间漫长久远,人生苦短,通过强烈的正反对比,抒发了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 (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 ”与 “情 ”谐音双关,明确而又含 蓄地表达了一位初恋少女的迷惘和眷恋,希望和等待
6、。 9 师说中说李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一句中的 “六艺 ”指的是: ( A)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B)礼、乐、射、御、书、数 ( C)诗、书、礼、乐、易、春秋 ( D)风、雅、颂、赋、比、兴 10 公民甲死后留有遗产房屋一间和存款若干,法定继承人为其子乙,甲生前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予侄女丙。乙和丙被告知 3个月后参与甲的遗产分割。但直到遗产分割时,乙与丙均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乙、丙未作表示,视为放 弃接受遗产。 ( B)乙未作表示视为接受继承,丙未作表示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 C)乙应视为放弃继承,丙应视为接受遗赠。 ( D)乙、
7、丙均应视为接受遗产。 11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无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是: ( A)公安机关 ( B)国家安全机关 ( C)人民检察院 ( D)人民法院 12 依照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财产可以抵押 ? ( A)自留山 ( B)某中学的小汽车 ( C)某大学的办公楼 ( D)宅基地使用权 13 “奢俭之事,必视世之丰约 ”说明的经济学道理是: ( A)勤俭节约适用 于物质资料匮乏的时代。 ( B)人们的消费水平根本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 D)人们的消费必须根据收入水平量人为出。 14 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矿产资源一律
8、属于国家所有。 ( B)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一般矿产资源可以由集体所有。 ( C)除依法由集体所有的以外,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 ( D)个人不能成为开采国有矿产资源的主体。 15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 ( A)大象 ( B)蓝鲸 ( C)河马 ( D)犀牛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观赏高原风光的同时, _的庙宇和古代的巨石建筑残垣,往往会使人陷入对往昔的沉思。 古人云: “当仁不让于师。 ”西方哲人亦云: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可见,东西方都
9、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也都有 “不让于师 ”的学术 _。 我只想说,人与人之间的完全 _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同程度的隔膜是必然存在的。 ( A)遗弃 风范 沟通 ( B)废弃 风范 勾通 ( C)废弃 风尚 沟通 ( D)遗弃 风尚 勾通 17 在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 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 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_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 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 _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 A)既 又 因此 以至 而 ( B)不但 而且 不过 尽管 但是 ( C)既 又 因此 以致 而 (
10、D)不但 而且 因此 尽管 但是 18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窗剪烛,东窗事发, _, _。这东西两窗,在古人那里,似乎确凿有着相去甚远的功用。 ( A)西窗宜于挑灯夜读,东窗适宜密谋造反。 ( B)西窗常寄托对爱人的情思,东窗常表达爱情关系的暴露。 ( C)东窗代指密谋败露,西窗代指密谋造反。 ( D)东窗适合私订终身,西窗宜于著书立说。 19 从运用修辞 方法的角度考虑,下面四句横线上应填入词语最好的是: 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 _。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
11、香,满天的星星都在 _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短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 _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姑娘从泉边汲水归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 _在她那眼睛和眉毛 上。 ( A)工作 眨眼 拥抱 满开 ( B)起床 开口 抚摸 展现 ( C)丁作 开口 拥抱 展现 ( D)起床 眨眼 抚摸 盛开 20 下面句子标号处依次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古人云:开卷有益 读书既可是功利性的,所谓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是也 读书也可是修身养性的,培根说: “读史使人深刻,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严谨
12、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之益,可谓多矣。 21 _是北宋著名诗人宋祁的名句。 ( A)绿杨烟外晓寒 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C)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 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_。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 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A
13、) ( B) ( C) ( D) 2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卜算子 咏梅是 _的作品。 ( A)陆游 ( B)苏轼 ( C)辛弃疾 ( D)毛泽东 24 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一项是 _。 ( A)哈姆雷特 ( B)奥赛罗 ( C)李尔王 ( D)罗密欧与朱丽叶 25 文艺复兴时期, _学科 的革命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开端的标志。 ( A)数学 ( B)物理学 ( C)医学 ( D)天文学 26 依照我国宪法规定, _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A)国家副主席 ( B)中央军委副主席 ( C)国务
