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厦门大学金融硕士(MF )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金融账户2 国际储备3 公开市场操作4 菲利普斯曲线5 期货合约6 净资产收益率7 财务计划8 留存收益筹资9 流动性偏好10 有效投资组合二、计算题11 某公司的资本成本为 12,公司有一项期限为 4 年的投资方案,该项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分别为:初期投资成本 1000 元,第一年末净现金流入 500 元,第二年末 400 元,第三年末和第四年末都是 300 元。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该公司是否应该投资该方案?12 某公司股票初期的股息为 18 美元股。经预测该公司股票未来的股息增长率将永久性地保持在
2、 4的水平,假定贴现率为 10,那么,根据不变增长模型,该公司股票的内在价格是多少?13 假设公司 2009 年的净收益是 200 万元,2009 年末的总资产为 4500 万元,并且假设公司有个确定的要求:保持债务权益的比例为 08,公司经理不能借款或发行股票。请问:(1)公司最持续增长率是多少?(2)假如公司将净收益中的 100 万元作为股利,并且计划在将来保持这种支出比例,现在公司的最大可持续增长率是多少?14 有一张两年内到期的债券,其票面价值为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4,当前的价格是 950 元,请计算这张债券的当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三、简答题15 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
3、机制及其传导效果的决定因素。16 简要描述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的货币需求理论。17 简要描述投资组合理论。18 何为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和账面价值?为何两者之间会有差异?四、论述题19 你认为我国金融市场有哪些跟发达国家不同的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样的解释?20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相关各方已就我国民营银行试点的有关事宜达成一致,业内人士预计,入围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的牌照最快于 2014 年年初“出炉” 。民营银行的发展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大趋势,但我国政府需要采取何种政策来规避银行业的风险?2014 年厦门大学金融硕士(MF )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4、【正确答案】 金融账户,是指用于记录各机构单位(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是金融交易核算的主要表现形式。2 【正确答案】 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国际储备也称“ 官方储备” 或 “自由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国际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额。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3 【正确答案】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
5、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4 【正确答案】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 1958 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5 【正确答案】
6、 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它是期货交易的对象,期货交易参与者正是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期货合约,转移价格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期货合约是在现货合同和现货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条款的标准化。在期货市场交易的期货合约,其标的物的数量、质量等级和交割等级及替代品升贴水标准、交割地点、交割月份等条款都是标准化的,使期货合约具有普遍性特征。期货合约中,只有期货价格是唯一变量,在交易所以公开竞价方式产生。6 【正确答案】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
7、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7 【正确答案】 企业以货币形式预计计划期内资金的取得与运用和各项经营收支及财务成果的书面文件。它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财务计划是在生产、销售、物资供应、劳动工资、设备维修、技术组织等计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其目的是为了确立财务管理上的奋斗目标。在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按计划协调进行,挖掘增产节约潜力,提高经济效益。8 【正确答案】 留
8、存收益筹资是指企业将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净收益留在企业,而不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其实质为原股东对企业追加投资。9 【正确答案】 假定远期利率高于未来即期利率的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9、10 【正确答案】 有效组合是一个可行的投资组合,要求没有其他可行组合可以以较低的风险提供相同的预期收益率,没有其他可行性组合可提供较高的预期收益率而又表现出同样的风险水平。有效组合是有效边界上的点所对应的证券组合。有效组合具有如下特征:在期望收益率水平相同的组合中,其方差(从而标准差)是最小的;在方差(从而给定了标准差)水平相同的组合中,其期望收益率是最高的。二、计算题11 【正确答案】 所以应该投资。12 【正确答案】 13 【正确答案】 14 【正确答案】 三、简答题15 【正确答案】 凯恩斯假定货币需求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者主要取决于当期收入(
10、后来鲍莫尔和惠仑的模型以为这两者与利率之间也是负相关关系),后者是利率的负相关(凯恩斯假定只有两种资产,即:货币和债券)。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货币供给(M)影响利率(R),利率又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引起总支出(E)的变化,最终对总产出 (Y)产生影响。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其传导机制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引起货币市场上资金价格的下降,即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意味着企业投资的资金成本下降,这将刺激企业增加投资,社会的投资支出将会增长,企业开口增加,就业增加。这样,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将会增长,总支出将增加,社会总产出也将增加。以上凯恩斯的
1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希克斯的 ISLM 模型则是基于一般均衡的分析。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陷阱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中断。16 【正确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17
12、【正确答案】 投资组合理论是指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18 【正确答案】 (1)会计审慎性、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实际报表编制时预计损失,但不预计利得。如存货以其生产成本记账,实际销售价格一般是远高于成本的,此时存货属于低估资产,但企业在持有存货的期间,存货市场价格下跌,根据稳健性原则,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固定资产、土地楼盘一类的话,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价格有很大上涨空间,但账面价值上反应的只是企业购买土地和楼盘时所支付的历史成本,无法反应其现实价值的增值。(2)股票价格的计算方法导致其评估
13、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股价是未来价值的折现,依赖的是未来资产的现金流,市场价值反应的是未来的预计所得,而账面价值反应的是过去的积累投入,市场价值是一个经济概念,而账面价值是一个会计概念。未考虑未来资金流入和时间价值的会计价值通常低于经济价值。(3)市场供求关系。宏观上来看,以中国股市为例,目前仍然处于发展与成熟期,上市公司数量有限,而投资者众多导致股票市场供不应求,存在着中国股票市盈率普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状况,供求关系导致了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微观上来看,若一个公司决定通过举债方式回购股票,账面价值可能保持不变,但股价很有可能因回购导致供不应求,最终导致股价上涨。(4)企业里存在账面上无法体现
14、的资产和负债。如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层能力和高素质员工队伍。品牌资产,良好的商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资产之间的协同效应,企业价值是企业整体价值,非单项资产的简单相加,良好的协同效应可能带来 1+l 大于 2 的结果,但这些均无法在账面价值中反应。四、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潜在负债,如化工、石油等企业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在未来可能需要承担一些治理费用,但在财务报表中是不需要确定未来可能发生的义务与负债。四、论述题19 【正确答案】 (一)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宏观调控手段不同中央银行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和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虽然各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具有共性,如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垄断
