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63KB ,
资源ID:83768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376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1、2012 年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媒介具有哪些社会功能?2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有哪些?3 请试述在当今中国文化大发展前提下,开展新闻媒介的批评报道的五项基本原则。4 请从拉斯韦尔的功能说角度来分析记者的社会角色。5 请试述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6 请从报道方式的不同、各自的表意功能和符号表意方面的异同等三个方面,来试述文字符号与试听符号的差异。7 1请将下列新闻的标题制作为某门户网站首页中的新闻频道推介标题。成都拟争取对主要客源地实行落地签政策成都商报讯(记者雷浩然)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城市试点研究工作第二次会议昨日在蓉举行。首批旅游

2、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都、秦皇岛、舟山、张家界在会上对各自具体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成都市旅游局局长白国欣表示,下一步成都将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机制和旅游投融资机制,加快开通成都与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市场的直航线路,积极争取成都口岸对主要客源地国家或地区实行 7 天免签和落地签政策。据介绍,为实现成都旅游跨越式发展,下一步,成都还将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机制,将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推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 的旅游景区发展机制。引导旅游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进旅游项目投资、旅游商品研发、旅游装备制造走园区化、景区化和综合体化发展道路,结合实际建设旅游商品制造产业园、旅游教育和创意产业园区、国家级旅游

3、度假区和大型旅游综合体。2请将以下稿件改写为一篇刊载在市场化媒体日报要闻版的新闻,750字。国新办发布中国对外贸易白皮书(全文)新华社北京 1 2 月 7 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7 日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的对外贸易(2011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结束语前言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

4、展经贸合作。经过多年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 年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作一系统介绍。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但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相对

5、缓慢。1978 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30 多年来,中国利用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繁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国内产业,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1978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 206 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 32 位,所占比重不足 l。2010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 29740 亿美元,比 1978 年增长了 143 倍,年均增长 168。其中,出口总额 15778

6、 亿美元,年均增长 172;进口总额 1 3962 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 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货物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 20 世纪 80 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 90 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外贸经营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后二者的进出口总额目前均已超过国有企业。20 世纪 80 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

7、成为外贸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外贸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 1978 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 23 1 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新世纪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2005 年至 2010 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92提高到 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 4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 35和 28提高到62和 43。

8、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2001年至 2010 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不舍政府服务)从 7 1 9 亿美元增加到 3624 亿美元,增长了 4 倍多。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 24提高到 46,2010 年达 1702 亿美元,从世界第 12 位上升到第 4 位;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从 26提高到 55,2010 年达 1922

9、亿美元,从世界第 10 位上升到第3 位。对外贸易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成长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极大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壮大使中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外贸易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 8000 万,其中 60以上来自农村,就业者的收入和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是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 80 年代前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

10、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更加活跃。以信息、通讯为主导的科学技术进步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化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国际产业转移和各国之间加强合作等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了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深化,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进程中,外国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大量投资机会,其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等要素实现增值,分享了中国

11、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得益于坚持走互利合作共赢道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出口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还比较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进程,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

12、“大锅饭” 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在中国争取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外贸体制逐步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建立起统一、开放、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1 992 年 1 0 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的改革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对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和外汇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1994 年 1 月,中国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贸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代理制试点。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1996 年 1 2 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这些改革使中国初步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汇率、税收

14、、关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的外贸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2001 年 12 月 11 日,历经 16 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 143 个成员。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在履行承诺过程中,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促进政府行为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集中清理了2300 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其中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分别

15、予以废除或修订。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了贸易促进、贸易救济法律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国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总水平从 2001 年的 153逐步降低到 2005 年的 99。到 2005 年 1月,中国绝大多数关税削减承诺执行完毕。根据承诺,中国自 2005 年 1 月起全部取消对 424 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仅仅保留了依据国际公

16、约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为保证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实施进口管制产品的许可证管理。2010 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 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降至 152,工业品平均税率降至 89。关税约束率自 2005 年起一直维持在 100。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根据 2004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自 2004 年 7 月起,中国政府对企业的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所有对外贸易经营者均可以依法从事对外贸易。取消外贸经营权审批促进了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多元化外贸经营格局的形成。在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7、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2010 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 209、538和 253。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为境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 160 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 100 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10 年,中国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1 3905 家,实际利用外资 487 亿美元,占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分别为 507和 461。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通过建