14、院副总理 (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27 “二战 ”后,东西方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的实质是 _。 ( A)两种文化的竞争 ( 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 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28 一般人们在夏天都穿浅色的衣服,其主要原因是浅色衣服 _。 ( A)比较漂亮 ( B)重量比较轻 ( C)比较流行 ( D)吸收的太阳光比较少 29 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 _。 ( A)甘肃敦煌莫高窟 ( B)新疆千佛洞 ( C)四川乐山大佛 ( D)山西云冈石窟 30 在戏曲演出中, _被称为 “压轴戏 ”。 ( A)序幕 ( B)尾声 ( C)倒数第二场 ( D)
15、最后一场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0 鲁迅笔下的阿 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 为 “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 上的一个污点 ”。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 “阿 Q立志要画得圆 ”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 鲁迅在阿 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 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 “十景病 ”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和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 “这一种循环,
16、也就是 先儒 之所谓 一治一乱 也就是 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 阿 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 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 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 Q的 “革命 ”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 “革命 ”的翻版。阿 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 “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 ”。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 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 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 “大
17、团圆 ”。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 Q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 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 “吃人 ”,可以与之相比。 31 第一段 “其用心 ”所指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鲁迅详尽描写阿 Q画圆圈,是为了突出表现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 B)鲁迅详尽描写阿 Q画圆圈,正是要写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已使他走上了死路。 ( C)阿 Q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 正是在追求心理上的圆满。 ( D)阿 Q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为了表现希求圆满的国民心态。 32 第二
18、段 “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 ”这句中的 “钥匙 ”所指的一项是: ( A)阿 Q式的革命 ( B)阿 Q的精神胜利法 ( C)鲁迅的杂文 ( D)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33 下面列举的历史变革,不属于 “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的一项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汉政权建立 ( B)汉末军阀割据 三国鼎立 ( C)元末农民起义 朱元璋当皇帝 (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34 第五段 “在自己的 瓦砾中修补老例 ”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 Q的革命即使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 ( B)阿 Q的革命如果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就能够改变。 ( C)阿
19、Q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推翻一个皇帝,另立一个新皇帝。 ( D)阿 Q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 34 为了避免雷同,有些雅人采用偏僻的名字。我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十五六岁时,我嫌父亲所给的名和老师所给的字都太俗,太普通,于是自己改名为 “力 ”,改字为 “了一 ”。但是所谓僻名也是没有标准的。我改名 不到几个月,就看见小说月报有个 “饶了一 ”,后来知道西儒耳目资的刊行者王征,别字了一道人。了一道人姓王,这有多么巧 !名字古怪了,虽然不容易雷同,却有另外一种麻烦。人们看不顺眼,就会念错:曾经有一个邮差在我的门口高喊 “王力先收信 ”;另一次又有一个在院子里喊
20、 “王了的电报 ”。前者是 “添足 ”,还有可说;后者是刖刑, _ 我的名字虽是僻名,却非僻字。若索性用了僻字,大约是不会和别人相重了。但是,天哪,我的名字就有人误念为王刀 !试想僻字还有人念得出声音来吗 ?王世杰先生之被念成王世木,夏丐尊先生之被念 成夏丐尊,该是怨一般人认识的太少呢,还是该怪自己用字太深 ? 中国人之于姓名之外,还有一个 “字 ”,这也是由来已久的。 “字 ”不一定要有两个字。表字根据经典,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的,陈公子佗字五父,王引之以为是根据诗经 “素丝五纶 ”之句,纥佗通,后代相习成风,于是名凤者字鸣岐,名琼者字子瑶之类,差不多看见了字就猜得着名。这种风俗,最近一二十年
21、似乎消灭了。青年们往往只有姓名,没有表字,因此,他们也就不懂称呼上规矩,有一个高中学生写信给我,封面上写的是王了一,信内却称王力先生,但是,有一位朋友在某机关当秘书,同 事却又劝他取一个表字,以便称呼。青年总是和社会打成两橛的,区区称呼一事也不在例外。 实际上,一个人有两个名字,在现代,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常常有人知道我叫王力,还问我认识不认识王了一。这且不提。在北平的时候,有人寄钱给我,写的是王了一,我只有两个图章,其一是王力,另一个是了一,银行里不许我取款,因为前是姓合名不合,后者是名合而没有姓。结果是劝我花了一角钱在刻字摊上刻上一个木印,才算办清手续。 (选自王力姓名 ) 35 对
22、 “前者是 添足 ,还有可说;后者是刖刑 ” 这句话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添足 ”的 “足 ”在文中指的是多余的 “先 ”字。 ( B) “还有可说 ”的原因是人们多习惯用复名,不留心便会把 “力 ”字连上 “先 ”字读。 ( C) “还有可说 ”的意思是还可以念得通,挺顺口。 ( D) “刖刑 ”在文中比喻 “了一 ”的 “一 ”字被砍掉了。 36 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应填的选项是: ( A)后者是刖刑,这不是乱砍吗 ? ( B) 后者是刖刑,真是令人莫名其妙啊 ! ( C)后者是刖刑,这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D)后者是刖刑,这不是胡添乱砍吗 ? 37 “我的名字虽是僻
