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9月1日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16号行业标准建筑地墓处理技米规范JGJ79-91,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皮止。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睡设部1998年12月23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C1992)116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第3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地墓处理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
2、为行业标准,编号JGJ 79-91,自1992年9月1 El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米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三月七日主要符号A基础底面积;A-1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Ap桩的截面积;b一一基础底面宽度;D.砂土相对密实度;d桩身直径;d.等效影响圆直径;试土粒相对密度;。孔隙比;几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九,、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标准值;人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f .,.k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I,塑性指数;1基础底面长度,桩长;m面积置换率;P基础底面压力;Pc基础底面处
3、土的自重压力;4p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9.桩周土的摩擦力标准值;R,a,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s桩间距;U固结度;wop最优含水量;x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B压力扩散角;人压实系数,Pd干密度。第一章总则第1.0.1亲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第1.0.2系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第1.0.3亲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355第1.0.4条建筑地基处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经地基处理后
4、的地基基础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一89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下列工作:一、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二、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三、结合工程情况,了解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以及其它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等。第2.0.2条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地基处理方案或加强上部结构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第2.0.3条地基处理方法
5、的确定宜按下列步骤进行:一、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二、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及消耗、机具条件、施工进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必要时也可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法,三、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安全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找原因采取
6、措施或修改设计。第2.0.4条经处理后的地荃,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墓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墓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第2.0.5条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第2.0.6条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质量监理。施工结束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第2.0.7系经地基处理的建筑,应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对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尚应在使
7、用期间继续进行沉降观测.第三章换填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亲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换填法用于消除黄土湿陷性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356建筑规范)CBJ 25一89的有关规定。采用大面积填土作为建筑地基,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的有关规定。第3.1.2条应根据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和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机械设备与当地材料来源等综合分析,进行换填垫层的设计,选择换填材料和夯压施工方法第二节设计第3.2.1亲垫层的厚度x应根据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
8、户+P-人式中P.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f,-垫层底面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垫层的厚度不宜大于3m,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可分别按式(3.2.1-2)和式(3.2.1-3)简化计算条形基础(3. 2. 1一1)P.牛矩形基础P.-bl(p一P)(b+2ztgO) (1+2ztgO)(3-2.1一2)(3-2.1一3)式中b-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l-矩形荃础底面的长度;户基础底面压力,户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2-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8-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可按表3.2.1采用。农3.2.1压力扩傲角0(0)、z/b 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砾、卵石、碎石