18、立、完善公平贸易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遏制与打击对外贸易经营中的侵权、倾销、走私、扰乱市场秩序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努力为境内外企业提供一个宽松、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国政府依据国内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加强预警监测,同时利用贸易救济和反垄断调查等措施,对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予以纠正,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与国际社会一起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时平等地对待境内外产品,促进了境内外企业的公平竞争。截至 2010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的实际行动得到世界贸易组

19、织大多数成员的肯定。2006 年、2008 年和 201 0年,中国政府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次贸易政策审议。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已经融入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法制精神和知识产权观念等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13 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

20、济体之一。最近 10 多年来,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1 年增长 46 万亿美元,占同期世界经济总值增量的 1 4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值的比重增加至 93。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 年至 2009 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1 7和 1 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 3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趋稳,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稳定进出口规模。2009 年,世界货物贸

21、易进口量下降 128,中国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国家。中国因素支撑了许多受危机冲击国家的出口,刺激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提振了人们的信心,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起到巨大拉动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在对中国进行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随着加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

22、需求。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部分地消化了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全球通货膨胀、提高贸易伙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作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2001 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口总额扩大了约 5 倍,年均增长约 20,中国迅速扩张的进口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贸易伙伴扩大出口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目前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内需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和开放的市场将为贸易伙伴提供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中国是对最不发达

23、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 2010 年 7 月,中国已经对 36 个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原产的 4700 多个税目商品实施进口零关税,约占全部税则税目的 60。中国已承诺将继续扩大对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的给惠范围,使实施零关税商品达到全部税则税目的 97。零关税措施促进了最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自 2008 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2010 年,中国自最不发达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比上年增长 58,约占这些国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以“均衡、普惠、共赢” 作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努力推动建立公平、公

24、正的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作为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多哈回合谈判等国际对话和合作机制,努力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及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不断加强与新兴国家在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严格履行有关出口管制的国际义务。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此类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中国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对裂变、聚变物质或者衍生此类物质的货物、技术进出口,以及与武器、弹药或者其他军用物资有关的进出口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中国认真遵守有关出口管制的国际公约,履行防扩散

25、承诺,为国际和平与地区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近年来,中国政府广泛采纳国际通行规范和做法,形成了一整套涵盖核、生物、化学和导弹等敏感物项和技术的完备的出口管制体系,为更好地实现防扩散目标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主要由其经济结构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中国并不刻意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中国服务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定逆差。中国货物贸易在 1990 年以前多数年份都是逆差。1990 年以后,随着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增强,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口,中国的货物贸易由总体逆差转变为总体顺差。2005 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首次突

26、破 1000 亿美元,并持续 4 年大幅攀升。2008 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达到 2981 亿美元历史高点,此后逐渐收窄。2009 年和 2010 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 1957 亿美元和 1816 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 344和72。2010 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 6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在全球贸易差额(顺差或逆差)最大的 9 个国家中,中国的这两个比值并不处在偏高水平。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目前在工业制成品加工组装环节具有较大优势,是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欧盟等是最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由于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由日本、

27、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转移到中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原来对美、欧的顺差也转移到中国。其结果是,目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主要存在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之间,而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工业中间品主要生产国则长期存在贸易逆差。2010 年,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 1 81 3 亿美元和 1428 亿美元,对日本、韩国及东盟的货物贸易逆差共计 1416 亿美元;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货物贸易逆差860 亿美元。中国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需要大量进口初级产品,因此与一些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货物贸易呈现逆差。正是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地位不同,所以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着大量顺差,而

28、服务贸易则长期逆差。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由于分工的细化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由跨国公司主导,是基于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或加工贸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都保持在 50左右。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9 年和 2010 年,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 1 270 亿美元和 1 243 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总额的 648和 684,加工贸易顺差分别高达 264

29、6 亿美元和 3229 亿美元,大大高于同期中国顺差总额。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的同时,国有企业进出口、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则存在逆差。发达国家对部分高新技术贸易设限也影响中国与一些贸易伙伴的贸易平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对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有着较大的进口需求。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却仍然坚持旧有思维,对向中国出口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导致其相关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自这些国家的进口,不利于边贸易的平衡。中国货物贸易由逆差转变为顺差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增强了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但是顺差急剧扩大也给中国经济带