23、名,却非僻字 ”, “力 ”为僻名的理由是: ( A) “力 ”象征王道,一般不宜以它为名。 ( B) “力 ”象征霸道,一般人不愿以它为名。 ( C) “力 ”表示劳苦,人们忌讳,不敢以它为名。 ( D) “力 ”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所以少用 “力 ”为单名。 38 “表字根据经典,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的 ”的意思是: ( A)根据经典记载,似乎春秋时代人们已经取表字了。 ( B)从经 典记载看,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取名字和表字的做法。 ( C)取表字依据经典,这种做法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 ( D)从经典中取表字这种风气,据考证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 38 什么是星云 ?过去人们往往把天空中一
24、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位于银河系以外的云雾状天体,并不是星云,而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根据它们的外貌,人们有时也称其为河外星云,即银河系以外的星云。不过,实际上还是应当如实地把它们称为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的发现使我们知道,在天文学史上早期所发现的 “星云 ”中,只有一部分 是真正的星云。星云不但应当看起来是云雾状的,而且应当是真正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这样的星云广泛地存在于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中。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局限于银河系的星云,即所谓银河星云。它的类型不同。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其中有一种叫弥漫星云,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一般没有明确的边界。我们的
25、太阳系就是在弥漫星云中形成的。但是,直接形成太阳系的,并不是整个的弥漫星云,而是由弥漫星云分解而成的星云块,即所谓球状体。形成太阳系的那个球状体,我们称它为太阳星云。 39 文中 “人们也称其为河外星云 ”的 “其 ”字指代的 是: ( A)银河系以外的云雾状天体 ( B)庞大的恒星系统 ( C)银河系以外的星云 ( D)河外星系 40 选出下列说法中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过去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现在只把真正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做星云。 ( B)过去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银河系以外并没有星云,那只是些恒星,只因为距离遥远,
26、看起来呈云雾状罢了。 ( C)天文学史上早期发现的星云,其实并不是星云,而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 ( D)弥漫星云是由气体和尘 埃组成的,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一般没有明确的边界,外貌呈云雾状的物质。 41 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太阳星云 太阳系 天文学史上早期发现的星云 弥漫星云 银河星云 星云 ( A) ( B) ( C) ( D) 42 根据文章,下列 “星云 ”的定义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星云是在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 ( B)星云是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广泛存在 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 ( C)星云是在银河系
27、和河外星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球状物质。 ( D)星云是在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球状物质。 42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 ,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
28、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重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不即不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
29、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有一次对我说: “来台以前,我只听说过莲; 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象的更美。 ”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爽朗,似乎在说: “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 “Dont stare, please。 ”次及爱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她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 “芙蓉如面 ”,联想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惚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 ?艺术、宗教、爱情,到了顶点,实在只是
30、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节选自余光中散文莲恋莲 ) 43 第二自然段开头说: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 ”这里的 “画 ”指的是 ( A)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 ( B)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美丽如画。 ( C)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 ( D)小莲池中的莲花,在迷蒙的烟雨中,豪艳而又冷隽,美丽如画。 44 第三自然段中使用了三个 “联想 ”,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 A)以水仙比喻莲,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 ( B)借引神话传说中的美女形象,盛赞莲是美、爱和神综合的象征。 ( C)说明莲的美是
31、不容否认的,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了。 ( D)说明莲的美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45 第一自然段中说 “第一次看见莲 ”,次段中又说 “我当然早见过莲 ”,这样写是否是矛盾的: ( A)完全矛盾 ( B)不矛盾 ( C)有点矛盾 ( D)不完全矛盾 46 下列对文章的 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首句着一 “却 ”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 “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解规律,就会流连忘返。 “意象 ”即境界,作者发现的莲的 “绰约 ”意象,就是 “水中的倒影是水上
