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新闻接近性2 社会责任论3 编营分离原则4 受众的权利5 信息有哪些基本特点? 它对新闻工作有何要求或启示?6 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各包含哪些要素?在新闻选择中二者是怎样的关系?7 请结合你日常的新闻阅听经历,谈谈新闻媒体中的人文关怀。8 中原某大报曾刊登下面消息:天阳西度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当地全力组织灭火抢救本报天阳 12 月 26 日电12 月 25 日晚 9 时 35 分,天阳市西度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在商厦四楼歌舞厅参加圣诞节活动的群众及大楼内施工的部分民工被困。接到报警后,天阳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紧急调
2、集消防官兵、公安干警 800 余人,出动消防车辆 26 台,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灭火和抢救。天阳市委、市政府接到报告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立等在天阳的领导同志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临时指挥部,组织实施抢救。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单位要不惜任何代价,采取有力措施,随时抢救伤员,同时调动卫生部门救护车 32 辆、医护人员 200 余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救护,将清理抢救出的伤员分头送往全市 9 家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和安置。根据现场灭火、抢救群众、控制现场、疏导交通、维持秩序等各项工作。22 时 50 分,火势得到控制,26 日零时 37 分大火被完全扑灭,受伤人员全部被送往各医院医治。今天凌晨,河西省委书记陈
3、天元主持召开省委常委紧急会议,研究被困人员抢救的事故处理工作。省委常委会后,省长李大强紧急赶赴天阳察看火灾现场,并到医院看望正在救治的伤员,主持召开省、市有关的党政领导紧急会议,听取情况汇报,部署善后工作。在此之前,受省委、省政府委托,河西省副省长张二祥带领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连夜赶赴天阳,指挥救灾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小鹏已于今天下午赶赴天阳,查看了现场,听取了情况汇报,召开了国家有关部门及河西省有关领导参加的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了善后处置工作,决定由公安部牵头,会同河西省及国家监察部、总工会等部门,对火灾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处理。今天下午,河西省委、省政府召开
4、全省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了安全生产的有关工作。据悉,火灾死亡 309 人,全部系窒息死亡。大多数死者是在该商厦四楼个体歌舞厅被烟熏致死。该歌舞厅由个体承包,属违章经营。火灾发生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有关事故涉嫌人员已被依法监控。目前全市社会秩序基本稳定。上述报道公布后,某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对这条消息的内容和写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提出了“为谁当记者” 的问题。请问:1你同意该大学师生的批评吗?如果同意,你认为这条消息的内容和写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不同意,也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理由。2此类题材的新闻在写作上一般应具有哪些基本要求?3将上述已见报的内容改写成。条 40050
5、0 字左右的消息,可以另行拟定新闻标题。9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知名媒体陆续爆出丑闻(见材料),你如何看待这些事件?这些事件对我国新闻媒体和从业者有何启示?事件 l:2011 年 7 月,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通俗小报 世界新闻报被曝出非法截取、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使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风暴。多年来,世界新闻报派记者、侦探非法窃听约 4000 名社会名流、政治家、军人、犯罪行为受害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电话。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1 年 7 月 8 日宣布,将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世界新闻报的一系列窃听丑闻进行调查,默多克不得不放弃收购天空电视台的计划。事件 2:201
6、2 年 10 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因其前王牌主持人萨维尔特大性侵丑闻曝光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11 年以 80 多岁高龄去世的 BBC 著名资深节目主持人,在英国家喻户晓的吉米.萨维尔被揭露在其近 50 年的职业生涯中涉嫌以各种方式性侵数百人,大部分受害人是少年男女,受害者人数超过 300 人。B:BC 内部还有多名人士涉案。舆论质疑这家“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不仅纵容恶行,而且试图“ 掩盖 ”这起骇人的丑闻。因为在此之前, B:BC 曾撇下有关萨维尔丑闻的新闻报道。此事件曝光不到一个月,BBC 又遭遇“ 失实报道”危机。11 月 2 日,BBC 王牌节目新闻之夜播出性侵受害
7、人史蒂文.梅沙姆遭遇,谣言一时间聚焦议会上议院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后者断然否认,威胁诉诸法律。梅沙姆稍后发觉性侵者另有其人,发表声明,证实麦卡尔平清白并表示歉意,令公众猛烈抨击新闻之夜不审慎。事件发酵之后,导致 BBC 总裁恩特维尔斯、新闻总监海伦.博登、新闻之夜节目制作人彼得.罗宾相继辞职。2014 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新闻价值主要包括五个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新闻的接近性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之一。新闻的接近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地理上接近
8、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在报纸发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要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心理上接近 有些事情虽然发生在远方,但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人事上有密切联系,远方发生的事情会引起公众感情上、心理上的共鸣。在报纸工作中要加强地方报纸的地方性,其实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试题解析】 考研备战中,我们常常容易忽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知识点,只求理解即可,捉住大概便罢了。理解作为掌握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一个知识点仅仅处于理解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重点考查部分的次一级知识点。比如,“新闻的接近性”这一名词解释,倘若放
