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O TG BO1-2003)的公告第1号现发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 001-97)同时废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仃G BO1-2003)由交通部公路司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委员会共同编制。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及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司(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邮政编码:100736;联系电话:010一65292718),以便修订时参考。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00四年一
2、月二十九日月舀为适应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交通部以厅公路发2002136号文决定对1998年I月I日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进行修订。修汀r.作由交通部公路司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委员会负责,并得到了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的支持与配合。(标准的修汀工作全面总结了1997年以来我国公路建设的经验,在12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的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公路的功能和相应的技术指标,突出体现了公路工程建设中安全、环保以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理念,科学、实用、易于掌握,对加快我国公路建设步伐,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健康、协调
3、、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标准修订后分为九章,分别是:1总则、2控制要素、3路线、4路基路面、5桥涵,6汽车及人群荷载、7隧道、8路线交叉、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本次修订的公路分级仍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个等级,但纳人了公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内容;将“小客车”定为各级公路交通量换算和通行能力分析的标准车型;调整了各级公路的设计速度、路基压实度值、特大与大桥的分类、中与短隧道的分类;对公路交叉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分级与安全指标以及设施配置等进行了修汀;在设计与管理思想上引人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评价的概念。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
4、,函告交通部公路司(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I1号,邮编:100736,电话:010一65292718,E-mail:shc ),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司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委员会主要起草人:杨盛福(顾问)陈永耀成平周荣贵葛起华黄颂昌鲍卫刚李春风刘子剑何勇霍明总则1总则1.0.1为统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导公路工程建设,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1.0.3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人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
5、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M)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人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活琦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巧000-3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辆。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巧001辆。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t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6、PG BOL-2003)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辆。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辆以下。1.0.4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巧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
7、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1.0.5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2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3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4千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1.0.6公路建设应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在确定公路用地范围时应符总则合以下规定:公路用地范围为
8、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l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cn、二级公路不小于2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2在风沙、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设置防护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3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料场、苗圃等用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1.0.7公路建设必须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并符合以下规定: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2公路建设应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美化
9、路容、保护环境。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4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或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环境近期难以恢复的地带,应作环境保护设计。0.8公路分期修建必须遵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路段不得横向分幅分期修建。1.0.,公路交通量接近或达到饱和时,应对改建与新建方案进行比选论证。采用改建方案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因提高设计速度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的设计可维持原设计速度,但其长度不宜大于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路段长度。2高速公路的改建必须在进行交通量预测、
10、交通组织设计、交通安全评价等基础一3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川HO1-2003 )上作出具体实施方案设计。在工程实施中,应减少对既有公路的干扰,并应有保证通行安全的措施。维持通车路段的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一、二、三级公路改建时,应作保通设计方案。1.0.10公路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分析其安全、环保、运营等社会效益,选用综合效益最佳的方案。控制要素2控制要素2.0.1公路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规定如表z.o.t表2.0.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车辆类型cm)LI.9(m)cm)na 1:(m)tk HF(m)(m)小客车61.820.83.81.4载重汽车122.5