30、来困扰。出口结汇人民币大量投放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货物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还使得中国与一些贸易伙伴摩擦增多,对人民币形成了持续和较大的升值压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顺差过快增长。第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改善民生投资,刺激居民消费增长。第二,出台一系列扩大进口政策,简化进口管理和进口付汇手续,降低部分商品进口暂定税率,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第三,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先后降低或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第四,修改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扩大禁止类的范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第五

31、,改变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变动区间收窄的状况,从2005 年 7 月 21 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 2005 年 7 月汇率机制改革至 2011 年 8 月末,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升值了约 30。中国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增长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货物贸易顺差自 2009 年以来持续减少,顺差与进出口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自 2008 年起逐渐下降,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中国的这些努力既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再平衡的具体行动。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全方位发展的对外贸易。中国坚持不分大小

32、、贫富,与所有贸易伙伴发展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中国与欧盟贸易近年来稳步发展。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技术领先的机械、电子产品、运输车辆、成套设备、核心零部件和精密元器件等在中国市场颇具竞争力。中国与美国贸易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中国出口丰富多样的消费品适应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不断扩大自美国的电子、航空、生物、医药、农产品以及服务贸易进口,也满足了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与日本贸易具有地缘相近的有利条件。中日贸易促进了两国产业的持续合作和进步,也带动了东亚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瑞

33、士、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及投资合作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2010 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实施,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各自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商品自由进入对方市场,适应了双方多方面的需求。中国与韩国贸易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两国相互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十分宽广。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近年来快速增长,带动了各自优势产业的强劲发展,显示了新兴经济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也以较快速度增长,与阿拉伯国家源远流长的贸易进一步发展,与拉美国家经济贸易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与非洲国

34、家的贸易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优势,促进了各自发展。中国十分重视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目前与中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或经济合作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 150 个。中国与美、欧、日、英、俄等主要经济体均建立和保持着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10+3) 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大图们倡议 ”等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国坚持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方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合作。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截至 2010 年底,中国已经与

35、五大洲 28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 15 个自由贸易安排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谈判,签订和实施了 10 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正在进行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5个。中国倡议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2010 年,中国与 10 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伙伴(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加坡、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到 7826 亿美元,超过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深入参与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中国强调谈判要有利于贯彻落实多边贸易体制的公平、公正原则,体现多哈回合作为发展回合的目标。中国全面参与了多

36、哈回合的农业、非农产品、服务、规则等议题的谈判,独立提交谈判案文 40 多份,联合其他成员提交案文 100 多份。为推进多哈回合谈判,中国多次表示愿意为谈判作出建设性的、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贡献。中国在解决与贸易伙伴的争议时兼顾各方利益,求同存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进出口持续增长,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争端和摩擦有所增多。涉案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鞋类、轮胎、汽车零部件、钢铁和化工产品,争议问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贸易平衡、公平贸易、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国始终认为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施压好,应当努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贸易伙伴之间的争议。中国坚持兼顾和平衡各方利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体

37、制内,利用多双边渠道,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议。近年来,中国在扩大市场开放、保护知识产权、促进贸易平衡、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规范进出口经营秩序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充分照顾到贸易伙伴的关切。在协商不能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中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与贸易伙伴的贸易争端,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还存在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出口增长主要依赖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投入及耗费,科技、管理、创新等要素投入不足,外贸发展与资源能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研发、设计、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竞

38、争力还不强,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出口产品所占比重不大;外贸发展对三次产业的贡献还不够均衡;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还相对落后;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培育外贸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面对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出口产业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大大弱化的新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外贸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战略目标。“十一五” 规划期间(2006 201 0 年) ,中国政府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开展加工贸易转型

39、升级试点,改进对进出口企业的融资保险服务,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优化,增强了外贸的综合竞争优势。大部分进出口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出口贸易在危机后实现了较快复苏。“十二五 ”规划期间(20112015 年),中国将努力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延长加工贸易增值链,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努力扩大新兴服务出口。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外汇管理、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物流和运输等领域都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贸易和

