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31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1 某大型化工企业有员工 9700 人,2005 年企业的总产值是 13 亿元,2005 年发生各类事故 22 起,全年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 127.8 万元。该企业 2006 年发生的第一次伤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 26.7 万元,因停产、减产损失的价值是14.5 万元,工作损失的价值是 2.3 万元,资源损失价值是 5.2 万元。该企业制定了如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防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 该企业 200
2、5 年的千人经济损失率是( )。(A)1.32(B) 13.2(C) 0.98(D)13.2(E)9.832 该企业 2005 年的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是( )。(A)9.83(B) 8.52(C) 0.0983(D)8.52%.(E)0.983%.3 该企业 2006 年第一次伤亡事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A)22(B) 31.6(C) 34.2(D)41.2(E)46.74 该企业 2006 年第一次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 )万元。(A)176.5(B) 48.7(C) 46.7(D)41.2(E)34.25 该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还缺少( )。(A)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3、制度(B)安全操作规程等(C)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D)特种设备管理制度(E)职工医疗保险制度6 某日 16 时 10 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 时 20 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 50cm,上面浮有 30cm 厚的污油,在连接 100cm 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 时 10 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 时 20 分,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 3min 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
4、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6 在油气厂内焊接,必须由具有( )的人进行操作。(A)防爆基础知识(B)防爆基础经验(C)焊工作业操作证(D)经过焊工培训(E)领导允许7 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 。(A)个人行为(B)刑事案件(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E)意外事故8 该起事故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A)通风不良(B)照明强度太低(C)环境温度过高(D)违章操作(E)对异常危险物品处理错误9 该事故中引起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A)空气(B)油与不挥发的气体(C)环境温度(D)电焊焊接所产生的弧光(E)污油10 钳工甲所处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A)离
5、子辐射(B)触电(C)有机着火(D)有机爆炸(E)机械伤害11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 1986)标准,对维修班可能涉及事故类型、类别有( ) 。(A)其他爆炸(B)火灾(C)淹溺(D)灼烫(E)机械伤害12 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有( )。(A)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B)安全教育培训不够(C)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D)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E)安全意识不强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3 该煤矿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做的工作是( )。14 年 月日下午,某厂大修车间组织职工吊运 43 号电解槽的阴极内衬。根据测算,阴极内衬重约 6.2t。14 时 30 分,吊车吊起阴
6、极内衬,当重物被起吊到 4m 高时,移动到了东风卡车上方。此时,系挂阴极内衬的钢丝绳突然断了,阴极内衬重重地砸在了卡车后厢板上,致使厢板以及汽车大梁严重变形,汽车报废。当时,破碎物四处飞溅,幸亏在场的职工注意力比较集中,四处散开,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这次吊运阴极内衬,车间没有按照惯例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没有安排起重专业工人到现场进行指挥,让没有从业资格的临时工在现场系挂钢丝绳,指挥起吊,临时工系挂钢丝绳的方法错误。吊车操作工的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能够发现、纠正错误。车间领导疏于管理,对工作细节问题根本没有过问。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
7、因是什么?2试给出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5 199年 月 日 16 时左右,某公司甲酸合成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合成反应器内进行维修。月日上午 8 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 17 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 时 15 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 17 时 15 分19 时 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19 时 45 分左右经测定,氧气: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百分比为: 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
8、人塔证 ”,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 20 时左右,乙公司 2 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甲公司 2 名操作工及乙公司 1 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2 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 13min 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 6 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 7 人勉强爬出。最后甲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 4 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的抢救,此时大约是 20 时 40 分左右。乙公司 1 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人员脱离危险。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该合成反应器存在哪些事故隐患?2当合成反应器内人员呼救,监护人
9、员及现场 6 名检修人员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说明了什么? 应急培训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试分析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16 日本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 9 万吨)人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 3 号侧罐(长约 40m、宽约 10m、高约 20m)的外板。上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 10 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的休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铲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 6 人开始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气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
10、,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撤器通过软管输入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但是开始打眼和切割约 1h 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 6 人和清除泥渣的 1 人向油罐外躲避,其中 6 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入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烧。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场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 3 号侧罐内的作业,清
11、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了计划。明火作业时,对有无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充分注意到了,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对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从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经常充分考虑的事项。像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事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这次事故存在的问题是:(1)罐底部盛水不足;(2)消防水管虽然拉进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
12、(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须采取的措施是:(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 ;(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通畅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6)配备一定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和掌握使用方法。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是什么?2进入设备内工作应作好哪些方面的安全防护?3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辨识,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辨别?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31 答案与解析
13、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A,B,C,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A,B,C,D10 【正确答案】 B,C,D,E11 【正确答案】 A,B,D,E12 【正确答案】 A,B,C,E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3 【正确答案】 A,B14 【正确答案】 1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1)系挂钢丝绳的临时工不懂起重专业技术,采用了错误的钢丝绳系挂方法;(2)吊车操作工没有能够发现、纠正错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1)大修车间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劳
14、动组织不合理;(2)电解槽进行大修工作已临近春节,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工人教育培训不够,技术水平低;(3)车间没有按照惯例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也没有安排起重专业工人到现场进行指挥,对现场缺乏检查。2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是:(1)起重作业从业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认真的安全培训,一定要持证上岗;(2)在进行重大起重作业前,一定要有施工方案,必须要有安全与设备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在施工前,要进行事故预想,制定应急预案;(3)节假日前后是事故的多发期,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15 【正确答案】 1该合成反应器存在的事故隐患有:可燃气体燃
15、烧爆炸的危险;有毒气体引起窒息中毒的危险; 其他危险 (如触电、机械伤害、坠物伤人等)。2监护人员及现场 6 名检修人员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说明了他们对反应器有毒气体引起窒息中毒的危险认识不够,安全观念淡薄,应急能力差。应急培训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3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 (重点是在密闭容器内救人),并进行培训和演练;在进入封闭容器内时除加强通风加强检测外,还应制定安全操作措施,
16、研讨操作步骤,进反应器必须戴呼吸器;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责任心,发挥监督职能。16 【正确答案】 1凡进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球、炉膛、锅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有:中毒窒息; 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 坠落。2设备内作业应作好的安全防护措施有:(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2)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3)在进入设备前 30 min 必须取样分析
17、,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 2h 各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 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 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7)在设备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3进入设备内动火,必须对设备内有害气体进行监测,以及氧含量的监测。为保证设备内动火作业安全,应对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置换。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辨识,可以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如故障树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方法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