9、粘性土和粉土(61,14)灰土0.2520630)0. 503023注当习b0. 25时除灰土仍取0=30外,其余材料均取0=00,当0.25二/b0. 5。时,B值可内擂求得.第3.2.2条垫层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计算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b)b+2ztgO (3-2-2)式中b)垫层底面宽度,8-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可按表3.2.1采用;当z/bO. 25时,仍按表中二/b=0. 25取值。整片垫层的宽度可根据施工的耍求适当加宽。垫层顶面每边宜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300mm,或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当地开挖基坑经验的要求放坡。第3.2.3条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
10、一般工程,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3.2.3选用.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衰3.2.3各种垫层的承载力施工方法换填材料类别压实系数人承载力标准值A(kPa)碎石、卵石200-300砂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200-250土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0.94-0.97150-200中砂、粗砂、砾砂150-200碾压或振密粘性土和粉土(8IP14)130-180灰土0. 93-0.95200250重锤夯实土或灰土0.93-0. 95150-200注压实系数小的垫层,承级力标准值取低值.反之取高值,重锤夯实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取低值,灰土取高值,压实系数k为土的控制干密
11、度Po与最大干密度Pd-的比值,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碎石或卵石的最大千密度可取2. 0-2.2t/.第3.2.4条对于重要的建筑或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还应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对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密度高于天然土层密度的垫层,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筑的影响。第3.2.5系垫层可选用下列材料:一、砂石。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时,应掺入25写-30写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渗水材料。二、素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00,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
12、于50mm。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墓的素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三、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t7。土料宜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灰土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四、工业废渣。应质地坚硬、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其最大粒径及级配宜通过试验确定。第3.2.6奈对于工程量较大的垫层,应根据选用的换填材料或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压实效果。第3.2.7条重锤夯实的现场试验应确定最少夯击遍数、最后两遍平均下沉量和有效夯实深度等。一般重锤夯实的有效夯实深度可达Im左右,并可消除1. 0-1. 5m厚土层的湿陷性。第3
13、.2.8条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是分层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及地基土的换填垫层。用于垫层的兰当 a#A颤aw主醚迪兰廷卫注三鱼坠主星生主竺丝进塑漂翠匆些经三全塑进塑壑鲤送坠竺些竺迎_生王鱼些迎鱼暨丝里塑垫巡签丛达工4Yo-5%, 11,lhl1IMMi些7 ,7G垫J竺垫鱼I* , t二燮通N加筋垫层时,应考虑保证建筑的稳定性fu鱼到丝夔鱼里色第三节施工第3.3198I亲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素填土宜采用平碾或羊足碾,砂石等宜用振动碾和振动压实机。当有效夯实深度内土的饱和度小于并接近。.6时,可采用重锤夯实第3.3.2条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
14、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层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 - 300mm ,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第3.3.3条素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e士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第3.3.4系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第3.3.5条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 300mm厚的砂垫层,以
15、防止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如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厚度较小,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可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先在软弱土面上堆填块石、片石等,然后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第3.3.条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素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实后3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垫层竣工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第3.3.7亲重锤夯实的夯锤宜采用圆台形。锤重宜大于2t,锤底面单位
16、静压力宜为15-20kPa,夯锤落距宜大于4m,重锤夯实宜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在独立柱基基坑内,宜按先外后里的顺序夯击.同一墓坑底面标高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逐层夯实。夯击宜分2-3通进行,累计夯击10-15次,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对砂土不应超过5-lomm,对细顺粒土不应超过10-20mm,第3-3 B条当夯击或碾压振动对邻近既有或正在施工中的建筑产生有害影响时,必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第3.3.,条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土层Ami应塑鱼王9,丝圭巡进竺幽些,ma.醚af鱼纽夔夔丛旦燮鲤 逃鱼r-w塑鱼g通鱼遵燮塑度宜为300 -1000mm,基底较软者应选取较大的馗鱼鱼叁兰三旦壑丝鲤吵塑迷