9、在“新闻价值”这一大题目中,我们可能不会出什么差错,信手拈来,抑或凭理解解答。但对于抽离了大题目的名词解释,我们极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受考场时间限制,一时间脑子短路、空白,难以回答;二是心中理解,对该名词有个大概的理解,但往往不知如何下笔,或者回答不全面,导致不当失分。因此,在备战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事无巨细,不忽视任何一个小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考查部分的次一级知识点更要掌握。解答该题时,应该先搞清楚“新闻的接近性“属于哪个知识点,理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详细解释什么是“新闻的接近性”。2 【正确答案】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
10、义理论的修正。1947 年,美国“ 新闻自由委员会 ”出版自由与负责任的报刊 一书,提出媒介必须对社会负有责任。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要的原理原则有以下几点:(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3 【正确答案】 编营分离是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原则,是指内容编辑权和出版经营权相互分离,编辑部门的内容
11、生产独立于发行者、广告主、其他社会利益团体等的利益倾向,以确保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进展的交流载体、推广平台的纯洁性与公正性。4 【正确答案】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1)传播权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2)知晓权知晓权,在广义上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12、、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狭义上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意味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3)传媒接近权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5 【正确答案】 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就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因此,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除此之外,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这
13、是信息和物质的显著区别。正由于信息的共享性,才使信息得以传播。(2)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3)组合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物质的使用属性在生产过程中已确定下来,但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却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而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信息。(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的。对纷繁复杂的大干世界的种种变化,人们通常只能注意到一部分信息;所注意到的信息又和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针对信息的概念和特性,新闻工作者首先在观念上必须明确:(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
14、介的首要功能。虽然不同的新闻媒介在功能的定位上有不同的侧重,但从整体上看,新闻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作为其生存前提,或者说,社会需要新闻媒介,首先就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读者产生新的疑惑。除了观念、意识之外,针对信息的特点,当代新闻工作在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信息的强烈时间效应要求我们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时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馈总结报道”这样分阶段的连续报
15、道。(2)加强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依据信息可以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即抓准一个社会现象,穷根溯源,一层一层地挖掘下去,直到找出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3)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这是根据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综合评述要求作者把一个事情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综合,从而显示事情的社会影响,揭示其发展趋势。(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作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全方位报道又称作“全息 ”报道。对于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既从微观上看,又从宏观上看;既做纵向比较,又作横向比较;既从积极方面看,又从消极方面看;既立足于当前,又放眼于未来。6 【正确答案
16、】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 性” 。(1)时新性。是指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2)重要性。是指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相关程度。与人们关系越密切,关系的面越大,新闻价值也越高。(3)接近性。接近性主要分为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4)显著性。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往往为世人所瞩目,例如,生老病死,是社会上天天发生的事情,对一般人来说,当然不会登在报上当新闻;但著名人物的生老病死却成了大新闻。(5)趣味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
