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章节练习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马克思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 B)哲学的任务只在改造世界 ( C)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更要改造世界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说明 (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和
2、被反映的关系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途径 ( D)不仅客体决定认识,而且主体 (包括主观 )也制约、规范认识 3 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选择、建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建构是指 ( A)以对客体反映为基础 ( 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 ( C)在主观范围内的选择、建构 ( D)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重构 4 恩格斯指出: “人的思维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页不单独 是自然界本身。 ”这一论断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 B)自然界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 C)认识是反映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 D)自然界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5 辩证
3、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 ( A)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 ( B)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这一著名论断体现了 ( A)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来源 ( B)理论可以和应该走在实践的 前头,成为实践的先导 ( C)科学理论可以预见未来,指明实践的正确方向 ( D)科学理论可以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7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和行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 ( A)行先于知,由行
4、致知 ( B)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 C)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 D)知行并进,相知为用 8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缺点是 ( A)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去考察认识 ( B)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 C)不了解主体对客体 的能动作用 ( D)不了解客体是主体的改造对象 9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 A)反映论 ( B)可知论 ( C)经验论 ( D)实践论 10 牛顿说: “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这表明 ( A)认识来源于巨人 ( B)认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 C)实践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D)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11
5、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A)是由认识的任务决定的 ( B)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 ( C)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 D) 是认识过程的质变和深化 12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这说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向 (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 C)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13 社会调查是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其性质和意义在于 ( A)通过它可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 B)通过它可获得许多间接经验 ( C)通过它可直接获得系统的理性认识, ( D)它本身是最基本的社会
6、实践活动 14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 导致 ( A)唯理论 ( B)诡辩论 ( C)经验论 ( D)反映论 15 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 ( A)非认识、非逻辑因素 ( B)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 C)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D)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16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 B)理论要指导实践 (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 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17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 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
7、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个论断揭示了 (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 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8 承认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就是承认 ( A)正确认识含有错误的部分 ( B)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 C)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 D)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19 承认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就是承认 ( A)真理的客观性 ( B) 世界的可知性 ( C)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 D)真理的主观性 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 ( A)人的能动活动 ( B)人的
8、创造性活动: ( C)把认识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中介 ( 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21 人的认识之所以具有反复性,是由于 ( A)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 B)受主体精神状态的限制 ( C)受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 D)受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 22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说明 ( A)争论 不能证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 B)理论、思想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D)靠争论来证明思维的真理性是唯心主义观点 23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是 ( A)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 ( B)犯了类似
9、唯理论的错误 ( C)一种主观主义 ( D)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24 任何真理都 ( A)具有客观性 ( B)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 C)同谬误有根本区别 ( D)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25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 ( B)真理的内容和它所反映的客体是相符合相一致的 ( C)作为真理性认识的标准 社会实践具有客观性 ( D)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26 “真理是具体的 ”是指 ( A)真理的条件性 ( B)真理的全面性 ( C)真理的历史性 ( D)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27 哲学上的 “价值 ”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0、价值的特性有 ( A)客观性 ( B)主体性 ( C)社会历史性 ( D)多维性或多样性 28 毛泽东说: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句话的 含义说明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途径 ( B)实践是发展真理的根本动力 ( C)任何实践都包含着真理 ( D)任何实践都能发现真理 29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 (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 ( C)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艾互相适用 ( D)真理与价值检验标
11、准都是实践 30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割裂主观和 客观的关系 ( B)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 C)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D)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31 马克思在 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这段话表明 ( A)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 建筑
12、构成 ( B)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C)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的意志无关 32 马克思在 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表明 ( A)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B)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 ( C)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取代以往的社会制度,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 D)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与人的活
13、动无关的自发过程 33 马克思在 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表明 ( A)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B)由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革命的总根源 ( C)旧的生产关系的灭亡和 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最终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 D)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自发过程 34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是 ( A)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14、(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C)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D)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 3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依据是 ( A)整个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 ( B)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 C)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构成的生态系统 ( D)人类对自然界的欲望是有限的 36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A)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 B)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 C)是判断一切政党的试金石 ( D)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7 “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因为 ( A)把社会关系
15、归结为生产关系 ( B)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水平 ( C)生产力是每一代人既得的物质力量 ( D)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3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有机体 ( A)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 机体 ( B)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 C)是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机体 ( D)再生产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体现了 ( A)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B)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
16、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的完整性、全 面性 40 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的概念是指人特有的相互交往关系的一种存在形式和活动方式,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现有 (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B)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与改善 ( C)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 D)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41 以下属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是 ( A)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无关 ( B)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有关 ( C)创造历史的个人作用的合力是客观的 (
17、 D)社会发展结果不同于人们的预期目 的 4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A)是交往理论的具体运用 ( B)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 ( C)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 D)对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3 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要求人们 ( A)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B)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 C)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 ( D)在改造社会中改造社会规律和驾驭社会规律 44 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 的客观结果 (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18、(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 45 生产关系是 ( A)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利益关系、经济关系 ( B)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建立和改变的 ( C)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 D)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或阻碍力量 46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 ( A)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 C)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 ( D)区分不同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 47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 A)生 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 B)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 C)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 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物质关系 48 下列属于