11、41.56.54鞍式列车162.541.24+8.822.0.2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确定公路等级的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表2.0.20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 说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 2t的货车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 2t一(7t的货车载质量7卜14t的货车载质量14t的货车10一15小客车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2.03.0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设计交通量换算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计。2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计。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所要求的车辆折算系数应针对路段
12、、交叉口等形式,按不同的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采用相应的折算系数。2.0.3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公路功能采用当一5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打G B01-2003)地的年第20一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小时交通量。2.0.4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四级。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规定如表2.0.40表2.0.4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服务水平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2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区段、匝道以及交织区段,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2.0.5各级公路设计速度规定如表2.0.5
13、0表2.0.5各级公路设计速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高速公路特殊困难的局部路段,且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6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与其相邻路段的设计速度不应大于80km/ho2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100km/h或80km/ho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根据混合交通量、平面交叉间距等因素,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或80km/ho3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o二级公路作为
14、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nm/ho二级公路位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经论证该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o控制要素2.0.6高速公路设计路段不宜小于15km;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不宜小于lOkmo不同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间必须设置过渡段。2.0.7各级公路建筑限界应符合图2.0.7的规定。玄一|匕区玄目州一,甲ci is坦黔又t扔(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11,再曰丫-41(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山曰习白丫巨阵于-一国(3)二、三、四级公路图2.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仁C.1NJ或州IL)
15、JAR(4)隧道图2.0.7公路建筑限界(单位:司图中:侧一行车道宽度;L,左侧硬路肩宽度;L2右侧硬路肩宽度;S,左侧路缘带宽度;S2右侧路缘带宽度;L侧向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乙.或L2);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隧道内侧向宽度(L左或L右)应符合本标准7.0.3隧道最小侧向宽度的规定吞C当设计速度大干100k./h时为0.5.,等于或小于100k./h时为0.25.;M,中间带宽度;Mz中央分隔带宽度;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R隧道内人行道宽度;d隧道内检修道或人行道高度;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_1.时,E二L;当L1.时,E =
16、1.;H净空高度当设置有加(减)速车道、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慢车道、错车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2八车道及八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整体式),设置左侧硬路肩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如图2.0.7中(2)所示。3桥梁、隧道设置检修道、人行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4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净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净高应为5.00m;一8一控制要素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高应为4.50mo5检修道、人行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应为2.50m,2.0.8抗震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或等于0.05地区的公路工程,除有特殊要求外,可采用简易设防。
17、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等于0.10,0.15,0.20,0.30地区的公路工程,应进行抗震设计。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或等于0.40地区的公路工程,应进行专门的抗震研究和设计。4做过地震小区划地区的公路工程,应按主管部门审批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进行抗震设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路线3.0.1一般规定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其功能,正确运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舒适。2确定路线走廊带应考虑走廊带内各种运输体系的分工与配合,据以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和提高公路总体综合效益。3公路选线必须由面到带、由带到线,在对地形、工程地质
18、、水文地质等调查与勘察的基础上论证、确定路线方案。4路线线位应考虑同农田与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的配合,尽可能避让不可移动文物、自然保护区,保护环境且同当地景观相协调。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做好总体设计,使各技术指标的设置与平、纵线形组合恰当,平面顺适,纵面均衡;各构造物的选型与布置合理、实用、经济。3.0.2车道宽度应符合表3.0.2规定。表3.0.2车道宽度设计速度(km/h)604030车道宽度(m)3.50!3.50一3.253.00(单车道时为3.50)拭注: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肩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0.3.0.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各路段的车道数应根据设计交通量、采用
19、的服务水平确定,当车道数为四车道以上时,应按双数增加。3.0.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表3.0.4规定。路线表3.0.4中间带宽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中央分隔带宽度(m)一般值3.002.002.002.00最小值2.002.001.001.00左侧路缘带宽度(m)一般值0.750.750.500.50最小值0.750.500.500.50中间带宽度(m)一般值4.503.503.003.00最小值3.503.002.002.00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
20、的值。3.0.5路肩宽度应符合表3.0.5-1规定。表3.0.5-1路肩宽度设计速度(km/h)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2010080608060403020右侧硬路肩宽度(m)一般值3.00或3.503.002.502.501.500.75最小值3.002.501.501.500.750.25土路肩宽度(m)一般值0.750.750.750.500.750.750.750.500.25(双车道)0.50(单车道)最小值0.750.750.750.500.50.5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