32、的华美和冷隽 ”。 “我的莲既冷且热 ”,是说诗人笔下的莲,不同于画家画的苹果、向日葵那样冷暖有别,而是华美与冷隽的和谐统一。 文章借助对比,以玫瑰 “燃烧着西方的爽朗 ”,来突出莲 “赧 然低语 ”,如同东方女孩的含蓄美,褒贬适中,表达得体。 作者认为莲的小名应为水仙,因为她和水仙花一样同为水中仙子,飘逸而富于灵气,在水中都自成世界。 ( A) ( B) ( C) ( D) 46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 “圣于诗者 ”,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 “集大成 ”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称为 “诗圣 ”,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 (郭沫若称其为 “诗中
33、圣哲 ”也是此意 ),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 ”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 “忧国忧民 ”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 “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 ”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 “忧国忧民 ”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麻城山林为韵中说 “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 ”, “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 ”,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 “忧国忧民 ”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
34、世人士影响之深 。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所以,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贴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 “五排 ”(杜甫以后,很少再有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 “五排 ”了 )。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杜诗中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 中国的文学 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
35、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 47 下列叙述中,属于称杜甫 “圣于诗者 ”的根据一项是: ( A)杜甫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 ( B)在诗歌创作上,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方面,杜甫为后代诗人做出了榜样。 ( C) “忧国爱民 ”的思想确立了杜甫的地位。 ( D)杜诗中充满了儒学思想内涵。 48 对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 “新诗日日千余 言,诗中无一忧民字 ”中可以看出袁宏道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 ”的责任感。 ( B)南宋诗人大多数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 “忧国忧民 ”是诗人职分的原则。 (
36、 C) “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 ”这句诗表明袁宏道认为杜甫以后诗歌多为儿戏之作。 ( D)明代大多数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 “忧国忧民 ”的原则,袁宏道认为这也是事实。 49 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 ( 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 ( 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 ( 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 50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对后人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巨大的。 ( B)
37、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 ( C)科举考试要求写 “排律 ”形式的试贴诗,这是模仿杜诗中的 “五排 ”而产生的。 (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 工程硕士( GCT)语文模拟试卷 87答案与 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强词夺理 qing, B咬文嚼字 jio, D暴殄天物 tin。 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项,尤一犹; B项,醮一蘸; D项,弦一旋。 3 【正确答案】 B 【试题
38、解析】 A中 “别 ”指 “另外 ”; C中 “比 ”指 “勾结 ”; D中 “出 :指 “支出 ”。 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项成分残缺, “具有 ”的宾语 “特点 ”缺失。 B项语意不明, “没有建好 ”可指 “没有建成 ”,也可指 “质量不过硬 ”。 D项语序不当, “许多 ”应放在 “优秀儿女 ”之前。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简明,主要是消除歧义。 A既可理解为要大家用刀叉之类的餐具,也可理解为要大家用手抓饭; B既可理解为 “一些女工 ”的问题,也可理解为女工的 “一些问题 ”; C既可理解为对群众反映气愤,也可理解为对反映的问题气愤。 6 【
39、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得体 ”的考查,应该注意的是语体色彩、褒贬色彩,说话人的身份、对象、场合等对表达的制约。 A项 “缺德 ”一词 用于口语尚可,但不能用于公开的正面宣传的语境之中。应改为:也很缺乏社会公德。 C项中 “家父、家母 ”是说话人向对方称自己的父母,而不能以此称对方的父母。应改为 “令尊、令堂身体可好 ”。 D项是广播语言,因此不可用 “全部 ”一词,此处用该词,会造成听者不同的理解 或 “全部 ”都去,或 “全不 ”去开会。 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个诗歌鉴赏题,对诗眼的认定,实际是一个 “炼字 ”的问题。一个 “愧 ”字,把 “缝人 ”的辛酸苦辣
40、全部包含在内,形象地控诉了劳者不获,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与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 人作嫁衣裳 ”有异曲同工之妙。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积极修辞,注意修辞手法作用的辨析。没有 “正反对比 ”,这里是比喻,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下的长江之水一般。 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文学常识的考查。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句中所说的 “六艺 ”有 “经 ”有“传 ”,应该指的是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 A项是 “六书 ”,古人总结的六种造字用字的方法; B项的确称为 “六艺 ”,但指的是一个人应该掌握的六种基本知识和技能; D项是 “诗经六义 ”,指的是诗经