17、上的共鸣。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一般地说,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 。(1)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这里的标准就是政治上的“利” 与“害”的问题。凡对我有利的就多选多报道;凡对我有害的就少选少报道,即使不得不报道,也尽量避重就轻,反话正说。对于我们国家的媒体来说,就要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国家的法令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2)针对性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针对性越强,宣传价值就越大。(3)普遍性事实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
18、育意义、指导作用,从而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启发人们去思考,引导人们去举一反三。(4)典型性事实不但要和作者想说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而且能够有力地说明观点,所选用的事例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人口服心服。(5)时宜性有些新闻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发表,才能够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新闻体制下,媒体选择新闻的标准不一样,不同的新闻内容有不同的选择标准;除此之外,在微观层面,记者选择新闻还依赖于报道方针与报道经验,遵循报道方针选择新闻是一切媒体的重要标准。但无论运用什么标准选择事实,必须遵守以下几点:其一,报道内容必须客观,忠于事实的内
19、在联系,选取那些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实;其二,必须选择受众需要知道、也想知道的事实,而且事实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三,不能胡乱抽出部分事实或任意选取某个角度,改变事实原来的意义,更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改变事实。总之,新闻的选择要依据具体情况遵循特定的标准来进行,才能使新闻报道产生良好的效果。7 【正确答案】 人文关怀最早源于国外学术界,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特别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和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通过新闻传播这种文化现象,以声音、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受众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文关怀的“人” ,主要是指被报道者极其家属,以及与此新闻事件相关的人或可
20、能与之发生一定的关系而受到影响的人。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媒体成熟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记者的使命和职责。对于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倡导贯彻人文关怀精神的实质、意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人文关怀是新时期“以人为本” 的需要。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是人文关怀。其内容是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需要体现人性化的报道、情感化的报道、人的精神塑造的核心思想。在“受众本位 ”的新闻传播时代,新闻报道要坚持“人性化”的方式,不断满足受众的视听要求。人性化的报道首先是内
21、容的人性化,要关注受众身边的,并和受众密切关联的,令受众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事情。人性化的报道还体现在叙事语态上,要口语化、亲切性。第二,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增强公信力、谋求发展的需要。如今,导向偏离、新闻有偿、信息虚假、格调媚俗等媒体异常现象,正在导致媒体公信力在受众心目中大幅下降。新闻媒体要想重新增强公信力,重塑在受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就必须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来改善。既要吸引受众,又不能无原则、无条件的迎合受众的需求。而提升文化品位的关键就在于在新闻报道中注人人文关怀,要注重以人为中心,把大众化和世俗化与人文品位统一起来,从人文关怀、人文意识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情感需要,
22、从而培养受众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审美情趣。只有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和接受,传媒才能进而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因此,对于传媒来说,人文精神也是其建立和拥有高度公信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第三,人文关怀的注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人文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割不断的精神纽带,我们的新闻媒介只要把握住了文化这一核心,建构起自己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上维系住自己的受众,也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这将对维护安全团结的社会局面作出巨大贡献。第四,有利于新时期新闻从业者塑造自身品格。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公共传播者,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当好公共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要成为人文关怀
23、的具体实践者,把“以人为本、彰显关怀 ”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评判新闻宣传报道成功与否的价值标准和固有品格。新闻从业者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精神,取决于对人的关怀度。新闻媒体一方面有来自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为了维持生存,都尽可能多地在新闻作品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但效果并不理想。新闻报道中广泛存在的人文关怀其实相当一部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具有象征意味,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现实中也非常常见:第一,对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 的新发展观后,“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更是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人文关怀已经被严重地泛化了。如今,随便做一点小事都要跟人文关怀