17、里卫望吐l oomm,并均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丛鱼鱼叁第四节质t检验第3.4.1条对素土、灰土和砂垫层可用贯入仪检验垫层质量;对砂垫层也可用钢筋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合格标准。压实系数的检验可采用环刀法或其它方法。第3.4.2条垫层的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完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当采用环刀法取样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第3.4.3条当采用贯人仪或钢筋检验垫层的质量时,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
18、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第3.4.4条重锤夯实的质量检验,除按试夯要求检查施工记录外,总夯沉量不应小于试夯总夯沉量的%第四章预压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预压法分为加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类,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第4.1.2条对预压法处理地基应预先通过勘察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和变化、透水层的位置及水源补给条件等。应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的固结系数、孔隙比和固结压力关系、三轴试验抗剪强度以及原位十字板抗剪强度等.第4.1.3条对重要工程,应预先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项
19、目的观测以及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根据试验区获得的资料分析地基的处理效果,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对设计作必要的修正,并指导全场的设计和施工。第4.1.4条对主要以沉降控制的建筑,当地基经预压消除的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达到80肠以上时,方可卸载;对主要以地基承载力或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建筑,在地基上经预压增长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卸载。第二节设计(I)加载预压法第4.2.1条加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一、选择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确定其直径、间距、排列方式和深度。若软土层厚度不大或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预计固结速率能满足工期要求,可不设置竖向排水体。二
20、、确定加载的数量、范围、速率和预压时间。三、计算地基的固结度、强度增长、抗滑稳定和变形。第4.2.2众预压荷载的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通常可与建筑物的墓底压力大小相同。对于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应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地基,超载数量应根据预定时间内要求消除的变形量通过计算确定,并宜使预压荷载下受压土层各点的有效竖向压力等于或大于建筑荷载所引起的相应点的附加压力。加载的范围不应小于建筑物墓础外缘所包围的范围。加载速率应与地荃土增长的强度相适应,在加载各阶段应进行地墓的抗滑稳定计算,以确保工程安全。第4.2.3条砂井分普通砂井和袋装砂井。普通砂井直径可取300-500mm,袋装砂井直径可取70-l0
21、0mm,塑料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D, 2(b+4)已二二a 万(4-2.3)式中D,-塑料排水带当量换算直径,a换算系数,无试验资料时可取。二。.75-1. 00;b-塑料排水带宽度;a塑料排水带厚度。第4. 2. 4系砂井的平面布置可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径d.和砂井间距,的关系按下列规定取用:360一根砂井的有效排水圆柱体的直等边三角形布置正方形布置第4.2.5条d,=1. 05sd.=1. 13s砂井的间距可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和预定时间内所要求达到的固结度确定。通常砂井的间距可按井径比n(n=d,/d,d*为砂井直径)确定。普通砂井的间距可按n=6-8选用;袋装砂井或
22、塑料排水带的间距可按,=15-20选用。第4.2.6条砂井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砂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m.对以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如压缩土层厚度不大,砂井宜贯穿压缩土层;对深厚的压缩土层,砂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应消除的变形量确定,若施工设备条件达不到设计深度,则可采用超载预压等方法来满足工程要求。第4.2.7条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载条件下,t时间对应总荷载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可按下式计算:、,9v,=u OP (T -T一,一备e (eRr-e- )(4.2.7)式中U.-t时间地基的平均固结度;4j-第i级荷载的加载速率;艺
23、户各级荷载的累加值;T;一 T;分别为第i级荷载加载的起始和终止时间(从零点起算),当计算第i级荷载加载过程中某时间t的固结度时,T改为t;a,8-参数.按表4.2.7采用。衰42.7么口值%MM竖向排水固结U.730%向内径向排水固结竖向和向内径向排水固结(砂井贯穿受压土层)砂井未贯穿受压土层之固结a8I8,z QP豁SCF.d;日.zrC,Fod; 4H8CF, d;注:已一甲上的竖间排水圃结系叙,cn-一上的水平向徘水固结系数刁H-一土层竖向排水距离,双面排水时,H为土层厚度的一半,单面排水时,N为土层厚度盆H,-砂井深度,月,一一砂井以下压缩土层厚度.;一恙In(n)-3n一I.井径比
24、. 第4.2.8系对长径比(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井料渗透系数又较小的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应考虑井阻作用。当采用挤土方式施工时,尚应考虑土的涂抹和扰动影响。考虑井阻、涂抹和扰动影响后,按本规范第4.2. 7条计算的砂井地基平均固结度应乘以折减系数,其值通常可取。. 80-0. 95,位4.2.9条预压荷载下,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某点任意时间的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r“ = 9(r,。十断O么r,=d,Udg%.(4.2.9-1)(4.2.9一2)r,-t时刻,该点土的抗剪强度;ra,地基土的天然抗剪强度,由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Or,该点土由于固结而增长的强度;Ao,-一预压荷载引起的该点的
25、附加竖向压力;U该点土的固结度;9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求得的土的内摩擦角;,土体由于剪切蠕动而引起强度衰减的折减系数,可取。. 75-0.90,剪应力大取低值,反之则取高值。摘4.2.10系预压荷载下地基的最终竖向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s,=E Eeo,-ererh1+eo; (4.2. 10)。一一最终竖向变形量;eo.一一第i层中点土自重压力所对应的孔隙比,由室内固结试验所得的孔隙比。和固结压力p(即e- P)关系曲线查得;er第i层中点土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之和所对应的孔隙比,由室内固结试验所得的。一p关系曲线查得;h;第i层土层厚度;E经验系数,对正常固结和轻度超固结粘性土地基可取E=1.