41、的体例 和创作方法。 1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继承与受遗赠的默示效力。继承法第 25条规定: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 ”继承与受遗赠中的默示产生截然相反的法律效果,其道理在于:根据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因此继承人想要否认继承事实,就必须有明示的意思表示;而受遗赠人取得遗产需要有受遗赠人的取得 行为,因此未作出明示表示者即推定为放弃遗赠。 1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法院
42、有审查权和核准权,没有侦查权。 1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土地属于国家财产,不可作为抵押; C公共财产中的不动产不能作为抵押; D宅基地属于国家财产,使用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抵押权。 1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这句话表明,生活富裕了,消费水平相应地 “水涨船高 ”,是正常的。 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第九条规定的知识。即矿藏、水流、森林、山岭 、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除外。本题容易使人混淆之处在于法律规定森林、山岭、草原、荒地和滩涂可以由法律另行规定属于集体所
43、有,但不包括矿藏和水流在内,即矿藏和水流只属于国家所有。故选项 A为正确说法。 1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蓝鲸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 2400 3400厘米,体重为 150 200吨,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 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 2000 3000个人 的重量的总和。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废弃:废置抛弃,用于土地、建筑等永久性的事物。遗弃:抛弃,多用于一般的具体物品,也可用于人。风范:可以作为典范的风度、气派。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
44、上流行的好的风气。沟通:使两方能通联。勾通:暗中串通、勾结。 1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从两个 “具有 ”来看,前两空的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排除 B、 D项, “以致 ”往往表示不好的结 果,把某个物种归人哪一门类,算不上 “不好的结果 ”,排除 C项。 1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注意典故出处, “西窗 ”典出 “何当共剪西窗烛 ”,显然与 “密谋造反 ”无关,排除 C项; “东窗 ”典出秦桧夫妇,东窗事发,因此 “东窗 ”往往和密谋做坏事有关; “爱情关系 ”“私订终身 ”不属于密谋做坏事,据此排除 B、 D两项。 1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45、 第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在一般情况下, “休息 ”和 “工作 ”相对,但在这里对 “教条主义 ”用 “起床 ”来和 “休息 ”相对,显得更生动形象。第二句写星星的 “欢 笑 ”,是不可能有声音传来的,不能用 “开口 ”,只能用 “眨眼 ”,诉诸视觉形象。第三句垂柳的叶子只能 “抚摸 ”,不能 “拥抱 ”。第四句, “盛开 ”本来是用来描写花朵的,这里用 “盛开 ”比用 “展现 ”更能表现笑容的美丽。 2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注意 “读书既可是功利性的 ”“读书也可是修身养性的 ”两句,是并列关系复句,之间应该用分号,就可排除 B、 D两项。然后从 “培根说: ”可知是完全引用,句
46、末点号应该放在下引号内,也就只有 A项合适了。 2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是宋祁木兰花中的 名句。 B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 C是张先天仙子中的名句; D是杜牧山行中的名句。 2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要答此题,首先应该知道这四首诗各描写了什么传统节令。 从“每岁登高在异乡 ”可知应该是重阳节, 从 “卧看牵牛织女星 ”可知应该是乞巧节, 从开头两句可知,应该是中秋节, 从前两句可知,应该是元宵节。在此基础上再排序就容易了。 2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首卜算子 咏梅是毛泽东同志在 1961年 12月写成的,前面还有个小序: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
47、 用之。 ”陆游的原词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莎翁的四大悲剧还有一个麦克白。 2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基础知识。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近代自然科学勃然而兴。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故答案为 D。 2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宪法第 62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 四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副主席; (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
48、、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 )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其他人选; (七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八 )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宪法第67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 十一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 故此 , B, C, D项的人员均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故排除。 2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二战 ”后,东西方对峙的实质就是两极格局,而两极格局的实质就是美国、前苏联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是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A, C,D项只是表现形式而不是实质。 2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是一个生活常识,其他选项都不是 “主要原因 ”。 2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注意题干的 “石窟 ”, “乐山大佛 ”显然不合适了;其他三个,新疆千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