24、扯到一起,很有人文关怀被泛化的倾向。第二,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歧视。在新闻报道中对弱势群体缺乏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以弱势群体为内容的报道太少;对一些问题的报道表面化、不深入;有一些新闻报道打着关怀弱势群体的旗号,鼓吹官员政绩,使原本是普通报道弱势群体的文章带上异常浓厚的政治色彩;歪曲弱势群体形象,有些记者在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中,带有主观臆断,并利用自己的职业,将个人的想法发表出去,歪曲了弱势群体的形象;对弱势群体的利用。第三,“看客式 ”的冷漠。在空难事故报道中,一些媒体刻意回避具体灾情,而简单地把灾情变现为死亡人数,经济损失数字;在法制案件报道中,漠视受害者的遭遇,单纯报道案件原因、过程、结果
25、,淡化受害人极其家属的报道;在悲剧事件报道中,肆意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故意揭开受害人及其家属的伤疤等都属于“看客式”的冷漠。第四,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利用。有关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事件不止一两件,而是经常会发生,尤其是对明星过于关注。第五,对灾难报道缺乏人性关爱。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挑战,而灾难新闻报道则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将人文关怀注入到灾难新闻报道中,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受众的消极情感和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的言与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报道观念和某些思潮的影响,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却显得相当薄弱。针对上述新闻媒体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
26、解决:第一,尊重受众本位与舆论引导的统一。我们强调的受众本位,是建立在弘扬主旋律、社会效益第一基础上的,一定要强化“政治家办报” 的思想,毫不放松地把好舆论导向关,绝不能为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绝不能让那些消极颓废的东西污染受众的视听,这是每一个媒体和每一位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以平等的视角关注民生。相当长一段时期,新闻从业者喜欢脱离群众报道新闻,以至于群众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不感兴趣;群众的兴奋点,媒体不感兴趣,形成传授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公平、平等是根本出路。首先,新闻媒体要平民心态,真实自然;其次,要放低身段,放平视角;再次,要做到人
27、格平等,互相尊重。第三,提高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素养。人文关怀,归根究底都要通过人错综复杂的内在心理品质才能起作用。对于无意识的“关怀” 存在的问题,需要媒体从意识上苏醒,去有意识地践行真正以人为本的关怀,真正尊重个体的心灵、情感、意愿,有意识地少去接触个体的生活空间或比较隐私的东西,以社会人的眼光与态度面对被采访者,学会设身处地。第四,注重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媒体有时会碰触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弱化人文关怀,会引起受众不满,严重时还会对簿公堂。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应该遵循真实客观与平衡报道的原则,不要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丧失理智。8 【正确答案】 1该大学师生
28、的批评是合理的。火灾新闻的写作一般要具备四方面的要素: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财物和人员伤亡等) ;火灾的过程,燃烧的情况,灭火和救援的情况;各界对火灾的反应;此起火灾的特殊性,教训及善后措施等。分析时按照题目要求,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着手。 2一般要写好下面几个要素:(1)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财物和人员伤亡等);(2)火灾的过程,燃烧的情况,灭火和救援的情况;(3)各界对火灾的反应;(4)此起火灾的特殊性,教训及善后措施等。3参考文章如下:天阳西度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人员伤亡惨重本报天阳 12 月 26 日电 12 月 25 日晚 9 时 35 分,天阳市西度商厦发生特大火
29、灾,在商厦四楼歌舞厅参加圣诞节活动的群众及大楼内施工的部门民工被困。此次火灾造成 309 人死亡。接到报警后,天阳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紧急调集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迅速赶往现场进行灭火和抢救。天阳市委、市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成立临时指挥部,组织实施抢救,调动卫生部门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赶往现场进行现场救护,将抢救出的伤员分头送往全市 9 家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和安置。22 时 50 分,火势得到控制,26 日零时 37 分大火被完全扑灭,受伤人员全部被送往各医院救治。今天凌晨,河西省委书记陈天元主持召开省常委紧急会议,研究被困人员抢救的事故处理工作。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小鹏也已于今天下午赶赴天阳。今天下午,河
30、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紧急电话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了安全生产的有关工作。据悉,在火灾中丧生的 309 人全部系窒息死亡。大多数死者是在该商厦四楼歌舞厅被烟熏致死。该歌舞厅由个体承包,属违章经营。火灾发生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有关事故涉嫌人员已被依法控制。目前全市社会秩序基本稳定。【试题解析】 此题开放性比较强,考生按照题目思路直接从给出消息中截取各个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逐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此题首先应该判断材料给出的消息是存在问题的,即统一该大学师生的批评,然后再分析论证。9 【正确答案】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和 BBC 性侵丑闻反映的是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