26、1-1. 4,荷载较大,地基土较软弱时取较大值,否则取较小值。中中式式变形计算时,可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的比值为0.1的深度作为受压层深度的界限。第4.2.11条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在地表铺设排水砂垫层,其厚度宜大于400mm,砂垫层砂料宜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写,砂料中可混有少量粒径小于50mm的石粒。砂垫层的干密度应大于1. 5t/m.在预压区内宜设置与砂垫层相连的排水盲沟,并把地基中排出的水引出预压区。第4.2.12系砂井的砂料宜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真空预压法第4.2.13条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带。设计内容包括: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的直径、间距、排列方式和深
27、度的选择;预压区面积和分块大小;要求达到的膜下真空度和土层的固结度;真空预压和建筑荷载下地基的变形计算;真空预压后地基土的强度增长计算等。第4.2.14东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的间距可按本规范第4.2.5条选用。砂井的砂料应采用中粗砂,其渗透系数宜大于1 X 10-cm/s o第4.2.15条大且相互连接。第4.2.16东80%。第4.2.17系第4.2.18系真空预压的总面积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外缘所包围的面积,每块预压面积宜尽可能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保持在600mmHg以上,压缩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应大于对真空预压处理地基,应进行真空预压和建筑荷载下地基的变形计算。对于表层存在良好的透气层以及在处理
28、范围内有充足水源补给的透水层等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透气层及透水层。第三节施工第4.3.1条砂井的灌砂量(I)加载预压法,应按井孔的体积和砂在中密时的干密度计算,其实际灌砂量不得小于计算值的95%。灌入砂袋的砂宜用干砂,并应灌制密实,砂袋放入孔内至少应高出孔口200mm,以便埋入砂垫层中。第4.3.2条袋装砂井施工所用钢管内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以减小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土的扰动。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施工时,平面井距偏差应不大于井径,垂直度偏差宜小于1.5%。拔管后带上砂袋或塑料排水带的长度不宜超过500mm第4.3.3系塑料排水带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应有足够的湿润抗拉强度和抗弯曲能力。塑料排水带需
29、要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芯板平搭接的连接方式,搭接长度宜大于200mm,第4.3.4系对加载预压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分级逐渐加载,在加载过程中应每天进行竖向变形、边桩位移及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观测,根据观测资料严格控制加载速率,竖向变形每天不应超过l Omm,边桩水平位移每天不应超过4mmo(I)真空预压法第4.3.5条真空预压的抽气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真空泵的设置应根据预压面积大小、真空泵效率以及工程经验确定,但每块预压区至少应设置两台真空泵。第4.3.6条真空管路的连接点应严格进行密封,为避免膜内真空度在停泵后很快降低,在真空管路中应设置止回阀和截门。水平向分布滤水管可采用条状、梳齿状或羽毛
30、状等形式。滤水管一般设在排水砂垫层中,其上宜有100-200mm砂覆盖层。滤水管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滤水管在预压过程中应能适应地基的变形。滤水管外宜围绕铅丝、外包尼龙纱或土工织物等滤水材料。第4.3.7东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能力强的不透气材料。密封膜热合时宜用两条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5mm.密封膜宜铺设3层,彼盖膜周边可采用挖沟折铺、平铺并用粘土压边、围捻沟内瞿水以及膜上全面覆水等方法进行密封。当处理区内有充足水源补给的透水层时,应采用封闭式板桩墙、封闭式板桩墙加沟内菠水或其它密封措施隔断透水层。第四节质t检验第4.4.1条对于以抗滑稳定控制的重要工程,应在预压
31、区内选择代表性地点预留孔位,在加载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深度的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和取土进行室内试验,以验算地基的抗滑稳定性,并检验地基的处理效果。第4.4.2条在预压期间应及时整理变形与时间、孔隙水压力与时间等关系曲线,推算地基的最终固结变形量、不同时间的固结度和相应的变形量,以分析处理效果并为确定卸载时间提供依据。第4.4.3条真空预压处理地基除应进行地基变形和孔隙水压力观测外,尚应量测膜下真空度和砂井不同深度的真空度,真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业4.4.4条预压后的地基应进行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等,以检验处理效果。第五章强夯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亲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
32、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它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第5.验性施工1.2条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第二节设计第5.2.1余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5.2. 1预估农5.2.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m)单击夯击能(kNm)碎石土、砂土等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10005. 0-6.04. 0-5. 020006.0
33、-7.05.0-6.030007.08.06.0-7.040008.0-9.07.08.050009.0-9.58.0-8.560009. 5-10.08.59.0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起夯面算起.第5.2.2条强夯的单位夯击能,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okNm/m,细颗粒土可取1500.4oookNm/m,第5.2.3条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l00mm;二
