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5KB ,
资源ID:83741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374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2011年河北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2011年河北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1、2011 年河北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比较优势理论2 绿色贸易壁垒3 国际货币体系二、简答题4 简述新古典中的要素禀赋论的内容。5 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内容。6 简述外汇市场的特征。7 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8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9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三、论述题10 请举例说明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企业的影响。2011 年河北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

2、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 【正确答案】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

3、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两重性:从形式上看,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从实质而言,是贸易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契合,是贸易保护中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隐蔽性,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合理性在于顺应了环境保护的世界发展潮流,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隐蔽性在于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内环保法规可作为其理论上的依据。3 【正确答案】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

4、面主要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牙买加货币体系。二、简答题4 【正确答案】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 HO 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要素禀赋理论的推理过程如下:(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汇率换算成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时,两者的差异。(2)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由

5、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造成的。(3)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4)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不同造成的。(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按照这种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

6、品。5 【正确答案】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竞争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3

7、)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以下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内部化:(1)行业特定因素。行业特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等。(2)国别特定因素。国别特定因素是指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3)地区特定因素。地区特定因素是指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4)企业特定因素。企业特定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技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二是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其中,前者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后者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忽略

8、了对影响企业运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缺乏总体认识。6 【正确答案】 外汇市场是专门从事外汇交易的市场,它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外汇市场(或称批发市场)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外汇零售市场。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是:(1)有市无场外汇买卖是通过没有统一操作市场的行商网络进行的,外汇交易的网络却是全球性的,并且形成了没有组织的组织。(2)循环作业由于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间差的关系,连成了一个全天 24 小时连续作业的全球外汇市场。这种连续作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理想投资场所,投资者可以寻找最佳时机进行交易。(3)零和游

9、戏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汇率是指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的变化也就是一种货币价值的减少与另一种货币价值的增加。因此,有人形容外汇交易是“零和游戏” ,更确切地说是财富的转移。7 【正确答案】 1944 年 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有 44个同盟国的 300 多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以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 ”为基础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以美国提出的“ 联合国复兴开发银行计划” 为基础的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因为此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有:(1)本位制度以黄金

10、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即所谓的“双挂钩” 体系。(2)汇率制度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则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为上下各 1,各国当局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发生“根本性国际收支不平衡” 时,才允许升值或贬值。(3)储备制度在储备制度方面,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4)国际收支调整制度在国际收支调整机制方面,会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

11、汇率制度。(5)组织形式为了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组织。可以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实质上是以黄金一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8 【正确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全球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生产国际化。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2)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 13 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3)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

13、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问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9 【正确答案】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

14、、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需方向供方流动,如订货合同、加工单、采购单等)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供方向需方的物料流及伴随的供给信息流,如提货、入库单、完工报告等),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即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过程。实际上,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出发,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前伸是指将供货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控制和协调;后延是指生产活动延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包

15、括从最初的原材料获得直到最终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对象是在此过程中所有与特定的信息流有关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包括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因此,供应链管理由四大块组成,即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价值(资金)管理、服务(技术)管理,这四大块是综合的有机整体。这样的管理是一种纵横一体化的继承化管理模式,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 、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一体化。三、论述题10 【正确答案】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 或“新重商主义”,是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

16、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利用 WTO 规则,实行贸易保护;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1)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我国已连续 10 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几百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

17、贸易摩擦有不同特点。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即 337 调查)。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用反倾销等传统手段。其中,印度、阿根廷、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数增长较快。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 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2)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我国外部经济风险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来看,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已成为影响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2005 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了 1142 亿美元。美国由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开始向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

18、领域全面施压;在欧盟政府对中国产品频繁设限的同时,当地企业与中国厂商的矛盾出现了激化的趋势。“砸店” 、“烧货”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及中国厂商的正常经营和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而且开始形成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 ;中日“政冷”的常态化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两国对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随着宏观层面利益冲突凸现,国际上“中国威胁论” 泛滥,并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我国应加快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今后,我国应逐步建立管理贸易政策体系。管理贸易政策兼有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者的特点,突出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主张国家采取法制化的政策手段管理对外贸易,并通过广泛参与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增强本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博弈力量,维护、提高本国企业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立足科学发展观,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从重视开拓国际市场转为“ 内需” 和“外需”共同拓展,从追求贸易顺差转为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同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化解各种外部矛盾和冲突,为外经贸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