15、货币发行权,具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的功能,已成为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在独立性和宏观调控手段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产生较早,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商业银行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所以,目前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非常健全、完善,独立性比较高,可以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独立地、不受外界干扰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基本上都隶属于中央政府,直接对政府负责,其官员也往往由政府任命,独立性比较低,其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目标,而牺牲币值的稳定。这减弱了中央银行
16、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率。(二)商业银行的产权及业务经营体制不同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商业银行体制方面有很大差异。产权体制方面,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完全属于私人部门,都采用股份制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外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健全与完善,提高商业银行的活力和动力,进而提高其经营效率。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产权体制可以分为政府所有、私人所有和外资所有三种,而又以国有为主,这就为政府和中央银行干预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提供了温床,这种干预使商业银行难以完全遵循盈利目标,还被迫承担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下达的行政任务,造成商业银行无法成
17、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低下。发展中国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上基本上都实行分业经营体制,专业化经营的色彩浓厚,商业银行基本上只开展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不开展其他金融业务。这种经营体制虽然在这些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金融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安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深化,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但在当代世界各国银行体制一体化、自由化、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发展中国家调整了本国的银行体制结构。如菲律宾,允许其国内的境外银行从事综合化银行业务,被视为是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的一种过渡。(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同非
18、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了商业银行以外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机构、信托机构、保险机构及其他专业性金融机构。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机构类型日趋多样化,发展迅猛,并且其资产和负债规模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领域日益拓宽,在金融创新、资产重组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来看,非银行金融业还不发达,结构很不合理,证券机构、信托机构几乎为零,保险业水平低下,且对外依赖较为严重,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四)金融监管的体制与不同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金融监
19、管体制,它是以中央银行及其它政府监管部门为主体,行业自律监管、社会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为辅助的监管体系,且四个层次的监管活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有利于减少金融监管的盲点,提高监管效率,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运行。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实质上是以中央银行为单独监管主体的体制。行业自律监管机构的独立性较低,往往隶属于有关部门,使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也由于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大都不很完善而形同虚设,甚至因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而不能发挥作用;社会监管层次基本上还处于欠缺状态。在监管内容方面,发达国家除了应有的合规性监管外,更为注重对金融机构的预防性监管,如对金
20、融机构的市场准人管理、业务范围限制、资产流动性要求以及资本充足性管理等。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也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且都建立了存款保险机制,从而保障了金融体制的安全高效运行。发展中国家目前基本上处于合规性监管为主的阶段,并且主要采取利率管制和信贷规模管制两种方式,虽然有些国家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面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都不很全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五)金融市场发育的程度不同目前发达国家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在货币市场方面,发达国家市场发展水平相当高,货币市场工具种类繁多,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非常活跃。在资本市场方面,发达国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众多,市场
21、规模庞大,且机构投资者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其场外市场也发展迅猛。总体上,发达国家的资本证券化程度很高,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金融体制的发展与创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金融市场的水平仍处于发达国家金融深化历程的最初阶段,没有形成各种专业市场共同协调发展的局面,甚至有些国家还没有建立必要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方面,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非常凌乱,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而资本市场由于主要是为国有融资和为金融机构提供股票交易的场所,使资本市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且因上市公司比较少,交易不活跃,规
22、模小,资本证券化程度低,因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但是近 2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展也生机勃勃,举世瞩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制方面的差异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多年累积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业发展的悠久程度不同发达国家都有较长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产生较早,商品和货币信用制度发达,经济主体对于各种金融业务的需求很大,促使其金融体制不断完善。20 世纪 70 年代末掀起的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又促使发达国家强化宏观调控和
23、金融监管,增强其金融体制的稳定性,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其金融体制。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二战以前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殖民地宗主国的银行控制着当地的金融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善。这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由于其国内经济还没有全部解体,市场发育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也都成为阻碍发展中国家形成金融体制的不利因素。(二)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市场体系是金融体制运行所依赖的总体外部环境,其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金融体制的完善程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非常健全,经济结构合理,服务业十分发达,市场的开放度和竞争程度高,内部各地区之间不存在市场壁垒,市