21、路,采用3.50.的右侧硬路肩;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采用3.00.的右侧硬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 50m.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应符合表3.0.5-2规定。左侧硬路肩宽度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表3.0.5-2分离式断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左侧路肩宽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左侧硬路肩宽度(m)1.251.000.750.75左侧土路肩宽度(m)0.750.750.750.503八车道高速公路宜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应为2.50m。左侧硬路肩宽度内含一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印、B01-2003)
22、左侧路缘带宽度。3.0.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50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30m,间距不宜大于500m.3.0.7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设施等的出人口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3.0.8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应为3.50m.3.0.,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运行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3.0.10四级公路采用4.50m路基时,应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6.50m.3.0.11各级
23、公路路基宽度应符合表3.0.11规定。表3.0.11各级公路路基宽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车道数864864644路基宽度(m)一般值45.0034.5028.0044.0033.5026.0032.0024.5023.00最小镇42.0026.0041.0024.5021.5020.00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060403020车道数22222或1路基宽度(m)一般值12.0010.008.507.506.50(双车道)4.50(单车道)最小值10.008.50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
24、限制时可采用的值;八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一般值”为设置左侧硬路肩、内侧车道采用3.50.时的宽度;八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最小值”为不设置左侧硬路肩、内侧车道采用3.75.时的宽度。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等时,应计人这些部分的宽度。路线2二级公路因交通量、交通组成等需设置慢车道的路段,设计速度为80km/h时,其路基宽度可采用15.0m;设计速度为60km/h时可采用12.0m.3四级公路宜采用双车道路基宽;交通量小的路段,可采用单车道4.50m路基宽。4确定路基宽度时,中央分隔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硬路肩宽
25、度、土路肩宽度等的“一般值”和“最小值”应同类项相加。3.0.12视距应符合以下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3.0.12-1规定。表3.0.12-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切-7550一110明一咖120-210设计速度(km/h)停车视距(m)2二、三、四级公路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应符合表3.0.12-2规定。表3.0.12一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设计速度(km/h)8060403020停车视距(m)11075403020会车视距(m)220巧0806040超车视距(m)55035021刃1501003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4
2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三级公路,应采用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5积雪冰冻地区的停车视距宜适当增长。3.0.13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路的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计应合理。3.0.14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3.0.14规定。一13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PG印1-2003)表3.0.14圆曲线最小半径加-3030一6540一100竺期-竺15m一服50-绷-250设计速度(km/h)一般值(m)极限值(m)不设超高一路拱、2.0%最小半径(m)一路拱2.0%5500 4000 25007500 5250 33503.0.15直线与小于表3.0.14所列不设超高
27、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应设置回旋线。回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觉、景观等的要求,选用较大的数值。四级公路的直线与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可不设置回旋线,用超高、加宽缓和段径相连接。3.0.16最大纵坡应符合表3.0.16规定。设计速度(km/h)最大纵坡(%)表3.0.16100最大纵坡90一60一4030一20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2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
28、增加1%。3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一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3.0.17纵坡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纵坡的最小坡长应符合表3.0.17-1规定。2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3.0.17-2规定。路线表3.0.17一1最小坡长设计速度(kll卜h)1加1oo80印4O3O20最小坡长(m)3oo2引)ZIX】巧01201oo印表3.0.17一2不同纵坡最大坡长巍撇1201田80印4O30203驯)】1(班洲11田121幻47)8(陇】驯义)1以幻11田11(X)12)5
29、创洲7(洲)8(陇】驯洲)驯幻1(洲)6酬刃6洲7oo71幻别洲75仪)5oo日X】83咤洲)3)喇洲)92(旧引洲】1021刃3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表3.0.17一2所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3.0.18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竖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符合表3.0.18规定。表3.0.18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设计速度(kll口h)1201oo80印403020凸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17斌刀)10lC)45田ZIX匡】7oo喇瓦)2极限值111城叉65(减】31乃)1喇洲)45O25O1oo凹形竖曲线半径
30、(m)一般值6义义)45田31双X】15(X)侧旧粼)】21幻极限值4幻3(艾旧2)1(洲1)45O2501oo竖曲线最小长度(m)1oo8570503525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门TG B01-2003)4路基路面4.0.1一般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公路功能、公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2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取土、弃土应进行专门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3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不良影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浅