34、、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三、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第5.2.4条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墓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对于渗透性弱的细顺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第5.2.5条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墓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第5.2.6条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5-9m,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对处
35、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第5.2.7亲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第5.2.8系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364第三节施工第5.3.1条一般情况下夯锤重可取10-25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
36、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第5.3.2亲强夯施工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它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第5.3.3系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夯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第5.3.4亲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第5.3.5条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第5.3.6条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一、清理并平
37、整施工场地;二、标出第一遍夯点位里,并测量场地高程;三、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四、测量夯前锤顶高程;五、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六、重复步骤五,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七、重复步骤三至六,完成第一遗全部夯点的夯击;八、用推土机将夯坑坟平,并测量场地高程;九、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娜5.3.7条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一、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
38、能盆符合设计要求,二、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三、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且。第5.3.8奈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第四节质t检验第5.4.1条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第5.4.2条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1-2周。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荃可取2-4周。第5.4.3条质量检验的方法,宜根据土性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对于一般工程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检验;对
39、于重要工程应增加检验项目.也可做现场大压板载荷试验。第5.4.4亲质量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物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少于3处;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验深度应不小于设计处理的深度。第六章振冲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振冲法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置换法适用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okPa的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振冲密实法适用于处理砂土和粉土等地基。不加填料的振冲密实法仅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小于10%的粗砂、中砂地基。第6.1.2条对大型的、重要的或场地复杂的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应
40、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验。第二节设计(1)振冲五换法第6.2.1条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通常都大于基底面积。对一般地基,在基础外缘宜扩大1-2排桩;对可液化地基,在基础外缘应扩大2-4排桩。第6.2.2条桩位布置,对大面积满堂处理.宜用等边三角形布置;对独立或条形基础.宜用正方形、矩形或等腰三角形布置。第6.2.3余桩的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土的抗剪强度确定,可用1. 5-2.5m。荷载大或原土强度低时,宜取较小的间距;反之,宜取较大的间距。对桩端未达相对硬层的短桩,应取小间距。第6.2.4条桩长的确定,当相对硬层的埋藏深度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藏深度确定,当相对硬层的
41、埋藏深度较大时,应按建筑物地基的变形允许值确定。桩长不宜短于4m。在可液化的地基中,桩长应按耍求的抗展处理深度确定.第.2.5亲在桩顶部应铺设一层200-500mm厚的碎石垫层。第6.2.6东桩体材料可用含泥量不大的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等硬质材料。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80mm。对碎石,常用的粒径为20-50mm,第6.2.7亲桩的直径可按每根桩所用的填料量计算,常为。8-1.2m.第6.2.8条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也可用单桩和桩间土的载荷试验按下式确定:J.,.Y=MJV.t+(1一二)ft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6.2.8一1)式中式中、桩体单位截面