19、上层建筑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自然科学 ( C)法院 ( D)实践论 49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 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 B)思想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 C)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 ( D)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 50 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基本结构是有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其中社会观念结构包括 ( A)生产方式 ( B)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 C)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 ( D)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51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 A)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
20、 ( B)可以超越社会存在 ( C)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D)历史继承性 52 社会意识 (包括社会意识形态 )在反映和依赖社会存在的基础有相对独立性即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有 ( A)社会 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性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性 53 意识形态的能动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 A)反映社会存在 ( B)认识社会存在 ( C)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 ( D)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 54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有 ( A)信息功能 ( B)教育、培育和塑造功能 ( C)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21、 ( D)认识功能 55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的著名论断表明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发展 ( D)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56 科技革命的意义体现在 ( A)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力量 ( B)推动社会结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们观念的发展 ( C)科技成为现代社会发展首要的强大的动力 ( D)科技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57 我党实行群众路线的依据有 ( A)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的观点 ( B)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22、( C)中国共产 党的根本宗旨 ( D)尊重社会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5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认为 ( A)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 B)人是价值目的和价值手段的统一 ( C)强调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在索取 ( D)强调人的价值在自我而不在他人 59 下列命题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C)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 D)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60 马克思认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因为 ( A)实践是整个世界的本质 ( 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C)实践
23、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1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 ”。这表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A)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 (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 ( C)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 D)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62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是不同的,其表现有 ( A)社会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形成、表现和实现的 ( B)社会规律是由许多人的意志相互作用形 成的合力 ( C)社会规律是同人的活动无关的客观存在 ( D)社会规律是在人的实现活动中发现和创造的 63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
24、况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4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 ( A)自由是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 ( B)自由以必然为限度和根据 ( 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 D)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章节练习试卷 6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每 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正确答案】 A,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正确答案】 A,B,D
25、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正确答案】 A,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 【正确答案】 A,B,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 【正确答案】 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7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9 【正确答案】 A,B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0 【正确答案】 B,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2 【正确答案】 A,B,C 【知识模块】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3 【正确答案】 A,B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4 【正确答案】 A,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5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6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7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8 【正确答案】 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 【正确答案】 A,B,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 【正确答案】 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1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2 【正确答案】 A,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3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4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5 【正确答案】 A,B,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6 【正确答案】 A,B,C 【知 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7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8 【正确答案】 A,B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9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0 【正确答案】 A,B,C,D 【
28、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1 【正确答案】 A,B,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2 【正确答案】 A,B,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3 【正确答 案】 A,B,C 【试题解析】 (1)以上三题属于唯物史观最重要观点的考查。 (2)三题是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论断,这是唯物史观中最重要的精辟论断,具有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 (3)三题的 A、 B、 C选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D选项错在把社会的存在、变化看作是与人无关,因为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存在、变化包括社会规律都是与人有关的。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4 【正确答案】 A,B,C,D
29、【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5 【正确答案】 B,C 【知识 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6 【正确答案】 B,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7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社会发展同自然界的演变一样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本题出自马克思、列宁的观点。马克思说: “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根据这一观点,列宁指出: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 (3)A、 B选项是列宁的原话, C、 D是 生产力的客观性,故都是
30、正确选项,正确回答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8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9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1)这 2题考查第 5章社会有机体观点的理解和运用,社会有机体观点是 2008年大纲新增考试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2)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根据是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结构的理论。马克思指出: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 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列宁同样指出: “辩证方法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机体。马克思、列宁的观点是批判把
31、社会看作是万古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社会变化是个人意志决定的唯心主义观点。学习和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科学认识社会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租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3)前一题的 A选项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变化的思想, B、 C、 D选项是讲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体的特点,故 A, B、 C、 D都是正确选项。后一题是联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有机体 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4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观点与选项,具有综合的性质。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0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第 5章关于交往
32、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和记忆,为 2008年大纲的新增考试点,为开放的思想和政策提供依据。 (2)本题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交往思想的概括,直接从教材中找到答案。 (3)A选项体现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合理结合和最佳功能的发挥,与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活动密切相关; B选项体现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是 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C选项体现人们依赖同代人的异地交往和不同代人的代际交往,使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得以传播、继承、创新和发展; D选项体现了每个人在与别人的交往活动中,利用别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故 A、 B、 C、 D都为
33、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1 【正确答案】 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2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3 【正确答案】 A,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4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5 【正确答案】 A,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6 【正确答案】 A,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7 【正确答案】 A,B,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8 【正确答案】 A,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9 【正确答案】 C,D
34、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0 【正确答 案】 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1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2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3 【正确答案】 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4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5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6 【正确答案】 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 57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8 【正确答案】
35、A,B,C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9 【正确答案】 A,B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0 【正确答案】 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1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作用的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2)本题的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 ”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民本思想的概括。这种思想在 一定程度上看到老百姓的重要性,民甚至可以 “载舟 ”、 “覆舟 ”。但是这种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并未突破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但是 “以人为本 ”、 “以民为本 ”的合理因素,仍值得今天借鉴。 (3)本题 A、 C是正确选项, B选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 D选项是错误选项,古代只有朴素唯物论。实际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没有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2 【正确答案】 A,B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3 【正确答案】 A,B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 理 64 【正确答案】 B,C,D 【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