31、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新闻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等四个基本方面。职业理念涉及新闻工作者的宗旨,即从根本上树立“为什么” 以及“为谁”从事新闻工作的目标。职业态度是指新闻工作者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职业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的时候应该遵纪守法。职业责任指新闻工作者应该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窃听事件和 BBC 丑闻所反映出新闻媒介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一)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新闻。新闻人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面,把信誉完全建立在所谓的盈利上面,他们不是在报道好的新
32、闻给大众,而是在不择手段地获取他们想要的,也不去在乎手段是否正当,是否合法。窃听门事件暴露的是职业道德问题,窃听门事件之所以引发众怒,关键原因是其获取信息源的手段超越了行业底线。这一事件同时也提醒我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用诚信手段获取真实新闻也是新闻的生命线,如何坚持职业道德确实也是传媒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二)滥用“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是政府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等自由以及赋予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自由。在当前网络化时代,媒体竞争激烈,就导致一些媒体忽视了新闻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全然不顾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规定,滥用所谓的新闻自由,世界新闻报为了获取利益,为
33、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借着赋予的自由权而去曝光一些名人的丑闻和私事,显然是滥用新闻自由。(三)侵犯受众的隐私权和人身权。受众的隐私权是指私人生活不被他人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至于自己的隐私是否要公开,他们拥有决定权,是任何人不能侵犯的。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职业道德,注意保护采访者隐私权,发生在英国的这起窃听丑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窃听是西方媒体丧失新闻的职业操守,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在那些普通民众和那些被窃听过的名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世界新闻报曝出了他们的私事,窃听王室的一些内部交流,还有一些军人的邮件,还有一些普通民众的电话,这些都已经严重
34、侵犯了受众的个人隐私权,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人身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人身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隐私权、肖像权、荣誉权等等。BBC 性侵也是侵犯了受众的人身权。启示:当前的重点是重塑新闻媒介道德(一)新闻媒体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首先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不可模棱两可,尤其是惩罚制度;其次是各级有关执行法律法规的新闻行业领导要按规章办事,不能把规章当成摆设;再次是要依靠群众的监督权利,为大众提供便捷的监督渠道,这样才会对新闻媒体及记者的违规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促进其职业
35、道德建设;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工作中有显著表现的记者进行表彰与奖励,同时对表现不佳的人要给予惩罚。具体可以开展一些教育活动,或者进行一些道德准则的竞赛,让每个新闻人都能参与其中。另外多设立一些监督平台,这样可以有效起到制约监督作用。(二)新闻工作者加强自律。新闻工作者要自律,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_T 作者,应该自觉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不为金钱所诱惑,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作为事实的记录者,新闻工作者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和评价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因为个人的缘故误导读者的思想、视线、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义,维护人民利益,还要尊重新闻事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同时
36、,新闻工作者应该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记者是事实报道的把关者,读者获取新闻的来源,记者的这项权利是人们赋予的,因此要公正客观的对待。这一部分主要是新闻人要自己把持自己,坚定自己的立场,在很多事情上要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要自觉加强自己的知识修养,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三)社会公众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时代是发展得很快,但我们的思想不能停留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上,我们反而应该利用媒介发现信息,提升自己的价值。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升,受众心理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再把媒介作为获取娱乐信息的工具,而是作为学习的途径,利用媒介这一优势获取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促进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提升后,在选择新闻上会有更高的要求,对媒体发布的信息不再是完全相信了,这样会督促新闻工作者发掘高质量的内容,进而回归自己的工作本位,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