42、积承载力标准值;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几f.,面积置换率。(6.2.8-2)d桩的直径;d,-等效影响回的直径。等边三角形布置正方形布置d,二1. 05sd.二1. 13s矩形布锐d一1. 13 s,sr:、,t.5p分别为桩的间距、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对小型工程的粘性土地基如无现场载荷试验资料,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或式中JaP.4=l+m(,一1)人.k./,.k= 1 +m (n一1)(3S.)(6-2.8一3)(6. 2. 8一4)。桩土应力比,无实测资料时可取2-4,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S.桩间土的十字板抗剪强度,也可用处理前地基土的十字板抗剪强度代替。式(
43、6-2.8-3)中的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也可用处理前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代替。第6.2.9条地荃在处理后的变形计算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下式计算:E.P=仁1+m(n一1)E, (6.2.9)式中E,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E,桩间土的压缩模量。式(6. 2-9)中的桩土应力比n在无实测资料时,对粘性土可取2-4,对粉土可取1.5-3,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I)振冲密实法第6.2-10条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在建筑物基础外缘每边放宽不得少于5m,第2n条当可液化土层不厚时,振冲深度应穿透整个可液化土层;当可液
44、化土层较厚时.振冲深度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第6.2.12条振冲点宜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间距与土的顺粒组成、要求达到的密实程度、地下水位、振冲器功率、水量等有关,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可取1. 8-2. 5m,第6.2.13亲每一振冲点所需的城料量随地墓土要求达到的密实程度和振冲点间距而定,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填料宜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等硬质材料。策6.2.14条复合地荃的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也可用单桩和桩间土的载荷试验,按本规范(6.2.8-1)式确定。第6.2-15条振冲密实处理地墓的变形计算,应按本规范第6.2.9条的规定执行。其中桩
45、土应力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对砂土可取1.5-3.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第三节施工第6.的振冲器(I)抓冲!换法3.1条振冲施工通常可用功率为30kW的振冲器。在既有建筑物邻近施工时,宜用功率较小第6.3.2象升降振冲器的机具可用起重机、自行井架式施工平车或其它合适的机具设备。第.3.3东振冲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一、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二、施工机具就位,使振冲器对准桩位;三、启动水泵和振冲器,水压可用400-600kPa,水量可用200-400L/min,使振冲器徐徐沉人土中,直至达到设计处理深度以上。.3-0.5m,记录振冲器经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提升振冲器至孔口;、
46、重复上一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然后将振冲器提出孔口;、向孔内倒入一批填料,将振冲器沉入填料中进行振密,此时电流随填料的密实而逐渐增大,电流四五必须超过规定的密实电流,若这不到规定值,应向孔内继续加填料,振密,记录这一深度的最终电流量和填料量;六、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制作上部的桩段;七、重复步骤五、六,自下而上地制作桩体,直至孔口;j又、关闭振冲器和水泵。第6.3.4条施工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应通过现场成桩试验确定第6.3.5条在施工场地上应事先开设排泥水沟系,将成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定期将沉淀池底部的厚泥浆挖出运送至预
47、先安排的存放地点。沉淀池上部较清的水可重复使用。第6.3.6条应将桩顶部的松散桩体挖除,或用碾压等方法使之密实,随后铺设并压实垫层。(II)振冲密实法第6.3.7条振冲施工可用功率为30kW的振冲器,有条件时也可用较大功率的振冲器。升降振冲器的机具可用起重机、自行井架式施工平车或其它合适的机具设备。第6.3.8条加填料的振冲密实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一、清理平整场地、布置振冲点;二、施工机具就位,在振冲点上安放钢护筒,使振冲器对准护筒的轴心;三、启动水泵和振冲器,使振冲器徐徐沉入砂层,水压可用400-600kPa,水量可用200-4001/min,下沉速率宜控制在每分钟约1-2m范围内;四、振
48、冲器达设计处理深度后,将水压和水量降至孔口有一定量回水,但无大量细颖粒带出的程度,将填料堆于护简周围;五、填料在振冲器振动下依靠自重沿护简周壁下沉至孔底,在电流升高到规定的控制值后,将振冲器上提。.3-0.5m;六、重复上一步骤,直至完成全孔处理,详细记录各深度的最终电流值、填料量等;七、关闭振冲器和水泵。第6.3.9条不加填料的振冲密实施工方法与加填料的大体相同。使振冲器沉至设计处理深度,留振至电流稳定地大于规定值后,将振冲器上提。.3-0-5m。如此重复进行,直至完成全孔处理。在中粗砂层中施工时,如遇振冲器不能贯入,可增设辅助水管,加快下沉速率。第6.3.10条振冲密实的施工顺序宜沿平行直
49、线逐点进行。第四节质t检验第6.4.1亲检查振冲施工和各项施工记录,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或振冲点,应补做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第.4.2条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荃外,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3-4周,对粉土地墓,可取2-3周。第6.4.3条振冲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单桩载荷试验。试验用圆形压板的直径与桩的直径相等。可按每200-400根桩随机抽取一根进行检验,但总数不得少于3根.第6.4.4亲对砂土或粉土层中的振冲桩,除用单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可用标准贯人、静力触探等试验对桩间土进行处理前后的对比检验。第6.4.5系对大型的、重要的或场地复杂的振冲置换工程应进行复合地蓦的处理效果检验。检验方法宜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一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或土质较差的地段,检验点数量可按处理面积大小取2-4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