40、投资便利化,努力推动对外贸易的稳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外贸发展中的节能减排。早在 1994 年,中国政府就制定并发表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节能减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 ”和“十二五”规划都把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2004 年以来,中国多次下调甚至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退税,禁止和限制部分此类产品的加工贸易,鼓励进出口企业向国际上先进的环保标准看齐。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中“两高一资” 商品的比重大幅下降,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大部分达到一定规模的进出口生产企业都已经获得 IS0 1400

41、0 等与环保有关的标准认证。中国将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促进对外贸易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更加协调发展。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多年来,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立法、执法、宣传、培训及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 年,中国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把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2006 年至 2011 年,中国连续6 年颁布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实施了包括立法、执法、教育培训、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等多个

42、领域的 1000 多项具体措施。2010 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 1 2295 件,比 2009 年增长 556,增速居各国之首,世界排名从第五位上升至第四位。当前,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加强对话与合作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潮流。中国政府将在有关国际公约和各自法律框架下,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加强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受到全球消费者欢迎和认可。2009 年和 2010 年,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的中国出口货物分别为 11032 万批和 13054

43、 万批,不合格率分别为 015和014;出口货值分别为 42927 亿美元和 55218 亿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012和 O13。2010 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为 1 27 万批,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 138 万批,合格率 9978。日本厚生省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2010 年日本对自中国进口的食品以 20的高比例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为 9974,高于同期对自美国和欧盟进口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但是,中国国内仍有少数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忽视商品质量和安全,也有一些外国进口商不讲质量和诚信,压低商品价格甚至直接授意中国生产商使用不合格原料。这些行为损害了“中国制造 ”的信誉。针对这些问题

44、,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完善商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加强了各环节监管,严厉查处少数违法违规造成质量问题的企业。2011年 3 月,中国启动“ 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 ”活动,进一步健全外贸商品质量和安全的许可、认证和监督机制,提高了对出口商品质量与安全保障的效率。增强进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各级政府正通过倡导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推动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尊重劳工权益,维护消费者权利,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接

45、受有关的社会责任标准,争取获得必要的社会责任认证。2008 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以来,进出口企业普遍建立了“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国政府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将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和培训,建立和健全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完善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培育和管理的国际合作,推动进出口企业不断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水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外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

46、不断提高,工业体系逐步完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了坚实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新兴产业仍然处在初步发展阶段。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加速发展新兴产业,中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推动重点领域的发展,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中国政府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愿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为开创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和发展的新局面共同努力。结束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

47、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中国对外贸易也将进行新的调整,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向增强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仍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会遇到新的困难和压力。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创新,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愿意与贸易伙伴一起,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对外贸易实现更平衡、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贸易伙伴共享繁荣,实现共赢。3请根据下列新闻为某纸质媒

48、体新闻周刊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新闻评论。财政部考虑推进房产税改革有望扩大试点范围本报讯(记者赵鹏) 记者昨天获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称,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进的大方向已经明确,今年年底将会对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届时会讨论和决定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贾康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最近财政部领导表达了对房产税改革试点积极总结经验和考虑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个很明确的政策信号。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改革逻辑里面,将会认识和思考怎样在中国进一步打造财产税,怎样使房地产调控在制度建设方面得到更多实质性推进以及怎样深化配套改革、构建地方税务体系,怎样强化从收入到财

49、产的再分配机制,怎样抑制房地产在运行中间的泡沫等。“ 至于是哪些城市,目前还很难确定” 。总而言之,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大方向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来逐步替换“限购令” 这样的行政手段。昨天,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人大教授安体富向本报记者表示,他认为未来房产税肯定会扩大试点,直至全国推行。今后其试点范围的扩大,应该还是首先面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也就是高房价地区,以便抑制其房价的过快增长,发挥房产税的调节作用。他认为房产税今后扩大试点时,应逐步改革其征管方案。目前征收对象狭窄,只涉及新房和别墅豪宅等情况。今后新的试点应该将居民现有大户型和单价高的住宅也逐步纳入,而不只是针对新房征收。(据京华时报2011 年 1 2 月 8 日见报文章)2012 年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媒介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守望与预警的功能。自然和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人类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才能使自身适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