31、挖、低填、缓边坡的路基断面形式。4通过特殊地质和水文条件的路段,必须查明其规模及其对公路的危害程度,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增强公路防灾、抗灾能力。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面不宜分期修建,但位于软土、高填方等工后沉降较大的局部路段,可按“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4.0.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4.0.2规定。公路等级一高速公路表4.0.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一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一三级公路一四级公路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按具体情况确定4.0.3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不使其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边缘标高,
32、应高出表4.0.2规定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奎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路基路面4.0.4路基压实度和原地面处理要求: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2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0.4规定。表4.0.4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 ( m)路基压实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零填及挖方0-0.303940-0.80396395填方0-0.80)%3953940.80-1.503943943931.50393392390注: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特殊干旱或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度,表列数值可适
33、当降低;三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4.0.5路基防护应根据公路功能,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证路基稳定。路基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并与景观相协调。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针对其工程特性进行路基防护设计。对存在稳定性隐患的边坡,应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加固、防护措施。沿河路段必须查明河流特性及其演变规律,采取防止冲刷路基的防护措施。凡侵占、改移河道的地段,必须做出专门防护设计。4.0.6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l00kNo4.0.7路面面层类型的选用应符合表4.0.7规定。公路
34、工程技术标准(nu印1-2003)表4.0.7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贯人、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砂石路面路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4.0.8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4.0.,路基路面排水应符合以下规定: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源。2根据公路等级,结合沿线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
35、、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排水系统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3特殊地质环境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与该特殊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桥涵5桥涵5.0.1一般规定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2特大、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不宜选择在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3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并考虑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就地取材和养护等因素。4桥涵的设置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考虑排灌的需要。5特殊大桥宜进行景观设计;上跨高
36、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6桥梁结构应考虑桥面铺装进行综合设计。桥面铺装应有完善的桥面防水、排水系统。7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机械化和工厂化施工。5.0.2桥涵分类规定如表5.0.2,表5.0.2桥涵分类桥涵分类多孔跨径总长L(m)单孔跨径LK(m)特大桥L 1000与150大桥I加毛LSD烈)40坛g 150中桥30 3刀长隧道3000, L 1000中隧道1000 L 500短隧道乙5007.0.3隧道净空应符合本标准2.0.7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且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宽度应符合以下要求:隧道内的最小侧向宽度应符合表7.0.3规定。表7.0.3隧道最小侧
37、向宽度设计速度(km/h)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20100806080印403020左侧侧向宽度L左(m)0.750.500.500.500.750.500.250.250.50右侧侧向宽度Lt, (m)1.251.000.750.750.750.500.250.250.50隧道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在两侧设置检修道,其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5m.二、三级公路的隧道宜在两侧设置人行道(兼检修道),其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5m.四级公路可不设人行道,但应保留0.25m的C值。3特长、长隧道内右侧侧向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50
38、m,长度不应小于30m,间距不宜大于750m,4单车道四级公路的隧道应按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修建。7.0.4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隧道洞口内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与洞口外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的平、纵线形应一致。2洞口外与之相连接的路段应设置距洞口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且不小于50m的过渡段,以保持横断面过渡的顺适。3隧道内的纵坡应小于3%,但短于loom的隧道不受此限。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短隧道,当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07.0.5隧道应根据所处地质条件等,确定结构形式和适应于地层特性的施
39、工方法。7.0.6隧道防水和排水应按照排、防、截、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使洞内、洞口与洞外构成完整的防水、排水系统,并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自然环境。隧道内纵坡应大于0.3%07.0.7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隧道长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总体设计的要求。一2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门Jc BO1-200312公路隧道应采用反光标志、反光标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洞口两端的标志、标线、视线诱导标及护栏与洞口的连接过渡等应进行专门设计。3特长隧道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长隧道,应设置监控设施。4隧道通风设施应根据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增长情况等,按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设置。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其长度大于loom时应设置照明设施。二、三、四级公路的隧道,其照明设施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6特长隧道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长隧道,其重要电力负荷必须保证供电可靠,技术、经济合理。7特长隧道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长隧道,必须配置报警设施、警报设施、消防设施、救助设施等。二级、三级公路的长隧道,可根据需要设置报警设施、警报设施、消防设施、救助设施等。7.0.8隧道设计应拟定发生交通或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