24、场对各种金融业务的需求量很大,使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拥有了非常广阔的生存空间,推动了发达国家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高,市场发育不完善,普遍存在着城市经济发达而农村经济落后的非均衡状况,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许多限制和扭曲,未能给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三)金融意识和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金融意识和观念的强弱是金融业发达与否的主观因素,而金融业的发展又是金融体制走向完善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居民的金融意识和观念都很强,作为财富所有者都非常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满足了日常消费
25、后的剩余资金都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投放出去,这些金融资产构成了社会的金融资源,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活动的必要基础条件。同时,发达国家的居民也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金融体制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为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提供了有利的业务机会。发展中国家大都比较贫困,人们的温饱尚没有解决,经济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低,金融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再加上社会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因而人们的金融意识和观念非常淡薄,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的障碍。(四)金融法规的健全程度不同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制经济,它的发展要求必须有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证,而金融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更要求如此。发达国家比较注重
26、适时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加以规范,对新业务、新工具进行认可,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以构造本国先进的金融体制,推动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一直依靠金融的行政管制来控制金融体制的运行,因此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甚至有时制定了金融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时也普遍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导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制约了金融体制的完善。(五)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体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发达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发达,拥有现代化的通讯机制以及其他相配套的服务设施,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其客户提供更加快捷、质量更高、更令人满意的服务,不断提高其竞争
27、力。且发达国家一直是世界上技术进步最快的地方,这成为了金融业发展、金融体制完善的重要推动力。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普遍还很不完善,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及其他配套设施落后,水平不高,这已成为金融业和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的桎梏。总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在各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其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从各方面改革和优化本国的金融体制,积极努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0 【正确答案】 (一) 完善外部坏境 (1)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为了解决民营银行由于信用劣势,存在吸收公众存款难的问题,在治理我国信用环境,推进民间信用
28、体系建立的同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样,将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保护,从而有利于提高民营银行在公众中的形象和信誉,便于其业务的开展。同时,也将为民营银行的退出提供保障,解决因民营银行的破产、倒闭引起金融风险和社会不安等问题。(2)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民营银行的政策坏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民营银行的政策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由于民营银行透明度较低,金融监管缺乏有效性,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因此,要使民营银行健康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使完善金融监管和发展民营银行同步进行。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依法实施监管;二是要根据金融
29、创新的最新发展,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指标和措施,丰富监管的内容;j 是充分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制约了要求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民营银行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今年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失败教训,我国应从三方面加强建设:一是继续建立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完善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强化对利率的监督,加强风险防范。(3)制定合理的民营银行准人、监管和退出法规合理制定民营银行的准人、监管和退出法规。目前,阻碍民营
30、银行成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营银行的“ 准人法规 ”、“监管法规”和“退出法规”还没有建立的问题。因此,合理制定民营银行的准人、监管和退出法规十分必要。具体来说,首先要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民间资本享有“国民待遇” ,可以进入金融领域设立公司制的金融机构。其次,要制订具有较高标准的“准人” 与“退出”法规。要吸取 80 年代中期我国城市信用社市场准入标准过低的教训,防止出现机构膨胀,“银行过度” 现象。同时,对于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某一水平,如 5和 3的民营银行,要强制其“ 退出” ,以防止出现资不抵债,影响金融稳定的现象。再次,制订有关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为实施监管提供法律保证
31、。(二)发挥内部优势(1)发挥自身优势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本身的制度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由于民营银行采用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使其在制度上与国有银行相比,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要提高民营银行的竞争力,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人股的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它所获得的优良业绩正是得益于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民生银行从成立伊始就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银行章程中明确界定了重大决策中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和经营班子的各自权限、相互制约机制和以投票表决进行决策的基本方式,增强了其自我约束力和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了保证。(2)确立基本竞争战略利用信息优势,确立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对于民营银行来说,除了要发挥其制度优势,还有必要根据其业务模式制定清晰的竞争战略。民营银行可以确立目标聚集战略,其原理为:银行通过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提供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提供服务的竞争对手。根据这一原理,结合自身的优势,民营银行可以选择以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为目标客户群,根据其需求提供服务,实施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